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河道綜合水處理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河道綜合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抽取河道中的河水,進行沉淀過濾降解的物理處理后送入下一步驟;B)、物理處理后的河水送入高能分子降解反應器,進行氧化分解處理后送入下一步驟;C)、高能分子降解處理后的河水送入生化反應模塊中,與附生在填充物上的微生物進行反應降解后送入下一步驟;D)、生化處理后的凈水排入河道內。本發明的優點是:通過工藝互補整合,提高了水處理效率,出水標準高,對河道的適應性強,水質處理凈化效率高,能滿足河道的生態補水要求。
【專利說明】
一種河道綜合水處理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環境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河道綜合水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我國城市水體污染狀況十分嚴峻,全國約90 %的河道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城市黑臭河涌水體污染問題更是被推到風口浪尖。2015年4月國務院出臺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設定的一系列量化目標中,“城市河湖黑臭水體治理”被認為是最為艱難的一一5年使地級市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15年內消除城市黑臭水體。生態系統正面臨著眾多問題,生態系統退化的狀況仍未得到根本改善,同時中國政府十分重視改善生態環境的工作,一系列規模宏偉、投資巨大的生態建設項目已在或將在全國各地實施,但實際有效的改造項目還未形成模式并成功推廣,使全國環境改善始終舉步維艱。
[0003]由于河道污染濃度和河水水量時空分布不均,單用生態手段調控凈化要保證水質達標很困難,而且易受季節天氣等影響。國內雖有少量水處理設備的研究,但處理方向單一,缺乏系統整合,對整合的設備效果及環境影響的考慮也欠周全。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針對河道水體進行綜合化的凈化處理且效果更好的河道綜合水處理方法。
[0005]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河道綜合水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抽取河道中的河水,進行沉淀過濾降解的物理處理后送入下一步驟;B)、物理處理后的河水送入高能分子降解反應器,進行氧化分解處理后送入下一步驟;C)、高能分子降解處理后的河水送入生化反應模塊中,與附生在填充物上的微生物進行反應降解后送入下一步驟;D)、生化處理后的凈水排入河道內。
[0006]河水先經過物理處理,去除懸浮物以及隨附的COD等污染物,可以迅速減少黑臭水體污染物濃度并提高水體透明度,為后續處理創造條件;經過物理處理的河水在順次進行高能分子降解反應和生化反應處理后,可以對低濃度的污染物進行深度處理,使凈化后的河水符合排放的要求,將多種處理方法相結合,使河水凈化過程同時具備穩定性和深度凈化能力,真正實現單一方法使用時不能兼顧的高穩定性和高凈化效果。
[0007]在步驟D中,將生化處理后的凈水先送入水質穩定區內,匯集后再排入河道內。通過水質穩定區將處理后的凈水匯集,使最終排水指標均一。
[0008]河水在步驟A中停留的時間為0.5小時,在步驟B中停留的時間為0.5小時,在步驟C中停留時間為I小時。可以保證每個步驟處理效果最大化。
[0009]還包括自動化控制進水、停留以及排水的步驟。方便進行程序自動控制。
[0010]本發明的優點是:通過工藝互補整合,提高了水處理效率,出水標準高,對河道的適應性強,水質處理凈化效率高,能滿足河道的生態補水要求。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實施例:
[0012]一種河道綜合水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3]A)、抽取河道中的河水,進行沉淀過濾降解的物理處理,停留時間為0.5小時后送入下一步驟;
[0014]B)、物理處理后的河水送入高能分子降解反應器,進行氧化分解處理1.0小時候送入下一步驟;
[0015]C)、高能分子降解處理后的河水送入生化反應模塊中,與附生在填充物上的微生物進行反應降解1.5小時后送入下一步驟;
[0016]D)、生化處理后的凈水先送入水質穩定區內,匯集后再排入河道內。
[0017]本實施例的處理方法可以處理100m3/h的河水量,能去除受污染河水中60%=90%的常見污染物,對部分污染物(CODcr、SS、氨氮等)的優化處理效率能達到90%以上,與現有單獨設備相比大幅度提高了處理能力集成度,使處理后的水質基本達到地表水V類水平,能滿足河道的生態補水要求,為后續生態治理修復打下基礎。在本處理過程中,水在系統內的停留時間是影響處理效果的關鍵,如需提高或降低出水水質,可通過延長或縮短停留時間來達到目的。
[0018]另由于此水處理方法所涉及的各個模塊可單獨開關,如通過水質監測認為無需某處理步驟,可關閉該處理模塊并使系統內水流超越到下一處理模塊即可。具體情況來說:1)物理過濾模塊主要用于處理水體中的懸浮物顆粒等,如待處理水體本身透明度已較高(>80cm),水色無異常,則可選擇跳過此處理步驟,僅利用后續處理模塊進行處理;2)高能分子降解反應器作為核心處理模塊可對大部分水體污染物進行降解處理,一般情況下都應開啟,如待處理水體確實比較干凈,污染物濃度很低并接近目標值,可考慮選擇跳過此處理步驟,選擇使用前部物理過濾+后部生化處理或只使用生化處理;3)生化處理模塊主要用于水中各種污染物的深度凈化,如水經過前面的物理過濾或高能分子降解后已達到目標水質,則可以選擇跳過此處理步驟,直接超越排放到水質穩定區后進入收納水體中。
[0019]為進一步證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以下通過對比性實驗例進行說明:
[0020]對比實驗例1:
[0021 ] 珠海市香洲區某河道,每天水量為300m3,主要水質指標為:CODcr?200mg/L、SS?10mg/L、氨氮?5Omg/L。該河道曾使用磁分離技術對污水進行凈化,但成本最低2元/m3,而且水質處理到⑶Dcr?80mg/L、SS?30mg/L、氨氮?20mg/L后就很難繼續往下降,而這水質仍然無法滿足生態修復要求。將沿岸截污后的污水使用本發明方法處理,由于水質太差,各模塊延長停留時間到1.5倍。連續幾天檢測其相關水質情況,結果表明,通過本發明方法對水體氨氮的去除效率范圍為60-70%,SS的去除效率范圍為90%,C0D的去除效率約60%,成本只需約0.2元/m3水,處理后的水體再返回到經過生態治理的河道中繼續進行深度凈化,總體水質最終達到地表水V類標準,部分主要指標如氨氮、COD達到IV類標準。
[0022]對比實驗例2
[0023]廣州市番禺區某河涌項目,河道每天水量1000m3,主要水質指標為:CODcr?150mg/L、SS?70mg/L、氨氮?50mg/L。該河道曾經采用機械曝氣+人工濕地方式進行水體處理,但效果一般,水體仍然常年黑臭,CODcr?80mg/L、SS?50mg/L、氨氮?10mg/L,而且由于進水水質太差,人工濕地經常堵塞,需要大量人工維護才能保持運行。將沿岸截污后的污水使用本發明方法處理后,連續幾天檢測其相關水質情況,結果表明,通過本發明方法對水體氨氮的去除效率范圍為?80 %,SS的去除效率>90 %,COD的去除效率約70 %,處理后的水體再返回到經過生態治理的河道中繼續進行深度凈化,總體水質最終達到地表水V類標準,部分主要指標如氨氮、COD達到IV類標準。
[0024]對比實驗例3
[0025]廣州市越秀區某景觀水體修復項目,整體水量2000m3,修復前主要水質指標為:CODcr^ 50mg/L、SS?30mg/L、氨氮?5mg/L,曾利用植物凈化方式進行日常凈化,但池內養觀賞魚對植物生長構成影響,每逢大雨沖擊項目區便容易失衡,需重新人為干預,對水質進行投藥凈化并補種水草。使用本發明方法處理,由于水質較好,各模塊停留時間縮短到原設計的60%,連續幾天檢測其相關水質情況,結果表明,本發明方法對水體氨氮的去除效率范圍為?60%,SS的去除效率>90 %,COD的去除效率約60%,處理后的水體再返回到經過生態治理的水體中繼續進行深度凈化,總體水質最終達到地表水IV類標準。
[0026]上列詳細說明是針對本發明可行實施例的具體說明,該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未脫離本發明所為的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于本案的專利范圍中。
【主權項】
1.一種河道綜合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抽取河道中的河水,進行沉淀過濾降解的物理處理后送入下一步驟;B)、物理處理后的河水送入高能分子降解反應器,進行氧化分解處理后送入下一步驟;C)、高能分子降解處理后的河水送入生化反應模塊中,與附生在填充物上的微生物進行反應降解后送入下一步驟;D)、生化處理后的凈水排入河道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河道綜合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D中,將生化處理后的凈水先送入水質穩定區內,匯集后再排入河道內。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河道綜合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河水在步驟A中停留的時間為0.5小時,在步驟B中停留的時間為0.5小時,在步驟C中停留時間為I小時。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河道綜合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自動化控制進水、停留以及排水的步驟。
【文檔編號】C02F9/14GK106007236SQ201610579708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7月21日
【發明人】楊曦, 朱明石, 黃龍翔, 王素玉, 龔根平, 姚崑, 嚴華夏, 李秋然, 黎德俊
【申請人】廣州市新之地環保產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