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飲水設備,該飲水設備包括:機體、儲水罐、臭氧發生器和臭氧收集裝置。所述儲水罐設在所述機體上,所述臭氧發生器與所述儲水罐相連用于將產生的臭氧輸送至所述儲水罐內,所述臭氧收集裝置分別與所述儲水罐和所述臭氧發生器相連并可將收集到的經過所述儲水罐后釋放的臭氧尾氣輸出給所述臭氧發生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飲水設備,在用臭氧對儲水罐中的水進行消毒后,可以將多余的臭氧回收到臭氧發生器中,從而臭氧發生器可以將該含有臭氧的空氣作為工作介質以產生臭氧,一方面可以增加臭氧濃度,另一方面還能大大降低臭氧的排放,防止臭氧大量泄漏。
【專利說明】飲水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家電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飲水設備。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飲水機臭氧殺菌技術與UL標注要求泄露存在矛盾之處,殺菌要求臭氧濃度高,而UL399標準要求泄漏量非常低,現有的物理性吸收只能暫時吸收一定量的臭氧,而在臭氧發生器產生的臭氧濃度偏高時,會導致整機泄露超標。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飲水設備,該飲水設備能夠回收臭氧并作為臭氧發生器的氣源,從而降低臭氧的排放。
[0004]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飲水設備,包括:機體、儲水罐、臭氧發生器和臭氧收集裝置。具體地,所述儲水罐設在所述機體上,所述臭氧發生器與所述儲水罐相連用于將產生的臭氧輸送至所述儲水罐內,所述臭氧收集裝置分別與所述儲水罐和所述臭氧發生器相連并可將收集到的經過所述儲水罐后釋放的臭氧尾氣輸出給所述臭氧發生器。
[0005]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飲水設備,臭氧發生器將含有臭氧的空氣作為工作介質以產生臭氧,一方面可以增加臭氧濃度,另一方面還能大大降低臭氧的排放,防止臭氧大量泄漏,能夠基本實現臭氧的零排放。
[0006]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的飲水設備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0007]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臭氧收集裝置構造為水氣分離盒,所述水氣分離盒設置成可將進入到所述水氣分離盒內的氣體或者可將進入到所述水氣分離盒內的水氣混合物進行水氣分離后得到的氣體輸出至所述臭氧發生器。由此,通過水氣分離盒可以將水氣混合物中的水分離出來,把相對干燥的氣體輸出給臭氧發生器并作為工作介質,從而防止臭氧泄漏。
[0008]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水氣分離盒具有進口、出口和溢水口,所述出口的設置高度大于所述進口的設置高度且所述出口的設置高度還大于所述溢水口的設置高度,所述出口與所述臭氧發生器相連,所述進口與所述儲水罐相連。由此,出口的設置高度大于溢水口的設置高度,使得水氣混合物有充足的空間被分離,防止水分和氣體分離不充分,提高了被分離的氣體的干燥度,同時避免水被吸入到臭氧發生器內。
[0009]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水氣分離盒包括:主殼體和副殼體。具體地,所述出口形成在所述主殼體上。所述進口形成在所述副殼體上,所述副殼體安裝在所述主殼體的底部且所述副殼體的上部伸入到所述主殼體內,所述副殼體與所述主殼體在徑向上彼此間隔開以在所述副殼體與所述主殼體之間限定出所述溢水口。由此,經水氣分離盒分離的水可以通過溢水口流出水氣分離盒。由此,經水氣分離盒分離的水可以通過溢水口流出水氣分離盒。
[0010]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主殼體包括:主殼體頂壁部和主殼體側壁部,所述主殼體側壁部設在所述主殼體頂壁部的外周沿且向下延伸。所述副殼體包括:副殼體頂壁部和副殼體側壁部,所述副殼體側壁部設在所述副殼體頂壁部的外周沿且向上延伸,其中所述主殼體側壁部與所述副殼體側壁部在徑向上彼此間隔開以限定出所述溢水口。
[0011]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主殼體側壁部的內壁面上設置有多個支撐筋,所述多個支撐筋的內側分別抵靠至所述副殼體側壁部的外壁面上。由此,多個沿周向均勻分布的支撐筋可以使主殼體結構更加穩固。
[0012]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多個支撐筋沿周向均勻分布,每個所述支撐筋均沿徑向延伸。由此,多個支撐筋將主殼體和副殼體間隔開以形成溢水口,使經由水氣分離盒分離的水方便地流出水氣分離盒。
[0013]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的飲水設備還包括:臭氧進氣管、臭氧排放管和臭氧回收管。所述臭氧進氣管的一端與所述臭氧發生器相連,所述臭氧進氣管的另一端與所述儲水罐相連。所述臭氧排氣管的一端與所述儲水罐相連,所述臭氧排氣管的另一端與所述水氣分離盒的所述進口相連。所述臭氧回收管的一端與水氣分離盒的所述出口相連,所述臭氧回收管的另一端與所述臭氧發生器相連。由此,臭氧進氣管、臭氧排放管和臭氧回收管將臭氧發生器、儲水罐和水氣分離盒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循環系統,從而使得從儲水罐內排出的多余的臭氧能夠回收到臭氧發生器中,不會產生泄露,基本實現臭氧的零排放。
[0014]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臭氧進氣管與所述儲水罐的底部相連,所述臭氧排放管與所述儲水罐的頂部相連。由此,臭氧發生器產生的臭氧經由臭氧進氣管從儲水罐的底部進入到儲水罐中,充分進行消毒后,多余的臭氧可以快速地從儲水罐頂部排出。
[0015]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臭氧發生器具有用于從所述水氣分離盒內抽吸氣體的吸氣泵。由此,通過設置吸氣泵,使得水氣分離盒的出口處能夠形成負壓,從而水氣分離盒的臭氧能夠更快速地被抽吸至臭氧發生器中,防止臭氧泄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飲水設備的示意圖。
[0017]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飲水設備的臭氧回收系統的示意圖。
[0018]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飲水設備的水氣分離盒的示意圖。
[0019]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飲水設備的水氣分離盒的透視圖。
[0020]圖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飲水設備的水氣分離盒的主殼體示意圖。
[0021]圖6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飲水設備的水氣分離盒的副殼體示意圖。
[0022]附圖標記:飲水設備100,機體1,儲水罐2,臭氧發生器3,水氣分離盒4,進口 401,出口 402,溢水口 403,主殼體410,副殼體420,主殼體頂壁部411,主殼體側壁部412,副殼體頂壁部421,副殼體側壁部422,支撐筋413,臭氧進氣管51,臭氧排放管52,臭氧回收管53。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24]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 “內”、“外”、“順時針”、“逆時針”、“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25]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0026]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27]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過中間媒介間接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8]下面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飲水設備100。
[0029]如圖1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飲水設備100可以包括機體1、儲水罐2、臭氧發生器3和臭氧收集裝置(例如,水氣分離盒4)。
[0030]其中,儲水罐2設在機體I上,儲水罐2可以用于存儲飲用水,在圖1的示例中,儲水罐2可以設置在機體I的頂部,例如機體I的頂部可以形成有安裝空間,儲水罐2可以整體固定在該安裝空間內,但不限于此。
[0031]臭氧發生器3與儲水罐2相連用于將產生的臭氧輸送至儲水罐2內,臭氧進入到儲水iil 2內能夠對儲水--!2內的水進行殺菌、消毒,從而提升水的品質。應當理解的是,臭氧發生器3的具體構造和工作原理已為現有技術,并為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熟知,因此這里對臭氧發生器3不作特殊說明。
[0032]臭氧收集裝置如水氣分離盒4分別與儲水罐2和臭氧發生器3相連,這里的“相連”應當作廣義理解,例如可以理解為臭氧收集裝置分別與儲水罐2和臭氧發生器3直接相連。當然,優選地,如圖1所示,臭氧收集裝置也可以通過中間管路而與儲水罐2和臭氧發生器3間接相連,這將在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0033]臭氧收集裝置可將收集到的臭氧輸出給臭氧發生器3,從而臭氧發生器3可以將該含有臭氧的空氣作為工作介質以產生臭氧,一方面可以增加臭氧濃度,另一方面還能大大降低臭氧的排放,防止臭氧大量泄漏。
[0034]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飲水設備100,臭氧收集裝置可以將儲水罐2中多余的臭氧進行收集,然后將收集到的臭氧輸出給臭氧發生器3,由此,即使在提高臭氧發生器3濃度的情況下,也可以將多余的臭氧回收到臭氧發生器3中,防止臭氧泄漏,能夠基本實現臭氧的零排放。
[0035]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臭氧收集裝置構造為水氣分離盒4,水氣分離盒4設置成可將進入到水氣分離盒4內的氣體或者可將進入到水氣分離盒4內的水氣混合物進行水氣分離后得到的氣體輸出至臭氧發生器3。
[0036]換言之,由臭氧發生器3產生的臭氧進入到儲水罐2內后,臭氧充分與儲水罐2內的水接觸,臭氧對儲水罐2內的水進行消毒、殺菌后,多余的臭氧能夠從儲水罐2排出并進入到水氣分離盒4內,該部分臭氧可被吸入到臭氧發生器3內并作為臭氧發生器3的工作介質,從而防止臭氧泄漏。特別地,在儲水罐2內的水壓過大時,從儲水罐2內排出的可能為水和臭氧(含有臭氧的空氣),該水氣混合物進入到水氣分離盒4內后,水氣分離盒4可對該水氣混合物進行水氣分離以獲得水和臭氧,分離出的臭氧同樣可被吸入到臭氧發生器3內并作為臭氧發生器3的工作介質。
[0037]由此,通過水氣分離盒4可以將水氣混合物中的水分離出來,把相對干燥的氣體輸出給臭氧發生器3并作為工作介質,從而防止臭氧泄漏。
[0038]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如圖3和圖4所示,水氣分離盒4具有進口 401、出口 402和溢水口 403,出口 402的設置高度大于進口 401的設置高度且出口 402的設置高度還大于溢水口 403的設置高度,出口 402與臭氧發生器3相連,進口 401與儲水罐2相連。
[0039]也就是說,水氣混合物從進口 401進入到水氣分離盒4中,被分離出來的氣體上升并可從出口 402進入到臭氧發生器3,被分離出來的水則下降從溢水口 403流出水氣分離盒4,出口 402的設置高度大于溢水口 403的設置高度,使得水氣混合物有充足的空間被分離,防止水分和氣體分離不充分,提高了被分離的氣體的干燥度,同時也避免水被吸入到臭氧發生器3內。
[0040]進一步地,如圖3和圖4所示,水氣分離盒4包括主殼體410和副殼體420,具體地,出口 402形成在主殼體410上,進口 401形成在副殼體420上,副殼體420安裝在主殼體410的底部且副殼體420的上部伸入到主殼體410內,副殼體420與主殼體410在徑向上彼此間隔開以在副殼體420與主殼體410之間限定出溢水口 403。如圖4所示,主殼體410下端形成有開口,副殼體420上端形成于開口,副殼體420的外徑小于主殼體410的外徑,故副殼體420上端的開口可以伸入到主殼體410下端的開口中,由此,經水氣分離盒4分離的水可以通過溢水口 403流出水氣分離盒4。
[0041]進一步的,如圖5和圖6所示,主殼體410包括主殼體頂壁部411和主殼體側壁部412,主殼體側壁部412設在主殼體頂壁部411的外周沿且向下(即如圖3所示的下方向)延伸。副殼體420包括副殼體頂壁部421和副殼體側壁部422,副殼體側壁部422設在副殼體頂壁部421的外周沿且向上(即如圖6所示的上方向)延伸,其中主殼體側壁部412與副殼體側壁部422在徑向上彼此間隔開以限定出溢水口 403。
[0042]換言之,如圖4所示,主殼體側壁部412限定出了主殼體410下端的開口,副殼體側壁部422限定出了主殼體410上端的開口,且出口 402形成在主殼體頂壁部411上,進口401形成在副殼體頂壁部421上。
[0043]當然,主殼體410和副殼體420可以是一體成型,也可以將頂壁部和側壁部通過焊接或粘結等方式連接在一起。
[0044]同樣地,出口 402可以與主殼體410 —體成型,也可以是通過焊接或粘結等方式連接在一起。進口 401可以與副殼體420 —體成型,也可以是通過焊接或粘結等方式連接在一起。
[0045]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4和圖5所示,主殼體側壁部412的內壁面上設置有多個支撐筋413,多個支撐筋413的內側分別抵靠至副殼體側壁部422的外壁面上,多個支撐筋413沿周向均勻分布,每個支撐筋413沿徑向延伸。由此,多個沿周向均勻分布的支撐筋413可以使主殼體410結構更加穩固。
[0046]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多個支撐筋413可以是通過焊接、粘結等方式與主殼體410連接在一起。
[0047]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多個支撐筋413沿周向均勻分布,每個支撐筋413均可沿徑向延伸。由此,多個支撐筋413將主殼體410和副殼體420間隔開以形成溢水口 403,使經由水氣分離盒4分離的水方便地流出水氣分離盒4。
[0048]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支撐筋413的數量為4個。當然,多個支撐的數量不限于此,可以是多于4個,也可以是少于4個,這里不做特殊要求。
[0049]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飲水設備100還包括:臭氧進氣管51、臭氧排放管52和臭氧回收管53。具體地,臭氧進氣管51的一端與臭氧發生器3相連,臭氧進氣管51的另一端與儲水罐2相連。臭氧排放管52的一端與儲水罐2相連,臭氧排放管52的另一端與水氣分離盒4的進口 401相連。臭氧回收管53的一端與水氣分離盒4的出口 402相連,臭氧回收管53的另一端與臭氧發生器3相連。
[0050]由此,臭氧進氣管51、臭氧排放管52和臭氧回收管53將臭氧發生器3、儲水罐2和水氣分離盒4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循環系統,從而使得從儲水罐2內排出的多余的臭氧能夠回收到臭氧發生器3中,不會產生泄露,基本實現臭氧的零排放。
[0051]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臭氧進氣管51與儲水罐2的底部相連,臭氧排放管52與儲水罐2的頂部相連。由此,臭氧發生器3產生的臭氧經由臭氧進氣管51從儲水罐2的底部進入到儲水罐2中,充分對水進行消毒后,多余的臭氧可以快速地從儲水罐2頂部排出。
[0052]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示例中,臭氧發生器3具有用于從水氣分離盒4內抽吸氣體的吸氣泵。通過設置吸氣泵,使得水氣分離盒4的出口 402處能夠形成負壓,從而水氣分離盒4的臭氧能夠更加快速地被抽吸至臭氧發生器3中,防止臭氧泄漏。
[0053]下面參照圖1簡單描述臭氧的回收過程。
[0054]如圖1所示,臭氧發生器3產生的臭氧經由臭氧進氣管51進入到儲水罐2內,臭氧可對儲水罐2中的水進行消毒,消毒后,多余的臭氧可從儲水罐2的頂部排出并由臭氧排放管52進入到水氣分離盒4。
[0055]此時臭氧發生器3的吸氣泵吸氣工作,從而水氣分離盒4內的臭氧被吸入至臭氧發生器3內并可作為臭氧發生器3的氣體工作介質用于產生臭氧。
[0056]此外,對于儲水罐2內壓力較大時,從臭氧排放管52進入到水氣分離盒4內的可能為水氣混合物,水氣分離盒4可對該水氣混合物進行水氣分離,分離后的氣體經出口 402排出并可被吸入到臭氧發生器3內,而分離出的水可從溢水口 403排出。
[0057]可選地,溢水口 403的正下方可以設置有一個接水盒,用于接收溢出的水,用戶只需定期將接水盒從機體I上取下倒出溢水即可。
[0058]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征進行結合和組合。
[0059]盡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
【權利要求】
1.一種飲水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機體; 儲水罐,所述儲水罐設在所述機體上; 臭氧發生器,所述臭氧發生器與所述儲水罐相連用于將產生的臭氧輸送至所述儲水罐內;以及 臭氧收集裝置,所述臭氧收集裝置分別與所述儲水罐和所述臭氧發生器相連并可將收集到的經過所述儲水罐后釋放的臭氧尾氣輸出給所述臭氧發生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飲水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收集裝置設有水氣分離盒,所述水氣分離盒設置成可將進入到所述水氣分離盒內的氣體干燥后輸出至所述臭氧發生器,或者可將進入到所述水氣分離盒內的水氣混合物進行水氣分離后得到的氣體輸出至所述臭氧發生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飲水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氣分離盒具有進口、出口和溢水口,所述出口的設置高度大于所述進口的設置高度且所述出口的設置高度還大于所述溢水口的設置高度,所述出口與所述臭氧發生器相連,所述進口與所述儲水罐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飲水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氣分離盒包括: 主殼體,所述出口形成在所述主殼體上; 副殼體,所述進口形成在所述副殼體上,所述副殼體安裝在所述主殼體的底部且所述副殼體的上部伸入到所述主殼體內,所述副殼體與所述主殼體在徑向上彼此間隔開以在所述副殼體與所述主殼體之間限定出所述溢水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飲水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殼體包括:主殼體頂壁部和主殼體側壁部,所述主殼體側壁部設在所述主殼體頂壁部的外周沿且向下延伸; 所述副殼體包括:副殼體頂壁部和副殼體側壁部,所述副殼體側壁部設在所述副殼體頂壁部的外周沿且向上延伸,其中所述主殼體側壁部與所述副殼體側壁部在徑向上彼此間隔開以限定出所述溢水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飲水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殼體側壁部的內壁面上設置有多個支撐筋,所述多個支撐筋的內側分別抵靠至所述副殼體側壁部的外壁面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飲水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支撐筋沿周向均勻分布,每個所述支撐筋均沿徑向延伸。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飲水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臭氧進氣管,所述臭氧進氣管的一端與所述臭氧發生器相連,所述臭氧進氣管的另一端與所述儲水罐相連; 臭氧排放管,所述臭氧排氣管的一端與所述儲水罐相連,所述臭氧排氣管的另一端與所述水氣分離盒的所述進口相連; 臭氧回收管,所述臭氧回收管的一端與水氣分離盒的所述出口相連,所述臭氧回收管的另一端與所述臭氧發生器相連。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飲水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進氣管與所述儲水罐的底部相連,所述臭氧排放管與所述儲水罐的頂部相連。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飲水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發生器具有用于從所述水氣分離盒內抽吸氣體的吸氣泵。
【文檔編號】C02F1/78GK204058047SQ201420394937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6日
【發明者】張國, 高勇 申請人:佛山市順德區美的飲水機制造有限公司, 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