一種含油污水處理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含油污水處理裝置,包括底板、過濾裝置、支架裝置、去油裝置、擋板裝置及集中裝置,底板上設有第一固定塊及收集箱,過濾裝置包括過濾箱、第一三角塊、第二固定塊、第一過濾網、第二過濾網、海綿墊、第三過濾網、第一框體及第一定位桿,支架裝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橫桿、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及第一支撐桿,去油裝置包括第一管道、第一閥門、去油框、第三滾輪、第一凸塊、氣囊、第二閥門、第二管道、出水斗及過濾框,擋板裝置包括第四支架、擋板及第五支架,集中裝置包括第二框體、第四滾輪、刷毛、第六支架、第二支撐桿、斜板、第二橫桿及第七支架。本實用新型能夠對含油污水進行快速有效的凈化,使得排出的廢水中油脂的含量大大降低。
【專利說明】
一種含油污水處理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環保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含油污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含油污水是指排入下水道的污水,其特點是含油脂較高,該種廢水有兩大危害:第一,大量的油脂和殘渣極易粘附在下水道管壁上,日積月累使得管道實際流通面積越來越小,最后形成堵塞。第二,大量的油脂通過管網最后進入污水處理廠,使得對油脂十分敏感的生物菌大量變壞、死亡,造成出水水質明顯下降并對排放水體造成污染。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有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含油污水處理裝置。
[0005]為達到本實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種含油污水處理裝置,所述含油污水處理裝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過濾裝置、位于所述過濾裝置下方的支架裝置、位于所述支架裝置右側的去油裝置、位于所述去油裝置右側的擋板裝置及位于所述擋板裝置下方的集中裝置,所述底板上設有第一固定塊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塊之間的收集箱,所述過濾裝置包括過濾箱、位于所述過濾箱內部的第一三角塊、位于所述第一三角塊上方的第二固定塊、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塊上方的第一過濾網、位于所述第一過濾網上方的第二過濾網、位于所述第二過濾網上方的海綿墊、位于所述海綿墊上方的第三過濾網、位于所述第三過濾網上方的第一框體及位于所述第一框體左右兩側的第一定位桿,所述支架裝置包括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右側的第一橫桿、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方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右側的第三支架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下方的第一支撐桿,所述去油裝置包括第一管道、設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第一閥門、位于所述第一管道下方的去油框、位于所述去油框內的第三滾輪、設置于所述第三滾輪上的第一凸塊、位于所述去油框上方的氣囊、設置于所述氣囊上的第二閥門、位于所述去油框下方的第二管道、位于所述第二管道右側的出水斗及位于所述出水斗右側的過濾框,所述擋板裝置包括第四支架、位于所述第四支架下方的擋板及位于所述擋板左側的第五支架,所述集中裝置包括第二框體、位于所述第二框體上方的第四滾輪、設置于所述第四滾輪上的刷毛、位于所述第二框體左側的第六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框體下方的第二支撐桿、位于所述第二框體右側的斜板、位于所述斜板下方的第二橫桿及位于所述第二橫桿下方的第七支架。
[0007]所述第一固定塊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左右兩側,所述第一固定塊呈長方體,所述第一固定塊豎直放置,所述第一固定塊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收集箱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收集箱的橫截面呈凹字形,所述收集箱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接觸。
[0008]所述過濾箱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過濾箱的橫截面呈凹字形,所述過濾箱豎直放置,所述過濾箱上設有位于下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三角塊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左右兩側,所述第一三角塊的橫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一三角塊的下表面及側面與所述過濾箱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三角塊的上表面呈傾斜狀。
[0009]所述第二固定塊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左右兩側,所述第二固定塊的橫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二固定塊的側面與所述過濾箱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固定塊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一過濾網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過濾網呈長方體,所述第一過濾網水平放置,所述第一過濾網的側面與所述過濾箱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過濾網呈長方體,所述第二過濾網水平放置,所述第二過濾網的側面與所述過濾箱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過濾網與所述第二過濾網之間放置有活性炭,所述海綿墊呈長方體,所述海綿墊水平放置,所述海綿墊的側面與所述過濾箱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海綿墊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二過濾網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海綿墊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三過濾網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過濾網呈長方體,所述第三過濾網水平放置,所述第三過濾網的側面與所述過濾箱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框體呈空心的半圓柱體狀,所述第一框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框體的下表面設有鋸齒,所述第一框體上設有位于下方的第一滾輪,所述第一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一滾輪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滾輪的表面上設有鋸齒。
[0010]所述第一定位桿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左右兩側,所述第一定位桿呈傾斜狀,所述第一定位桿的下端與所述過濾箱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定位桿上設有第二滾輪及位于所述第二滾輪上方的第一限定桿,所述第一限定桿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左右兩側,所述第一限定桿呈水平狀,所述第一限定桿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定位桿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限定桿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一定位桿的上表面處于同一水平面內,所述第二滾輪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左右兩側,所述第二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二滾輪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滾輪的表面上設有鋸齒。
[0011]所述第一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與所述過濾箱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狀且與所述第三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桿呈水平狀,所述第一橫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狀,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呈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呈豎直狀,所述第一支撐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支撐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連接。
[0012]所述第一管道呈豎直狀,所述第一管道的上端對準所述第一通孔且與所述過濾箱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去油框呈空心的圓柱體,所述去油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橫桿的右端與所述去油框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管道的下端貫穿所述去油框的上表面延伸至所述去油框的內部,且與所述去油框固定連接,所述去油框上設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與所述去油框的內部相通,所述第三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三滾輪呈水平狀,所述第一凸塊設有若干個且均勻分布在所述第三滾輪的表面上,所述第一凸塊與所述第三滾輪固定連接,所述氣囊的下端對準所述第二通孔且與所述去油框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管道呈L型,所述第二管道的上端貫穿所述去油框的下表面且與所述去油框固定連接,所述第二管道上設有第三閥門,所述第二管道的下端與所述出水斗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出水斗呈空心的圓臺狀,所述過濾框呈空心的半球狀,所述過濾框的左表面與所述出水斗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與所述第二管道固定連接。
[0013]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與所述過濾箱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擋板固定連接,所述擋板呈彎曲狀,所述擋板的一端與所述出水斗固定連接,所述擋板的另一端呈豎直狀且位于所述過濾框的右側,所述第五支架呈L型,所述第五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二管道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擋板的側面固定連接。
[0014]所述第二框體的橫截面呈L型,所述第二框體的上端與所述出水斗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四滾輪水平放置,所述刷毛設有若干個且均勻分布在所述第四滾輪上,所述刷毛與所述第四滾輪固定連接,所述第六支架呈L型,所述第六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二管道固定連接,所述第六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框體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框體的一端與所述第六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框體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桿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支撐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框體的下表面固定連接。
[0015]所述斜板呈左上方向右下方傾斜,所述斜板的左端與所述第二框體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呈水平狀,所述第二橫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的右端與所述斜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七支架呈L型,所述第七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七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橫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斜板的右端位于所述收集箱的上方。
[001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含油污水處理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對含油污水進行快速有效的凈化,清除掉其中的油脂,使得排出的廢水中油脂的含量大大降低,從而不會使得油脂粘附在下水管壁上,進而可以延長下水管道的使用壽命,并且環保,不污染環境。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含油污水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含油污水處理裝置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I上方的過濾裝置2、位于所述過濾裝置2下方的支架裝置3、位于所述支架裝置3右側的去油裝置4、位于所述去油裝置4右側的擋板裝置5及位于所述擋板裝置5下方的集中裝置6。
[0019]如圖1所示,所述底板I呈長方體,所述底板I水平放置,所述底板I上設有第一固定塊11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塊11之間的收集箱12。所述第一固定塊11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左右兩側,所述第一固定塊11呈長方體,所述第一固定塊11豎直放置,所述第一固定塊11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I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收集箱12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收集箱12的橫截面呈凹字形,所述收集箱12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I的上表面接觸。
[0020]如圖1所示,所述過濾裝置2包括過濾箱21、位于所述過濾箱21內部的第一三角塊22、位于所述第一三角塊22上方的第二固定塊23、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塊23上方的第一過濾網24、位于所述第一過濾網24上方的第二過濾網25、位于所述第二過濾網25上方的海綿墊26、位于所述海綿墊26上方的第三過濾網27、位于所述第三過濾網27上方的第一框體28及位于所述第一框體28左右兩側的第一定位桿29。所述過濾箱21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過濾箱21的橫截面呈凹字形,所述過濾箱21豎直放置,所述過濾箱21上設有位于下表面的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一通孔211呈圓柱體狀,所述第一通孔211與所述過濾箱21的內部相通。所述第一三角塊22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左右兩側,所述第一三角塊22的橫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一三角塊22的下表面及側面與所述過濾箱2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三角塊22的上表面呈傾斜狀。所述第二固定塊23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左右兩側,所述第二固定塊23的橫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二固定塊23的側面與所述過濾箱2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固定塊23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一過濾網24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過濾網24呈長方體,所述第一過濾網24水平放置,所述第一過濾網24的側面與所述過濾箱2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過濾網25呈長方體,所述第二過濾網25水平放置,所述第二過濾網25的側面與所述過濾箱2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過濾網24與所述第二過濾網25之間放置有活性炭。所述海綿墊26呈長方體,所述海綿墊26水平放置,所述海綿墊26的側面與所述過濾箱2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海綿墊26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二過濾網25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海綿墊26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三過濾網27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過濾網27呈長方體,所述第三過濾網27水平放置,所述第三過濾網27的側面與所述過濾箱2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框體28呈空心的半圓柱體狀,所述第一框體28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框體28上可以放置污水,所述第一框體28的下表面設有鋸齒,所述第一框體28上設有位于下方的第一滾輪281,所述第一滾輪281呈圓柱體,所述第一滾輪281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滾輪281的表面上設有鋸齒,所述第一滾輪281與所述第一框體28相互齒合在一起,使得所述第一滾輪281旋轉時,所述第一框體28也會旋轉。所述第一定位桿29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左右兩側,所述第一定位桿29呈傾斜狀,所述第一定位桿29的下端與所述過濾箱21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定位桿29上設有第二滾輪292及位于所述第二滾輪292上方的第一限定桿291。所述第一限定桿291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左右兩側,所述第一限定桿291呈水平狀,所述第一限定桿291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定位桿29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限定桿291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一定位桿29的上表面處于同一水平面內。所述第二滾輪292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左右兩側,所述第二滾輪292呈圓柱體,所述第二滾輪292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滾輪292的表面上設有鋸齒,所述第二滾輪292與所述第一框體28的下表面齒合在一起,使得所述第二滾輪292旋轉時,所述第一框體28也旋轉。
[0021]如圖1所示,所述支架裝置3包括第一支架31、位于所述第一支架31右側的第一橫桿32、位于所述第一支架31上方的第二支架33、位于所述第一支架31右側的第三支架35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架31下方的第一支撐桿34。所述第一支架31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支架31的一端與所述過濾箱21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31的另一端呈水平狀且與所述第三支架35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桿32呈水平狀,所述第一橫桿32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支架3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33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33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架3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33的另一端呈水平狀。所述第三支架35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35的一端呈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支架35的另一端呈豎直狀。所述第一支撐桿34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支撐桿34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撐桿34的下端與所述底板I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34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支架31固定連接。
[0022]如圖1所示,所述去油裝置4包括第一管道41、設置于所述第一管道41上的第一閥門42、位于所述第一管道41下方的去油框43、位于所述去油框43內的第三滾輪44、設置于所述第三滾輪44上的第一凸塊45、位于所述去油框43上方的氣囊46、設置于所述氣囊46上的第二閥門47、位于所述去油框43下方的第二管道48、位于所述第二管道48右側的出水斗49及位于所述出水斗49右側的過濾框40。所述第一管道41呈豎直狀,所述第一管道41的上端對準所述第一通孔211且與所述過濾箱2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使得所述第一管道41的內部與所述過濾箱21的內部相通。所述第一閥門42設置于所述第一管道41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道41中水的流量。所述去油框43呈空心的圓柱體,所述去油框43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橫桿32的右端與所述去油框43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管道41的下端貫穿所述去油框43的上表面延伸至所述去油框43的內部,且與所述去油框43固定連接,使得所述第一管道41與所述去油框43的內部相通,所述去油框43上設有第二通孔431,所述第二通孔431呈圓柱體狀,所述第二通孔431與所述去油框43的內部相通。所述第三滾輪44呈圓柱體,所述第三滾輪44呈水平狀,所述第三滾輪44可以在所述去油框43的內部旋轉。所述第一凸塊45設有若干個且均勻分布在所述第三滾輪44的表面上,所述第一凸塊45與所述第三滾輪44固定連接。所述氣囊46的下端對準所述第二通孔431且與所述去油框43的外表面固定連接,使得所述氣囊46的內部與所述去油框43的內部相通,所述氣囊46內放置有去油液或者洗潔精。所述第二閥門47設置于所述氣囊46中,用于控制所述氣缸46中液體的流量。所述第二管道48呈L型,所述第二管道48的上端貫穿所述去油框43的下表面且與所述去油框43固定連接,使得所述第二管道48的內部與所述去油框43的內部相通,所述第二管道48上設有第三閥門481,所述第三閥門481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管道48中污水的流量,所述第二管道48的下端與所述出水斗49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出水斗49呈空心的圓臺狀。所述過濾框40呈空心的半球狀,所述過濾框40的左表面與所述出水斗49的右表面固定連接,使得從所述出水斗49流出的水經過過濾框40的過濾后排出。所述第二支架33的上端與所述第二管道48固定連接。
[0023]如圖1所示,所述擋板裝置5包括第四支架51、位于所述第四支架51下方的擋板52及位于所述擋板52左側的第五支架53。所述第四支架51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51的一端與所述過濾箱21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51的另一端與所述擋板52固定連接。所述擋板52呈彎曲狀,所述擋板52的一端與所述出水斗49固定連接,所述擋板52的另一端呈豎直狀且位于所述過濾框40的右側。所述第五支架53呈L型,所述第五支架53的一端與所述第二管道48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支架53的另一端與所述擋板52的側面固定連接。
[0024]如圖1所示,所述集中裝置6包括第二框體61、位于所述第二框體61上方的第四滾輪62、設置于所述第四滾輪62上的刷毛63、位于所述第二框體61左側的第六支架64、位于所述第二框體61下方的第二支撐桿65、位于所述第二框體61右側的斜板66、位于所述斜板66下方的第二橫桿67及位于所述第二橫桿67下方的第七支架68。所述第二框體61的橫截面呈L型,所述第二框體61的上端與所述出水斗49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滾輪62呈圓柱體,所述第四滾輪62水平放置,所述第四滾輪62可以在所述第二框體61內旋轉。所述刷毛63設有若干個且均勻分布在所述第四滾輪62上,所述刷毛63與所述第四滾輪62固定連接,從而可以清掃掉所述第二框體61上沉積的雜質,并且可以將污水引流到斜板66上。所述第六支架64呈L型,所述第六支架64的一端與所述第二管道48固定連接,所述第六支架64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框體61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框體35的一端與所述第六支架64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框體35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桿65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65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支撐桿65豎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撐桿65的下端與所述底板I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65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框體6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斜板66呈左上方向右下方傾斜,所述斜板66的左端與所述第二框體61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67呈水平狀,所述第二橫桿67的左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桿65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67的右端與所述斜板66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七支架68呈L型,所述第七支架68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桿65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七支架68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橫桿67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斜板66的右端位于所述收集箱12的上方,使得經過處理的污水滑過斜板66進入到收集箱12內。
[0025]如圖1所示,所述本實用新型含油污水處理裝置使用時,首先將污水放入到第一框體28內,然后使得第一滾輪281及第二滾輪292開始旋轉,使得第一框體28隨之旋轉,在第一定位桿29的配合下,使得第一框體28內的污水慢慢的進入到過濾箱21內,然后經過第三過濾網27、海綿墊26、第二過濾網25、活性炭及第一過濾網24的過來后,滑過第一三角塊22的上表面穿過第一通孔211進入到第一管道41內,然后打開第一閥門42,使得水進入到去油框43內,然后打開第二閥門47,擠壓氣囊46,使得氣囊46內的去油液進入到去油框43內,然后使得第三滾輪44開始旋轉,從而在第一凸塊45的配合下,對去油框43內的污水和去油液進行充分的攪拌,從而可以清除掉污水中得油脂。然后打開第三閥門481,使得去油框43內的水進入到第二管道48內,然后進入到出水斗49內,經過過濾框40的過濾后排出進入到第二框體61內,然后使得第四滾輪62旋轉,使得刷毛63將水引流到斜板66上,然后進入到收集箱12內,同時刷毛63可以清洗第二框體61,最后將凈化后的污水收集到收集箱12內。至此,本實用新型含油污水處理裝置使用過程描述完畢。
[0026]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主權項】
1.一種含油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油污水處理裝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過濾裝置、位于所述過濾裝置下方的支架裝置、位于所述支架裝置右側的去油裝置、位于所述去油裝置右側的擋板裝置及位于所述擋板裝置下方的集中裝置,所述底板上設有第一固定塊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塊之間的收集箱,所述過濾裝置包括過濾箱、位于所述過濾箱內部的第一三角塊、位于所述第一三角塊上方的第二固定塊、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塊上方的第一過濾網、位于所述第一過濾網上方的第二過濾網、位于所述第二過濾網上方的海綿墊、位于所述海綿墊上方的第三過濾網、位于所述第三過濾網上方的第一框體及位于所述第一框體左右兩側的第一定位桿,所述支架裝置包括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右側的第一橫桿、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方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右側的第三支架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下方的第一支撐桿,所述去油裝置包括第一管道、設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第一閥門、位于所述第一管道下方的去油框、位于所述去油框內的第三滾輪、設置于所述第三滾輪上的第一凸塊、位于所述去油框上方的氣囊、設置于所述氣囊上的第二閥門、位于所述去油框下方的第二管道、位于所述第二管道右側的出水斗及位于所述出水斗右側的過濾框,所述擋板裝置包括第四支架、位于所述第四支架下方的擋板及位于所述擋板左側的第五支架,所述集中裝置包括第二框體、位于所述第二框體上方的第四滾輪、設置于所述第四滾輪上的刷毛、位于所述第二框體左側的第六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框體下方的第二支撐桿、位于所述第二框體右側的斜板、位于所述斜板下方的第二橫桿及位于所述第二橫桿下方的第七支架。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塊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左右兩側,所述第一固定塊呈長方體,所述第一固定塊豎直放置,所述第一固定塊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收集箱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收集箱的橫截面呈凹字形,所述收集箱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接觸。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含油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箱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過濾箱的橫截面呈凹字形,所述過濾箱豎直放置,所述過濾箱上設有位于下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三角塊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左右兩側,所述第一三角塊的橫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一三角塊的下表面及側面與所述過濾箱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三角塊的上表面呈傾斜狀。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含油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塊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左右兩側,所述第二固定塊的橫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二固定塊的側面與所述過濾箱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固定塊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一過濾網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過濾網呈長方體,所述第一過濾網水平放置,所述第一過濾網的側面與所述過濾箱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過濾網呈長方體,所述第二過濾網水平放置,所述第二過濾網的側面與所述過濾箱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過濾網與所述第二過濾網之間放置有活性炭,所述海綿墊呈長方體,所述海綿墊水平放置,所述海綿墊的側面與所述過濾箱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海綿墊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二過濾網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海綿墊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三過濾網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過濾網呈長方體,所述第三過濾網水平放置,所述第三過濾網的側面與所述過濾箱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框體呈空心的半圓柱體狀,所述第一框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框體的下表面設有鋸齒,所述第一框體上設有位于下方的第一滾輪,所述第一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一滾輪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滾輪的表面上設有鋸齒。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含油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桿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左右兩側,所述第一定位桿呈傾斜狀,所述第一定位桿的下端與所述過濾箱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定位桿上設有第二滾輪及位于所述第二滾輪上方的第一限定桿,所述第一限定桿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左右兩側,所述第一限定桿呈水平狀,所述第一限定桿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定位桿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限定桿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一定位桿的上表面處于同一水平面內,所述第二滾輪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左右兩側,所述第二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二滾輪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滾輪的表面上設有鋸齒。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含油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與所述過濾箱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狀且與所述第三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桿呈水平狀,所述第一橫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狀,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呈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呈豎直狀,所述第一支撐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支撐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連接。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含油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呈豎直狀,所述第一管道的上端對準所述第一通孔且與所述過濾箱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去油框呈空心的圓柱體,所述去油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橫桿的右端與所述去油框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管道的下端貫穿所述去油框的上表面延伸至所述去油框的內部,且與所述去油框固定連接,所述去油框上設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與所述去油框的內部相通,所述第三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三滾輪呈水平狀,所述第一凸塊設有若干個且均勻分布在所述第三滾輪的表面上,所述第一凸塊與所述第三滾輪固定連接,所述氣囊的下端對準所述第二通孔且與所述去油框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管道呈L型,所述第二管道的上端貫穿所述去油框的下表面且與所述去油框固定連接,所述第二管道上設有第三閥門,所述第二管道的下端與所述出水斗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出水斗呈空心的圓臺狀,所述過濾框呈空心的半球狀,所述過濾框的左表面與所述出水斗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與所述第二管道固定連接。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含油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與所述過濾箱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擋板固定連接,所述擋板呈彎曲狀,所述擋板的一端與所述出水斗固定連接,所述擋板的另一端呈豎直狀且位于所述過濾框的右側,所述第五支架呈L型,所述第五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二管道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擋板的側面固定連接。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含油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體的橫截面呈L型,所述第二框體的上端與所述出水斗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四滾輪水平放置,所述刷毛設有若干個且均勻分布在所述第四滾輪上,所述刷毛與所述第四滾輪固定連接,所述第六支架呈L型,所述第六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二管道固定連接,所述第六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框體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框體的一端與所述第六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框體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桿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支撐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框體的下表面固定連接。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含油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呈左上方向右下方傾斜,所述斜板的左端與所述第二框體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呈水平狀,所述第二橫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的右端與所述斜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七支架呈L型,所述第七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七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橫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斜板的右端位于所述收集箱的上方。
【文檔編號】C02F9/02GK205635135SQ201620453611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5月3日
【發明人】張永利
【申請人】韓山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