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包括未封口的箱體和頂部帶孔蓋板圍成的污水處理內腔,其內設有豎向隔板將其依次分隔成沉淀池、厭氧池、一級曝氣池、二級曝氣池及二沉凈化池,各池體之間通過導流管連接,沉淀池側頂部設有進水口,二級沉淀池側頂部設有出水口;沉淀池進水側設有圍隔;一級、二級曝氣池內分別設有生物填料球;污水處理內腔內還設有橫向格網和底網;一級、二級曝氣池內設有下沉曝氣裝置;厭氧池、一級、二級曝氣池及二沉凈化池的頂部設有下沉污泥回流系統;下沉污泥回流系統與下沉曝氣裝置共用一套增氧泵動力系統。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高效低能耗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配合專用生物填料球載體,在相同體積的處理設備內具有更好的污水處理效果。
【專利說明】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污水處理設備,具體涉及一種高效低能耗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屬于污水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常見的污水處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厭氧生物處理法、化學沉淀法、氧化還原法、離子交換法、膜分離法等;其中: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屬于生物化學轉化技術;化學沉淀法、氧化還原法屬于化學轉化技術;離子交換法、膜分離法屬于物理化學分離技術。生物膜法是一種固膜法,與活性污泥法一樣,都是污水好氧生物處理技術的一種,是一種使廢水接觸生長在固定支撐物表面上的生物膜,利用生物降解或轉化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一種廢水處理方法。其作為一種古老而又新型的污水處理方法,近年來受到廣泛的關注,發展十分迅速,現已被廣泛的應用于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處理中;與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法具有一些特有優勢。例如:對水量、水質、水溫變動適用性強;處理效果好并具有良好硝化功能;污泥量小且易于固液分離;動力費用省等。
[0003]CN105174623A公開了一種MBR污水處理機,包括一體化依次相連接的厭氧池、MBR膜池和消毒池;厭氧池遠離所述MBR膜池的側壁上設有污水進水口,厭氧池的池壁上設有彈性填料,厭氧池內間隔豎向設有兩排厭氧池隔板,兩排厭氧池隔板交錯固定在所述厭氧池的頂蓋上和底壁上;MBR膜池的底部設有曝氣管道,曝氣管道連接有鼓風機,MBR膜池底部遠離厭氧池處連接有回流栗,回流栗的出水口連接至厭氧池的污水進水口;消毒池連接有消毒器,消毒池內豎向間隔設有兩排消毒池隔板,兩排消毒池隔板交錯固定在消毒池的頂蓋上和底壁上。
[0004]CNl 04016474B公開了一種污水處理裝置,包括風機、水栗、罐體,所述罐體的上部設置污水進口、排氣口,污水進口下方的罐體內部固定Z形隔板,Z形隔板包括上隔板、豎隔板、下隔板,Z形隔板將罐體內的空間分隔成四個區域;上隔板上開有多個回流孔,回流孔上安裝有防逆流咀,防逆流咀防止上隔板上方的水流向上隔板下方;膜組件固定于上隔板的下方,掛膜填料組件固定于下隔板的上方;左曝氣裝置固定于膜組件的下方,左曝氣裝置與罐體外的風機通過供氣管道連接;罐體外的水栗的進水口與膜組件的膜組件出水總管通過水管連接,供氣管道、水管上安裝閥件。
[0005]CN104548684A公開一種污水處理池,包括池體,池體為斗狀,池體內設置數層過濾層,每個過濾層的外周與池體的外周配合,池體的上部設置進水管和出水管,出水管的管口在最下層的過濾層的下部,進水管的管口在最上層過濾層的上部,出水管上設置水栗。通過本對比文件中的污水處理池將污水進行過濾,過濾后的污水能夠達到要求。
[0006]上述對比文件中的污水處理池都存在污水處理效率不高,且能耗偏高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污水處理效率高、能耗低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0008]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9]提供一種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包括未封口的箱體和頂部帶孔蓋板,箱體外壁與頂部帶孔蓋板圍成的內腔為污水處理內腔,所述污水處理內腔內設有豎向隔板,所述豎向隔板包括隔板一、隔板二、隔板三、隔板四,所述隔板將污水處理內腔依次分隔成沉淀池、厭氧池、一級曝氣池、二級曝氣池及二沉凈化池,各池體之間通過導流管連接;所述沉淀池的側頂部設有進水口,所述二沉凈化池的側頂部設有出水口 ;所述沉淀池進水側設有圍隔,起到污泥收集且便于清理的作用;
[0010]所述一級曝氣池、二級曝氣池內設有生物填料球;所述污水處理內腔內還設有橫向格網和底網,起到限制生物填料球活動區域的作用,以便保證連通氣順暢和曝氣均勻且不受阻;
[0011]所述一級曝氣池和二級曝氣池內設有下沉曝氣裝置;厭氧池、一級曝氣池、二級曝氣池及二沉凈化池頂部設置有下沉污泥回流系統;下沉污泥回流系統與下沉曝氣裝置通過管路連接,兩者共用一套增氧栗動力系統。
[0012]進一步地,
[0013]所述箱體的橫截面為上方下圓形,上部方形便于種植根系發達的地表植物,下部圓形能增強箱體的受力結構。
[0014]進一步地,
[0015]所述頂部帶孔蓋板的上方覆蓋有一層生物透氣膜,所述生物透氣膜能利于池內氣體進入地表耕植土并被植物根系吸收,加快植物生長,以便植物根系早日進入系統內部水體,直接吸收污水中的氨、氮,達到更好的污水處理效果和處理效率。
[0016]進一步地,
[0017]所述頂部帶孔蓋板的厚度為8-lOcm,便于植物根系能夠更短時間進入處理系統內部水體;
[0018]并采用內側加肋拱形結構,提高蓋板及總體的承重能力。
[0019]進一步地,
[0020]所述出水口頂部距離帶孔蓋板頂部不超過10cm,有效利用池體空間和便于植物根系進入池內。
[0021]進一步地,
[0022]所述生物填料球具有非面對稱葉輪式結構,即填料球的任意過球心的截面,將填料球分成的兩部分均不以該截面形成面對稱,所述填料球主要由若干葉片組成,包括球面葉片、軸心葉片、切向葉片和徑向葉片;
[0023]所述球面葉片包括上、下半球球面葉片,所述軸心葉片包括上、下半球軸心葉片;上、下半球球面葉片分別圍繞上、下半球軸心葉片等間隔設置;上、下半球軸心葉片之間呈角度錯開設置;
[0024]所述上、下半球球面葉片上分別設有若干通水孔,相鄰的上、下半球球面葉片之間交錯搭接;徑向葉片沿相鄰上、下半球球面葉片搭接處設置并連接上、下半球球心葉片;
[0025]所述上、下半球軸心葉片均為三叉型葉輪式結構,上、下半球軸心葉片的三條叉分別對應一弧形連接片,對應的球面葉片、徑向葉片通過對應的弧形連接片與軸心葉片連接;
[0026]所述切向葉片設置在相鄰的兩徑向葉片之間,所述切向葉片與相鄰的徑向葉片之間形成的夾角不同。
[0027]進一步地,
[0028]所述上半球軸心葉片與下半球軸心葉片錯開30°-45°設置。。
[0029]進一步地,在其中一種實施方式中,
[0030]所述上半球軸心葉片與下半球軸心葉片的高度相等,且所述上、下半球軸心葉片的高度均為填料球半徑R的0.7-1倍。
[0031]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
[0032]所述上半球軸心葉片與下半球軸心葉片的高度不相等,且所述上、下半球軸心葉片的高度之和為填料球半徑R的1.5-2倍。
[0033]優選地,
[0034]所述切向葉片與相鄰兩徑向葉片中的其中一片垂直設置;所述填料球中各切向葉片的設置方向一致。
[0035]優選地,
[0036]所述切向葉片的高度為填料球半徑R的1.2-1.8倍。
[0037]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
[0038]所述填料球上半球球面葉片與下半球球面葉片的數量均為六片,相鄰的上半球球面葉片與下半球球面葉片之間交錯搭接;
[0039]所述填料球的上半球軸心葉片與下半球軸心葉片錯開30°;
[0040]所述徑向葉片的數量為十二片,切向葉片的數量為十二片,切向葉片與相鄰兩徑向葉片中的其中一片垂直設置,各切向葉片的設置方向一致;
[0041 ]所述切向葉片的高度為填料球半徑R的1.5倍。
[0042]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43]污水通過進水口進入沉淀池進行沉淀,經初步沉淀后的污水通過導流管進入厭氧池,利用厭氧池中厭氧菌的作用,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之后污水部分通過導流管導入一級曝氣池,一級曝氣池內設置有生物填料球,在曝氣裝置的作用下,空氣中的氧氣盡量多的溶于水中,使附著在生物填料球表面的微生物快速增長,并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發生生化反應,降低污水中的有機物含量,提高水的純凈度;經過一級曝氣池處理后的污水通過導流管進入一級曝氣池,進行進一步處理,處理原理同一級曝氣池,二級曝氣池處理完的污水通過導流管進入二沉凈化池進行凈化處理,再從出水口流出。同時通過下沉污泥回流系統收集的各池體中的污泥被回流收集至沉淀池的沉淀筒中,以便統一清理。
[0044]本實用新型的一級曝氣池、二級曝氣池內設有專用的生物填料球,其采用非面對稱的葉輪設計,填料球的任意過球心的截面,將填料球分成的兩個部分都不會形成面對稱,因此填料球在受到水流及曝氣氣泡的沖擊均會產生力偶。因為填料球處在水中的姿態隨機,所以產生的旋轉方向也是隨機,因此在處理容器的內部能產生豐富的紊流,而紊流讓填料球上附著的生物膜充分而又均勻接觸氧氣,因此處理效果更加理想。
[004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46]1、本實用新型采用合理的工藝及結構設計,包括集成化整體設計、上方下圓的橫截面結構、帶孔的薄型頂部蓋板、合理的進出水口標高控制、專用的生物填料載體,使整個一體化設備高效,但是能耗低,而且整個污水處理工藝集成在一個污水處理設備內部完成,也大大地節約了占地面積。
[0047]2、本實用新型中下沉污泥回流系統與下沉曝氣裝置通過管路連接,兩者共用增氧動力系統;本實用新型的唯一能耗裝置為微型下沉曝氣裝置的增氧栗動力系統;本實用新型的各池體之間采用導流管連通,導流管為一種自溢連通系統,不需要外部動力,為整個設備的運行節省了能耗。
[0048]3、本實用新型中采用上方下圓的橫截面結構,上部方形便于種植地表植物,下部圓形利于整個污水處理設備箱體的受力。傳統的污水處理設備橫截面多為圓形或者橢圓形,且多為封閉式設計,既不能在表面種植植物,封閉式設計還不方便進行設備的檢修。本實用新型的設備箱體為頂部未封口設計,再使用帶孔蓋板蓋住箱體頂部,可以在箱體頂部種植地表植物。
[0049]4、本實用新型由于科學的空間尺寸控制:使所述頂部帶孔蓋板的厚度尺寸為8-10cm,出水口頂部距離帶孔蓋板頂部不超過10cm,便于植物根系能夠更短時間進入處理系統內部水體,達到更好的污水處理效果。
[0050]5、通常,生物膜法處理污水工藝通常要采用砌體工程施工,砌體工程施工存在施工難度較大、防滲處理不可控、工程造價高的缺點。同時砌體工程施工各處理池的尺寸不可控,造成處理效果失控。綠化與污水處理施工的分離,直接影響污水處理的實際效果。常規蓋板技術施工空間尺寸較大,水生植物根系難以進入系統水體,因此很難達到理想的處理效果。
[0051]本實用新型采用集成化的產品設計,無滲漏風險,有效防止了污水的二次污染;減小了結構的空間尺寸,特別是頂部帶孔蓋板的厚度、進水口、出水口的標高控制,更有效控制了水生植物根系進入系統水體的幾何尺寸,有效提高了污水處理效果。
[0052]6、本實用新型中的帶孔蓋板方便根系發達的植物根系進入設備內的水體中,能吸收污水中的氨氮,進一步提高污水處理效果;而且在帶孔蓋板的表面覆蓋一層生物透氣膜,增加植物根系的透氣性,利于植物的生長,從而提高植物吸收污水中氨氮的能力,能更進一步地提尚污水處理效果。
[0053]7、本實用新型的頂部帶孔蓋板采用內側加肋拱形處理,能保證較薄的蓋板能具有較大的承受力。
[0054]8、本實用新型中的生物填料球采用非面對稱葉輪式設計,由若干葉片組成,過球心的任意截面將球分為兩個部分,這兩部分均不以該截面形成對稱:切向葉片與兩片相鄰的徑向葉片之間夾角不同,形成非對稱布置之一;上半球球面葉片與下半球球面葉片交錯搭接布置,形成非對稱布置之二;上半球軸心葉片與下半球軸心葉片之間錯開一定角度布置,形成非對稱布置之三。
[0055]由于具有上述非面對稱的葉輪式結構,能讓填料球在受到水流或曝氣氣流的作用下,在任意截面不會形成對稱,從而產生有效旋轉。且污水處理設備內部的每個填料球的受力均不完全相同,產生的運動方式也極為隨機,因此污水處理設備內部將較難產生固定通道,水流在設備內部將形成更多有效的紊流,能增加污水與生物膜的接觸,因此能有效提高了污水處理效果。
[0056]9、本實用新型中的填料球沒有采用固定的過水管道,而采用可分離的上下葉片,更加便于對填料球的清洗;其次,填料球通過上、下半球球面葉片搭接實現連接,可以減少采用諸如圓環等連接件帶來的阻力,阻礙填料球的旋轉;且在成型時采用一次成型,也不會存在填料球結構強度不足的問題,能進一步節約了綜合成本;此外,整個填料球采用葉片設計,增加了整個填料球的比表面積,尤其是整體增加了切向葉片,使球體比表面積增加,能極大地提高處理效率。
[0057]綜上,本實用新型為污水處理采用生物膜技術的一種高效低能耗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配合專用生物填料球載體,在相同體積的處理設備內具有更好的污水處理效果。同時結合特有的結構形式,防止污水在處理器內的滲漏造成的二次污染,濕地植物的合理布置,將處理池與濕地技術合二為一,科學有效地利用了空間,同時達到綠化與產品的完美結入口 ο
【附圖說明】
[005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59]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主視圖;
[0060]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側向截面圖;
[0061]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頂部帶孔蓋板的內側加肋拱形結構示意圖;
[0062]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填料球的主視圖;
[0063]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填料球的AA剖面圖;
[0064]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填料球的BB剖面圖;
[0065]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填料球的工作狀態原理示意圖;
[ΟΟ??]圖8是現有技術中填料球的工作狀態原理示意圖;
[0067]附圖標注說明:
[0068]1、進水口; 2、導流管;3、下沉曝氣裝置;4、生物填料球;5、下沉污泥回流系統;6、出水口; 71、底網;72、橫向格網;8、頂部帶孔蓋板;9、生物透氣膜;1、根系發達的地表綠色植物層;11、根系發達的植物;
[0069]101、隔板一;102、隔板二;103、隔板三、104、隔板四;105、圍隔;
[0070]41、上半球球面葉片;411 (421)、通水孔;42、下半球球面葉片;43、上半球軸心葉片;44、下半球軸心葉片;45、切向葉片;46、47徑向葉片;48、弧形連接片;
[0071]Za、Zb分別為切向葉片與兩相鄰徑向葉片之間形成的夾角。
【具體實施方式】
[0072]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73]實施例1
[0074]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一種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包括未封口的箱體和頂部帶孔蓋板8,箱體外壁與頂部帶孔蓋板8圍成的內腔為污水處理內腔,所述污水處理內腔內設有豎向隔板,所述豎向隔板包括隔板一 101、隔板二 102、隔板三103、隔板四104,所述隔板將污水處理內腔依次分隔成沉淀池、厭氧池、一級曝氣池、二級曝氣池及二沉凈化池;所述沉淀池的側頂部設有進水口 I,所述二沉凈化池的側頂部設有出水口6;所述沉淀池的進水側設有圍隔105,起到污泥收集且便于清理的作用;
[0075]所述一級曝氣池、二級曝氣池內設有生物填料球4;所述污水處理內腔內還設有橫向格網72和底網71,起到限制生物填料球活動區域的作用,以便保證連通氣順暢和曝氣均勻且不受阻。
[0076]所述沉淀池、厭氧池、一級曝氣池、二級曝氣池及二沉凈化池之間通過導流管連接,導流管屬于自溢連通系統,不需要外部動力,為整個設備的運行節省了能耗。
[0077]所述一級曝氣池和二級曝氣池內設有下沉曝氣裝置3;厭氧池、一級曝氣池、二級曝氣池及二沉凈化池頂部設置有下沉污泥回流系統5;下沉污泥回流系統5與下沉曝氣裝置3通過管路連接,兩者共用一套增氧栗的動力系統;本實施例的唯一能耗裝置為微型下沉曝氣裝置的增氧栗動力系統;
[0078]如圖2所示,
[0079]所述箱體的橫截面為上方下圓形,上部方形便于種植根系發達地表植物,下部圓形能增強箱體的受力結構。
[0080]頂部帶孔蓋板8的上方覆蓋有一層生物透氣膜9,生物透氣膜9能利于池內氣體進入地表耕植土被植物根系吸收,且加快植物生長,以便早日植物根系進入系統內部水體,更直接吸收污水中的氨、氮,達到更好的污水處理效果和處理效率。
[0081]如圖3所示,所述頂部帶孔蓋板8的厚度為8-lOcm,便于植物根系能夠更短時間進入處理系統內部水體;并采用內側加肋拱形結構,能提高蓋板及總體的承重能力。
[0082]出水口6頂部距離頂部帶孔蓋板8的頂部不超過10cm,有效利用池體空間和便于根系進入池內。
[0083]如圖4-6所示,
[0084]本實施例中一級曝氣池、二級曝氣池內設置的生物填料球,其具有非面對稱葉輪式結構,其任意過球心的截面,將填料球分成非面對稱的兩部分。
[0085]填料球主要由若干葉片組成,包括球面葉片、軸心葉片、切向葉片和徑向葉片,所述球面葉片包括上、下半球球面葉片,所述軸心葉片包括上、下半球軸心葉片;
[0086]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填料球包括:
[0087]上半球軸心葉片43和對應的下半球軸心葉片44,上半球軸心葉片43與下半球軸心葉片44錯開30°設置(如圖5所示);上半球軸心葉片43、下半球軸心葉片44均為三叉型葉輪式結構,上、下半球軸心葉片的三條叉分別對應一段弧形連接片48;
[0088]填料球還包括六片上半球球面葉片41、六片下半球球面葉片42,上、下半球球面葉片分別圍繞上、下半球軸心葉片等間隔設置;上、下半球球面葉片上分別設有若干通水孔411、421,球面葉片上的通水孔411(421),使水流能夠從球體中通過,通水孔的大小在設計時,需能保證通水的順暢的前提下也盡量使球面的表面積大;相鄰的上、下半球球面葉片之間交錯搭接;
[0089]所述填料球還包括十二片徑向葉片,徑向葉片沿相鄰上半球球面葉片、下半球球面葉片搭接處設置并連接上、下半球球心葉片;
[0090]如圖5所示,對應的球面葉片、徑向葉片通過對應的弧形連接片48與軸心葉片連接;本實施例中,上半球軸心葉片三條叉對應三條弧形連接片,每兩片上半球球面葉片與四片徑向葉片連接到弧形連接片上,實現球面葉片、徑向葉片與軸心葉片的連接。
[0091]切向葉片設置在相鄰的兩徑向葉片之間,所述切向葉片與相鄰的徑向葉片之間形成的夾角不同,以切向葉片45為例,切向葉片45與相鄰兩徑向葉片46、47之間形成的夾角分別為Za、Zb,Za不等于Zb,其中切向葉片45與徑向葉片47垂直設置,即Zb = 90° ;本實施例中各切向葉片的設置方向一致。
[0092 ]本實施例中填料球的半徑R= 5cm,如圖3所示,上半球軸心葉片的高度與下半球軸心葉片的高度相等,都為填料球半徑R的0.9,為4.5cm;切向葉片5的高度為半徑R的1.5倍,為7.5cm。
[0093]本實施例中上述填料球,上半球軸心葉片的高度與下半球軸心葉片的高度還可以設置成不相等,寬度一致,若填料球半徑為5cm,實施例中采用的填料球的尺寸為:
[0094]上半球軸心葉片的高度為填料球半徑R的0.6倍,即上半球軸心葉片的高度為3.0cm;
[0095]下半球軸心葉片的高度為填料球半徑R的1.2倍,即下半球軸心葉片的高度為6.0cm;
[0096]切向葉片的高度為半徑R的1.8倍,為9.0cm。
[0097]如圖7、8所示,
[0098]由于本實施例中的填料球采用非面對稱的葉輪式設計,其填料球的任意過球心的截面,將填料球分成的兩個部分都不會形成面對稱,因此填料球在受到水流及曝氣氣泡的沖擊均會產生力偶。因為填料球處在水中的姿態隨機,所以產生的旋轉方向也是隨機,因此在處理容器的內部能產生豐富的紊流,而紊流是生物膜法處理污水的理想狀態,因此處理效果更加理想。
[0099]而現有技術中的常規填料球,由于結構較為對稱,其徑向和水平方向界面在水流作用下的旋轉力偶皆為0,容易在污水處理設備內部形成固定的水流通道,從而影響污水處理效果。
[0100]由于本實施例中的填料球具有上述非面對稱的葉輪式結構,能讓填料球在受到水流或曝氣氣流的作用下,在任意截面不會形成對稱,從而產生有效旋轉。且污水處理設備內部的每個填料球的受力均不完全相同,產生的運動方式也極為隨機,因此污水處理設備內部將較難產生固定通道,水流在設備內部將形成更多有效的紊流,能增加污水與生物膜的接觸,因此能有效提高污水處理效果。
[0101]此外,本實施例中摒棄了通道式設計,沒有采用固定的過水管道,而采用可分離的上下葉片,更加便于對填料球的清洗;本實施例中上、下半球球面葉片之間交錯搭接并一體成型,既不會影響填料球結構強度不足的問題,又能節省連接上、下半球球面葉片的連接部件,進一步節約綜合成本。由于本實施例采用葉片設計,增加了整個填料球的比表面積,尤其是整體增加了切向葉片,使球體比表面積增加,能極大地提高處理效率。
[0102]因此,本實施例中的填料球是一種具有非面對稱葉輪式結構的、比表面積大、便于清洗、且污水處理效果更好、成本低的生物膜法填料球。
[0103]由于本實施例采用合理的工藝及結構設計,包括集成化整體設計、上方下圓的橫截面結構、帶孔的薄型頂部隔板、合理的進出水口標高控制、專用的生物填料球,使整個一體化設備高效,但是能耗低,而且整個污水處理工藝集成在一個污水處理設備內部完成,也大大地節約了占地面積。同時本實施例結合特有的結構形式,防止污水在處理器內的滲漏造成的二次污染,濕地植物的合理布置,將處理池與濕地技術合二為一,科學有效地利用了空間,同時達到綠化與產品的完美結合。
[0104]上述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說明,而不是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整個技術范圍,可進行各種修改和改變。
【主權項】
1.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未封口的箱體和頂部帶孔蓋板,箱體外壁與頂部帶孔蓋板圍成的內腔為污水處理內腔,所述污水處理內腔內設有豎向隔板,所述豎向隔板包括隔板一、隔板二、隔板三、隔板四,所述隔板將污水處理內腔依次分隔成沉淀池、厭氧池、一級曝氣池、二級曝氣池及二沉凈化池,各池體之間通過導流管連接;所述沉淀池的側頂部設有進水口,所述二級沉淀池的側頂部設有出水口;所述沉淀池進水側設有圍隔;所述一級曝氣池、二級曝氣池內設有生物填料球;所述污水處理內腔內還設有橫向格網和底網; 所述一級曝氣池和二級曝氣池內設有下沉曝氣裝置;厭氧池、一級曝氣池、二級曝氣池及二沉凈化池的頂部設置有下沉污泥回流系統;下沉污泥回流系統與下沉曝氣裝置通過管路連接,兩者共用一套增氧栗動力系統。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體的橫截面為上方下圓形,上部方形便于種植根系發達的地表植物,下部圓形能增強箱體的受力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 所述頂部帶孔蓋板的上方覆蓋有一層生物透氣膜。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 所述頂部帶孔蓋板的厚度為8-lOcm,且采用內側加肋拱形結構。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水口頂部距離頂部帶孔蓋板的頂部不超過10cm。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填料球具有非面對稱葉輪式結構,即填料球的任意過球心的截面,將填料球分成的兩部分均不以該截面形成面對稱,所述填料球主要由若干葉片組成,包括球面葉片、軸心葉片、切向葉片和徑向葉片; 所述球面葉片包括上、下半球球面葉片,所述軸心葉片包括上、下半球軸心葉片;上、下半球球面葉片分別圍繞上、下半球軸心葉片等間隔設置;上、下半球軸心葉片之間呈角度錯開設置; 所述上、下半球球面葉片上分別設有若干通水孔,相鄰的上、下半球球面葉片之間交錯搭接;徑向葉片沿相鄰上、下半球球面葉片搭接處設置并連接上、下半球球心葉片; 所述上、下半球軸心葉片均為三叉型葉輪式結構,上、下半球軸心葉片的三條叉分別對應一弧形連接片,對應的球面葉片、徑向葉片通過對應的弧形連接片與軸心葉片連接; 所述切向葉片設置在相鄰的兩徑向葉片之間,所述切向葉片與相鄰的徑向葉片之間形成的夾角不同。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半球軸心葉片與下半球軸心葉片錯開30°-45°設置。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半球軸心葉片與下半球軸心葉片的高度相等,且所述上、下半球軸心葉片的高度均為填料球半徑R的0.7-1倍; 或者,所述上半球軸心葉片與下半球軸心葉片的高度不相等,且所述上、下半球軸心葉片的高度之和為填料球半徑R的1.5-2倍。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向葉片與相鄰兩徑向葉片中的其中一片垂直設置;所述填料球中各切向葉片的設置方向一致。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向葉片的高度為填料球半徑R的1.2-1.8倍。
【文檔編號】C02F3/10GK205635068SQ201620468746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5月20日
【發明人】向娟, 胡喬初, 雷良
【申請人】湖南正源金山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