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活性污泥污水處理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藝,具體涉及一種循環式活性污泥污水處理工 藝。
【背景技術】
[0002] 在工業農業生產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高濃度有機廢水;高濃度有機廢水會使 受納水體缺氧甚至厭氧,導致多數水生物死亡,從而產生惡臭,惡化水質和環境,使水體失 去使用價值,更嚴重影響水體附近人民的正常生活。隨著國家環保標準的提高、完善以及行 業清潔生產標準的推行,高濃度有機廢水亟需強化處理,穩定達標排放。
[0003] 傳統的SBR污水處理方法對于難降解的有機物去除效率低,難以降解;日常應用 中需要2個以上處理池交替使用;且SBR處理的周期排水量僅為總水量的3/4,抗沖擊能力 差。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是解決現有污水處理方法難降解有機物去除率低、需要多套處 理池交替使用、抗沖擊力差的缺點,提出了一種能高效去除難降解有機物、可以單池獨立使 用和抗沖擊力強的污水處理工藝。
[0005]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活性污泥污水處理工藝,采用如下工藝步驟:(1)廢 水進入厭氧反應池,進行厭氧硝化反應;(2)厭氧反應池處理的污水通過涵孔進入反應池, 此時通入曝氣,進行好氧反應,根據需要接種馴化培養的成熟好氧顆粒污泥;(3)充分曝氣 后,反應池進行污水沉淀澄清,形成澄清上清液和濃縮污泥;(4)反應池分離的污水通過撇 水器將上層的清液進行撇出;(5)部分反應池內的污泥回流至厭氧反應池。
[0006] 作為優選,在廢水進入厭氧反應池前進行鐵炭微電解工藝處理。
[0007] 作為優選,所述好氧顆粒污泥濃度為8-9g/L左右,曝氣180-240min,沉淀 60_90min,排水 30_60min。
[0008]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1,厭氧反應池內進行微量曝氣。
[0009]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1階段反應池內進行攪拌。
[0010]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5的污泥回流量為20% -30%。
[0011]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反應池由厭氧反應池和反應池組成,因此,對難降解有機物的 去除效果更好;每個周期的排水量一般不超過池內總水量的1/3,抗沖擊能力更好;進水過 程是連續的,因此,進水管道上無需電磁閥等控制元件,單個池子可獨立運行。
【附圖說明】
[0012] 圖1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 結合附圖1進一步說明:一種活性污泥污水處理工藝,采用如下工藝步驟:(1) 廢水進入厭氧反應池,進行厭氧硝化反應;(2)厭氧反應池處理的污水通過涵孔進入反應 池,此時通入曝氣,進行好氧反應,根據需要接種馴化培養的成熟好氧顆粒污泥;(3)充分 曝氣后,反應池進行污水沉淀澄清,形成澄清上清液和濃縮污泥;(4)反應池分離的污水通 過撇水器將上層的清液進行撇出;(5)部分反應池內的污泥回流至厭氧反應池。在廢水進 入厭氧反應池前進行鐵炭微電解工藝處理。所述好氧顆粒污泥濃度為8-9g/L左右,曝氣 180-240min,沉淀60-90min,排水30-60min。所述步驟1,厭氧反應池內進行微量曝氣。所 述步驟1階段反應池內進行攪拌。所述步驟5的污泥回流量為20% -30%。
[0014] 在厭氧反應池內,污水連續進入,并進行連續曝氣;在反應池依次進行曝氣、攪拌、 沉淀、撇水、排泥等過程,并周期循環。反應池與厭氧反應池之間沒有隔墻,底部有較大的涵 孔,污水以較低流速由厭氧反應池連續進入反應池。當反應池排泥時,先排放剩余污泥,然 后將部分污泥回流至厭氧反應池,這種運行方式具有以下優點:1)當反應池處于停止曝氣 進行反硝化時,連續進入的污水可提供反硝化所需的碳源,從而提高了脫氮效率。2)當反應 池處于沉淀或撇水階段,連續進入的污水可進入厭氧污泥層,為聚磷菌釋放磷提供所必須 的碳源,因而可提高系統的除磷效率。
[0015] 進水階段:污水進入預處理池,同時活性污泥從反應池回流至預處理池,回流量為 污水量的20~30%。液位由設計最低液位逐漸上升至設計最高液位,有效容積逐漸增加 (變容積運行)。
[0016] 曝氣階段:由曝氣裝置向反應池內充氧,一方面滿足好氧微生物對氧的需要,另一 方面有利于活性污泥與有機物的混合與接觸,從而使有機虧染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同時 污水中的NH3-N通過微生物的硝化作用轉化為N03-N。
[0017] 沉淀階段:此階段停止曝氣,其主要作用是澄清上清液和濃縮污泥。微生物利用水 中剩余的DO進行氧化分解。隨著溶解氧含量的降低,反應池逐漸由好氧狀態向缺氧狀態轉 化,開始進行反硝化反應。活性污泥逐漸沉到池底,上層水變清。
[0018] 由于沉淀初期,前一階段曝氣所產生的攪拌作用使污泥發生絮凝作用,隨后以區 域沉降的形式沉降,因此,即使在該階段不停止進水,依然能獲得良好的沉淀效果。當混合 液的污泥濃度為3500mg/L~5000mg/L,沉淀后污泥濃度可15000mg/L左右。
[0019] 撇水階段:沉淀結束后,置于反應池末端的撇水器開始工作,自上而下逐漸排出上 清液。排水設施采用移動式自動排水裝置一撇水器,它是整個工藝中的最關鍵設備之一。撇 水器在沉淀結束時,根據指令開始工作,沿設定的軌道以較高的速度降到水面,在與水面接 觸后,撇水裝置的下降速度即轉換到正常撇水下降速度,當撇水裝置下降到最低水位,撇水 結束即迅速返回到初始狀態。撇水器的前部設有擋渣板,可以避免將水面可能存在的浮渣 (混)隨出水一起排出。撇水器設在池子末端,由電動機驅動,由系統設定的程序計算,變頻 調節上升或下降速度。在此階段,污泥回流仍然進行。此時反應池逐漸過渡到厭氧狀態繼 續反硝化。
[0020] 閑置階段:閑置階段設置的主要目的是在本周期結束轉向下個周期前,為反應池 提供時間以完成它的整個周期。在此期間,使微生物通過內源呼吸作用恢復其活性,為下個 周期創造良好的初始條件。經過閑置期后的活性污泥處于一種營養物的饑餓狀態,單位重 量的活性污泥具有很大的吸附表面積,因此,一旦進入下個運行周期的進水期時,活性污泥 便可充分發揮其較強的吸附能力,有效地除掉污染物。閑置階段,污泥回流照常進行。
[0021] 曝氣所需的空氣由鼓風機供給,根據需要的曝氣時間控制鼓風機的開停。當進水 和反硝化反應時由潛水攪拌機進行攪拌。反應池設有溶解氧(DO)在線檢測儀以調整反應 器中溶解氧在最佳的范圍。反應池的排水通過潷水器進行,流入接觸池,(清水池)進行加 氯殺菌。該池設有COD在線檢測儀,合格的處理水進入深度處理裝置作進一步處理。或者 排放,當檢測出的COD或氨氮超標時,由監護泵輸送處理水返回至CASS池從新處理。
[0022] 通過試驗得出各工序運行時間分配對處理效果影響,如表1 :
[0024] 根據表1所示,在得知污水污染源的同時,可以分配工序運行時間得到更好的處 理效果。
[0025] 應當指出,上述實施例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發明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 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 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本實施例 中未特別明確標注的各組成部分均可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
【主權項】
1. 一種活性污泥污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工藝步驟:(1)廢水進入厭氧 反應池,進行厭氧硝化反應;(2)厭氧反應池處理的污水通過涵孔進入反應池,此時通入曝 氣,進行好氧反應,根據需要接種馴化培養的成熟好氧顆粒污泥;(3)充分曝氣后,反應池 進行污水沉淀澄清,形成澄清上清液和濃縮污泥;(4)反應池分離的污水通過撇水器將上 層的清液進行撇出;(5)部分反應池內的污泥回流至厭氧反應池。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活性污泥污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在廢水進入厭氧 反應池前進行鐵炭微電解工藝處理。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活性污泥污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顆粒污 泥濃度為8-9g/L左右,曝氣180-240min,沉淀60-90min,排水30-60min。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活性污泥污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厭氧 反應池內進行微量曝氣。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活性污泥污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階段 反應池內進行攪拌。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活性污泥污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的污 泥回流量為20% -30%。
【專利摘要】一種活性污泥污水處理工藝,采用如下工藝步驟:(1)廢水進入厭氧反應池,進行厭氧硝化反應;(2)厭氧反應池處理的污水通過涵孔進入反應池,此時通入曝氣,進行好氧反應,根據需要接種馴化培養的成熟好氧顆粒污泥;(3)充分曝氣后,反應池進行污水沉淀澄清,形成澄清上清液和濃縮污泥;(4)反應池分離的污水通過撇水器將上層的清液進行撇出;(5)部分反應池內的污泥回流至厭氧反應池。反應池由厭氧反應池和反應池組成,因此,對難降解有機物的去除效果更好;每個周期的排水量一般不超過池內總水量的1/3,抗沖擊能力更好;進水過程是連續的,因此,進水管道上無需電磁閥等控制元件,單個池子可獨立運行。
【IPC分類】C02F3/12, C02F3/30
【公開號】CN105016465
【申請號】CN201410172302
【發明人】陶春
【申請人】陶春
【公開日】2015年11月4日
【申請日】2014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