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滲濾液處理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滲濾液處理裝置。該滲濾液處理裝置,包括絮凝桶、沉淀桶、固液分離裝置和液體降解裝置,絮凝桶通過多個注藥泵分別連接多個藥品箱,絮凝桶的桶底通過管路閥體與沉淀桶連接,在沉淀桶內部設置布水器,所述的布水器的出水端設置在沉淀桶的底部,在沉淀桶的頂部設置有液體溢流口,所述的液體溢流口與液體降解裝置連接,在沉淀桶的底部設置有固體出口,固體出口與固液分離裝置連接。在絮凝桶內對滲濾液進行中和與絮凝反應,使中和后的滲濾液酸堿度達到合適水平,進行固液分離,利用生物菌群解其中的有機物質使其達到排放標準,處理充分,處理效率高,且該裝置的結構緊湊,成本低便于推廣應用。
【專利說明】一種滲濾液處理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環保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滲濾液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各城市均有垃圾中轉站,生活垃圾經勾臂車載壓載車壓縮入箱運至垃圾填埋場,但垃圾滲濾液一般儲存在池內,因無專用排污管道時常隨意排放,也有用專用吸污車托運至城市污水處理廠,由于垃圾滲濾液內COD.BOD指標超標嚴重,且含有金屬離子,用一般污水處理辦法不能使污水經過處理后達標排放。而本裝置前期利用物化處理辦法和固液分離,液態污水經三級凈化處理裝置處理后達標排放。
[0003]生物降解凈化水質原理:
[0004]利用高活性的菌群,使其降解污水的速率比傳統的活性污泥高十余倍。因而能抑制其低活性菌群的生長,較好的保持菌群的活性和純度,使出水水質更優。
[0005]菌群對毒性物質、高濃度C0D、氨氮和鹽分的耐受性好,能在比活性污泥法更惡劣的條件下啟動和運行。經過馴化的菌群可在COD低于10萬mg/L,氨氮含量低于1000mg/L,鹽濃度達5%左右的環境下正常運行。
[0006]菌群通過吸附在適當的填料上發揮作用,不僅保持了微生物的高活性,而且減少了微生物的流失。死亡脫落的和增生的微生物菌群,一部分在池底的氧區逐步降解,一部分通過回流及厭氧池消化降解。采用本工藝后,除了污水中原有的無機污泥外,不會產生生物污泥。減少了污泥處理的費用,避免了污泥填埋或焚燒造成對環境的二次污染。
[0007]高濃度污水通過加大回流比和曝氣處理工藝,減少進入厭氧反應器初始污水的COD濃度和氨氮含量,降低污水的毒性,適應厭氧菌生長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厭氧反應器的效率。
[0008]功能菌所具有的除臭功能,能快速除去污水的臭氣。如果將含微量微生物的出水噴淋在垃圾堆上,能有效消除垃圾堆場的臭氣,改善環境條件。
[0009]由于功能菌的活性高,因此在好氧反應器中使用的微生物的實際濃度低,其用量為傳統活性污泥濃度的幾分之一或幾十分之一。所以用于維持微生物存在和繁殖所必須的曝氣量也可大大減小。這對微生物在填料上的附載吸附也是十分有利的。實現了節能目的。
[0010]一般出水中微生物的含量極低,無需專門經過二沉分離,實現了設備節省之目的。
[0011]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的急劇增加,城市生活垃圾也在不斷的增加。目前,我國把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作為一項重要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來抓,努力消除生活垃圾的污染,提高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0012]但是,如果垃圾處理廠的建設和管理不當,也會產生較為嚴重的二次污染,危及當地環境安全。目前城市垃圾的主要處理方式有垃圾堆肥、垃圾衛生填埋、垃圾焚燒等,垃圾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惡臭、廢水和廢渣污染也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對相應的處理和處置技術手段進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垃圾的成分隨不同的地域、生活水平、季節、自然條件等差別很大,同時由于不同的垃圾處理和處置工藝,產生的二次污染也不盡相同,在對垃圾性質的分析的基礎上,考察處理和處置工藝的特性,結合一定的技術手段對垃圾處理和處置中產生的二次污染進行防治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0013]垃圾廢水是垃圾處理和處置過程中廣泛存在的二次污染問題,也是建設和運行垃圾填埋場、垃圾焚燒廠等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0014]使得污染極其嚴重且不能直接排放的垃圾滲濾液達到可直接排放的標準,減少了其對地下水、河水環境的污染,為后代床罩美好環境。
[0015]經預處理后的垃圾滲濾液可生化性大大提高,可采用傳統的生物技術作進一步的深化處理。據報道,采用傳統的A20、SBR或MBR工藝都能使出水達到排放的要求。但是,由于傳統工藝采用的活性污泥的活性較低,污泥負荷不高,所以相應的處理設備的容積、體積都很大,不能適合已建的城市小型垃圾處理站需要。
【發明內容】
[001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小型化、一體化和高效化,以滿足小型垃圾處理站對垃圾滲濾液處理需求的滲濾液處理裝置。
[001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滲濾液處理裝置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18]一種滲濾液處理裝置,包括絮凝桶、沉淀桶、固液分離裝置和液體降解裝置,絮凝桶通過多個注藥泵分別連接多個藥品箱,絮凝桶的桶底通過管路閥體與沉淀桶連接,在沉淀桶內部設置布水器,所述的布水器的出水端設置在沉淀桶的底部,在沉淀桶的頂部設置有液體溢流口,所述的液體溢流口與液體降解裝置連接,在沉淀桶的底部設置有固體出口,固體出口與固液分離裝置連接。在絮凝桶內對滲濾液進行中和與絮凝反應,使中和后的滲濾液酸堿度達到合適水平,便于以后的生物降解,絮凝反應產生的懸浮棉絮狀包裹滲濾液中的懸浮物,為下一步的沉淀懸浮物做好準備,沉淀桶,將滲濾液中的懸浮物進行沉淀處理,進行初步的固液分離,為下一步的徹底的固液分離做準備,固液分離后的液體在液體降解裝置內進行生物降解去除內部的有機物,使滲濾液達到排放標準。
[0019]所述的絮凝桶內部設置有曝氣裝置。曝氣裝置向絮凝桶內曝氣,對石灰水和滲濾液進行攪拌,使滲濾液與中和反應的石灰水進行充分接觸,提高了反應速度,也提高了絮凝反應的速度。
[0020]所述的絮凝桶的桶底為球面,在球面的最低點通過閥門、管路與沉淀桶連接。絮凝桶體的桶底為球面,便于桶體桶體內絮凝狀懸浮物順利滑落,由管路進入沉淀桶。
[0021]所述的沉淀桶的包括桶體和設置在桶體上部的濾網,布水器的出水端設置在濾網的下部,沉淀桶的液體溢流口設置在濾網的上部。絮凝狀懸浮物通過管路排放至濾網下部,被濾網過濾在桶體的底部,而液體從濾網中濾出,由液體溢流口排放至液體降解裝置中,結構比較獨特、簡單,對滲濾液進行初步的固液分離,便于下一步固液分離裝置徹底的固液分離。
[0022]在所述濾網的上部設置有曝氣口,曝氣口排出的氣體吹響濾網。曝氣口設置在濾網上部,不斷的向濾網吹氣,防止濾網被絮凝狀的懸浮物堵塞,保證了沉淀桶正常運轉。
[0023]所述的液體降解裝置包括三個相互連接的厭氧處理罐和一個好氧處理池,在厭氧處理罐內設置有用于負載厭氧菌群的厭氧濾芯,在管體的底部設置有污泥排放口,厭氧罐的進水端設置在罐體的底部,出水端設置在罐體的頂部。[0024]為了給好氧菌群提供足夠的氧氣,好氧處理池設置有曝氣裝置。
[0025]在液體降解裝置與沉淀桶之間設置有蓄水池用于儲蓄沉淀桶溢出的污水。
[0026]與【背景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滲濾液處理裝置,絮凝反應、固液分離、液體降解對滲濾液進行處理有效的去除了其內部的重金屬、懸浮物和有害菌群,調節到合適的酸堿度利用生物菌群降解其中的有機物質使其達到排放標準,處理充分,處理效率高,且該裝置的結構緊湊,成本低便于推廣應用。
[0027]本實用新型滲濾液處理裝置處理滲濾液的方法,在絮凝桶內調節PH值使其適合后續的生物菌群進行生物降解,在絮凝桶內加入絮凝劑,進一步絮凝去除其中的懸浮物,便于下一步的沉淀桶進行初步固液分離。沉淀桶,可以將絮凝裝的懸浮物過濾在桶體的底部,為下一步的徹底固液分離做好準備,過濾過的液體進入液體降解裝置內進行生物菌群降解去除內部的有機物質。該方法分步驟去除或預處理滲濾液中的不同物質,每個步驟有機的結合起來,環環緊扣,使處理后的滲濾液達到排放標準,固液分離出的液體再次進行循環處理,保證了排出的液體符合標準,分離出的固體可以根據需要制作成為有機肥料,或者繼續進行生降解,或者深埋,使其對環境的污染降低到最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8]圖1為本實用新型滲濾液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
[0030]如圖1所示,一種滲濾液處理裝置,包括絮凝桶1、沉淀桶2、固液分離裝置3和液體降解裝置4,絮凝桶I通過多個注藥泵5分別連接多個藥品箱6,絮凝桶內部設置有曝氣裝置7,絮凝桶的桶底為球面,在球面的最低點通過閥門、管路與沉淀桶連接,所述的沉淀桶的包括桶體和設置在桶體上部的濾網21,在沉淀桶內部設置布水器22,布水器的出水端設置在濾網的下部達到沉淀桶的底部,沉淀桶頂部的液體溢流口 23設置在濾網的上部,濾網的上部設置有曝氣口 24,曝氣口排出的氣體吹響濾網,在沉淀桶的底部設置有固體出口,固體出口與固液分離裝置連接,所述的液體溢流口與用于儲蓄沉淀桶溢出的污水的蓄水池8連接,蓄水池通過水泵81與液體降解裝置連接,所述的液體降解裝置包括三個相互連接的厭氧處理罐41和一個好氧處理池42,在厭氧處理罐內設置有用于負載厭氧菌群的厭氧濾芯43,在管體的底部設置有污泥排放口 44,厭氧罐的進水端設置在罐體的底部,出水端設置在罐體的頂部,為了給好氧菌群提供足夠的氧氣,好氧處理池設置有曝氣裝置7。在地面下設置有滲濾液池9,內部安裝有水泵91,水泵通過管道與絮凝桶連接,在水泵的周圍設置有濾網92,防止雜物進入水泵堵塞水泵。滲濾液池和蓄水池均設置有液位傳感器。
【權利要求】
1.一種滲濾液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絮凝桶、沉淀桶、固液分離裝置和液體降解裝置,絮凝桶通過多個注藥泵分別連接多個藥品箱,絮凝桶的桶底通過管路閥體與沉淀桶連接,在沉淀桶內部設置布水器,所述的布水器的出水端設置在沉淀桶的底部,在沉淀桶的頂部設置有液體溢流口,所述的液體溢流口與液體降解裝置連接,在沉淀桶的底部設置有固體出口,固體出口與固液分離裝置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滲濾液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桶內部設置有曝氣裝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滲濾液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桶的桶底為球面,在球面的最低點通過閥門、管路與沉淀桶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滲濾液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桶包括桶體和設置在桶體上部的濾網,布水器的出水端設置在濾網的下部,沉淀桶的液體溢流口設置在濾網的上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滲濾液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濾網的上部設置有曝氣口,曝氣口排出的氣體吹向濾網。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滲濾液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體降解裝置包括三個相互連接的厭氧處理罐和一個好氧處理池,在厭氧處理罐內設置有用于負載厭氧菌群的厭氧濾芯,在管體的底部設置有污泥排放口,厭氧罐的進水端設置在罐體的底部,出水端設置在罐體的頂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滲濾液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好氧處理池設置有曝氣裝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滲濾液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液體降解裝置與沉淀桶之間設置有蓄水池用于儲蓄沉淀桶溢出的污水。
【文檔編號】C02F9/14GK203754561SQ201420073258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20日
【發明者】戴兆祥, 戴前龍, 平鄭驊, 沈佳麗 申請人:揚州市綠江南環保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