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中等富營養水體除磷控藻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中等富營養水體除磷控藻系統,它依次通過設置圍隔體系將待修復水體和其它水體隔開,并在圍隔體系內從下至上依次設置無機固磷材料層、硅藻土投加層和秸稈層。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采用多級方法除磷控藻,各功能定位清晰,具有明顯清晰的層次感,經濟有效,處理效果好,適用于中等富營養化水平的水體,營造磷限制生境條件,除磷控藻,顯著改善水質。
【專利說明】
_種中等富營養水體除鱗控藻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資源環境保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了一種中等富營養水體除磷控藻系統。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大量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流和湖泊等地表水體,這些廢水中攜帶大量營養鹽。由于氮、磷等元素的排入,加上水體缺少必要的循環,引起藻類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體溶解氧量下降,水質惡化,魚類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用于控制藻類生長的原位治理技術有通過減少光照水面、投放濾食性魚類、種植水生植物等多種方式。由于效果難以有效管控及有效處置費用較高等問題,難以有效推廣。根據研究表明,富營養化水體中磷濃度與葉綠素響應顯著,磷是藍藻水華的限制性控制因子,如何使得水體中磷能夠有效控制,營造磷限制生境,從而減輕水體的富營養化程度,減少藻類的進一步繁殖。因此,水體中采用綜合的控磷技術,有效控制水體中磷的含量,營造磷限制生境條件,進一步減少藻類的繁殖,引導生態系統向草型生態系統方向發展,構建良性循環的水生態系統,達到從根本上改善水質目的。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成本低,效率高,易操作的中等富營養水體除磷控藻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對大范圍中等富營養化水體難以控制的問題。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種中等富營養水體除磷控藻系統,它包括圍隔體系;圍隔體系內包括從下至上依次設置的無機固磷材料層、硅藻土投加層和秸桿層;
[0006]其中,所述的圍隔體系由固定粧和圍隔布組成,它是在待修復水域周圍用固定粧插入水體底部硬質層中,在固定粧頂部和中部用鋼索橫向連接形成圍欄結構;通過鋼索將圍隔布固定于圍欄結構的內側,使圍隔布完全包圍待修復的水域,使圍隔內水體與圍隔外水體完全隔離。
[0007]其中,所述的無機固磷材料層由氧化鐵、碳酸鈣和泥沙混合而成,鋪設于待修復水域底部;其中,氧化鐵和碳酸鈣的質量比為I?3:1?3,氧化鐵和碳酸鈣之和與泥沙的質量比為1:8?50。
[0008]其中,所述的硅藻土投加層由向待修復水體中投加硅藻土并攪拌混勻而成;其中,每立方米待修復水體中,硅藻土的投加量為70?100g。
[0009]其中,所述的秸桿層由向待修復水域表面鋪設秸桿而成;其中,秸桿的尺寸為2?5cm;每立方米圍隔水體中,秸桿的投加量為30?60g。
[0010]本系統的構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11](I)底泥清淤:采用環保絞吸式挖泥船對圍隔水域內的底泥進行底泥清淤,清淤厚度為30?60cm;
[0012](2)底泥固磷:底泥清淤后,將氧化鐵、碳酸鈣和其它無污染水域底取得的泥沙混勻后得到混合底泥,將混合底泥鋪入清淤后的底泥中,形成無機固磷材料層,厚度為5?12cm;
[0013](3)硅藻土的投加和攪拌:采用船載投藥器向圍隔水域內投加硅藻土,并通過攪拌器使硅藻土與水體混合,形成硅藻土投加層;
[0014](4)秸桿的投加:向圍隔水域內投加秸桿,形成秸桿層。
[0015]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勢:
[0016]1、采用多級吸附沉淀和清淤,對磷進行逐級削減,工藝簡單,經濟有效,處理效果好。
[0017]2、整個系統串聯組合,功能定位清晰,具有明顯清晰的層次感,充分發揮各自的功會K。
[0018]3、本技術特別適用于中等富營養化水平的中小型或大型富營養化水體的局部水域的除磷控藻,營造磷限制生境條件,能夠顯著改善水質。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20]附圖標注:1-圍隔體系;2-硅藻土投加層;3-秸桿層;4-無機固磷材料層;5-水面;6-圍隔體系外水體;7-圍隔體系外水體底部底泥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實施例1
[0022]如圖1所示的中等富營養水體除磷控藻系統,它包括圍隔體系I;圍隔體系I內包括從下至上依次設置的無機固磷材料層4、硅藻土投加層2和秸桿層3;
[0023]圍隔體系I由固定粧和圍隔布組成,它是在待修復水域周圍用固定粧插入水體底部硬質層中,在固定粧頂部和中部用鋼索橫向連接形成圍欄結構;通過鋼索將圍隔布固定于圍欄結構的內側,使圍隔布完全包圍待修復的水域,使圍隔內水體與圍隔外水體完全隔離。
[0024]無機固磷材料層4由氧化鐵、碳酸鈣和泥沙混合而成,鋪設于待修復水域底部;其中,氧化鐵和碳酸鈣的質量比為1.5:1,氧化鐵和碳酸鈣之和與泥沙的質量比為1:20。
[0025]硅藻土投加層2由向待修復水體中投加硅藻土并攪拌混勻而成;其中,每立方米待修復水體中,硅藻土的投加量為80g。
[0026]秸桿層3由向待修復水域表面鋪設秸桿而成;其中,秸桿的尺寸為2?5cm;每立方米圍隔水體中,稻桿的投加量為50g。
[0027]上述系統的構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28](I)底泥清淤:采用環保絞吸式挖泥船對圍隔水域內的底泥進行底泥清淤,清淤厚度為30cm;
[0029](2)底泥固磷:底泥清淤后,將氧化鐵、碳酸鈣和其它無污染水域底取得的泥沙混勻后得到混合底泥,將混合底泥鋪入清淤后的底泥中,形成無機固磷材料層;
[0030](3)硅藻土的投加和攪拌:采用船載投藥器向圍隔水域內投加硅藻土,并通過攪拌器使硅藻土與水體混合,形成硅藻土投加層;
[0031](4)秸桿的投加:向圍隔水域內投加秸桿,形成秸桿層。
【主權項】
1.一種中等富營養水體除磷控藻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圍隔體系(I);圍隔體系(I)內包括從下至上依次設置的無機固磷材料層(4)、硅藻土投加層(2)和秸桿層(3); 其中,所述的圍隔體系(I)由固定粧和圍隔布組成,它是在待修復水域周圍用固定粧插入水體底部硬質層中,在固定粧頂部和中部用鋼索橫向連接形成圍欄結構;通過鋼索將圍隔布固定于圍欄結構的內側,使圍隔布完全包圍待修復的水域,使圍隔內水體與圍隔外水體完全隔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等富營養水體除磷控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無機固磷材料層(4)由氧化鐵、碳酸鈣和泥沙混合而成,鋪設于待修復水域底部。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等富營養水體除磷控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藻土投加層(2)由向待修復水體中投加硅藻土并攪拌混勻而成;其中,每立方米待修復水體中,硅藻土的投加量為70?100g。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等富營養水體除磷控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秸桿層(3)由向待修復水域表面鋪設秸桿而成;其中,秸桿的尺寸為2?5cm;每立方米圍隔水體中,稻桿的投加量為30?60g。
【文檔編號】C02F1/52GK205472757SQ201620044965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8日
【發明人】王志彬, 樊文, 侯學成, 李前文
【申請人】北京綠景行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