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Dopp生化處理工藝的進水及泥水混合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B1Dopp生化處理工藝的進水及泥水混合裝置,屬于水處理領域。
【背景技術】
[0002]B1Dopp生化污水處理工藝是德國EBV公司Engelbart博士發明的一種新穎污水處理工藝,其將所有單一工藝(生物硝化、反硝化,釋磷、吸磷,有機物氧化、沉淀等多個單元)組合在一個相鄰分隔有幾個不同處理單元的矩形池中,并且采用低溶解氧(通常0.3-0.8mg/L)實現縱向同步硝化/反硝化脫氮,高污泥濃度(通常5~8g/L)確保處理高效持續穩定(低溶氧及高污泥濃度是其工藝二大特色)。較現有水處理工藝具有以下優勢:操作簡單;低溶氧下高效生物脫氮和良好除磷效果,同池實現同步硝化/反硝化脫氮;運行高效、持續,出水穩定;低污泥產出,剩余污泥可比傳統工藝少40~60% ;維護工作量小;占地面積小,使用長方形水池節約了大量土地,污水處理廠只需一個常規工藝污水處理廠一半的面積,并大大減少了管道投資;投資與運行成本低,投資、運行成本大致可減少一半左右。因而在污水處理中得到重視和推廣。
[0003]典型B1Dopp生化處理工藝中生化池平面布置基本結構如圖1,在一個矩形池內,相鄰分隔出曝氣好氧區104、空氣提推區103、厭氧反應區107,泥水分離區106。進水102與回流污泥101混合后進入厭氧反應區107,污水在厭氧反應區107內進行厭氧脫氮釋磷處理,然后通過底部連通進入空氣提推區103,由空氣提推裝置提升進入設有曝氣系統的曝氣好氧區104,在曝氣好氧區104進行好氧處理。曝氣好氧區104處理后的泥水混合物進入到泥水分離區106,在泥水分離區106泥水混合物進行分離,上清液105從堰槽匯集后排出,底泥通過吸刮泥機收集后作為回流污泥101與進水102進行混合。
[0004]在典型的B1Dopp生化處理工藝中,進水與回流污泥混合后直接通過管道進入厭氧反應區,在厭氧反應區內與全液回流混合效果較差,易產生短路、溝流等現象,影響原始碳源的分配,從而影響反硝化及釋磷效果,降低整個反應池的處理效果,影響出水水質。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所涉及的B1Dopp生化處理工藝的進水及泥水混合裝置由左側墻、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堰槽、中隔離墻、進水堰槽、進水管、右側墻、水平墻、混合液分布孔、左斜墻及泥水混和槽組成,其左側墻、左斜墻和中隔離墻形成的內部空間為泥水混合槽,中隔離墻、右側墻及水平墻形成的內部空間為進水堰槽。污泥回流堰槽與左側墻相連接,污泥回流管與污泥回流堰槽側面連接,回流污泥從污泥回流管進入污泥回流堰槽,從污泥回流堰槽頂部均勻分布自流進入泥水混合槽。進水管與進水堰槽側面連接,中隔離墻頂部低于右側墻200~500_,進水從進水管進入進水堰槽后從中隔離墻頂部布水自流入泥水混合槽。左斜墻一端連接左側墻,一端連接中隔離墻,其與水平夾角同B1Dopp生化處理工藝中泥水分離區斜板布置角度相同。混合液分布孔設置在中隔離墻中下部,混合液分布孔為矩形孔,間隔分布,其孔底部與泥水混合槽底部齊平。
[0006]本發明所涉及的B1Dopp生化處理工藝的進水及泥水混合裝置內置于B1Dopp生化池內,與B1Dopp整體結構與其他功能區進行配合,其可以快速均勻的混合回流污泥與進水,降低生化池內污泥膨脹的風險,增強B1Dopp生化池的運行可靠性。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典型B1Dopp生化處理工藝中生化池平面布置的示意圖,其中1L回流污泥、102.進水、103.空氣提推區、104.曝氣好氧區、105.上清液、106.泥水分離區、107.厭氧反應區。
[0008]圖2為B1Dopp生化處理工藝的進水及泥水混合裝置的示意圖,其中1.左側墻、
2.污泥回流管、3.污泥回流堰槽、4.中隔離墻、5.右側墻、6.進水管、7.水平墻、8.混合液分布孔、9.左斜墻、10.泥水混和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0010]圖2是B1Dopp生化處理工藝的進水及泥水混合裝置的示意圖,其左側墻1、左斜墻9和中隔離墻4形成的內部空間為泥水混合槽10 ;中隔離墻4、右側墻5及水平墻7形成的內部空間為進水堰槽。污泥回流堰槽3與左側墻9相連接,污泥回流管2與污泥回流堰槽3側面連接,回流污泥從污泥回流管2進入污泥回流堰槽3,從污泥回流堰槽3頂部均勻分布自流進入泥水混合槽10。進水管6與進水堰槽側面連接,中隔離墻4頂部低于右側墻5200~500mm,進水從進水管6進入進水堰槽后從中隔離墻4頂部布水自流入泥水混合槽10。左斜墻9 一端連接左側墻1,一端連接中隔離墻4,其與水平夾角同B1Dopp生化處理工藝中泥水分離區斜板布置角度相同。混合液分布孔8設置在中隔離墻4中下部,混合液分布孔8為矩形孔,間隔分布,其孔底部與泥水混合槽10底部齊平。
[0011]實施例1。
[0012]例1:某日處理50000噸市政污水B1Dopp生化處理工藝的進水及泥水混合裝置,左側墻I厚度為300_,豎直部分高度為1500_,其底部與左斜墻9連接;左斜墻9與水平夾角為60°,其厚度同左側墻1,垂直高度為2700mm;污泥回流管2直徑為300_,其從污泥回流堰槽3側面進入,其管底與污泥回流堰槽3底部齊平;污泥回流堰槽3與左側墻I連接,污泥回流堰槽3壁厚為150mm,深度為300mm,寬度為300mm ;中隔離墻4壁厚為400mm,高度為4000mm,其頂部低于左側墻I 500mm ;右側墻5壁厚為300mm,高度為2000mm,其與水平墻7右側連接,右側墻5頂部高度與左側墻I同高;水平墻7厚度為300_,左右長度為1200_,其左側與中隔離墻連接;進水管6直徑為1000mm,從進水堰槽側面進入,其管底與進水堰槽底部齊平;混合液分布孔8為矩形孔,截面尺寸為300 X 200mm,每個孔間隔為600_,其貫穿中隔離墻4,混合液分布孔8底部與泥水混合槽10底部齊平。來水以0.578m3/s的流量從進水管6進入到進水堰槽,進水堰槽中來水從中隔離墻4溢流到泥水混合槽10中;回流污泥從污泥回流管2中分布到污泥回流堰槽3中,然后溢流進入泥水混合槽10中,在泥水混合槽10中,來水與回流污泥進行有效的混合;混合后的泥水混合物混合液分布孔8均勻的分布到B1Dopp生化處理池的厭氧反應區。
[0013]實施例2。
[0014]例2:某日處理20000噸市政污水B1Dopp生化處理工藝的進水及泥水混合裝置,左側墻I厚度為200_,豎直部分高度為1200_,其底部與左斜墻9連接;左斜墻9與水平夾角為53°,其厚度同左側墻1,垂直高度為1800_ ;污泥回流管2直徑為200_,其從污泥回流堰槽3側面進入,其管底與污泥回流堰槽3底部齊平;污泥回流堰槽3與左側墻I連接,污泥回流堰槽3壁厚為120mm,深度為200mm,寬度為200mm ;中隔離墻4壁厚為300mm,高度為3000mm,其頂部低于左側墻I 300mm ;右側墻5壁厚為150mm,高度為1500mm,其與水平墻7右側連接,右側墻5頂部高度與左側墻I同高;水平墻7厚度為200_,左右長度為900_,其左側與中隔離墻連接;進水管6直徑為500_,從進水堰槽側面進入,其管底與進水堰槽底部齊平;混合液分布孔8為矩形孔,截面尺寸為150X 150mm,每個孔間隔為800mm,其貫穿中隔離墻4,混合液分布孔8底部與泥水混合槽10底部齊平。來水以0.23lm3/s的流量從進水管6進入到進水堰槽,進水堰槽中來水從中隔離墻4溢流到泥水混合槽10中;回流污泥從污泥回流管2中分布到污泥回流堰槽3中,然后溢流進入泥水混合槽10中,在泥水混合槽10中,來水與回流污泥進行有效的混合;混合后的泥水混合物混合液分布孔8均勾的分布到B1Dopp生化處理池的厭氧反應區。
[0015]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B1Dopp生化處理工藝的進水及泥水混合裝置由左側墻、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堰槽、中隔離墻、進水堰槽、進水管、右側墻、水平墻、混合液分布孔、左斜墻及泥水混和槽組成,其特征為左側墻、左斜墻和中隔離墻形成的內部空間為泥水混合槽,中隔離墻、右側墻及水平墻形成的內部空間為進水堰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B1Dopp生化處理工藝的進水及泥水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污泥回流堰槽與左側墻相連接,污泥回流管與污泥回流堰槽側面連接,回流污泥從污泥回流管進入污泥回流堰槽,從污泥回流堰槽頂部均勻分布自流進入泥水混合槽。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B1Dopp生化處理工藝的進水及泥水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進水管與進水堰槽側面連接,中隔離墻頂部低于右側墻200~500mm,進水從進水管進入進水堰槽后從中隔離墻頂部布水自流入泥水混合槽。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B1Dopp生化處理工藝的進水及泥水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左斜墻一端連接左側墻,一端連接中隔離墻,其與水平夾角同B1Dopp生化處理工藝中泥水分離區斜板布置角度相同。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B1Dopp生化處理工藝的進水及泥水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混合液分布孔設置在中隔離墻中下部,混合液分布孔為矩形孔,間隔分布,其孔底部與泥水混合槽底部齊平。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BioDopp生化處理工藝的進水及泥水混合裝置,其由左側墻、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堰槽、中隔離墻、進水堰槽、右側墻、進水管、水平墻、混合液分布孔、左斜墻及泥水混和槽組成。該裝置內置于BioDopp生化池內,與BioDopp整體結構與其他功能區進行配合,其可以快速均勻的混合回流污泥與進水,降低生化池內污泥膨脹的風險,增強BioDopp生化池的運行可靠性。
【IPC分類】C02F3/28, C02F3/30
【公開號】CN105084538
【申請號】CN201510034875
【發明人】陳凱華, 潘建通, 遲金寶, 趙嬙, 張雷
【申請人】北京博匯特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請日】2015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