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外方內圓混凝沉淀一體化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外方內圓混凝沉淀一體化沉淀池,包括絮凝混合反應池、沉淀池、攪拌機、中心傳動刮泥機、出水堰板、斜板填料以及設置于沉淀池底部的池角泥斗,絮凝混合反應池與沉淀池一體化澆鑄,整體外型為方形,底部呈倒圓錐形,絮凝混合反應池架空設置于沉淀池之上,中間反應池作為穩流筒,中心傳動刮泥機設置固定于穩流筒中,絮凝反應池充分反應最終與穩流筒連通,斜板填料分成兩塊分別安置于固定設置于池壁及絮凝混合反應池上的槽鋼牛腿上,出水堰板位于斜板填料的上面,沉淀池底部設置有池角泥斗,并設置有污泥排放管接通至池外。該一體化沉淀池混凝反應充分,排泥效果好,且大大降低占地面積。
【專利說明】一種外方內圓混凝沉淀一體化沉淀池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污水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外方內圓混凝沉淀一體化沉淀池。
【背景技術】
[0002]混凝沉淀是生活污水、工業廢水以及自來水廠常用的處理工藝,主要用于處理污水中含有的懸浮固體或膠體污染物,其工藝流程一般為:污水先進入絮凝混合池,通過機械攪拌或空氣攪拌與混凝劑及助凝劑充分混合,之后進入混凝反應池進行反應,懸浮物或者膠體污染物在藥劑作用下凝聚成較大懸浮物(礬花),最后絮體與廢水一起進入沉淀池進行沉降,去除絮狀物,達到泥水分離的效果,并排除清水和污泥。混凝沉淀工藝由于其處理效果穩定,運行費用低廉,操作簡單而得到廣泛應用。在實際應用中,絮凝混合池與反應池由于作用時間較短(13?30min),因此二者池體一般合建成多格狀方形池體,而沉淀時間較長(3?5h)且沉淀池對表面負荷要求較高,因此沉淀池一般面積較大,與絮凝反應池分開建設,呈現圓圓形結構。
[0003]沉淀池的種類繁多,但無論是平流式、輻流式還是豎流式沉淀池,占地面積均較大,斜管沉淀池雖然占地面積稍小,但處理效果一般。隨著土地資源的稀缺,節約用地也越來越受到政府部門的重視,環保工作者也開發了一系列絮凝+沉淀一體化裝置,如《一種高效混凝沉淀池》(公布號:CN 102020346A),但依舊把絮凝反應池和沉淀池分開設置,尤其是在處理規模較大的情況下(> 1000m3/d),很少把絮凝反應池和沉淀池合并建設。此外,常規圓形輻流式、豎流式混凝沉淀單元還存在難以增設斜管、刮泥設備投資大、出水效果不佳等問題。本發明設計一種外圓內方結構的混凝沉淀一體化池,主體結構為正方形池體,刮泥單元為圓形,系統可以設置在調節池或好氧池之上,并將絮凝反應區合并至沉淀池中,避免另行購置刮泥機橋架和穩流筒,同時可以與斜管單元無縫對接,實現混凝沉淀池低占地面積、低投資成本和高處理效果,具有較大應用和推廣意義。
【發明內容】
[0004](一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當前在污水處理中混凝沉淀單元占地面積大、投資費用高、處理效果差等問題,提供的一種新型混凝沉淀一體化沉淀池,在降低混凝沉淀遠遠占地面積同時降低設備投資費用,提高了處理效果。
[0006]( 二 )技術方案
[0007]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外方內圓混凝沉淀一體化沉淀池,包括絮凝混合反應池、沉淀池、攪拌機、中心傳動刮泥機、出水堰板、斜板填料以及設置于沉淀池底部的池角泥斗,一體化沉淀池邊長為3?15m,池深3.5?6m,正方形結構;池頂中部懸空排列奇數格正方形池體作為絮凝混合池反應池(池長較小無需設置刮泥機時,絮凝混合反應池可設在池體一邊且該情況絮凝反應池數量不限),絮凝混合反應池自進水起采用“上行-下行-上行”交錯布水方式增加混合均勻度,并通過導流管確定最終出水在池中間一格,絮凝混合反應池視情況安裝機械攪拌機或曝氣攪拌管;絮凝混合反應池中間一格反應池兼作穩流筒(池長7?15m時作為中心傳動刮泥機的穩流筒,池長3?7m是作為豎流沉淀池的穩流筒),經過混凝反應的出水采用豎流式結構布水進入主體沉淀池,反應池同時作為刮泥機走橋;沉淀池底部為刮泥機圓形溝槽,呈圓錐形,在方形池體四角與底部圓形刮泥溝槽連接處,采用55?60°的傾角作為弧形污泥槽,確保四角死區的泥能依靠重力自流進入刮泥機刮泥區域而最終排出;在池長較小的情況下(3?7m),可不采用刮泥機,依靠泥斗重力靜壓排泥,在池長較長的情況下(10?15m)時,池體四角采用超過55°的傾角作為污泥槽較為困難(高度不夠),此時需在池體四角各設置池角泥斗,泥斗兩側的傾角為55?60°,泥斗為弧形同心圓形狀,四個泥斗通過四根DN200的污泥管(設置傾角為O?0.5% )與刮泥機中央大泥斗連接,確保在池長較長情況下池體不產生排泥死區;在污泥沉淀區上部,池壁與中間反應池之間設置牛腿與槽鋼安置斜管填料,確保整個沉淀池的表面負荷可以控制在1.5m3/m2h甚至更高,間接降低了整個池體的占地面積,斜管填料一般選用80mm以上PP材質斜管填料,確保不堵塞,經過混凝反應之后的出水在穩流后進行均相布水,并經過斜管填料后,通過出水堰板排放。本發明池體構造嚴密,功能強大,出水效果較好。
[0008]當池長低于3m時,一體化沉淀池較難采用鋼筋混凝土澆注,但如采用鋼板或其他焊接材質制作一體化沉淀池,仍可按照上述技術方案同比例縮小進行靈活設計,以減少投資和占地面積。池長大于15m時,中間反應池的結構穩定性較難控制,一般不再采用本發明所述的一體化混凝沉淀池。經過核算,適合本發明的污水處理規模為O?5000m3/d左右。
[0009]此外,在用地較為緊張時,本發明所述池體可直接架空安置在方形的其他池體之上(如調節池、好氧池),解決了沉淀池(原來較多采用圓形結構)與方形其他池體較難銜接的問題。
[0010](三)有益效果
[0011]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發明將傳統的絮凝混合池、絮凝反應池以及絮凝沉淀池納為一體,且外方內圓的結構可以直接架置于其他池體之上,水利條件優越,同時又減少了占地面積;絮凝混合反應池采用多格池體加藥過渡融合,并設置有攪拌機,增加了混合均勻度,最終通過中央穩流筒進入沉淀池,經過中心傳動刮泥機攪拌作用,混合后的池水上行,經過斜板填料的延長沉淀,再從出水堰板排出,保證了沉淀足夠的時間,確保了反應的完全以及運行成本的低廉;反應池中間一格反應池兼作穩流筒,反應池兼作刮泥機走橋,減少了設備該部分的投資成本;沉淀池底部采用刮泥機排泥以及重力排泥,并依靠方形池體底部四角設置的泥斗確保不產生排泥死區,保證了排泥系統的有效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發式作簡要說明:
[0014]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本發明的半剖示圖。
[0016]圖3是本發明沉淀池底部結構示意圖。
[0017]圖4是本發明池角泥斗局部半剖示意圖。
[0018]圖5是本發明池角泥斗截面示意圖。
[0019]1-絮凝混合反應池;2_沉淀池;3_攪拌機;4-中心傳動刮泥機;5-出水堰板;6-斜板填料;7-池角泥斗;8_穩流筒;9-進水管;10_加藥管;11_導流孔;12-導流管;13-槽鋼牛腿;14_中央大泥斗;15_污泥連通管;16_調節池;17_出水管;18_走道板;19-鋼梯;20_污泥排放管;41_底部刮泥架。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如圖1、圖2所示的一種外方內圓混凝沉淀一體化沉淀池,包括絮凝混合反應池1、沉淀池2、攪拌機3、中心傳動刮泥機4、出水堰板5、斜板填料6以及設置于沉淀池2底部的池角泥斗7,所述絮凝混合反應池I與沉淀池2 —體化澆鑄,所述絮凝混合反應池I架置于沉淀池2上面,整體外型為方形,底部呈倒圓錐形,所述絮凝混合反應池I根據池長等分設置為奇數個架空式池體且中間池體設置為底端開口狀作為穩流筒8,所述攪拌機3設置于所述每個絮凝混合反應池I內,中心傳動刮泥機4設置固定于穩流筒8中,所述池邊口處的絮凝混合反應池I設置有進水管9以及加藥管10,相鄰絮凝混合反應池I通過導流孔11貫通,相間絮凝混合反應池I通過導流管12貫通,其一絮凝混合反應池I通過導流孔11與穩流筒8連通,所述斜板填料6對稱中央絮凝混合反應池I分成兩塊,分別安置于固定設置于池壁及絮凝混合反應池I上的槽鋼牛腿13上,所述出水堰板5位于斜板填料6的上面。[0021 ] 如圖3-圖5所述,所述池角泥斗7分布于方形沉淀池2的四角,所述沉淀池2的底部中央還設置有中央大泥斗14,所述四個池角泥斗7各通過池底設置的污泥連通管15連通至中央大泥斗14,所述中央大泥斗14通過一污泥排放管20連通至池外。
[0022]其中,所述中心傳動刮泥機4底部刮泥架41呈與池底倒圓錐形相匹配的圓錐狀。
[0023]進一步地,所述方形沉淀池2底部可以是調節池16、好氧池或其他方形池體中的一種,提高了一體化沉淀池與其他池體的銜接性,減少了占地面積。
[0024]進一步地,所述池頂邊口對應每塊出水堰板5設置有出水管17,池頂邊口設置有走道板18,池體側面還設置有鋼梯19。
[0025]進一步地,所述斜板填料6為若干PP管傾斜密集排布而成。
[0026]進一步地,所述池角泥斗7兩側的傾角為55?60°,所述池角泥斗7為弧形同心圓形狀。
[0027]進一步地,所述污泥連通管15與池底設置傾角為O?0.5%。
[0028]下面結合圖1-圖5詳細的介紹本發明實施例的外方內圓混凝沉淀一體化沉淀池的工作過程。
[0029]污水首先通過進水管9進入絮凝混合反應池1,并通過加藥管10加入酸、堿和PAC等混合藥劑,如圖1中所述,污水從底部絮凝混合反應池I進入,經導流孔11上行進入第二個絮凝混合反應池1,第二個絮凝混合反應池I再經導流管12進入最頂端的絮凝混合反應池1,再經導流孔11下行進入下面的絮凝混合反應池1,最終進入中間穩流筒8,且在每一個絮凝混合反應池I中都設置有攪拌機3或曝氣攪拌管,該過程循環流動,充分混合,混合液均勻布水以后豎流式進入底部沉淀池2,混合液進入沉淀池2進一步沉淀,沉淀產生的污泥經中心傳動刮泥機4進入中央大泥斗14,池角的污泥進入池角泥斗7,經重力靜壓,池角污泥從污泥連通管15 —起集中至中央大泥斗14,最后從污泥排放管20排出池外,沉淀池2內經混合處理過的水源上行,經過斜板填料6,最終由出水堰板5以及出水管17排出。斜板填料6為斜置PP管密集排布,提高沉淀時長,在有限的資源面積下,提高沉淀時長,從側面也降低了占地面積,該一體池可以架置于其他方形池體上,在用地緊張的情況下,減少土地資源不必要的浪費。
[0030]另一方面,池頂邊口處設置有走道板18以及鋼梯19,可以很好地方便工作人員進入池頂進行觀察以及檢查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
[0031]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明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到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本發明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
【權利要求】
1.一種外方內圓混凝沉淀一體化沉淀池,包括絮凝混合反應池(I)、沉淀池(2)、攪拌機(3)、中心傳動刮泥機(4)、出水堰板(5)、斜板填料(6)以及設置于沉淀池(2)底部的池角泥斗(7),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混合反應池(I)與沉淀池(2) —體化澆鑄,所述絮凝混合反應池(I)架置于沉淀池(2)上面,整體外型為方形,底部呈倒圓錐形,所述絮凝混合反應池(I)根據池長等分設置為奇數個架空式池體且中間池體設置為底端開口狀作為穩流筒(8),所述攪拌機(3)設置于所述每個絮凝混合反應池(I)內,中心傳動刮泥機(4)設置固定于穩流筒(8)中,所述池邊口處的絮凝混合反應池(I)設置有進水管(9)以及加藥管(10),相鄰絮凝混合反應池⑴通過導流孔(11)貫通,相間絮凝混合反應池⑴通過導流管(12)貫通,其一絮凝混合反應池(I)通過導流孔(11)與穩流筒(8)連通,所述斜板填料(6)對稱中央絮凝混合反應池(I)分成兩塊,分別安置于固定設置于池壁及絮凝混合反應池⑴上的槽鋼牛腿(13)上,所述出水堰板(5)位于斜板填料(6)的上面,所述池角泥斗(7)分布于方形沉淀池(2)的四角,所述沉淀池(2)的底部中央還設置有中央大泥斗(14),所述四個池角泥斗(7)各通過池底設置的污泥連通管(15)連通至中央大泥斗(14),所述中央大泥斗(14)通過一污泥排放管(20)連通至池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外方內圓混凝沉淀一體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傳動刮泥機(4)底部刮泥架(41)呈與池底倒圓錐形相匹配的圓錐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外方內圓混凝沉淀一體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沉淀池(2)底部可以是調節池(16)、好氧池或其他方形池體中的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外方內圓混凝沉淀一體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頂邊口對應每塊出水堰板(5)設置有出水管(17),池頂邊口設置有走道板(18),池體側面還設置有鋼梯(19)。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外方內圓混凝沉淀一體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填料(6)為若干PP管傾斜密集排布而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外方內圓混凝沉淀一體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角泥斗(7)兩側的傾角為55?60°,所述池角泥斗(7)為弧形同心圓形狀。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外方內圓混凝沉淀一體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連通管(15)與池底設置傾角為O?0.5%。
【文檔編號】C02F1/52GK104261542SQ201410546028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6日
【發明者】涂勇, 張龍, 喻學敏, 吳偉, 白永剛, 林喬喬 申請人: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