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點射流攪拌混合式厭氧消化池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點射流攪拌混合式厭氧消化池系統,包括至少兩級厭氧消化池、進水裝置、布水裝置、以及排泥管;所述進水裝置包括循環進水管和循環泵,所述循環進水管的頂端至少與兩個支管連接,其中,位于最上一級厭氧消化池外的第一支管與污水連通,位于下一級厭氧消化池外的第一支管與上一級厭氧消化池的上清液層連通,第二支管與其對應的厭氧消化池的上清液層連通;所述布水裝置包括布水主管、布水支管和防堵噴嘴。本實用新型可以保證污泥不會進入噴嘴造成堵塞,保證布水均勻,提高處理效果,保證處理系統正常運行,還能使消化液與污泥充分的接觸混合,大大提高了厭氧消化池的處理效率。
【專利說明】多點射流攪拌混合式厭氧消化池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廢水厭氧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點射流攪拌混合式厭氧消化池系統。
【背景技術】
[0002]廢水厭氧生物處理技術是環境工程與能源工程中的一項重要技術,是有機廢水強有力的處理方法之一。過去,它多用于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有機廢料以及部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在構筑物型式上主要采用普通消化池。
[0003]普通消化池又稱傳統或常規消化池,已有百余年的歷史,可以直接處理懸浮固體含量較高或顆粒較大的料液。廢水定期或連續進入池中,經消化的污泥和廢水分別由消化池底和上部排出,所產的沼氣從頂部排出。為了使進料和厭氧污泥充分接觸、使所產的沼氣氣泡及時逸出而設有攪拌裝置,常用的攪拌方式有三種:(1)池內機械攪拌;(2)沼氣攪拌,即用壓縮機將沼氣從池頂抽出,再從池底充入,循環沼氣進行攪拌;(3)循環消化液攪拌,即池內設有射流器,由池外水泵壓送的循環消化液經射流器噴射,在喉管外造成真空,吸進一部分池中的消化液,形成較強烈的攪拌。
[0004]以上三種攪拌方式分布存在以下缺陷:(1)機械攪拌存在消化液與厭氧污泥混合不充分的缺點;(2)沼氣攪拌是國家環保部明確規定宜采用的方法,但是其要采用防爆壓縮機,以避免存在的潛在爆炸風險,且需與潛水攪拌機配合使用,在節能方面也不具備優勢;(3)普通的循環消化液攪拌是采用單只喉管加壓噴射形成的攪拌,此攪拌混合方法混合的容積有限,此方法處理的污水量極其有限。
[0005]為克服以上三種方式的缺陷,目前采用多點射流攪拌,將其布設在池內的污泥層,通過在多個布水管上均勻開設射流孔,使得消化液經射流孔進入污泥層,消化液及廢水與污泥反復多次均勻混合,具有安全、節能、方便、可控、污水處理量可大可小的優點。但是,目前采用的多點射流攪拌,消化液射出后與沉淀區內的污泥混合后易堵塞射流孔,導致布水不均勻,影響處理效果,甚至會造成處理系統失效。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有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多點射流攪拌混合式厭氧消化池系統。
[0007]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8]提供一種多點射流攪拌混合式厭氧消化池系統,該系統包括:至少兩級厭氧消化池、設置在每級厭氧消化池外的進水裝置、設置在每級厭氧消化池的污泥層內的布水裝置、以及設置在每級厭氧消化池底部的排泥管;其中,
[0009]所述進水裝置包括循環進水管和循環泵,所述循環泵設置在所述循環進水管上,所述循環進水管的頂端至少與兩個支管連接,其中,位于最上一級厭氧消化池外的第一支管與污水連通,位于下一級厭氧消化池外的第一支管與上一級厭氧消化池的上清液層連通,第二支管與其對應的厭氧消化池的上清液層連通,所述循環進水管的底端與布水裝置連接;
[0010]所述布水裝置包括布水主管、布水支管和防堵噴嘴,所述布水主管與循環進水管的底端連通,多個所述布水支管沿水平方向設置在布水主管上,多個所述防堵噴嘴設置在布水支管的兩側,所述防堵噴嘴包括殼體、以及設置在所述殼體內的擋板和伸縮機構,所述殼體包括與布水支管連接的第一段殼體、以及與厭氧消化池的污泥層連通的第二段殼體,所述第一段殼體與第二段殼體之間設有頸部,所述頸部的內徑不大于擋板的外徑,所述擋板設置在第二段殼體內,所述擋板與伸縮機構的一端連接,所述伸縮機構的另一端固定設置在第一段殼體的內壁上。
[0011]按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循環進水管的頂部還與第三支管連接,所述第三支管為加藥管。
[0012]按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擋板為錐形擋板,所述錐形擋板的頂部與伸縮機構連接。
[0013]按上述技術方案,所述伸縮機構包括導桿、導套和支架,所述導桿的一端與擋板連接,所述導桿另一端的外徑大于導套的內徑,所述導桿與導套滑動連接,所述導套與支架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與第一段殼體的內壁固定連接。
[0014]按上述技術方案,所述伸縮機構包括彈簧和彈簧支架,所述彈簧的一端與擋板連接,所述彈簧的另一端與彈簧支架連接,所述彈簧支架固定安裝在第一段殼體的內壁上。
[0015]本實用新型產生的有益效果是:該系統采用至少兩級厭氧消化池,下一級厭氧消化池的上清液層與上一級厭氧消化池的循環進水管串聯,可以對高濃度的有機污水進行多次逐級處理,提高處理效果,工作時,污水或上一級厭氧消化池的上清液通過第一支管進入循環進水管,該級厭氧消化池的上清液通過第二支管進入循環進水管,所有液體在循環進水管內混合,混合后的消化液并通過循環泵加壓注入到布水主管中,這樣可以減少自流需要落差的條件,為多池串聯多級處理提供了便利,進入到布水主管中的消化液分散至多個布水支管,所有防堵噴嘴的擋板在消化液的壓力以及伸縮機構的作用下與殼體的頸部脫離,從而第一段殼體和第二段殼體連通,消化液進入污泥層中與污泥均勻充分混合,若污泥返回殼體內,擋板在污泥的壓力與伸縮機構的作用下會密封殼體的頸部,斷開第一段殼體與第二段殼體的連通,使得污泥不會進入噴嘴造成堵塞,保證布水均勻,提高處理效果,保證處理系統正常運行,該系統通過循環泵將消化液反復循環至下層污泥中,使消化液與污泥充分的接觸混合,大大提高了厭氧消化池的處理效率,處理后的污泥經排泥管排出。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主視圖;
[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俯視圖;
[0019]圖3是防堵噴嘴一個實施例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4是防堵噴嘴一個實施例關閉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5是防堵噴嘴另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2]其中:1-循環進水管、2-循環泵、301-第一支管、302-第二支管、303-第三支管、401- 一級消化池、402- 二級消化池、403-三級消化池、404-四級消化池、5-排泥管、6-布水主管、7-布水支管、8-殼體、801-第一段殼體、802-第二段殼體、803-頸部、901-導桿、902-導套、903-支架、904-彈簧、905-彈簧支架、10-擋板、11-防堵噴嘴。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4]在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如圖f圖3所示,一種多點射流攪拌混合式厭氧消化池系統,該系統包括:至少兩級厭氧消化池、設置在每級厭氧消化池外的進水裝置、設置在每級厭氧消化池的污泥層內的布水裝置、以及設置在每級厭氧消化池底部的排泥管5 ;其中,
[0025]進水裝置包括循環進水管I和循環泵2,循環泵2設置在循環進水管I上,循環進水管I的頂端至少與兩個支管連接,其中,位于最上一級厭氧消化池(即一級厭氧消化池401)外的第一支管301與污水連通,位于下一級厭氧消化池外的第一支管301與上一級厭氧消化池的上清液層連通,第二支管302與其對應的厭氧消化池的上清液層連通,循環進水管I的底端與布水裝置連接;
[0026]布水裝置包括布水主管6、布水支管7和防堵噴嘴11,布水主管6與循環進水管I的底端連通,具體的,布水主管6的中部與循環進水管I連接,以使布水更加均勻,多個布水支管7沿水平方向設置在布水主管6上,最好是布水支管布滿整個污泥層的平面,多個防堵噴嘴11設置在布水支管6的兩側,防堵噴嘴11包括殼體8、以及設置在殼體8內的擋板10和伸縮機構,殼體8包括與布水支管7連接的第一段殼體801、以及與厭氧消化池的污泥層連通的第二段殼體802,第一段殼體801與第二段殼體802之間設有頸部803,頸部803的內徑不大于擋板10的外徑,最好是頸部的內徑小于擋板10的外徑,以保證密封效果,擋板10設置在第二段殼體802內,擋板10與伸縮機構的一端連接,伸縮機構的另一端固定設置在第一段殼體801的內壁上,擋板10在伸縮機構的伸縮作用下連通或斷開第一段殼體801與第二段殼體802。
[0027]在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循環進水管I的頂部采用雙三通結構,具體為,循環進水管I的頂部還與第三支管303連接,第三支管303為加藥管,這樣可以使得各自單獨的厭氧消化池根據其進水和池中的PH值及營養成分有針對性的調節加藥成分,使加入的營養、藥劑做到均勻、方便、到位、可控,有利于各自厭氧消化池適宜不同濃度的有機廢水的厭氧菌種的培養。
[0028]優選的,在位于循環泵前面的循環進水管上設置有過濾裝置,以過濾掉污水中的雜質,提聞循環栗的使用壽命。
[0029]在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中,如圖3、圖4、圖5所示,擋板10為錐形擋板,錐形擋板的頂部與伸縮機構連接,采用錐形擋板可以起到導流消化液的作用,使得布水支管內的消化液更順暢的流入污泥層中,提高處理效果。
[0030]在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中,如圖3、圖4所示,伸縮機構包括導桿901、導套902和支架903,導桿901的一端與擋板10連接,導桿902另一端的外徑大于導套902的內徑,導桿901與導套902滑動連接,902導套與支架903的一端固定連接,支架903的另一端與第一段殼體801的內壁固定連接。
[0031]在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伸縮機構9包括彈簧904和彈簧支架905,彈簧904的一端與擋板10連接,彈簧904的另一端與彈簧支架905連接,彈簧支架905固定安裝在第一段殼體801的內壁上。
[0032]如圖1、圖2所示,該系統采用至少兩級厭氧消化池,根據有機廢水濃度的不同可以選用不同的級數,厭氧消化池可以根據廢水處理量的不同設計尺寸,本實用新型以四級厭氧消化池為例,分別為一級消化池401、二級消化池402、三級消化池403和四級消化池404,下一級厭氧消化池的上清液層與上一級厭氧消化池的循環進水管串聯,高濃度的有機污水先進入一級消化池401處理,然后經二級消化池402、三級消化池403和四級消化池404逐級處理,通過多次逐級的進一步處理,可以提高處理效果,為高濃度的有機廢水的最終處理效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工作時,污水或上級消化池的上清液經第一支管、上清液層通過第二支管、藥物通過第三支管一起進入循環進水管,混合均勻成消化液,再經循環泵加壓注入到布水主管中,這樣可以減少自流需要落差的條件,為多池串聯多級處理提供了便利,進入到布水主管中的消化液分散至多個布水支管,所有防堵噴嘴的擋板在消化液的壓力以及伸縮機構的作用下與殼體的頸部脫離,從而第一段殼體和第二段殼體連通,消化液進入污泥層中與污泥均勻充分混合,若污泥返回殼體內,擋板在污泥的壓力與伸縮機構的作用下會密封殼體的頸部,斷開第一段殼體與第二段殼體的連通,使得污泥不會進入噴嘴造成堵塞,保證布水均勻,提高處理效果,保證處理系統正常運行,該系統通過循環泵將消化液反復循環至下層污泥中,使消化液與污泥充分的接觸混合,大大提高了厭氧消化池的處理效率,處理后的污泥經排泥管排出。
[0033]本實用新型也可以單池使用,有機廢水通過一級厭氧消化池進水口進水,根據廢水的性質可通過第三支管加入適當的藥劑以調節PH值和營養成分的比例,通過循環泵使藥劑與廢水、上清液均勻混合并與厭氧消化池底部的污泥充分的接觸,從而達到對有機物分解的目的,單池的消化液通過循環泵循環攪拌能使有機廢水反復多次的與厭氧池底部的污泥充分的接觸以提高單池的污染物的去除率。
[0034]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多點射流攪拌混合式厭氧消化池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包括:至少兩級厭氧消化池、設置在每級厭氧消化池外的進水裝置、設置在每級厭氧消化池的污泥層內的布水裝置、以及設置在每級厭氧消化池底部的排泥管;其中, 所述進水裝置包括循環進水管和循環泵,所述循環泵設置在所述循環進水管上,所述循環進水管的頂端至少與兩個支管連接,其中,位于最上一級厭氧消化池外的第一支管與污水連通,位于下一級厭氧消化池外的第一支管與上一級厭氧消化池的上清液層連通,第二支管與其對應的厭氧消化池的上清液層連通,所述循環進水管的底端與布水裝置連接; 所述布水裝置包括布水主管、布水支管和防堵噴嘴,所述布水主管與循環進水管的底端連通,多個所述布水支管沿水平方向設置在布水主管上,多個所述防堵噴嘴設置在布水支管的兩側,所述防堵噴嘴包括殼體、以及設置在所述殼體內的擋板和伸縮機構,所述殼體包括與布水支管連接的第一段殼體、以及與厭氧消化池的污泥層連通的第二段殼體,所述第一段殼體與第二段殼體之間設有頸部,所述頸部的內徑不大于擋板的外徑,所述擋板設置在第二段殼體內,所述擋板與伸縮機構的一端連接,所述伸縮機構的另一端固定設置在第一段殼體的內壁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進水管的頂部還與第三支管連接,所述第三支管為加藥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板為錐形擋板,所述錐形擋板的頂部與伸縮機構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機構包括導桿、導套和支架,所述導桿的一端與擋板連接,所述導桿另一端的外徑大于導套的內徑,所述導桿與導套滑動連接,所述導套與支架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與第一段殼體的內壁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機構包括彈簧和彈簧支架,所述彈簧的一端與擋板連接,所述彈簧的另一端與彈簧支架連接,所述彈簧支架固定安裝在第一段殼體的內壁上。
【文檔編號】C02F3/28GK204138417SQ201420613826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2日
【發明者】羅子清 申請人:湖北威能環保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