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酸性污水調漿中和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酸性污水中和調漿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酸性污水調漿中和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酸性污水直接進入中和槽,電石渣用二次水調漿后進入中和槽與酸性污水混合。這種調漿中和系統(方式)的主要問題為中和過程中系統進入二次水量較大,中和后料漿量增大,處理后的二次水又回系統沖灰,在系統中循環,重復增加系統負擔及設備損耗。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減少系統設備損耗及系統負擔的酸性污水調衆中和系統。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酸性污水調漿中和系統包括酸性污水管、酸性污水緩沖槽和中和槽,酸性污水管與所述酸性污水緩沖槽和中和槽分別連通,所述緩沖槽通過連接管路與中和槽相連通,中和槽上設有排放管路。所述酸性污水管上設有污水泵。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使用時,污水泵將酸性污水升壓。由于酸性污水管同時與酸性污水緩沖槽和中和槽相連通,因此升壓后的酸性污水就分成兩路,一路進入酸性污水緩沖槽,另一路進入中和槽。在酸性污水緩沖槽內用酸性污水進行沖灰(電石渣)調漿,調整灰漿PH值至10 - 11。調整后的灰漿通過連接管路進入中和槽,與中和槽內的酸性污水進行中和,調節灰漿與酸性污水的比例,使中和后污水的PH達到6 - 9,達標后開啟排放閥,使中和槽內的污水通過排放管路排出。由于本系統在工作中直接利用酸性污水調漿,無須使用二次水,因此可以避免二次水在系統中循環,減少系統設備損耗及系統負擔。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圖I中箭頭所示方向為污水的流動方向),本實用新型的酸性污水調漿中和系統包括酸性污水管2、酸性污水緩沖槽3和中和槽,酸性污水管2與所述酸性污水緩沖槽3和中和槽4分別連通,所述緩沖槽3通過連接管路5與中和槽4相連通,中和槽4上設有排放管路6,排放管路6上設有排放閥7。所述酸性污水管2上設有污水泵I。使用時,污水泵I將酸性污水升壓。由于酸性污水管2同時與酸性污水緩沖槽3和中和槽4相連通,因此升壓后的酸性污水就分成兩路,一路進入酸性污水緩沖槽3,另一路進入中和槽。在酸性污水緩沖槽3內用酸性污水進行沖灰(電石渣)調漿,調整灰漿pH值
3至10 — 11。調整后的灰漿通過連接管路5進入中和槽4,與中和槽4內的酸性污水進行中和,調節灰漿與酸性污水的比例,使中和后污水的PH達到6 — 9,達標后開啟排放閥7,使中和槽4內的污水通過排放管路6排出。由于本系統在工作中直接利用酸性污水調漿,無須使用二次水,因此可以避免二次水在系統中循環,減少系統設備損耗及系統負擔。本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形狀、材料、結構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酸性污水調漿中和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酸性污水管、酸性污水緩沖槽和中和槽,酸性污水管與所述酸性污水緩沖槽和中和槽分別連通,所述緩沖槽通過連接管路與中和槽相連通,中和槽上設有排放管路,排放管路上設有排放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酸性污水調漿中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污水管上設有污水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酸性污水調漿中和系統,包括酸性污水管、酸性污水緩沖槽和中和槽,酸性污水管與所述酸性污水緩沖槽和中和槽分別連通,所述緩沖槽通過連接管路與中和槽相連通,中和槽上設有排放管路,排放管路上設有排放閥,酸性污水管上設有污水泵。使用時酸性污水分成兩路,一路進入酸性污水緩沖槽,另一路進入中和槽。在酸性污水緩沖槽內用酸性污水進行沖灰調漿,調整灰漿pH值至10-11。灰漿通過連接管路進入中和槽,與中和槽內的酸性污水進行中和,使污水的pH達到6-9,達標后將污水通過排放管路排出。由于本系統在工作中直接利用酸性污水調漿,無須使用二次水,因此可以避免二次水在系統中循環,減少系統設備損耗及系統負擔。
文檔編號C02F1/66GK202766348SQ20122043647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0日
發明者劉曉勃, 張學軍, 張曉峰, 李建政 申請人:靈寶金源礦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