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黃粉蟲養殖罐及其用途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大型黃粉蟲養殖罐及其在養殖黃粉蟲和處理餐廚垃圾中的應用,該養殖罐的罐體底部呈圓錐形,養殖罐的出料口設在圓錐形罐底的最底部;罐體內部的縱軸位置是攪拌軸,攪拌軸上連接若干個攪拌臂,攪拌臂向上與攪拌軸形成小于90°的夾角;所述的攪拌軸與攪拌臂均為內部中空并相互連通,攪拌軸與攪拌臂上開有氣孔;罐體內部設有溫度、濕度感應裝置,該感應裝置與罐體外部的調控柜連接,調控柜與溫度、濕度調控機組連接,調控機組則與加壓裝置、攪拌軸依次連通。本發明的養殖罐設置有攪拌軸、攪拌臂且均為內中空并附有氣孔,不同溫濕的氣體通過加壓裝置注入攪拌軸、臂進而噴入進罐體內部,可以調控罐體內部的溫濕以及氧氣含量,避免黃粉蟲幼蟲因缺氧、溫度過高、濕度低而導致死亡。
【專利說明】大型黃粉蟲養殖罐及其用途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餐廚垃圾處理領域,具體涉及大型黃粉蟲養殖罐及其在養殖黃粉蟲和處理餐廚垃圾上的用途。
【背景技術】
[0002]我國每年產生1.5億噸以上的生活垃圾,年增長率為10%。截至2010年底,全國655個城市的生活垃圾清運量達1.52億噸,各類生活垃圾處理場集中處理量約I億噸,集中處理率不足70%,“垃圾圍城”的現象日益嚴重。
[0003]從環境保護的觀點出發,餐廚垃圾是一種污染,而從資源利用的角度出發,這是一種資源。如果城市規劃中能將其收集并與黃粉蟲養殖結合處理,不僅可以緩解垃圾圍城的問題,還可以變廢為寶。
[0004]傳統的黃粉蟲養殖是將黃粉蟲置于長80cm、寬50cm、高15cm的養殖箱里進行飼養。同時需要配備網篩,用來篩除飼養箱中的蟲糞。當篩除蟲糞時,需要將飼養箱搬起來將幼蟲倒入網篩,篩完后,再將幼蟲倒回飼養箱中。在幼蟲的整個飼養期中,要重復若干次篩除蟲糞動作,使得飼養過程中飼養人員勞動量偏高,同時極易造成幼蟲損傷,導致幼蟲死亡。此外,養殖箱沒有設置相關的溫度、濕度調控裝置,不能有效地模擬黃粉蟲在最佳生態環境下進行最適生產増殖的模式。
【發明內容】
[0005]為了克服現有的黃粉蟲養殖箱在養殖過程中存在著需要將幼蟲倒入網篩以篩除蟲糞的繁瑣操作,以及缺乏溫度、濕度調控裝置的缺陷,本發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ー種大型黃粉蟲養殖罐。`
[0006]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的大型黃粉蟲養埴罐在養埴黃粉蟲和處理餐廚垃圾上的用途。
[0007]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0008]ー種大型黃粉蟲養殖罐,其罐體底部呈圓錐形,養殖罐的出料ロ設在圓錐形罐底的最底部;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使幼蟲、蟲糞和餐廚垃圾干粉可以在重力作用下由出料ロ自然倒出,省去要搬起養殖箱倒入網篩的繁瑣操作。
[0009]罐體內部的縱軸位置是攪拌軸,攪拌軸上連接若干個攪拌臂,攪拌臂向上與攪拌軸形成小于90°的夾角。攪拌臂的設計是為了充分利用罐體內空間,使養殖罐可以一次性地容納更多的幼蟲和餐廚垃圾干粉。攪拌軸轉動起來之后可以利用其離心カ使幼蟲和餐廚垃圾干粉充分接觸,提高幼蟲對餐廚垃圾干粉的吸收;離心カ與重力還可以使罐體內物料流向出料ロ。
[0010]所述的攪拌軸與攪拌臂均為內部中空并相互連通,攪拌軸與攪拌臂上開有氣孔。
[0011]罐體內部設有溫度、濕度感應裝置,該感應裝置與罐體外部的調控柜連接,調控柜與溫度、濕度調控機組連接,調控機組則與加壓裝置、攪拌軸依次連通。感應裝置收集罐體內的溫度、濕度信息后將其發送到調控柜,調控柜則發出指令給溫度、濕度調控機組,調控機組再將特定溫度、濕度的氣體經由加壓裝置送入攪拌軸和攪拌臂內,并最終經由攪拌軸和攪拌臂上的氣孔進入罐體內部,達到調控罐內溫度、濕度的目的。[0012]罐體外部裝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連接轉軸,轉軸與攪拌軸轉動連接。[0013]養殖罐的入料口設在罐體的頂部。[0014]上述的大型黃粉蟲養殖罐可用于養殖黃粉蟲和處理餐廚垃圾,具體包括以下步驟:[0015]將餐廚垃圾干粉倒入罐體內;然后加入黃粉蟲幼蟲,幼蟲占餐廚垃圾干粉質量的 1/2 ;養殖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要轉動攪拌軸,同時當罐體內溫度不在25-30°C范圍內,濕度不在10-12%范圍內時,要輸入特定溫度、濕度的氣體,調節罐內溫度、濕度在上述范圍內;經過6天的養殖后,打開出料口,同時轉動攪拌軸,將罐內的黃粉蟲、蟲糞和剩余的餐廚垃圾干粉排到罐外;[0016]所述的黃粉蟲幼蟲優選20日齡的幼蟲。[0017]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的優點及效果:[0018]1、本發明的大型黃粉蟲養殖罐對餐廚垃圾干粉的處理量大,在處理餐廚垃圾干粉的同時養殖了黃粉蟲,一舉兩得;本發明的養殖罐還有效地利用了空間,減少占地面積,節約地方。[0019]2、本發明的大型黃粉蟲養殖罐設置有攪拌軸、攪拌臂且攪拌軸、臂均為內中空并附有氣孔,不同溫濕的氣體通過加壓裝置注入攪拌軸、臂進而噴入進罐體內部,可以降低黃粉蟲幼蟲所受的壓力、調控罐體內部的溫濕以及氧氣含量,避免黃粉蟲幼蟲因缺氧、溫度過高、濕度低而導致死亡。[0020]3、本發明的大型黃粉蟲養殖罐設置有溫度、濕度感應裝置,可實時監控罐體內的溫度、濕度,從而模擬黃粉蟲幼蟲在自然生態環境下的最佳生長環境,促使黃粉蟲幼蟲快速生長。[0021]4、本發明的大型黃粉蟲養殖罐綜合考慮了黃粉蟲的生物學特性、機械設備的連貫性、人工操作以及維修的簡便性,具有調控全面、結構合理、簡單實用、優質高效、便于維修等優點。【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22]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大型黃粉蟲養殖罐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罐體,2-電機, 3-攪拌軸,4-氣孔,5-攪拌臂,6-出料口,7-溫度、濕度調控機組,8-調控柜,9-加壓裝置, 10-入料口,11-輸出軸,12-轉軸,13-溫度、濕度感應裝置。【具體實施方式】[0023]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0024]實施例[0025]一種大型黃粉蟲養殖罐,其罐`體I底部呈圓錐形,養殖罐的出料口 6設在圓錐形罐底的最底部;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使幼蟲、蟲糞和餐廚垃圾干粉可以在重力作用下由出料口 6自然倒出,省去要搬起養殖箱倒入網篩的繁瑣操作。[0026]罐體I內部的縱軸位置是攪拌軸3,攪拌軸3上連接若干個攪拌臂5,攪拌臂5向上與攪拌軸3形成小于90°的夾角。攪拌臂5的設計是為了充分利用罐體I內空間,使養殖罐可以一次性地容納更多的幼蟲和餐廚垃圾干粉。攪拌軸3轉動起來之后可以利用其離心力使幼蟲和餐廚垃圾干粉充分接觸,提高幼蟲對餐廚垃圾干粉的吸收;離心力與重力還可以使罐體I內物料流向出料口 6。[0027]所述的攪拌軸3與攪拌臂5均為內部中空并相互連通,攪拌軸3與攪拌臂5上開有氣孔4。[0028]罐體I內部設有溫度、濕度感應裝置13,該感應裝置13與罐體外部的調控柜8連接,調控柜8與溫度、濕度調控機組7連接,調控機組7則與加壓裝置9、攪拌軸3依次連通。 感應裝置13收集罐體內的溫度、濕度信息后將其發送到調控柜8,調控柜8則發出指令給溫度、濕度調控機組7,調控機組7再將特定溫度、濕度的氣體經由加壓裝置9送入攪拌軸3 和攪拌臂5內,并最終經由攪拌軸3和攪拌臂5上的氣孔4進入罐體I內部,達到調控罐內溫度、濕度的目的。[0029]罐體外部裝有電機2,電機2的輸出軸11連接轉軸12,轉軸12與攪拌軸3轉動連接。[0030]養殖罐的入料口 10設在罐體的頂部。[0031]上述的大型黃粉蟲養殖罐可用于養殖黃粉蟲和處理餐廚垃圾,具體包括以下步驟:[0032]將餐廚垃圾干粉倒入罐體I內;然后加入黃粉蟲幼蟲(20日齡的幼蟲),幼蟲占餐廚垃圾干粉質量的1/2 ;養殖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要轉動攪拌軸3,同時當罐體內溫度不在25-30°C范圍內,濕度不在10-12%范圍內時,要輸入特定溫度、濕度的氣體,調節罐內溫度、濕度在上述范圍內;經過6天的養殖后,打開出料口 6,同時轉動攪拌軸3,將罐內的黃粉蟲、蟲糞和剩余的餐廚垃圾干粉排到罐外。[0033]上述實施例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 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ー種大型黃粉蟲養殖罐,特征在于:其罐體底部呈圓錐形,養殖罐的出料ロ設在圓維形te底的最底部; 罐體內部的縱軸位置是攪拌軸,攪拌軸上連接若干個攪拌臂,攪拌臂向上與攪拌軸形成小于90°的夾角; 所述的攪拌軸與攪拌臂均為內部中空并相互連通,攪拌軸與攪拌臂上開有氣孔; 罐體內部設有溫度、濕度感應裝置,該感應裝置與罐體外部的調控柜連接,調控柜與溫度、濕度調控機組連接,調控機組則與加壓裝置、攪拌軸依次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黃粉蟲養殖罐,其特征在于:罐體外部裝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連接轉軸,轉軸與攪拌軸轉動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黃粉蟲養殖罐,其特征在于:養殖罐的入料ロ設在罐體的頂部。
4.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大型黃粉蟲養埴罐在養埴黃粉蟲和處理餐廚垃圾中的應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大型黃粉蟲養殖罐在養殖黃粉蟲和處理餐廚垃圾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將餐廚垃圾干粉倒入罐體內;然后加入黃粉蟲幼蟲,幼蟲占餐廚垃圾干粉質量的1/2 ;養殖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要轉動攪拌軸,同時當罐體內溫度不在25-30°C范圍內,濕度不在10-12%范圍內時,要輸入特定溫度、濕度的氣體,調節罐內溫度、濕度在上述范圍內;經過6天的養殖后,打開出料ロ,同時轉動攪拌軸,將罐內的黃粉蟲、蟲糞和剩余的餐廚垃圾干粉排到罐外。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大型黃粉蟲養殖罐在養殖黃粉蟲和處理餐廚垃圾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黃粉蟲幼蟲為20日齡的幼蟲。
【文檔編號】B09B3/00GK103493789SQ201310482256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5日
【發明者】馬廣智, 凌源智, 陳世文, 陳美玲, 黃儒強, 吳萍萍, 尹艷艷, 張凌霄, 曾健輝, 孔繁茂, 朱寶君, 黃中豪 申請人:華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