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煤渣吸附含油廢水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用煤渣吸附含油廢水裝置技術領域[0001]一種用煤渣吸附含油廢水裝置,屬廢水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含油廢水中所含的油類物質,包括天然石油、石油產品、焦油及其分餾物,以及食用動植物油和脂肪類。不同行業排出的廢水所含油類物質的濃度差異很大。如煉油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含油量約為150 1000毫克/升,焦化廠廢水中焦油含量約為500 800毫克/升,煤氣發生站排出的廢水中的焦油含量可達2000 3000毫克/升。處理含油廢水的方法種類很多,一般有氣浮法、吸附法、電化學法、絮凝法、生物法、鹽析法、電解法、膜分離法、高級氧化法等,其中含油廢水用吸附法比較常見,有較好的吸附效果,但關鍵在吸附材料的應用上存在諸多的問題,如活性炭、樹脂、纖維等等,雖然吸附性能好,但容易粘結飽和,更換頻率高,而且所采用的設備結構復雜、制造困難,造價又大,運行成本高,操作維修不方便,除油效果也不穩定。發明內容[0003]為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用煤渣吸附含油廢水裝置,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0004]一種用煤渣吸附含油廢水裝置,它包括長方體的池體,在池體內設有鏈條爐排組件、出渣機構、煤渣層、進水管、出水管及排污管,所述池體依次由A沉淀池、B沉淀池、C沉淀池、D沉淀池和清水池構成,在清水池上方還設有煤渣吸附池,并相互連成一體,所述鏈條爐排組件置于A沉淀池、B沉淀池、C沉淀池、D沉淀池的池頂板上,與驅動機構聯接旋轉、且驅動機構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出渣機構置于煤渣吸附池內,所述煤渣層的煤渣由送渣車卸料之鏈條爐排組件面上,所述出渣機構出渣口的下方配有出渣車,所述進水管從煤渣吸附池的池壁下部接入、且出水管與清水池的池壁相連,所述池體煤渣進料處的池壁內側設有溢水槽,所述溢水槽與連通水管相連、且連通水管的另一端接入A沉淀池內,所述排污管的二個接管上分別設有A排污閥和B排污閥,并與B沉淀池和D沉淀池的下部池壁連接。[0005]所述的一種用煤渣吸附含油廢水裝置,所述池體內的煤渣層隨著鏈條爐排組件的運動而翻落至煤渣吸附池內的出渣端,所述進水管內的含油廢水從煤渣吸附池下部池壁進入,由下而上流入煤渣層,其水流方向與鏈條爐排組件上的煤渣層運動方向相反。[0006]所述的一種用煤渣吸附含油廢水裝置,所述池體內的A沉淀池、B沉淀池、C沉淀池、D沉淀池和清水池之間的隔墻上設有上下位置交叉的A流水口、B流水口、C流水口和D 流水口。[0007][0006]所述的一種用煤渣吸附含油廢水裝置,所述出水管內的水位與煤渣層之上的水位保持一致,所述鏈條爐排組件寬度為Im I. 5m,所述煤渣層厚度可控制在200_ 300_,所述裝置的池體可采用鋼砼澆制或鋼板焊制。
[0008]圖I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用煤渣吸附含油廢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0009]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用煤渣吸附含油廢水裝置的平面示意圖。圖中1_池體, 2-A沉淀池,3-A流水口,4-B沉淀池,5-B流水口,6-C沉淀池,7-C流水口,8-D沉淀池,9-D 流水口,10-清水池,11-出水管,12-進水管,13-出洛車,14-出渣機構,15-煤渣吸附池,16-煤渣層,17-鏈條爐排組件,18-送渣車,19-溢水槽,20-連通水管,21-排污管,22-A排污閥,23B排污閥,24-驅動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如圖I、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用煤渣吸附含油廢水裝置,它包括長方體的池體1,在池體I內設 有鏈條爐排組件17、出渣機構14、煤渣層16、進水管11、出水管12及排污管21,所述的池體I依次由A沉淀池2、B沉淀池4、C沉淀池6、D沉淀池8和清水池10 構成,在清水池10上方還設有煤渣吸附池15,并相互連成一體。[0011 ] 所述的鏈條爐排組件17置于A沉淀池2、B沉淀池4、C沉淀池6、D沉淀池8的池頂板上,與驅動機構24聯接旋轉、且驅動機構24固定在地面上。[0012]所述的出渣機構14置于煤渣吸附池15內,煤渣層16的煤渣由送渣車18卸料之鏈條爐排組件17面上,出渣機構14出渣口的下方配有出渣車13。[0013]所述進水管12從煤渣吸附池15的池壁下部接入,出水管11與清水池10的池壁相連。[0014]所述的池體I煤渣進料處的池壁內側設有溢水槽19,溢水槽19與連通水管20相連、且連通水管20的另一端接入A沉淀池2內。[0015]所述的排污管21的二個接管上分別設有A排污閥22和B排污閥23,并與B沉淀池4和D沉淀池8的下部池壁連接。[0016]本實施例的實施效果[0017]所述煤渣層16的煤渣由送渣車18卸料之鏈條爐排組件17面上,形成煤渣層16 之厚度在200mm 300mm之間;通過驅動機構24帶動鏈條爐排組件17實現同步旋轉,使煤渣層16隨著鏈條爐排組件17運動而翻落至煤渣吸附池15內;進水管12內的含油廢水從煤渣吸附池15下部池壁進入,由下而上流入煤渣層16,其含油廢水的水流方向與鏈條爐排組件17上的煤渣層16運動方向相反,使含油廢水中的油污染物被煤渣層16的煤渣有效吸附;而吸附后的煤渣通過出渣機構14的出渣口自落到出渣車13中,可送入鍋爐燃燒;通過煤渣層16吸附的含油廢水上清水流入溢水槽19,經連通水管20接入A沉淀池2內,再經A 沉淀池2、B沉淀池4、C沉淀池6、D沉淀池8自然沉淀,使剩余浮油浮在池內水面,達標水經清水池10儲存后接入出水管11排放;因A沉淀池2與B沉淀池4、C沉淀池6與D沉淀池8之間的隔墻下部相應設有A流水口(3)和C流水口(7),使二個池互相貫通,并在B沉淀池4和C沉淀池6的池壁外側下部設有A排污閥22和B排污閥23且與排污管21連接, 可排放池內剩余浮油和其它污染物至污泥處理系統。通過該實用新型,可將處理后的含油廢水可達標排放,裝置結構簡單,建設投資小,運行成本低,吸附效果好。
權利要求1.一種用煤渣吸附含油廢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長方體的池體(1),在池體(I) 內設有鏈條爐排組件(17)、出渣機構(14)、煤渣層(16)、進水管(12)、出水管(11)及排污管(21),所述池體(I)依次由A沉淀池(2)、B沉淀池(4)、C沉淀池(6)、D沉淀池(8)和清水池(10)構成,在清水池(10)上方還設有煤渣吸附池(15),并相互連成一體,所述鏈條爐排組件(17)置于A沉淀池⑵、B沉淀池(4)、C沉淀池(6)、D沉淀池⑶的池頂板上,與驅動機構(24)聯接旋轉、且驅動機構(24)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出渣機構(14)置于煤渣吸附池(15)內,所述煤渣層(16)的煤渣由送渣車(18)卸料之鏈條爐排組件(17)面上,所述出渣機構(14)出渣口的下方配有出渣車(13),所述進水管(12)從煤渣吸附池(15)的池壁下部接入、且出水管(11)與清水池(10)的池壁相連,所述池體(I)煤渣進料處的池壁內側設有溢水槽(19),所述溢水槽(19)與連通水管(20)相連、且連通水管(20)的另一端接入 A沉淀池(2)內,所述排污管(21)的二個接管上分別設有A排污閥(22)和B排污閥(23), 并與B沉淀池(4)和D沉淀池(8)的下部池壁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煤渣吸附含油廢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池體(I)內的A沉淀池(2)、B沉淀池(4)、C沉淀池(6)、D沉淀池(8)和清水池(10)之間的隔墻上設有上下位置交叉的A流水口(3)、B流水口(5)、C流水口(7)和D流水口(9)。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用煤渣吸附含油廢水裝置,其特征還在于,所述出水管(11)內的水位與煤渣層(16)之上的水位保持一致,所述鏈條爐排組件(17)寬度為Im I.5m,所述煤洛層(16)厚度控制在200mm 300mm,所述裝置的池體(I)采用鋼5全燒制或鋼板焊制。
專利摘要一種用煤渣吸附含油廢水裝置,利用驅動機構驅動鏈條爐排組件旋轉,將煤渣傾倒在鏈條爐排組件面上而形成煤渣層,含油廢水從煤渣吸附池中由下而上流入煤渣層,水與煤渣的運動方向相反,使含油廢水的油污染物被煤渣有效吸附,煤渣可通過出渣機構自落到出渣車送入鍋爐燃燒;通過煤渣層吸附的含油廢水上清水流入溢水槽,經四格沉淀池自然沉淀,使剩余浮油浮出水面,其它污染物沉入池底,達標水經清水池后接入出水管排放;在沉淀池的外側還設有排污管并配置排污閥,可定期清除和排放沉淀池中的剩余浮油和其它污染物。該實用新型實施可行,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建設投資小,運行成本低,吸附效果好。
文檔編號C02F1/28GK202729850SQ201220301930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9日
發明者徐國夫, 祁華寶, 宋國粱 申請人:紹興深水環保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