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逆流再生離子交換水處理設備中的插入式排液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環境保護機械中的污水處理設備,尤其為一種污水處理設備中的一個部件--插入式排液裝置。
已知的逆流再生離子交換水處理設備上的壓實層是用來截流污物的,但由于目前水質惡化,水中有機污染物增多,致使其設備中的壓實層(為空白塑料小球或離子交換樹脂)截流污物,造成在工作運行中中間排液裝置A--A面處位所承受的污物壓力超過它的極限值而發生彎處損環或斷裂損環事故。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能替代已有的污水處理設備中的A--A面處位排液部件的新穎結構--插入式排液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構成這是一種污水處理設備中的部件改進設計。把已有污水處理設備中的A--A面處位壓實層部件更改為插入式排液裝置,該裝置由母管、支管組成,形成魚刺型排布,支管排由兩端固定在簡體的內壁上的襯膠槽鋼(或角鋼)支承,整個管系安裝在樹脂層與壓實層之間的A--A面處位。
本實用新型將結合附圖中實施例進一步說明
圖1為逆流再生離子交換水處理設備中已有的(原來的)中間排液裝置的綜體結構圖,圖2為逆流再生離子交換水處理設備中的插入式排液裝置的具體結構圖,圖示中零、部件序號1、殼體,2、十字形配水部件,3、進氣管,4、中間排液裝置(部件),5、樹脂,6、石英沙,7、穹形孔板,8、加強筋,9、壓實層,10、槽鋼,11、進水管,12、出水管,13、廢液出口,14-1、插入式排液裝置的母管,14-2、支管,14-3、篩管,14-4、槽鋼,14-5、壓脂層樹脂,14-6、殼體的內筒壁,14-7、離子交換樹脂層,14-8、再生廢液的流向,14-9、廢液排出口。
這種逆流再生離子交換水處理設備中的插入式排液裝置,由母管14--1、支管14--2、篩管14--3、槽鋼14--4、壓脂層樹脂14--5構成,關于插入式排液裝置的具體結構、工作過程為母管14-1---端封堵,另一端連接法蘭,法蘭口為廢液排出口14-9,支管14-2--支管與母管垂直,在母管兩側均布有支管排,支管排與母管處于同一水平面,支管排支承在兩條槽鋼14-4上,槽鋼兩端焊接在離子交換器筒壁14-6上,插入件--在每根支管的正下方垂直均布排出液體收集裝置,如梯形繞絲篩管14-3,作為插入壓脂層樹脂14-5內的插入件,插入件的縫隙要求以不泄漏樹脂為準,常用設計數據為0.25±0.05mm,插入件篩管的材質要求耐酸性腐蝕。
連接安裝位置--槽鋼在交換器筒壁的焊接位置要求槽鋼處在壓脂層樹脂的表面上,槽鋼起支承支管排作用。
工作過程--當再生液由下而上,流至壓脂層時,梯形繞絲篩管插入件收集廢再生液,匯入支管,由支管再匯入母管,再由法蘭口排出廢液。
經過這樣改造后的新的中間排液裝置結構形式,即插入式排液裝置,可以完全避免在運行中因壓實層截留污物造成巨大壓力而使污水處理設備中的中間排液裝置彎曲損壞的事故。改造后,離子交換設備再生時對壓實層的小反洗工序,可以通過插入到壓實層底的篩管來完成,小反洗進水由篩管噴出,對壓實層實現小反洗。
離子交換設備再生時,逆流再生液的排出可以由插入到壓實層底的篩管收集后,流經支管、母管排出體外。
權利要求1.一種逆流再生離子交換水處理設備中的插入式排液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由母管[14-1]、支管[14-2]、篩管[14-3]、槽鋼[14-4]、壓脂層樹脂[14-5]構成,母管一端封閉,另一端連接法蘭,法蘭口為廢液排出口[14-9];支管與母管垂直,在母管兩側均布有支管排,支管排與母管處于同一水平面上,支管排支承在槽鋼[14-4]之上,槽鋼[14-4]的兩端焊接在其設備的筒壁[14-6]上;在每根支管[14-2]的正下方設有垂直均布的若干個收集廢液的篩管[14-3],篩管作為插入壓脂層樹脂[14-5]的插入件,篩管的高度為壓脂層樹脂的厚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排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說槽鋼[14-4]在其設備筒壁[14-6]內的焊接位置,槽鋼應處在樹脂層樹脂[14-5]的表面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設備。旨在解決污水處理設備中排液裝置件彎曲、損壞之問題。該裝置設在其設備筒壁內,由母管、支管、篩管、槽鋼、樹脂層樹脂構成,母管一端封閉,另一端連接法蘭。支管與母管垂直,支管支承在槽鋼之上,槽鋼兩端焊接在筒壁上。支管下面設若干個立豎篩管,篩管插入到壓脂層樹脂中。廢液由下而上流至壓脂層,經篩管、支管、母管的法蘭口排出殼體外。該裝置克服了污水處理設備在工作中因壓實層截流污物造成巨大壓力而使其工作部件彎曲、斷裂損壞之問題。
文檔編號C02F1/42GK2352515SQ98242120
公開日1999年12月8日 申請日期1998年10月18日 優先權日1998年10月18日
發明者楊崇豪 申請人:楊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