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一體化全自動無動力污水處理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地埋式一體化全自動無動力污水處理裝置,包括筒體、配水箱、進水筒,所述筒體為密封型結構,頂端安裝配水箱,貫穿筒體頂端設置進水筒,進水筒連通筒體和配水箱,且進水筒延伸至筒體內部的底端;筒體內部由下至上依次設置生化填料層、三相分離裝置、過濾填料層,三相分離裝置的至少包括一個三相分離器,且三相分離器的出氣口通過管道相連通并連通至筒體的外部;筒體內部的頂端處于過濾填料層上方安裝排水裝置,排水裝置連接筒體上的出水口,筒體內部設有排污管,排污管由筒體底部連通至筒體外部。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對污水處理的零運行成本,與后續人工濕地工藝的有效結合可以讓污水處理達標排放或回用。
【專利說明】地埋式一體化全自動無動力污水處理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污水處理設備,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地埋式一體化全自動無動力污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科學的發展,科研的不斷深入,許多新技術,新材料,新理念被廣泛運用于環境保護行業,使我國環境保護技術得到的長足的發展。隨著國家對農村、生活小區生活污水、重點湖泊、江河飲用水周圍生活污水污染源治理政策的嚴格執行,對處理后污水的國家排放標準得到了提高。原來的一些以地埋式設備、過濾器為主要處理工藝的設備,其使用效果只能達到綜合污水排放二級標準,隨著國家綜合污水排放標準對生活污水一級排放標準的的執行,上述舊的污水處理設備已不能適應政策和市場、使用現狀的要求,亟待一種既能達到國家嚴格的排放標準處理工藝和設備,又能適應農村污水、小區污水的水質和水量的波動變化和“無人管理、無能耗消耗、無藥劑消耗”的“三無”美觀的污水處理設備。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地埋式一體化全自動無動力污水處理裝置,通過獨特的設計,該設備能夠高效穩定運行,最終實現了對污水處理的零運行成本即“無能耗、無藥劑消耗、無人工管理”,與后續人工濕地工藝的有效結合可以既能讓污水處理達標排放或回用,又能讓污水處理設施成為一處美麗的景點。
[0004]本實用新型具體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0005]一種地埋式一體化全自動無動力污水處理裝置,包括筒體、配水箱、進水筒、生化填料層、三相分離裝置、過濾填料層和排水裝置,所述筒體為密封型結構,頂端安裝一配水箱,貫穿所述筒體頂端設置進水筒,所述進水筒連通所述筒體和所述配水箱,且所述進水筒延伸至筒體內部的底端;所述筒體內部由下至上依次設置生化填料層、三相分離裝置、過濾填料層,所述三相分離裝置的至少包括一個三相分離器,且所述三相分離器的出氣口通過管道相連通并連通至筒體的外部;所述筒體內部的頂端處于過濾填料層上方安裝排水裝置,所述排水裝置連接筒體上的出水口,所述筒體內部設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由筒體底部連通至筒體外部。
[0006]進一步地,所述進水筒上設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延伸至所述筒體外部;
[0007]進一步地,所述進水筒上處于筒體和配水箱接合處設有升降式的進水閥,所述進水閥通過連桿連接一浮球;
[0008]進一步地,所述配水箱外部設有旋轉風球,所述旋轉風球通過進氣管連通至配水箱內部的底部,所述進氣管上設有若干氣孔;
[0009]進一步地,所述進水筒的末端設有布水裝置,所述布水裝置至少包括相互交叉連通的支管,所述支管與所述進水筒連通,所述支管末端設有出水口 ;
[0010]進一步地,所述支管末端處于出水口位置設有圓錐反射體;
[0011]進一步地,所述生化填料層至少包括填料支架,以及設置在填料支架上的填料,所述填料支架為螺紋鋼十字交叉連接,所述填料為PP材質的針型彈性填料;
[0012]進一步地,所述三相分離裝置采用大小不同的三相分離器交錯安裝;
[0013]進一步地,所述過濾填料層至少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設置的卵石粒層、石英砂層和陶粒層;
[0014]進一步地,所述筒體外部設有保溫夾層。
[0015]本實用新型產生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的污水處理裝置徹底改變了現有技術以動力消耗為必要條件的污水處理設備開發基礎觀念,成功實現無動力消耗的設備對污水進行有效處理,并在此基礎上衍生了無藥劑消耗、無人工管理、簡易安裝方式的變革式設備運用理念,完全是一種高效節能的污水處理設備。該實用新型內部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安裝簡單、巧妙的將好氧、微氧、厭氧、過濾有效的結合了起來,通過不同的環境生長的微生物有效的處理了污水中的有機物、氨氮和磷等物質,與后續人工濕地工藝的結合,最終實現對污水的高效多功能穩定處理。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排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布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1]如圖廣3所示,一種地埋式一體化全自動無動力污水處理裝置,包括筒體1、配水箱2、進水筒4、生化填料層6、三相分離裝置7、過濾填料層8和排水裝置11,所述筒體I為密封型結構,頂端安裝一配水箱2,貫穿所述筒體I頂端設置進水筒4,所述進水筒4連通所述筒體I和所述配水箱2,且所述進水筒4延伸至筒體I內部的底端,將污水由進水筒4流入到筒體I內部,在筒體內部的各處理環節進行處理。本申請中進水筒4上還設有回流管16,所述回流管延伸至所述筒體I外部,可以針對在設備維修、清淤或高負荷時等時,污水通過回流管16排出。另外筒體I外部設有保溫夾層10,保溫層為石棉80mm-120mm或硅酸巖棉100mm-150mm厚度,外包彩鋼板0.5mm或白鐵皮0.5mm內焊3_5mm扁鋼作為筒體的框架,可以進一步完善設備保溫問題,降低了能量損失,保證了穩定運行。
[0022]本實用新型中進水筒4上處于筒體I和配水箱2的接合處設有升降式的進水閥3,即升降式止回閥,進水閥3通過連桿13連接一浮球12,所述配水箱2外部設有旋轉風球14,所述旋轉風球14通過進氣管15連通至配水箱2內部的底部,所述進氣管道15上設有若干氣孔。該結構設計形成水位自動調節系統,浮球12與進水閥3相連形成高水位開、低水位關的自動控制系統,由于配水箱2的水位達到預定值,浮球12產生浮力通過連桿13拉動進水閥3上升,進水閥打開,污水流入到筒體內部進行處理;反之,當水位過低時,進水閥由于水壓作用浮球無浮力,因而進水閥關閉停止對筒體內部供水。該旋轉風球14為白鐵皮制直徑300mm-500mm,離設備頂部I米高旋轉風球,由于進氣管道15上設有若干氣孔,一般地氣孔孔徑設置在1_2_,通過這些氣孔收集的自然空氣很可以通過氣孔進入保證內外氣壓的穩定,同時也利于其收集自然風通過進氣管道15分散至配水箱2中,氣孔進入的空氣與污水混合,保證氧氣均勻分散在污水中。本裝置以處理生活污水及低濃度有機廢水為主,污水的進水方式為連續性或間歇性,因此該設計的特點可以保證根據實際污水的量來自動調節其處理速度,無需損耗其他任何能量,也不需要進行人工管理。
[0023]筒體內部由下至上依次設置生化填料層6、三相分離裝置7、過濾填料層8,所述三相分離裝置7的至少包括一個三相分離器,且所述三相分離器的出氣口通過管道9相連通并連通至筒體的外部;所述筒體I內部的頂端處于過濾填料層8上方安裝排水裝置11,所述排水裝置連接筒體上的出水口 21,所述筒體I內部設有排污管17,所述排污管17由筒體底部連通至筒體外部,整體可以形成污水先后經過生化填料層6、三相分離裝置7、過濾填料層8進行處理,得到符合排放標準的水最后經過排水裝置11導出到出水口 21排出。排水裝置11為寬度120mm-250mm,高度150mm-300mm,十字交叉安裝水槽20并防腐,起到倒流的作用。排污管17延伸到設備底部,定期排泥,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0024]作為優先進水筒4的末端設有布水裝置5,所述布水裝置5至少包括相互交叉連通的支管501,所述支管501與所述進水筒4連通,所述支管501末端設有出水口 502,所述支管501末端處于出水口 502位置設有圓錐反射體503,反射頂角在30°?120°,一般情況下支管采用螺紋鋼十字交叉連接,首先多根支管倒流實現污水在筒體底部的均勻度;進一步圓錐反射體503可以起到對出水口 502的污水水流進行分散,第二次可以實現污水進入到筒體內的均勻度,因此雙分散結構保證污水處理的高效去除效果。
[0025]本實用新型中生化填料層6至少包括填料支架,以及設置在填料支架上的填料,所述填料支架為螺紋鋼十字交叉連接,所述填料為PP (聚丙烯樹脂)材質的針型彈性填料,針型的彈性填料直徑150_,填料高度1500-2500_,設置填料支架,螺紋鋼十字交叉連接,間距150mm-250mm,對進入到筒體內的污水進行初步的過濾處理,處理一些大顆粒或粒徑的雜質。
[0026]三相分離裝置7采用大小不同的三相分離器交錯安裝,優選地三相分離器采用大小雙層錯開的安裝模式,上層安裝較小的三相分離器,下層安裝較大的三相分離器,且位置交錯不成平行的列,三相分離器的頂角為α為30°?75°,頂部設置收集氣體的管道9連通至外部進行燃燒等處理。經過生化填料層6處的污水進入到三相分離器進行分離,氣體由管道9排出,液體由于水壓繼續向上進入到過濾填料層8,固定為顆粒較小的雜質被過濾到落入到筒體的底部。
[0027]過濾填料層8至少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設置的卵石粒層、石英砂層和陶粒層,進一步地對三相分離裝置處理得到的污水進行過濾處理,以便達到污水排放標準。
[0028]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包含調試管19,所述調試管19為碳鋼或不銹鋼管道與筒體相連并延伸至筒體內部處于排水裝置下方,可以對最終排出的污水水質狀況進行監測。溫度探測儀表18表為雙金屬溫度計,感應段設置在筒體內部,精度監控,以控制微生物的生長環境,達到穩定運行和高效去除效果。檢修孔為碳鋼或不銹鋼材質直徑500_的帶法蘭密封圓蓋板設置在配水箱上。
[0029]本實用新型從根本上避免了微生物生長環境不單一性的問題,該裝置會隨著污水流入的方式而會產生好氧環境、微氧環境和厭氧環境,當污水的排放量足夠大,進水閥長期開啟形成一種好氧環境的處理方式;當污水量連續間斷性排放時,進水閥需求性開啟形成一種微氧環境的處理方式;當污水量長期不排放時,則進水閥不開啟成型一種厭氧環境的處理方式。本實用新型可以巧妙的將好氧、微氧、厭氧、過濾有效的結合了起來,通過不同的環境生長的微生物有效的處理了污水中的有機物、氨氮和磷等物質,與后續人工濕地工藝的結合,最終實現對污水的高效多功能穩定處理。同時整個處理過程都實現了無能耗、無藥劑消耗、無人工管理的方式,對城鄉污水處理起到十分顯著的貢獻。
[003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地埋式一體化全自動無動力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體(I)、配水箱(2)、進水筒(4)、生化填料層¢)、三相分離裝置(7)、過濾填料層(8)和排水裝置(11),所述筒體(I)為密封型結構,頂端安裝一配水箱(2),貫穿所述筒體(I)頂端設置進水筒(4),所述進水筒(4)連通所述筒體(I)和所述配水箱(2),且所述進水筒(4)延伸至筒體內部的底端;所述筒體內部由下至上依次設置生化填料層出)、三相分離裝置(7)、過濾填料層(8),所述三相分離裝置(7)的至少包括一個三相分離器,且所述三相分離器的出氣口通過管道(9)相連通并連通至筒體的外部;所述筒體⑴內部的頂端處于過濾填料層⑶上方安裝排水裝置(11),所述排水裝置連接筒體上的出水口(21),所述筒體(I)內部設有排污管(17),所述排污管(17)由筒體底部連通至筒體外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一體化全自動無動力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筒(4)上設有回流管(16),所述回流管延伸至所述筒體(I)外部。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埋式一體化全自動無動力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筒(4)上處于筒體(I)和配水箱(2)接合處設有升降式的進水閥(3),所述進水閥(3)通過連桿(13)連接一浮球(12)。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地埋式一體化全自動無動力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箱(2)外部設有旋轉風球(14),所述旋轉風球(14)通過進氣管(15)連通至配水箱(2)內部的底部,所述進氣管(15)上設有若干氣孔。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一體化全自動無動力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筒(4)的末端設有布水裝置(5),所述布水裝置(5)至少包括相互交叉連通的支管(501),所述支管(501)與所述進水筒(4)連通,所述支管(501)末端設有出水口(502)。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地埋式一體化全自動無動力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501)末端處于出水口(502)位置設有圓錐反射體(503)。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一體化全自動無動力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填料層(6)至少包括填料支架,以及設置在填料支架上的填料,所述填料支架為螺紋鋼十字交叉連接,所述填料為PP材質的針型彈性填料。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一體化全自動無動力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分離裝置(7)采用大小不同的三相分離器交錯安裝。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一體化全自動無動力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填料層(8)至少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設置的卵石粒層、石英砂層和陶粒層。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式一體化全自動無動力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I)外部設有保溫夾層(10)。
【文檔編號】C02F3/30GK204097198SQ201420587907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3日
【發明者】杜丹 申請人:杜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