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含酚廢水處理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化工領域,涉及一種含酚廢水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根據煤氣站含酚廢水特點,要將其處理后用于灰場沖灰,單一的物化、化學、生化法均達不到理想的處理效率,綜合考慮含酚廢水水量、處理后的效果和經濟效益,尋求一種聯合各種技術的處理方法或高級氧化處理技術很有必要。多項技術集成的處理方法充分利用多項技術的處理能力,并可能產生各項技術之間的協同作用。
發明內容本發明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處理效果好、處理效率高的含酚廢水處理系統。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明的含酚廢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連接的隔油沉淀池、氣浮除油機、萃取脫酚處理池、超聲波催化氧化罐、A2/0池和回用池,隔油沉淀池和氣浮除油機還連接集油罐,超聲波催化氧化罐和A2/0池還連接污泥濃縮池。隔油沉淀池包括相互連接的一級隔油沉淀池和二級隔油沉淀池,二者分別連接集油罐。A2/0池包括依次連接的厭氧處理池、缺氧處理池和好氧處理池,三者分別連接污泥濃縮池。含酚廢水處理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驟:萃取、超聲波催化氧化、厭氧一耗氧組合工藝A2/0。厭氧一耗氧組合工藝A2/0步驟中,包括如下步驟:厭氧處理、缺氧處理、好氧處理。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打破了常規含酚廢水的單一處理方式,采用多種處理方法組合的工藝和設備處理含酚廢水,不僅可以回收廢水當中的酚,而且出水水質滿足電廠沖灰水要求,拓展了廢水資源化途徑,便于推廣使用。杜絕了含酚廢水中的酚對外界環境的污染。
圖1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為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例。本發明的含酚廢水處理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隔油沉淀池、氣浮除油機、萃取脫酚處理池、超聲波催化氧化罐、A2/0池和回用池,隔油沉淀池和氣浮除油機還連接集油罐,超聲波催化氧化罐和A2/0池還連接污泥濃縮池。隔油沉淀池包括相互連接的一級隔油沉淀池和二級隔油沉淀池,二者分別連接集油罐。A2/0池包括依次連接的厭氧處理池、缺氧處理池和好氧處理池,三者分別連接污泥濃縮池。含酚廢水處理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驟:萃取、超聲波催化氧化、厭氧一耗氧組合工藝A2/0。萃取步驟中,萃取劑用20-40%TBP-煤油溶液。超聲波催化氧化步驟中,將廢水泵入超聲波反應罐,并在廢水中加入無害環境的強氧化劑H2O2或03。煤氣站含酚廢水特點為COD、NH3-N含量高,采用單一的好氧或厭氧工藝生物降解有機物的能力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對煤氣站高濃度含酚廢水進行萃取回收酚并進行超聲波催化氧化后,廢水水質可生化性滿足生物法處理要求,再進一步選用生物法當中的厭氧一耗氧組合工藝A2/0工藝處理含酚廢水。①厭氧池超聲波反應罐出水自流至厭氧池,廢水與池中組合填料上生物膜(厭氧菌)充分接觸進行生化反應。在厭氧段,廢水中的甲酚、苯酚、二甲酚等酚類化合物,以及喹啉、吲哚為代表的含氮雜環化合物大部分得到了轉化和降解,為后續的處理提供易于氧化分解的有機底物,即提高了廢水的可生化性。②缺氧池在此以進水的有機物作為反硝化的碳源和能源,以回流沉淀池出水中的硝態氮為反硝化的氧源,在池中組合填料上生物膜(兼性菌團)作用下進行反硝化脫氮反應,使回流液中的NO2-N ;N03-N轉化為N2排出,同時降解有機物。③好氧池微生物的生物化學過程主要在好氧池中進行的。廢水中的氨氮在此被氧化成亞硝態氮及硝態氮。缺氧池出水流入好氧池,與經污泥泵提升后送回到好氧池的活性污泥充分混合,由微生物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充氧采用雙螺旋曝氣器,同時對混合液進行攪拌。另外還需投加純堿(Na2CO3)及磷鹽,純堿投加方式為沿好氧池混合液流向分段投加,回流污泥量應為好氧池處理水量的3 4倍。(為保證好氧池內活性污泥濃度相對穩定,需要將好氧池排出的部分污泥回流,補充好氧池混合液流出帶走的活性污泥)。
權利要求1.一種含酚廢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連接的隔油沉淀池、氣浮除油機、萃取脫酚處理池、超聲波催化氧化罐、AVo池和回用池,隔油沉淀池和氣浮除油機還連接集油罐,超聲波催化氧化罐和A2/0池還連接污泥濃縮池。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酚廢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隔油沉淀池包括相互連接的一級隔油沉淀池和二級隔油沉淀池,二者分別連接集油罐。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酚廢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A2/0池包括依次連接的厭氧處理池、缺氧處理池和好氧處理池,三者分別連接污泥濃縮池。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含酚廢水處理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隔油沉淀池、氣浮除油機、萃取脫酚處理池、超聲波催化氧化罐、A2/O池和回用池,隔油沉淀池和氣浮除油機還連接集油罐,超聲波催化氧化罐和A2/O池還連接污泥濃縮池。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僅可以回收廢水當中的酚,而且出水水質滿足電廠沖灰水要求,拓展了廢水資源化途徑。將含酚廢水處理后的出水用于電廠沖灰系統的補水,利用沖灰水中的灰渣進一步吸附出水中含有的微量酚,灰渣可作為筑路材料,杜絕污染。
文檔編號C02F9/14GK203159386SQ20132002648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8日
發明者張剛, 崔兆杰 申請人:信發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