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浮床式生態污水處理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污水處理裝置,尤其是公開了一種人工浮床式生態污水處理裝置,屬于環保設施設計制造技術領域。提供一種投資、處理成本都較低,而且環保的人工浮床式生態污水處理裝置。所述的人工浮床式生態污水處理裝置包括污水容納處理池和浮水處理植物,從所述污水容納處理池下部輸入所述污水容納處理池中的污水通過所述的浮水處理植物處理。
【專利說明】
人工浮床式生態污水處理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污水處理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人工浮床式生態污水處理裝置,屬于環保設施設計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利用生物技術處理工業廢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是近年來污水處理中的一項重要技術。現代污水處理技術中,處理工業廢水和/或城市生活污水時,基本上都是在污廢水中,培養好氧顆粒污泥或厭氧顆粒污泥,然后通過培養的好氧菌或厭氧菌對工業廢水和/或城市生活污水進行處理,獲得可以再利用的清水或可以直接排放到環境中的清水。現有技術中,還有利用吸附劑進行污水處理的污水處理技術。但不管是采用哪種污水處理技術來處理現有的工業廢水和/或城市場生活污水,都會由于污廢水中裹挾的污物因沉降堆積而使預先修建的處理池的容積逐漸變小,以及使處理污泥或吸附劑失去處理效能。為此便需要定時的對污水處理池進行污泥清理和處理污泥或吸附劑的再培養,這樣,不僅需要修建備用污水處理池,增大投資,而且清理時的工作環境十分惡劣。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投資、處理成本都較低,而且環保的人工浮床式生態污水處理裝置。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人工浮床式生態污水處理裝置,所述的人工浮床式生態污水處理裝置包括污水容納處理池和浮水處理植物,從所述污水容納處理池下部輸入所述污水容納處理池中的污水通過所述的浮水處理植物處理。
[000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事先設置一個容納污水的污水容納處理池,然后再在該裝有污水的污水容納處理池中置入具有凈水功能的浮水處理植物,這樣,輸入所述污水處理池中的污水便可以通過所述的浮水處理植物進行處理。由于所述的污水是通過放置的所的浮水處理植物直接完成的,不再需要事先進行有氧污泥、厭氧污泥的培育或都吸附劑生產、制備、投放以及再生,從而使污水處理的投資、處理成本都較低,達到真正環保的目的。
[0006]進一步的是,在所述污水容納處理池的底部還設置有沉降物收集處理機構,沉降并收集到所述污水容納處理池底部的污物通過所述的沉降物收集處理機構輸出所述的污水容納處理池。
[0007]上述方案的優選方式是,所述的沉降物收集處理機構包括沉降物收集漏斗和清淤栗,所述的清淤栗的輸入端與所述沉降物收集漏斗的最下端連接。
[0008]進一步的是,所述的清淤栗為螺桿栗。
[0009]進一步的是,所述清淤栗的一個輸出端與所述污水容納處理池的中上部連通。
[0010]進一步的是,所述的沉降物收集漏斗與所述的污水容納處理池為一體成型結構。
[0011]上述方案的優選方式是,所述的沉降物收集處理機構還包括攪送組件,沉集到所述沉降物收集漏斗中的污物通過所述的攪送組件攪合。
[0012]進一步的是,所述的攪送組件包括沿周向布置在所述沉降物收集漏斗斜坡上的攪拌器。
[0013]進一步的是,在所述沉降物收集處理機構上方的污水容納處理池內還設置有漂浮物限制網。
[0014]進一步的是,所述的浮水處理植物為金魚萍、水葫蘆或水草。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人工浮床式生態污水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標記為:污水容納處理池1、浮水處理植物2、污水3、沉降物收集處理機構4、污物5、沉降物收集漏斗6、清淤栗7、攪送組件8、漂浮物限制網9。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如圖1所示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投資、處理成本都較低,而且環保的人工浮床式生態污水處理裝置。所述的人工浮床式生態污水處理裝置包括污水容納處理池I和浮水處理植物2,從所述污水容納處理池I下部輸入所述污水容納處理池I中的污水3通過所述的浮水處理植物2處理。上述通過事先設置一個容納污水3的污水容納處理池4,然后再在該裝有污水3的污水容納處理池I中置入具有凈水功能的浮水處理植物2,這樣,輸入所述污水容納處理池I中的污水3便可以通過所述的浮水處理植物2進行處理。由于所述的污水3是通過放置的所的浮水處理植物2直接完成的,不再需要事先進行有氧污泥、厭氧污泥的培育或都吸附劑生產、制備、投放以及再生,從而使污水處理的投資、處理成本都較低,達到真正環保的目的。
[0018]上述實施方式中,當污水進行所述的污水容納處理池I中進行處理時,需要停留一定的時間,此時必然會有一些裹挾在污水中的固體物質即污物5沉降到所述污水處理池I的底部。隨著時間的延長,這些沉降的固體物質會越積越多。為了避免出現所述污物5的大量堆集,在所述污水容納處理池I的底部還設置有沉降物收集處理機構4,沉降并收集到所述污水容納處理池I底部的污物5通過所述的沉降物收集處理機構4輸出所述的污水容納處理池I。此時,所述的沉降物收集處理機構4可以設置成包括沉降物收集漏斗6和清淤栗7的結構,并使所述清淤栗7的輸入端與所述沉降物收集漏斗6的最下端連接。這樣,當有沉集物堆積時便可以通過所述的沉降物收集漏斗6進行收集,然后通過所述的清淤栗7抽出所述的沉降物收集漏斗6。
[0019]此時,為了簡化結構,方便本申請所述人工浮床式生態污水處理裝置的建造,同時盡量的利用標準配件,將所述的沉降物收集漏斗6設置為與所述的污水容納處理池I為一體成型的結構;而所述的清淤栗7采用螺桿栗,以便通過螺桿栗將污物5強行抽出所述的污水容納處理池I。進一步,為了提高清淤的效果,避免沉物沉降堆過緊而無法抽出,所述的沉降物收集處理機構4還包括攪送組件8,沉集到所述沉降物收集漏斗6中的污物5通過所述的攪送組件8攪合。這樣,便可以有效的將沉集在所述污水容納處理池I底部的污物5隨水一起抽出污水容納處理池I。此時,所述的攪送組件8優選為沿周向布置在所述沉降物收集漏斗6斜坡上的多個攪拌器。
[0020]進一步的,為了避免輸出的污水3過多而從污水容納處理池I中溢出,可以將所述的清淤栗7的一個輸出端與所述污水容納處理池I的中上部連通。同時,為了避免污水3中的漂浮物浮到水面上與所述的浮水處理植物2混合,在所述沉降物收集處理機構4上方的污水容納處理池I內還設置有漂浮物限制網9。而所述的浮水處理植物2根據污水3性質的不同可以選擇用魚萍、水葫蘆和水草水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主權項】
1.一種人工浮床式生態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浮床式生態污水處理裝置包括污水容納處理池(I)和浮水處理植物(2),從所述污水容納處理池(I)下部輸入所述污水容納處理池(I)中的污水(3)通過所述的浮水處理植物(2)處理。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浮床式生態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污水容納處理池(I)的底部還設置有沉降物收集處理機構(4),沉降并收集到所述污水容納處理池(I)底部的污物(5)通過所述的沉降物收集處理機構(4)輸出所述的污水容納處理池(I)。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浮床式生態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降物收集處理機構(4)包括沉降物收集漏斗(6)和清淤栗(7),所述清淤栗(7)的輸入端與所述沉降物收集漏斗(6)的最下端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浮床式生態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淤栗(7)為螺桿栗。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浮床式生態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淤栗(7)的一個輸出端與所述污水容納處理池(I)的中上部連通。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浮床式生態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降物收集漏斗(6)與所述的污水容納處理池(I)為一體成型結構。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浮床式生態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降物收集處理機構(4)還包括攪送組件(8),沉集到所述沉降物收集漏斗(6)中的污物(5)通過所述的攪送組件(8)攪合。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浮床式生態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攪送組件(8)包括沿周向布置在所述沉降物收集漏斗(6)斜坡上的攪拌器。9.根據權利要求2、3、4、5、6、7或8所述的人工浮床式生態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沉降物收集處理機構(4)上方的污水容納處理池(I)內還設置有漂浮物限制網(9)。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人工浮床式生態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水處理植物(2)為金魚萍、水葫蘆或水草。
【文檔編號】C02F3/32GK205556245SQ201620335385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0日
【發明人】陳金發, 王灼英, 姚小波, 熊梅, 吳笛
【申請人】西昌學院, 西昌市生態與環境保護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