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好氧、厭氧結合式曝氣污水處理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活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好氧、厭氧結合式曝氣污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污水生物處理是用生物學的方法處理污水的總稱,是現代污水處理應用中最廣泛的方法之一。A/Ο工藝就是指缺氧(Anoxic)-好氧(Oxic)污水處理工藝,是生物法處理污水的一種工藝。該工藝于20世紀70年代開發至今,已經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和實施。工藝將污水處理分成兩個階段,首段為缺氧段(A段,Anoxic),后段為好氧段(O段,Oxic)。在A段,控制反應器中的溶解氧濃度低于0.2mg/L,通過厭氧-缺氧反應,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有機酸,大分子的有機物分解成小分子的有機物,懸浮不溶性的有機物部分轉化成可溶性的有機物,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污水后段的生化性,同時在A段將進行厭氧反硝化反應和釋磷反應。在O段,控制反應器中的溶解氧的濃度在2?4mg/L之間,進一步將缺氧分區內處理后的小分子和可溶性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氨氮在此反應器內進行硝化,磷在此反應區內吸收。
[0003]A/0工藝的特點是:(I)處理效率高,該工藝對廢水中的有機物,氨氮等均有較高的去除效果;(2)投資省,操作費用低,流程簡單,該工藝是以廢水中的有機物作為反硝化的碳源,故不需要外加碳源;(3)缺氧反硝化過程對污染物具有較高的降解效率;(4)容積負荷高;(5)缺氧/好氧工藝的耐負荷沖擊能力強。當進水水質波動較大或污染物濃度較高時,該藝均能維持正常運行,故操作管理也很簡單,應用及其廣泛。
[0004]A/0工藝雖然具有上述的各種優點,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主要存在兩以下不足:
(I)需要獨立的回流污泥系統(從好氧段進入缺氧段),通過對污泥的回流形成脫氮除磷的效果;(2)為了達到良好的脫氮的效果,需要加大污泥回流的比例,才能形成良好的污泥脫氮;同時在缺氧區內需要降低溶解氧的濃度,達到缺氧的目的,(3)好氧段的反應時間過短,反應不夠充分,污水處理效果差。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好氧、厭氧結合式曝氣污水處理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好氧、厭氧結合式曝氣污水處理裝置,包括好氧區、缺氧區和出水沉淀區三個主要部分;缺氧區的中部設有污水的進水口,所述出水沉淀區位于缺氧區上部,并通過排泥口與缺氧區連通,所述缺氧區中部設置有至少一個進水口,在出水沉淀區上部設置有兩個出水口并通過管路連通;所述缺氧區底部設置有一組由支架固定并且并列設置的曝氣管;在曝氣管的上方固定有一托架,在托架的中部固定安裝有固定填料組,在固定填料組的兩側設有過流通道;在缺氧區內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有多個傾斜擋板。
[0008]進一步的,在所述出水口的連接管路上設有循環泵。
[0009]進一步的,所述曝氣管通過管路與設置在外部的供氣裝置連通。
[0010]進一步的,所述填料組包括第一段炭吸材料層組及覆蓋在第一段炭吸材料層組上的第二段炭吸材料層組,其中,第一段炭吸材料層組和第二段炭吸材料層組均包括并列排放的多層炭吸料材,每一層炭吸料材包括多個并排擺放的球形炭包,第一段炭吸材料層組的每相鄰兩層炭吸料材的球形炭包對齊排列;第二段炭吸材料層組的每相鄰兩層炭吸料材的球形炭包交錯排列。
[0011]進一步的,在所述缺氧區的底部設置有兩個傾斜向內的底部斜板。
[0012]進一步的,所述填料組還包括蓋壓在第二段炭吸材料層組上的蓋壓柵格。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在中間設置好氧區,在好氧區的四周設置缺氧區,有效加大污泥的回流比例,達到脫氮除磷的效果;由于在缺氧區內設置有四個斜擋板,可以有效的控制缺氧區內的氧氣的濃度,達到缺氧的目的;由于在好氧區內設置了填料組,極大的增加了污水好氧處理的時間,提高了污水處理的效果;由于污水的進水口位于缺氧區的中部當在一定程度上進水后就處于缺氧狀態下,可以直接進行厭氧反應,同時中部進水的設計將不會影響出水沉淀區內的污泥排放和泥水分離。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好氧、厭氧結合式曝氣污水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1-傾斜擋板,2-出水沉淀區,3-出水口,4-缺氧區,5-進水口,6_傾斜擋板,7-底部斜板,8-供氣裝置,9-進水泵,10-支架,11-曝氣管,12-托架,13-第一段炭吸材料層組,14-球形炭包,15-第二段炭吸材料層組,16-循環泵,17-排泥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0017]請參閱圖1,一種好氧、厭氧結合式曝氣污水處理裝置,包括好氧區1、缺氧區4和出水沉淀區2三個主要部分;缺氧區4的中部設有污水的進水口 5,所述出水沉淀區2位于缺氧區4上部,并通過排泥口 17與缺氧區4連通,所述缺氧區4中部設置有至少一個進水口 5,在出水沉淀區2上部設置有兩個出水口 3并通過管路連通,在出水口 3的連接管路上設有循環泵16 ;所述缺氧區4底部設置有一組由支架10固定并且并列設置的曝氣管11,曝氣管11通過管路與設置在外部的供氣裝置8連通;在曝氣管11的上方固定有一托架12,在托架12的中部固定安裝有固定填料組,在固定填料組的兩側設有過流通道;填料組包括第一段炭吸材料層組13及覆蓋在第一段炭吸材料層組13上的第二段炭吸材料層組15,其中,第一段炭吸材料層組13和第二段炭吸材料層組15均包括并列排放的多層炭吸料材,每一層炭吸料材包括多個并排擺放的球形炭包14,第一段炭吸材料層組13的每相鄰兩層炭吸料材的球形炭包14對齊排列;第二段炭吸材料層組15的每相鄰兩層炭吸料材的球形炭包14交錯排列;填料組還包括蓋壓在第二段炭吸材料層組15上的蓋壓柵格,從而防止第一段炭吸材料層組13和第二段炭吸材料層組15因為污水水流的沖擊或者浮力而錯位;
[0018]第一段炭系材料層組的每層的相鄰球形炭包之間設有間隙,以便污水順利的流過第一段炭系材料層組;且第二段炭系材料層組的相鄰球形炭包之間的間隙被相鄰層的球形炭包堵住,污水只能通過浸漫的方式通過第二段炭系材料層組,不但阻擋污染物流過,同時使污水在第一段炭系材料層組和第二段炭系材料層組之間浸漫,使得污水與第一段炭系材料層組和第二段炭系材料層組能充分接觸,延長了污水處理時間;均勻排布的球形炭包提供了使微生物、原生生物及后生生物大量繁殖,并同時提供利用原生物的生長活動的環境;從而在該好氧區中形成良好的生物鏈群,使得這些微生物和原生物長期消化和分解水中的有機物質,使水質凈化;
[0019]進水口 5設置在缺氧區4中部的好處是進水在一定程度上進水后就處于缺氧狀態下,可以直接進行厭氧反應,同時中部進水的設計將不會影響出水沉淀區2內的污泥排放和泥水分離;在缺氧區4內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有多個傾斜擋板6,可以有效的控制缺氧區內的氧氣的濃度,達到缺氧的目的。如圖1所示,從進水泵9進入缺氧區4的污水進行脫氮反硝化,缺氧區4內的斜擋板4用于加長厭氧污泥的行進過程,使其能夠充分的接觸,延長了污泥的停留時間,控制氧氣進入;在缺氧區4的底部設置有兩個傾斜向內的底部斜板7,可有效的協助厭氧污泥進入好氧區I。
[0020]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主權項】
1.一種好氧、厭氧結合式曝氣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好氧區、缺氧區和出水沉淀區三個主要部分;缺氧區的中部設有污水的進水口,所述出水沉淀區位于缺氧區上部,并通過排泥口與缺氧區連通,所述缺氧區中部設置有至少一個進水口,在出水沉淀區上部設置有兩個出水口并通過管路連通;所述缺氧區底部設置有一組由支架固定并且并列設置的曝氣管;在曝氣管的上方固定有一托架,在托架的中部固定安裝有固定填料組,在固定填料組的兩側設有過流通道;在缺氧區內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有多個傾斜擋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好氧、厭氧結合式曝氣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水口的連接管路上設有循環泵。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好氧、厭氧結合式曝氣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氣管通過管路與設置在外部的供氣裝置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好氧、厭氧結合式曝氣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組包括第一段炭吸材料層組及覆蓋在第一段炭吸材料層組上的第二段炭吸材料層組,其中,第一段炭吸材料層組和第二段炭吸材料層組均包括并列排放的多層炭吸料材,每一層炭吸料材包括多個并排擺放的球形炭包,第一段炭吸材料層組的每相鄰兩層炭吸料材的球形炭包對齊排列;第二段炭吸材料層組的每相鄰兩層炭吸料材的球形炭包交錯排列。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好氧、厭氧結合式曝氣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缺氧區的底部設置有兩個傾斜向內的底部斜板。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好氧、厭氧結合式曝氣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組還包括蓋壓在第二段炭吸材料層組上的蓋壓柵格。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好氧、厭氧結合式曝氣污水處理裝置,包括好氧區、缺氧區和出水沉淀區三個主要部分;缺氧區的中部設有污水的進水口,所述出水沉淀區位于缺氧區上部,并通過排泥口與缺氧區連通,所述缺氧區中部設置有至少一個進水口,在出水沉淀區上部設置有兩個出水口并通過管路連通;所述缺氧區底部設置有一組由支架固定并且并列設置的曝氣管;在曝氣管的上方固定有一托架,在托架的中部固定安裝有固定填料組,在固定填料組的兩側設有過流通道。本實用新型通過在中間設置好氧區由于在好氧區內設置了填料組,極大的增加了污水好氧處理的時間,提高了污水處理的效果。
【IPC分類】C02F3-30
【公開號】CN204508917
【申請號】CN201520008400
【發明人】馬桂霞, 王珊珊, 徐曉鳴
【申請人】山東建筑大學
【公開日】2015年7月29日
【申請日】2015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