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污水處理領域,尤其涉及了一種污水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水資源是發展國民經濟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資源。
水一旦受到污染,將很難再利用。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生活污水、工業污水的排放量也不斷增加,如果這些污水不及時得到有效的處理,將給大自然的水資源造成污染,生態環境將遭到嚴重破壞。
現有的污水處理設備,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污水凈化成達標的水,但其占地面積大,工程建設成本高,而且凈化速度較慢,水池里的污泥需定期人工清理,不僅浪費財力物力人力,還不適用于小工廠的建設。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污水處理設備占地面積大,工程建設成本高,污水凈化速度慢,污泥需人工清理等缺點,提供了一種占地面積小,工程建設成本較低,污水凈化速度快,且無需人工清理水池污泥的污水處理設備。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污水處理設備,包括ph調節桶、與ph調節桶頂部連通的一級提升泵、與ph調節桶底部連通的反應桶、通過氣動隔膜泵與反應桶底部連通的板框壓濾機、與板框壓濾機連通的蒸餾系統、頂部通過二級提升泵與蒸餾系統連通的生化調節池、頂部通過三級提升泵與生化調節池底部連通的厭氧反應池、頂部與厭氧反應池底部連通的接觸氧化池、頂部與接觸氧化池底部連通的曝氣沉淀池、頂部與曝氣沉淀池底部連通的過濾水桶、通過過濾泵與過濾水桶頂部連通的機械過濾器,所述機械過濾器設有一排放口。
進一步的,所述蒸餾系統包括廢氣液收集桶以及蒸餾箱,蒸餾箱與廢氣液收集桶連通,所述蒸餾箱與廢氣液收集桶連通處設有一風機,所述蒸餾箱內設有加熱裝置,所述蒸餾桶均與所述板框壓濾機、二級提升泵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ph調節桶為兩個,分別命名為第一ph調節桶和第二ph調節,第一ph調節桶底部通過水管與第二ph調節頂部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厭氧反應池數量為兩個,分別命名為第一厭氧反應池和第二厭氧反應池,第一厭氧反應池底部通過水管與第二厭氧反應池頂部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接觸氧化池內設有羅茨風機。
進一步的,還包括污泥桶,該污泥桶與所述曝氣沉淀池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曝氣沉淀池還與所述厭氧反應池連通。
本發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具有顯著的技術效果:
1、本發明大量采用聚丙烯塑料桶作為污水處理容器,不僅抗腐蝕性好,還可高度集中擺放,減少設備占地面積。
2、本發明可實現全自動化污水凈化處理,反應桶沉淀的污泥通過氣動隔膜泵直接抽入板框壓濾機進行固體和液體分離,無需人工清理反應桶沉淀的污泥。
3、本發明在接觸氧化池內設有羅茨風機,使得含氧空氣能不斷被抽進與污水大面積接觸,加速生物氧化分解,加快污水凈化速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
如圖1所示,污水處理設備,包括ph調節桶、與ph調節桶頂部連通的一級提升泵、與ph調節桶底部連通的反應桶、通過氣動隔膜泵與反應桶底部連通的板框壓濾機、與板框壓濾機連通的蒸餾系統、頂部通過二級提升泵與蒸餾系統連通的生化調節池、頂部通過三級提升泵與生化調節池底部連通的厭氧反應池、頂部與厭氧反應池底部連通的接觸氧化池、頂部與接觸氧化池底部連通的曝氣沉淀池、頂部與曝氣沉淀池底部連通的過濾水桶、通過過濾泵與過濾水桶頂部連通的機械過濾器,所述機械過濾器設有一排放口;所述蒸餾系統包括廢氣液收集桶以及蒸餾箱,蒸餾箱與廢氣液收集桶連通,蒸餾箱與廢氣液收集桶連通處設有一風機,所述蒸餾箱內設有加熱裝置,所述蒸餾桶均與所述板框壓濾機、二級提升泵連通;所述ph調節桶為兩個,分別命名為第一ph調節桶和第二ph調節,第一ph調節桶底部通過水管與第二ph調節頂部連通;所述厭氧反應池數量為兩個,分別命名為第一厭氧反應池和第二厭氧反應池,第一厭氧反應池底部通過水管與第二厭氧反應池頂部連通;所述接觸氧化池內設有羅茨風機;還包括污泥桶,該污泥桶與所述曝氣沉淀池連通;所述曝氣沉淀池還與所述厭氧反應池連通。
本發明污水處理設備的工作流程為:
a、一級提升泵將污水抽入ph調節桶,利用naoh對污水的ph進行調整或者均衡。b、ph調節好后污水進入反應桶,利用pac、pam對污水中懸浮的顆粒等凝集沉淀;c、經在反應桶內凝集沉淀后,再通過氣動隔膜泵抽入板框壓濾機進行固體和液體分離;d、經過板框壓濾機分離的污水液體進入蒸餾桶進行加熱,蒸發出乙醇等易揮發小分子有機物,再由風機的轉動收集進廢氣液收集桶內;e、污水再由二級提升泵抽入生化調節池進行水溫等調節;f、再通過三級提升泵抽入厭氧反應池,利用厭氧菌的作用,使有機物發生水解;g、再流入接觸氧化池,利用羅茨風機將含氧空氣抽入污水中加快生物氧化分解;h、再流入曝氣沉淀池進行污泥沉淀,多余的污泥直接排入污泥桶,剩余污泥再重新排入厭氧反應池;i、污水再流入過濾水桶進行過濾;j、接著再由過濾泵抽入機械過濾器進行再沉淀過濾;k、然后直接由排放口排出達標的水。
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專利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