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復合垂直潛流-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復合垂直潛流?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用于處理高氮、磷城市生活污水,該系統包括:兩組復合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四個并聯連接的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和兩個深度處理穩定塘;其中,每組復合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分別設有進水管,兩組復合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出水管并聯連接,與并聯連接的四個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組成的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進水管相連,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四個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出水管兩兩并聯連接后,分別與每個深度處理穩定塘的進水管連接,每個深度處理穩定塘均設有一個出水管。該處理系統有利于增強人工濕地的充氧能力,提高人工濕地系統對氮、磷的去除效率。
【專利說明】
一種復合垂直潛流-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污水處理 系統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復合垂直潛流-間歇復氧垂直潛 流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0002]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借助于基質、微生物以及濕生植物三者對污染物質進行吸 附、吸收、轉化,不僅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有機污染物、氮、磷等;而且能有效的去除 病原微生物、重金屬、藻毒素等外源生物活性物質;同時還能吸收如so2、co2等氣體,起到凈 化空氣的作用。
[0003] 表面流濕地和潛流濕地是人工濕地的兩種主要類型,表流人工濕地設計簡單,投 資少;而潛流濕地沒有暴露的自由水面,污水在填料表面下滲流,高效、衛生。
[0004] 復合垂直流人工濕地改變了表面流濕地、潛流濕地和單一垂直流濕地的水流方 式,有效地解決了其他類型濕地易出現的"短路"現象,使得濕地中污水能夠充分利用處理 基質,提高了濕地的處理效果;同時好氧、厭氧的復合水處理結構,加強了硝化、反硝化作 用,提高了系統整體的除氮效果。
[0005] 但是傳統的潛流人工濕地充氧能力差,只能通過植物和大氣復氧途徑向基質充 氧,而當濕地處理生活污水時,由于污染物負荷明顯高于植物及大氣復氧充氧能力的上限, 植物泌氧和大氣復氧對基質的溶解氧濃度幾乎沒有影響,這樣基質內則容易形成典型的缺 氧-厭氧環境,而其中主要優勢菌種為氨化細菌,對氨氮的去除能力很低;且缺氧-厭氧環境 下微生物降解有機質的速度較慢,如果微生物的分解速度小于進入系統的污染物的速度, 基質就會發生堵塞。 【實用新型內容】
[0006] 基于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復合垂直潛流-間歇復氧 垂直潛流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能實現以復合垂直潛流-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污 水處理工藝對高氮、磷城市生活污水進行處理。
[0007]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復合垂直潛流-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 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該系統包括:兩組復合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四個并聯連接的間歇復氧 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和兩個深度處理穩定塘;其中,
[0008] 每組復合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分別設有進水管,兩組復合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出水 管并聯連接,與并聯連接的四個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組成的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進 水管相連,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四個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出水管兩兩并聯連接 后,分別與每個深度處理穩定塘的進水管連接,每個深度處理穩定塘均設有一個出水管。
[0009]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污水處理系統由兩組復合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四個 并聯連接的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組成的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和兩個深度處理穩定塘 有機連接而成,其中每組復合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內可形成缺氧處理區和厭氧區,缺氧處理 區可利用進水及大氣充氧,無需外援曝氣,同時采用孔隙率大的生物陶粒濾料,種植蘆葦、 茭白、香蒲等脫氮效果好的濕地植物,增強氨氮的去除效果;厭氧區具有抑臭效果,同時采 用吸磷能力比較強的生物陶粒濾料,種植菖蒲、千屈菜、水燭、寬葉香蒲等除磷效果好的濕 地植物,針對性去除水體中的磷;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可作為好氧區,通過間隙進水 實現大氣間歇復氧,無需外加曝氣系統,提高BOD5的去除率;各深度處理穩定塘設置進水分 配池,能實現再分配及連續出水,同時具有一定的深度處理效果。
【附圖說明】
[0010]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 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 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 獲得其他附圖。
[0011]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處理系統平面圖;
[0012]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處理系統剖面圖;
[0013] 圖中:1 -下向流人工濕地,2-上向流人工濕地,3-出水池,4-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 工濕地,41-垂直潛流人工濕地;5-進水分配池,6-深度處理穩定塘,7-穿孔布水管,8-穿孔 布水墻,9-穿孔集水管,10-排水層,11-過渡層,12-填料層,13-覆蓋層,14-濕地植物,
[0014] 圖中的復合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上向流人工濕地2中:110-上排水層,111-過渡 層,112-填料層,113-覆蓋層,114-濕地植物,115-下排水層;
[0015] 圖中的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垂直潛流人工濕地41中:210-上排水層, 211-過渡層,212-填料層,213-覆蓋層,214-濕地植物,215至222-氣動或手動閥門;
[0016] 圖中的深度處理穩定塘6中:39-穿孔出水收集管,310-上排水層,311-過渡層, 312-填料層,313-覆蓋層,314-濕地植物,315-下排水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17]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 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 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 新型的保護范圍。
[0018]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復合垂直潛流-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 濕地污水處理系統,適用于處理高氮、磷城市生活污水,該系統包括:兩組復合垂直潛流人 工濕地、四個并聯連接的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和兩個深度處理穩定塘;其中,
[0019] 每組復合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分別設有進水管,兩組復合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出水 管并聯連接,與并聯連接的四個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組成的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進 水管相連,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四個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出水管兩兩并聯連接 后,分別與每個深度處理穩定塘的進水管連接,每個深度處理穩定塘均設有一個出水管。
[0020] 上述污水處理系統中,每組復合垂直潛流人工濕地水力坡度為1%,長寬比為3:1, B0D5負荷50~60g/(m2 · d),水力停留時間3.5~5.5d;
[0021] 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每個垂直潛流人工濕地水力坡度為1 %,長寬比為 3:1,B0D5負荷60~70g/(m2 · d),水力停留時間3.5~5d;
[0022] 每個深度處理穩定塘水力坡度為1%,B0D5負荷20~40g/(m2 · d),水力停留時間2 ~3d〇
[0023] 上述污水處理系統中,每組復合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由依次串聯連接的下向流人工 濕地、穿孔布水墻、上向流人工濕地和出水池組成;
[0024] 其中,下向流人工濕地由池體、穿孔布水管、濕地填料床、排水層和濕地植物組成; 濕地填料床填充在池體內,穿孔布水管鋪設在濕地填料床上面,濕地植物種植在濕地填料 床上;穿孔布水管的進水端設在池體外作為該復合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進水管;
[0025] 上向流人工濕地由池體、穿孔集水管、濕地填料床、上排水層、下排水層和濕地植 物組成;濕地填料床填充在池體內,濕地填料床上種植濕地植物,上排水層上面鋪設穿孔集 水管,穿孔集水管的出水端設在池體外,與出水池連接,復合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出水管設 在出水池的下部。
[0026] 上述污水處理系統中,下向流人工濕地水力停留時間2.5~4d,上向流人工濕水力 停留時間1~1.5d;
[0027] 連接下、上向流人工濕地的池體之間的為底部穿孔布水墻,穿孔墻孔徑為20mm;
[0028] 下向流人工濕地的穿孔布水管與上向流人工濕地的穿孔集水管均為兩邊分別斜 下45°角開孔,孔徑為10mm的穿孔管;
[0029] 下向流人工濕地的濕地填料床由從上至下依次設置的覆蓋層、填料層、過渡層和 排水層構成,其中,覆蓋層厚度為150mm,由10~18mm粒徑的爍石組成;填料層厚度為 1100mm,由4~10mm粒徑的生物陶粒濾料;過渡層厚度為200mm,由10~18mm粒徑的爍石組 成,排水層厚度為170~270mm,由20~30mm粒徑的爍石組成;
[0030] 下向流人工濕地的濕地植物為蘆葦、茭白、香蒲中的一種或幾種;
[0031] 上向流人工濕地的濕地填料床由從上至下依次設置的上排水層、覆蓋層、填料層、 過渡層和下排水層;其中,上排水層厚度為150mm,由20~30mm粒徑的礫石組成;覆蓋層厚度 為150mm,由10~18mm粒徑的爍石組成;填料層厚度為800mm,由4~10mm粒徑的生物陶粒濾 料;過渡層厚度為200mm,由10~18mm粒徑的爍石組成,下排水層厚度為220~280mm,由20~ 30mm粒徑的爍石組成;
[0032] 上向流人工濕地的濕地植物為菖蒲、千屈菜、水燭、寬葉香蒲中的一種或幾種。 [0033]上述污水處理系統中,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每個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由池 體、濕地填料床、濕地植物、穿孔布水管和穿孔集水管組成;
[0034]其中,濕地填料床填充在池體內,濕地填料床上種植濕地植物;穿孔布水管鋪設在 濕地填料床表面,穿孔布水管的進水端設在池體外作為該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進 水管,該進水管上設有閥門;穿孔集水管穿設在濕地填料床底部,處于濕地填料床底部排水 層與其上的過渡層之間,穿孔集水管的出水端設在池體外作為該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 地的出水管,該出水管上設有閥門。
[0035]上述污水處理系統中,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每個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內的 穿孔布水管和穿孔集水管均為兩邊分別斜下45°角開孔,孔徑為10mm的穿孔管;
[0036]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每個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內的濕地填料床由從上至 下依次設置的覆蓋層、填料層、過渡層和排水層組成;其中,覆蓋層厚度為150mm,由10~ 18mm粒徑的爍石組成;填料層厚度為950_,由4~10mm粒徑的生物陶粒濾料組成;過渡層厚 度為200mm,由10~18mm粒徑的爍石組成;排水層厚度為300~480mm,由20~30mm粒徑的石樂 石組成;
[0037]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每個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內種植的濕地植物為香蒲、 水燭、蘆葦、美人蕉中的一種或幾種。
[0038] 上述污水處理系統中,每組復合垂直潛流人工濕地與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 的每個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長度相同。
[0039] 上述污水處理系統中,深度處理穩定塘包括:進水管、進水分配池、池體、濕地填料 床、濕地植物和穿孔出水收集管;
[0040]其中,進水管與進水分配池連接;
[0041 ]池體的進水端為穿孔布水墻,進水分配池經穿孔布水墻與池體內連接;
[0042] 濕地填料床填充在池體內,濕地植物種植在濕地填料床上;
[0043]穿孔出水收集管設在濕地填料床底部,其出水端設在池體外作為該深度處理穩定 塘的出水管,該出水管上設有閥門。
[0044] 上述污水處理系統中,深度處理穩定塘的濕地填料床由從上至下依次設置的上排 水層、填料層和下排水層組成;
[0045]穿孔出水收集管的長度為濕地填料床長度的一半,埋設在濕地填料床的下排水層 內。
[0046]上述污水處理系統中,深度處理穩定塘的穿孔出水收集管為兩邊分別斜下45°角 開孔,孔徑為l〇mm的穿孔管;
[0047] 深度處理穩定塘的濕地填料床中,上排水層為150mm,由20~30mm粒徑的爍石組 成;填料層厚度為300mm,由4~10mm粒徑的生物陶粒濾料組成;下排水層厚度為290~ 350mm,由20~30mm粒徑的爍石組成;
[0048]深度處理穩定塘的濕地植物為香蒲、水燭、蘆葦、美人蕉中的一種或幾種。
[0049] 本實用新型的污水處理系統中,各復合垂直潛流人工濕地下向流人工濕地作為缺 氧處理區,利用進水及大氣充氧,無需外援曝氣,同時采用孔隙率大的生物陶粒濾料,種植 蘆葦、茭白、香蒲等脫氮效果好的濕地植物,增強氨氮的去除效果;各組復合垂直潛流人工 濕地上向流人工濕地作為厭氧區,具有抑臭效果,同時采用吸磷能力比較強的生物陶粒濾 料,種植菖蒲、千屈菜、水燭、寬葉香蒲等除磷效果好的濕地植物,針對性去除水體中的磷; 各間歇復氧垂直流人工濕地作為好氧區,通過間隙進水實現大氣間歇復氧,無需外加曝氣 系統,提高B0D5的去除率;深度處理穩定塘設置進水分配池,能實現再分配及連續出水,同 時具有一定的深度處理效果;各人工濕地及穩定塘的布水、集水裝置均采用穿孔管,布水集 水均勻。
[0050]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51] 本實用新型的污水處理系統,主要由并聯設置的兩組復合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四 個并聯連接的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組成的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和兩個并聯的深度處 理穩定塘組成;其中,復合垂直潛流人工濕地不設置曝氣裝置,依靠進配水過程自然充氧使 得下向流人工濕地基本處于缺氧狀態,由于氧被利用,上向流人工濕地則基本處于厭氧狀 態;通過控制間歇復氧垂直流人工濕地進水間隔來控制其充氧量及復氧運行,間歇復氧垂 直潛流人工濕地基本處于好氧狀態;間歇出水流入深度處理穩定塘進水分配池進行再分 配,經過穩定塘深度處理后達標排放。
[0052] 上述污水處理系統中,復合垂直潛流人工濕地B0D5負荷50~60g/(m2 · d),下向流 人工濕地水力停留時間2.5~4d,上向流人工濕水力停留時間1~1.5d,兩池中間設置底部 穿孔布水墻,進水布水管及出水收集管均為穿孔管。填料床自下而上分別是排水層、過渡 層、填料層、覆蓋層和排水層,排水層主要為20~30mm粒徑的礫石,下向流排水層厚度為170 ~270mm,上向流底部排水層為220~280mm,頂部排水層為150mm;過渡層主要為10~18mm粒 徑的爍石,過濾層厚度均為200mm;填料層主要為4~10mm粒徑的生物陶粒濾料,下向流填料 厚度為1100mm,上向流為800mm;覆蓋層厚度均為150mm,主要為10~18mm粒徑的爍石。所述 的復合垂直潛流人工濕地下向流部分主要種植蘆葦、茭白、香蒲等濕地植物,上向流部分主 要種植菖蒲、千屈菜、水燭、寬葉香蒲等濕地植物。
[0053]上述污水處理系統中,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由四個并聯的垂直潛流人工濕 地構成,各垂直潛流人工濕地進水管上設置氣動或電動閥門,兩個垂直潛流人工濕地一組, 依靠閥門控制實現間歇進水,間歇進水使基質層不斷重復充水、落干狀態,通過水在下降過 程中產生的負壓抽吸空氣進入基質層,實現大氣復氧。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根據落 水速度和水位進行控制,當落水大于等于150mm,啟動進水連續進水4h后停止進水,兩組四 池往復間歇運行,保證進水和出水的連續性。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B0D5負荷60~ 70g/(m2 · d),水力停留時間3.5~5d,進水布水管及出水收集管均為穿孔管。填料床自下而 上分別是排水層、過渡層、填料層和覆蓋層,排水層厚度為300~480mm,主要為20~30mm粒 徑的爍石;過渡層厚度為200mm,主要為10~18mm粒徑的爍石;填料層厚度為950mm,主要為4 ~10mm粒徑的生物陶粒濾料;覆蓋層厚度為150mm,主要為10~18mm粒徑的爍石。所述的間 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上部主要種植香蒲、水燭、蘆葦、美人蕉等濕地植物。
[0054] 上述污水處理系統中,深度處理穩定塘B0D5負荷20~40g/(m2 · d),水力停留時間2 ~3d,出水收集管為穿孔管。深度處理穩定塘填料床自下而上分別是排水層、填料層、排水 層,底部排水層厚度為290~350mm,頂部排水層為150mm,主要為20~30mm粒徑的爍石;填料 層厚度為300mm,主要為4~10mm粒徑的生物陶粒濾料。所述的深度處理穩定塘上部主要種 植香蒲、水燭、蘆葦、美人蕉等濕地植物。
[0055] 實施例
[0056]本實施例的復合垂直潛流-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具體結構 如附圖1、2所示,該人工濕地主要由并聯設置的兩組復合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四個并聯連接 的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組成的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和兩個并聯的深度處理穩定塘組 成;
[0057] 本實施例處理規模為200m3/d的村鎮污水,原水水質:CODcr = 324.3mg/L、B0D5 = 164 · 5mg/L、SS = 220mg/L、TP = 5 · 42mg/L、TN = 45 · 2mg/L、NH3-N= 25 · 7mg/L。原水經過粗格 柵、精細格柵、曝氣沉砂池、初沉池后進入本濕地系統。
[0058] 復合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B0D5負荷為50g/(m2 · d),下向流人工濕地水力停留時間 2.5d,上向流人工濕地水力停留時間1.5d,濕地填料采用生物陶粒濾料,下向流人工濕地濕 地排水層厚度為200mm,過渡層厚度為200mm,填料層厚度為1100mm,主要為6mm粒徑的生物 陶粒濾料,覆蓋層厚度為150mm,間套種植蘆葦、茭白;上向流人工濕地底部排水層厚度為 250mm,頂部排水層厚度為150mm,過渡層厚度為200mm,填料層厚度為800mm,主要為6mm粒徑 的生物陶粒濾料,覆蓋層厚度為150mm,分區種植菖蒲、水燭。
[0059]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B0D5負荷為60g/(m2 · d),水力停留時間5d,濕地排 水層厚度為350mm,過渡層厚度為200mm,填料層厚度為950mm,主要為6mm粒徑的生物陶粒濾 料,覆蓋層厚度為150mm,間套種植香蒲、美人蕉。當落水大于等于150mm,通過液位計自動控 制,啟動進水后連續進水4h,兩組四池往復間歇運行,保證進水和出水的連續性。
[0060] 深度處理穩定塘B0D5負荷20g/(m2 · d),水力停留時間2d,穩定塘底部排水層厚度 為300mm,頂部排水層為150mm,主要為20~30mm粒徑的爍石;填料層厚度為300mm,主要為4 ~10mm粒徑的生物陶粒濾料,分區種植香蒲、水燭、蘆葦、美人蕉等植物。
[0061] 本實施例系統的處理效果(mg/L,% )如表1所示。表1為實施例村鎮污水經預處理 和復合垂直潛流-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藝處理后,污水中C0DCr、B0D5、SS、 TP、TN、NH3-N的去除效果。
[0062] 表1村鎮污水經預處理和本實用新型的復合垂直潛流-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 地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后的去除效果
[0064] 本實用新型的處理系統將復合垂直潛流人工濕地、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和 深度處理穩定塘進行組合,復合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形成"缺氧-厭氧"區域,間歇復氧垂直潛 流人工濕地設置四池并聯,兩組分別間歇進水實現間歇復氧,通過水在下降過程中產生的 負壓抽吸空氣進入基質層,實現大氣復氧,間歇復氧垂直流人工濕地形成"好氧"區域,深度 處理穩定塘作為"深度處理"區域。本實用新型的處理系統有利于增強人工濕地的充氧能 力,提高人工濕地系統對氮、磷的去除效率。
[006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披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 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 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為準。
【主權項】
1. 一種復合垂直潛流-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 包括:兩組復合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四個并聯連接的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和兩個深 度處理穩定塘;其中, 每組復合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分別設有進水管,兩組復合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出水管并 聯連接,與并聯連接的四個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組成的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進水管 相連,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四個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出水管兩兩并聯連接后,分 別與每個深度處理穩定塘的進水管連接,每個深度處理穩定塘均設有一個出水管。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復合垂直潛流-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 統,其特征在于, 每組復合垂直潛流人工濕地水力坡度為1%,長寬比為3:1,8005負荷50~6(^/(1112*(1), 水力停留時間3.5~5.5d; 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每個垂直潛流人工濕地水力坡度為1 %,長寬比為3:1, BOD5負荷60~70g/(m2 · d),水力停留時間3.5~5d; 每個深度處理穩定塘水力坡度為1%,B0D5負荷20~40g/(m2 · d),水力停留時間2~3d。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復合垂直潛流-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污水處理 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組復合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由依次串聯連接的下向流人工濕地、穿 孔布水墻、上向流人工濕地和出水池組成; 其中,所述下向流人工濕地由池體、穿孔布水管、濕地填料床、排水層和濕地植物組成; 所述濕地填料床填充在所述池體內,所述穿孔布水管鋪設在所述濕地填料床上面,所述濕 地植物種植在所述濕地填料床上;所述穿孔布水管的進水端設在所述池體外作為該復合垂 直潛流人工濕地的進水管; 所述上向流人工濕地由池體、穿孔集水管、濕地填料床、上排水層、下排水層和濕地植 物組成;所述濕地填料床填充在所述池體內,所述濕地填料床上種植所述濕地植物,所述上 排水層上面鋪設所述穿孔集水管,所述穿孔集水管的出水端設在所述池體外,與所述出水 池連接,所述復合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出水管設在所述出水池的下部。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復合垂直潛流-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 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向流人工濕地水力停留時間2.5~4d,上向流人工濕水力停留時間1 ~1 · 5d; 連接下、上向流人工濕地的池體之間的為底部穿孔布水墻,穿孔墻孔徑為20mm; 所述下向流人工濕地的穿孔布水管與所述上向流人工濕地的穿孔集水管均為兩邊分 別斜下45°角開孔,孔徑為IOmm的穿孔管; 所述下向流人工濕地的濕地填料床由從上至下依次設置的覆蓋層、填料層、過渡層和 排水層構成,其中,覆蓋層厚度為150mm,由10~18mm粒徑的爍石組成;填料層厚度為 1100mm,由4~IOmm粒徑的生物陶粒濾料;過渡層厚度為20Omm,由10~18mm粒徑的爍石組 成,排水層厚度為170~270mm,由20~30mm粒徑的爍石組成; 所述下向流人工濕地的濕地植物為蘆葦、茭白、香蒲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上向流人工濕地的濕地填料床由從上至下依次設置的上排水層、覆蓋層、填料層、 過渡層和下排水層;其中,上排水層厚度為150mm,由20~30mm粒徑的礫石組成;覆蓋層厚度 為150mm,由10~18mm粒徑的爍石組成;填料層厚度為800mm,由4~IOmm粒徑的生物陶粒濾 料;過渡層厚度為200mm,由10~18mm粒徑的爍石組成,下排水層厚度為220~280mm,由20~ 30mm粒徑的爍石組成; 所述上向流人工濕地的濕地植物為菖蒲、千屈菜、水燭、寬葉香蒲中的一種或幾種。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復合垂直潛流-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 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每個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由池體、濕地填 料床、濕地植物、穿孔布水管和穿孔集水管組成; 其中,所述濕地填料床填充在所述池體內,所述濕地填料床上種植所述濕地植物;所述 穿孔布水管鋪設在所述濕地填料床表面,所述穿孔布水管的進水端設在所述池體外作為該 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進水管,該進水管上設有閥門;所述穿孔集水管穿設在所述 濕地填料床底部,處于所述濕地填料床底部排水層與其上的過渡層之間,所述穿孔集水管 的出水端設在所述池體外作為該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出水管,該出水管上設有閥 門。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復合垂直潛流-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 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每個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內的穿孔布水 管和穿孔集水管均為兩邊分別斜下45°角開孔,孔徑為IOmm的穿孔管; 所述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每個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內的濕地填料床由從上至 下依次設置的覆蓋層、填料層、過渡層和排水層組成;其中,覆蓋層厚度為150mm,由10~ 18mm粒徑的爍石組成;填料層厚度為950_,由4~IOmm粒徑的生物陶粒濾料組成;過渡層厚 度為200mm,由10~18mm粒徑的爍石組成;排水層厚度為300~480mm,由20~30mm粒徑的石樂 石組成; 所述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每個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內種植的濕地植物為香蒲、 水燭、蘆葦、美人蕉中的一種或幾種。7.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復合垂直潛流-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污水處理 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組復合垂直潛流人工濕地與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每個 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的長度相同。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復合垂直潛流-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 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處理穩定塘包括:進水管、進水分配池、池體、濕地填料床、濕地植 物和穿孔出水收集管; 其中,所述進水管與所述進水分配池連接; 所述池體的進水端為穿孔布水墻,所述進水分配池經所述穿孔布水墻與所述池體內連 接; 所述濕地填料床填充在所述池體內,所述濕地植物種植在所述濕地填料床上; 所述穿孔出水收集管設在所述濕地填料床底部,其出水端設在所述池體外作為該深度 處理穩定塘的出水管,該出水管上設有閥門。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復合垂直潛流-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 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處理穩定塘的濕地填料床由從上至下依次設置的上排水層、填料 層和下排水層組成; 所述穿孔出水收集管的長度為濕地填料床長度的一半,埋設在所述濕地填料床的下排 水層內。10.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種復合垂直潛流-間歇復氧垂直潛流人工濕地污水處 理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深度處理穩定塘的穿孔出水收集管為兩邊分別斜下45°角開孔,孔徑為IOmm的穿 孔管; 所述深度處理穩定塘的濕地填料床中,上排水層為150mm,由20~30mm粒徑的爍石組 成;填料層厚度為300mm,由4~IOmm粒徑的生物陶粒濾料組成;下排水層厚度為290~ 350mm,由20~30mm粒徑的爍石組成; 所述深度處理穩定塘的濕地植物為香蒲、水燭、蘆葦、美人蕉中的一種或幾種。
【文檔編號】C02F3/32GK205590420SQ201620356377
【公開日】2016年9月21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5日
【發明人】李建軍, 馮媛媛, 王麗麗, 張春艷, 王凱
【申請人】北京伊普國際水務有限公司, 北京桑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