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含鋁鹽與粉煤灰的污水處理混凝劑及處理造紙廠污水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發明一種含有鋁鹽與粉煤灰制作混凝劑,并使用該混凝劑凈化處理造紙廠污水的方法。屬污水處理領域。
在造紙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含高濃度懸浮物及有機物質的污水,如不處理就排入江河湖泊,將造成嚴重環境污染,隨著環境污染嚴俊性,國家對治理污染提出更高要求,制定發布相互環境保護管理措施,造紙廠面臨對排放污水進行處理的工作。現有的污水處理方法為氣浮法和沉淀法兩種。氣浮法運行管理復雜,操作不便,污泥脫水困難;沉淀法克服了氣浮法的缺點,但沉淀速度慢,污泥壓實不好,尤其對濃度較高的洗漿水,只用常規的的混凝劑,污泥沉降比達50%以上(0.5-1M),無法達到處理要求。
本發明就是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投資小,除污效果好,沉淀速度快,高效方便處理污水,特別是適合處理造紙廠污水的混凝劑及使用該混凝劑凈化污水的方法。
本發明就是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主要由含鋁鹽與粉煤灰構成的處理污水,特別是適合處理造紙廠污水的混凝劑及使用該混凝劑凈化污水的方法。
本發明就是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主要采用堿式氯化鋁與粉煤灰按一定比例混合制作的處理污水混凝劑,特別是適合處理造紙廠污水的混凝劑及使用該混凝劑凈化污水的方法。
本發明就是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主要采用聚合氯化鋁與粉煤灰按一定比例混合制作的處理污水混凝劑,特別是適合處理造紙廠污水的混凝劑及使用該混凝劑凈化污水的方法。
本發明包括混凝劑配方的發明和使用該混凝劑處理造紙污水的方法發明。本發明的混凝劑主要是由鋁鹽與粉煤灰混合構成;鋁鹽與粉煤灰之間的之比為1∶2-5;鋁鹽最好為聚合氯化鋁或堿式氯化鋁。該混凝劑的使用方法是在污水中直接放入由鋁鹽與粉煤灰組成的混凝劑,混凝劑與污水充分混合,經一定時間的混凝、沉降、過濾后,得到清水。
在本發明混凝劑中粉煤灰的作用有兩個,一個是起到助凝作用,另一個是吸附作用,它可大大加快沉淀速度(提高30-60%)左右,污泥體積減少20-50%左右,增強污泥壓實性,污泥脫水性能好,提高污水處理效果。粉煤灰是一種固體廢物,使用粉煤灰即能變廢為寶,又能節約資源,是最價兼的混凝劑組成原料。
實施例1、再生紙打漿廢水SS為900毫克/升,COD值為500毫克/升,PH值為6.5,呈深黃色。直接加入按1∶2混合的堿式氯化鋁與粉煤灰組成的混凝劑300毫克/升,混合均勻沉淀過濾,其出水濁度小于4度,COD值為150毫克/升。
實施例2、再生紙混合廢水SS為1100毫克/升,COD值為800毫克/升,PH值為6.5,呈深黃色。直接加入接1∶4混合的堿式氯化鋁與粉煤灰組成的混凝劑500毫克/升,混合均勻沉淀過濾,其出水濁度小于5度,COD值為200毫克/升。
實施例3、再生紙紙機廢水SS為500毫克/升,COD值為300毫克/升,PH值為6.5,呈淺黃色。直接加入按1∶5混合的堿式氯化鋁與粉煤灰組成的混凝劑100毫克/升,混合均勻沉淀過濾,其出水濁度小于3度,COD值為90毫克/升。
同樣,選用聚合氯化鋁或者其它鋁鹽與粉煤灰制作混凝劑也能達到象上述實施例一樣的污水處理效果。
本發明混凝劑與現有混凝劑相比,其具有成本低,使用安全,凈化速度快(即沉淀速度快),污泥體積小和容易實施等優點,有良好的市埸前景,將產生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一種新型配方的混凝劑和使用該混凝劑處理造紙廠污水的方法。
權利要求
1.含鋁鹽與粉煤灰的污水處理混凝劑,其特征是鋁鹽與粉煤灰相互混合構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鋁鹽與粉煤灰的污水處理混凝劑,其特征是鋁鹽與粉煤灰之間的之比為1∶2-5。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鋁鹽與粉煤灰的污水處理混凝劑,其特征是鋁鹽最好為聚合氯化鋁或者堿式氯化鋁。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使用含鋁鹽與粉煤灰為污水處理混凝劑處理造紙廠污水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污水中加入由鋁鹽與粉煤灰組成的混凝劑,混凝劑與污水充分混合,經一定時間的混凝、沉降、過濾后,得到清水。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使用含鋁鹽與粉煤灰為污水處理混凝劑處理造紙廠污水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污水中加入由鋁鹽與粉煤灰組成的混凝劑,混凝劑與污水充分混合,經一定時間的混凝、沉降、過濾后,得到清水。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一種含有鋁鹽與粉煤灰制作混凝劑,并使用該混凝劑凈化處理造紙廠污水的方法。屬污水處理領域。本發明的混凝劑主要是由鋁鹽與粉煤灰混合構成;鋁鹽與粉煤灰之間的之比為1∶2—5;鋁鹽最好為聚合氯化鋁或堿式氯化鋁。該混凝劑的使用方法是在污水中直接放入由鋁鹽與粉煤灰組成的混凝劑,混凝劑與污水充分混合,經一定時間的混凝、沉降、過濾后,得到清水。本發明混凝劑具有成本低,沉淀速度,污泥體積小和容易實施等優點,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將產生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C02F1/68GK1195648SQ97103899
公開日1998年10月14日 申請日期1997年4月9日 優先權日1997年4月9日
發明者劉利利, 郝玉昆, 陸秩峰 申請人:昆明市環境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