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垃圾加熱除油處理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垃圾處理裝置,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餐飲垃圾加熱除油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餐飲垃圾也叫餐廚垃圾(俗稱泔水、泔腳),是指剩飯菜、餐廚廢棄物和廚房下腳料的總稱。其主要成分是米、面、淀粉類,骨、肉、刺、果皮、魚鱗等,其中富含維生素、淀粉、蛋白質、油脂、食用纖維、脂肪酸、糖、鹽等營養物質,以及鈣、鈉、鎂、鉀等礦物質。由于餐廚垃圾成分的特殊性,使此類垃圾比普通生活垃圾更易于污染環境,處理難度更大。
[0003]目前,我國生活污水垃圾處理應用最廣泛的是厭氧發酵技術,也是行之有效的處理方式。但是,由于餐飲垃圾中含有油脂成分較高,油脂進入厭氧發酵池,抑制厭氧發酵菌的活性,現有的污水垃圾厭氧處理,都沒有對垃圾進行除油處理,嚴重影響厭氧發酵效果。因此,厭氧發酵前,對餐飲垃圾進行除油處理是厭氧發酵效果好壞的關鍵。
[0004]餐廚垃圾含水率可高達約90 %,脂肪含量(以垃圾干重記)最高可達約30 %。其中水分的迀移流動特性,油脂的易氧化酸敗和易揮發等特性,使此類垃圾比普通生活垃圾更易于污染環境,處理處置難度更大,所以脫水、脫油成為餐廚垃圾處理技術的關鍵環節。
[0005]現有的餐廚垃圾處理裝置結構復雜,油脂與水溶液無法分離,環境污染嚴重,造價高,占用空間大,不便于推廣。
【實用新型內容】
[0006]為了解決已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餐飲垃圾加熱除油處理裝置,實現油水分離及對大顆粒垃圾進行粉碎的目的,保證餐飲垃圾厭氧發酵處理的順利進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投資少,便于維修,能夠將油脂從水溶液中分離的餐飲垃圾加熱除油處理裝置。
[0007]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0008]一種餐飲垃圾加熱除油處理裝置,包括加熱粉碎裝置,擠壓裝置和油水分離裝置;所述加熱粉碎裝置通過排出管道與擠壓裝置相連接;擠壓裝置與油水分離裝置相連接;
[0009]所述加熱粉碎裝置包括加熱容器,加熱容器內壁設置有加熱裝置,加熱容器呈筒狀上端開口 ;加熱容器上端開口處設置有密封蓋;所述密封蓋上方設置有支架,支架上方設置有粉碎電機,粉碎電機下部與驅動軸相連接;驅動軸設置在加熱容器內;驅動軸上設置有鉸刀;所述加熱容器側壁上端設置有進料口 ;進料口內設置有過濾篩;所述加熱容器底部設置有排出口 ;排出口與排出管道相連接;
[0010]所述擠壓裝置包括擠壓容器,所述擠壓容器為橫置圓筒;擠壓容器內設置有擠壓板,擠壓板一側與液壓缸的活塞桿相連接;所述擠壓板另一側的擠壓容器端部設置有壓力門;擠壓容器底部設置有出液孔;
[0011]所述油水分離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擠壓容器底部下方的分離筒,所述分離筒中部設置有過濾網,過濾網上設置有吸油膜,吸油膜上方分離筒側壁設置有溢油出口 ;所述分離筒底部設置有廢水出口。
[0012]所述鉸刀由2-4組構成沿驅動軸軸線均勻設置。
[0013]所述壓力門通過設置在擠壓容器端部軸線上方的鉸鏈軸和設置在壓力門下方擠壓容器上的壓力彈簧與擠壓容器相連接。
[0014]本實用新型相對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
[0015]本實用新型餐飲垃圾加熱除油處理裝置,結構簡單,占地面積小,操作方便,投資少,能夠將油脂從水溶液中分離,并能將大顆粒的垃圾粉碎處理,保證餐飲垃圾厭氧發酵處理的順利進行。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餐飲垃圾加熱除油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餐飲垃圾加熱除油處理裝置的加熱容器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餐飲垃圾加熱除油處理裝置的B向結構示意圖;
[0019]圖4是本實用新型餐飲垃圾加熱除油處理裝置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0]附圖中主要部件符號說明:
[0021]圖中:
[0022]1、加熱容器2、加熱裝置
[0023]3、支架4、粉碎電機
[0024]5、驅動軸6、鉸刀
[0025]7、進料口8、過濾篩
[0026]9、排出管道10、擠壓容器
[0027]11、擠壓板12、液壓缸
[0028]13、活塞桿14、壓力門
[0029]15、出液孔16、分離筒
[0030]17、過濾網18、吸油膜
[0031]19、溢油出口20、廢水出口
[0032]21、鉸鏈軸22、壓力彈簧
[0033]23、密封蓋。
【具體實施方式】
[0034]以下參照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
[0035]附圖1-4可知,一種餐飲垃圾加熱除油處理裝置,包括加熱粉碎裝置,擠壓裝置和油水分離裝置;所述加熱粉碎裝置通過排出管道與擠壓裝置相連接;擠壓裝置與油水分離裝置相連接;
[0036]所述加熱粉碎裝置包括加熱容器1,加熱容器I內壁設置有加熱裝置2,加熱容器I呈筒狀上端開口 ;加熱容器上端開口處設置有密封蓋23 ;所述密封蓋23上方設置有支架3,支架3上方設置有粉碎電機4,粉碎電機4下部與驅動軸5相連接;驅動軸5設置在加熱容器I內;驅動軸5上設置有鉸刀6 ;所述加熱容器I側壁上端設置有進料口 7 ;進料口 7內設置有過濾篩8 ;所述加熱容器I底部設置有排出口 ;排出口與排出管道9相連接;
[0037]所述擠壓裝置包括擠壓容器10,所述擠壓容器10為橫置圓筒;擠壓容器10內設置有擠壓板11,擠壓板11 一側與液壓缸12的活塞桿13相連接;所述擠壓板11另一側的擠壓容器端部設置有壓力門14 ;擠壓容器10底部設置有出液孔15 ;
[0038]所述油水分離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擠壓容器10底部下方的分離筒16,所述分離筒16中部設置有過濾網17,過濾網17上設置有吸油膜18,吸油膜18上方分離筒側壁設置有溢油出口 19 ;所述分離筒16底部設置有廢水出口 20。
[0039]所述鉸刀由2-4組構成沿驅動軸軸線均勻設置。
[0040]所述壓力門14通過設置在擠壓容器10端部軸線上方的鉸鏈軸21和設置在壓力門14下方擠壓容器上的壓力彈簧22與擠壓容器10相連接。
[0041]本實用新型餐飲垃圾加熱除油處理裝置,結構簡單,占地面積小,操作方便,投資少,能夠將油脂從水溶液中分離,并能將大顆粒的垃圾粉碎處理,保證餐飲垃圾厭氧發酵處理的順利進行。
[0042]本實用新型餐飲垃圾加熱除油處理裝置處理垃圾過程如下:
[0043]1、餐廚垃圾分揀
[0044]將收集的餐廚垃圾倒入進料口,人工通過進料口的過濾篩把臺布、方便筷子、骨頭、餐巾紙等雜子揀出,剩余的餐廚垃圾經過濾篩注入加熱容器。
[0045]2、粉碎加熱
[0046]過濾后的餐廚垃圾進入加熱熔器,啟動粉碎電機把大塊的餐廚垃圾進行粉碎,加水啟動加熱裝置,將混合物加熱到100°c,打開閥門由排出管道進入擠壓裝置。
[0047]3、脫水脫油處理
[0048]粉碎加熱后的餐廚垃圾進入擠壓容器,啟動液壓缸帶動活塞桿運動,從而推動活塞前進。當活塞壓縮垃圾的壓力達到一定時,由彈簧控制的壓力門就會自動打開,壓縮后的干垃圾排出擠壓容器。活塞在行程的前端會觸發第一行程開關,使液壓缸反轉將活塞帶回,當活塞到達行程末端時會觸發第二行程開關,使液壓機停止運行。擠出的水和油由出液孔進入油水分離裝置。
[0049]4、油水分離
[0050]油水混合物由擠壓容器的出液孔進入油水分離筒,經吸油膜過濾,油脂留在吸油膜上面,廢水經吸油膜滲入下面,由廢水出口放出,油脂由溢油口流出,油膜可定期更換。
【主權項】
1.一種餐飲垃圾加熱除油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熱粉碎裝置,擠壓裝置和油水分離裝置;所述加熱粉碎裝置通過排出管道與擠壓裝置相連接;擠壓裝置與油水分離裝置相連接; 所述加熱粉碎裝置包括加熱容器,加熱容器內壁設置有加熱裝置,加熱容器呈筒狀上端開口 ;加熱容器上端開口處設置有密封蓋;所述密封蓋上方設置有支架,支架上方設置有粉碎電機,粉碎電機下部與驅動軸相連接;驅動軸設置在加熱容器內;驅動軸上設置有鉸刀;所述加熱容器側壁上端設置有進料口 ;進料口內設置有過濾篩;所述加熱容器底部設置有排出口 ;排出口與排出管道相連接; 所述擠壓裝置包括擠壓容器,所述擠壓容器為橫置圓筒;擠壓容器內設置有擠壓板,擠壓板一側與液壓缸的活塞桿相連接;所述擠壓板另一側的擠壓容器端部設置有壓力門;擠壓容器底部設置有出液孔; 所述油水分離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擠壓容器底部下方的分離筒,所述分離筒中部設置有過濾網,過濾網上設置有吸油膜,吸油膜上方分離筒側壁設置有溢油出口 ;所述分離筒底部設置有廢水出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餐飲垃圾加熱除油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鉸刀由2-4組構成沿驅動軸軸線均勻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餐飲垃圾加熱除油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門通過設置在擠壓容器端部軸線上方的鉸鏈軸和設置在壓力門下方擠壓容器上的壓力彈簧與擠壓容器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餐飲垃圾加熱除油處理裝置,包括加熱粉碎裝置,擠壓裝置,油水分離裝置,加熱粉碎裝置通過排出管道與擠壓裝置相連接;擠壓裝置與油水分離裝置相連接;所述加熱粉碎裝置包括加熱容器,加熱容器內壁設置有加熱裝置,加熱容器上方設置有粉碎電機,粉碎電機下部與驅動軸相連接;擠壓裝置包括擠壓容器,擠壓容器為橫置圓筒;擠壓容器內設置有擠壓板,擠壓板一側與液壓缸的活塞桿相連接;所述擠壓板另一側的擠壓容器端部設置有壓力門;所述油水分離裝置包括設置在擠壓容器底部下方的分離筒,所述分離筒中部設置有過濾網,過濾網上設置有吸油膜。本實用新型餐飲垃圾處理裝置,結構簡單,占地面積小,操作方便,投資少,便于維修。
【IPC分類】B09B3-00, C02F1-40, C02F1-44, B09B5-00
【公開號】CN204470268
【申請號】CN201520070694
【發明人】郗登寶, 黃梟, 祝延立, 張永鋒, 高星愛, 趙新穎, 歐巍, 潘曉峰, 趙新宇, 鳳鵬, 謝江波, 施淑斌
【申請人】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公開日】2015年7月15日
【申請日】2015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