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吸附除鹽系統和再生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處理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電吸附除鹽系統,以及一種電吸附模塊再生系統。
背景技術:
作為一種適應性強、維護簡單、操作方便同時又具有良好的處理效果的脫鹽技術,電吸附技術(Electrosorption Technology, EST),由于具有良好的環保與節能特性,近年來逐漸成為水處理技術領域的一大研究熱點。實際的工程應用表明,現有電吸附除鹽系統在高含鹽水處理領域很難發揮其優勢,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電吸附技術的推廣好應用。對于一般性的水質而言,即含鹽量不太高的情況下,現有電吸附除鹽系統一般采用一級電吸附模塊處理的方式就能達到出水水質要求,而在待處理水的含鹽量更高或者對出水水質含鹽量要求比較苛刻的時候,就需要采用二級甚至是多級電吸附模塊串聯的方式運行,方能滿足要求。參見圖I所示,以兩級串聯為例,現有的電吸附除鹽系統包括依次串聯的水箱101、提升泵102、一級電吸附模103、二級電吸附模104和產水箱105。但是這種處理工藝不僅處理效率較低,而且對電吸附模塊的生產工藝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電吸附模塊能耐受更高的進水壓力。反之,在多級電吸附模塊再生系統中,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即要求電吸附模塊能耐受更高的進水壓力,參見圖2所示,包括依次串聯的原水箱201、提升泵202、二級電吸附模203、一級電吸附模204和污水箱205 ;并且還存在其他問題,首級電吸附模塊的進水和末級電吸附模塊的出水含鹽量差別很大,即末級電吸附模塊的出水含鹽量遠低于首級電吸附模塊進水,而電吸附工藝在再生時通常采用原水,這樣相對末級電吸附模塊來講,再生進水的含鹽量就過高,不利于其再生,進而該系統在處理高含鹽廢水時,不利于長期穩定運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電吸附除鹽系統和再生系統,用以解決現有工藝處理效率較低,并且要求電吸附模塊耐受較高水壓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電吸附除鹽系統,包括依次串接的原水箱、提升泵、至少二級串聯的電吸附模塊和產水箱,在所述至少二級串聯的電吸附模塊之間還包括串聯的中間產水箱和中間提升泵;中間產水箱,用于暫存首級電吸附模塊一側電吸附處理后的水;中間提升泵,用于將中間產水箱中暫存的水向末級電吸附模塊一側提升。進一步,在所述至少二級串聯的電吸附模塊之間接入至少一套所述的中間產水箱和中間提升泵。更為優化的,在相鄰的電吸附模塊之間分別接入一套所述的中間產水箱和中間提升泵。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電吸附模塊再生系統,包括依次串接的原水箱、提升泵、至少二級串聯的電吸附模塊和污水箱,在所述至少二級串聯的電吸附模塊之間還包括串聯的中水箱和中間提升泵;中水箱,用于暫存末級電吸附模塊一側再生處理后的中水;中間提升泵,用于將中水箱中暫存的中水向首級電吸附模塊一側提升。進一步,在所述至少二級串聯的電吸附模塊之間接入至少一套所述的中水箱和中間提升泵。更為優化的,在相鄰的電吸附模塊之間分別接入一套所述的中水箱和中間提升栗。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本實用新型的電吸附除鹽工藝中,多級運行時,不增加對電吸附模塊的耐壓要求,并且可提高電吸附模塊材料的利用率;本實用新型的電吸附模塊再生工藝中,分段再生方式靈活,尤其處理高含鹽水,可保證各級電吸附模塊充分再生,并且產水率較高,尤其處理高含鹽水時,后級電吸附模塊的再生水可回流作為前級電吸附模塊的進水。
圖I為現有技術的二級串聯電吸附除鹽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現有技術的二級串聯電吸附模塊再生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電吸附除鹽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電吸附模塊再生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經發明人研究發現采用分級運行的方式不僅能夠降低電吸附模塊的進水壓力,而且還提高了系統的處理效率。以下通過若干實施例進一步說明。實施例一、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吸附除鹽系統,以二級串聯電吸附模塊為例,參見圖3所示,包括依次串接的原水箱301、提升泵302、一級電吸附模塊303(即首級電吸附模塊)、一級產水箱304(即中間產水箱)、中間提升泵305、二級電吸附模塊306 (即末級電吸附模塊)和產水箱307。其中,一級產水箱304用于暫存一級電吸附模塊303電吸附處理后的水。中間提升泵305用于將一級產水箱304中暫存的水向二級電吸附模塊306提升。由圖I和圖3對比可知,現有工藝為二級電吸附模塊直接用管路串聯在一起運行,其缺點是對電吸附模塊的耐壓要求較高,而且由于一級電吸附模塊的出水的含鹽量會隨時間變化的特性,導致二級電吸附模塊的進水含鹽量隨時間變化,從而影響二級電吸附模塊材料的利用效率;本實施例提供的系統將一級電吸附模塊303的出水先收集到一級產水箱304中,然后再通過中間提升泵305進入二級電吸附模塊306,其優點是減小了二級電吸附模塊306的進水壓力,而且使二級電吸附模塊306的進水水質一直保持穩定,增加了二級電吸附模塊306材料的利用效率,從而使系統整體的運行效率得以提高。同理,當需要處理含鹽量更高的原水時,就需要將電吸附模塊進行三級或三級以上串聯運行,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采用現有工藝,則其一級電吸附模塊需承受三倍或四倍的進水壓力,對該模塊的耐壓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增加其生產成本;而且運行串聯級數越多,電吸附模塊的材料利用率越低,同等處理效果前提下,所需投入設備越多。但如果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分級運行方式上述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可在至少二級串聯的電吸附模塊之間接入至少一套中間產水箱和中間提升泵,例如四級串聯的情況下,在二級電吸附模塊和三級電吸附模塊之間接入一套中間產水箱和中間提升泵;更為優化的,可在相鄰的電吸附模塊之間分別接入一套中間產水箱和中間提升泵。實施例二、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吸附模塊再生系統,以二級串聯電吸附模塊為例,參見圖4所示,包括依次串接的原水箱501、提升泵502、二級電吸附模塊503(即末級電吸附模塊)、中水箱504、中間提升泵505、一級電吸附模塊506(即首級電吸附模塊)和污水箱507。其中,中水箱504用于暫存二級電吸附模塊503再生處理后的中水。中間提升泵505用于將中水箱504中暫存的中水向一級電吸附模塊506提升。由圖2和圖4對比可知,現有工藝為二級電吸附模塊直接用管路串聯在一起運行,其缺點是對電吸附模塊的耐壓要求較高,而且未考慮到末級模塊的再生出水含鹽量同其前級或首級模塊進水含鹽量相當的問題。本實施例提供的系統將二級電吸附模塊503的再生出水先收集到中水箱504中,然后再通過中間提升泵505進入一級電吸附模塊506,其優點·是減小了一級電吸附模塊506的進水壓力,并且本實施例考慮到二級電吸附模塊503的再生出水含鹽量同其前級或首級模塊(即在本實施例中的一級電吸附模塊506)進水含鹽量相當,可以對該部分中水進行直接回流,作為其前級或首級模塊的進水,從而提高產水率,實現水資源的更高效利用。同理,在將電吸附模塊進行三級或三級以上串聯運行之后,對各電吸附模塊進行再生時,如果采用現有工藝,則其末級電吸附模塊需承受三倍或四倍的進水壓力,對該模塊的耐壓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增加其生產成本;而且運行串聯級數越多,再生所需的原水就越多,進而降低了產水率。但如果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分級運行方式上述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可在至少二級串聯的電吸附模塊之間接入至少一套中水箱和中間提升泵,例如四級串聯的情況下,在二級電吸附模塊和三級電吸附模塊之間接入一套中水箱和中間提升泵;更為優化的,可在相鄰的電吸附模塊之間分別接入一套中水箱和中間提升泵。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1.一種電吸附除鹽系統,包括依次串接的原水箱、提升泵、至少二級串聯的電吸附模塊和產水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二級串聯的電吸附模塊之間還包括串聯的中間產水箱和中間提升泵; 所述的中間產水箱,用于暫存首級電吸附模塊一側電吸附處理后的水; 所述的中間提升泵,用于將中間產水箱中暫存的水向末級電吸附模塊一側提升。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二級串聯的電吸附模塊之間接入至少一套所述的中間產水箱和中間提升泵。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在相鄰的電吸附模塊之間分別接入一套所述的中間產水箱和中間提升泵。
4.一種電吸附模塊再生系統,包括依次串接的原水箱、提升泵、至少二級串聯的電吸附模塊和污水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二級串聯的電吸附模塊之間還包括串聯的中水箱和中間提升泵; 所述的中水箱,用于暫存末級電吸附模塊一側再生處理后的中水; 所述的中間提升泵,用于將中水箱中暫存的中水向首級電吸附模塊一側提升。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二級串聯的電吸附模塊之間接入至少一套所述的中水箱和中間提升泵。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在相鄰的電吸附模塊之間分別接入一套所述的中水箱和中間提升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電吸附除鹽系統和再生系統,涉及水處理領域,用以解決現有工藝處理效率較低,并且要求電吸附模塊耐受較高水壓的問題。電吸附除鹽系統包括依次串接的原水箱、提升泵、至少二級串聯的電吸附模塊和產水箱,在至少二級串聯的電吸附模塊之間還包括串聯的中間產水箱和中間提升泵。電吸附模塊再生系統包括依次串接的原水箱、提升泵、至少二級串聯的電吸附模塊和污水箱,在至少二級串聯的電吸附模塊之間還包括串聯的中水箱和中間提升泵。電吸附除鹽工藝中不增加對電吸附模塊的耐壓要求,提高了電吸附模塊的利用率;電吸附模塊再生工藝中不增加對電吸附模塊的耐壓要求,產水率較高。
文檔編號C02F1/469GK202688055SQ201220279970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4日
發明者郭洪飛, 朱廣東, 孫曉明, 孫曉慰 申請人:愛思特水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