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絮凝劑的添加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污水處理、冶金行業高效沉降槽、澄清槽等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絮凝劑的添加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常用活性污泥法工藝,絮凝劑在廢水處理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用來降低原水的濁度、色度等感觀指標,去除多種高分子有機物、某些重金屬和放射性物質,它可以自成獨立的處理系統,又可以與其它處理單元過程進行組合,作為預處理、中間處理個最終處理過程,而且還常用于污泥脫水前的濃縮過程,以改善污泥的脫水性倉泛。冶余就是從礦石中提取金屬或金屬化合物,用各種加工方法將金屬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屬材料的過程和工藝。在燒結法赤泥沉降過程中添加絮凝劑是氧化鋁工業普遍采用的加速赤泥沉降速度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的作用是使熟料溶出稀釋礦漿中的赤泥顆粒互相聯合成團,粒度增大,從而使沉淀大大加快,便于赤泥的分離和鋁酸鈉溶液的澄清 ’另一方面,由于沉速加快,則赤泥在沉降槽中的有效壓縮時間增加,可有效地增大沉淀槽的底流固含(即赤泥的壓縮液固比減小),從而減少赤泥固相和液相的接觸時間和面積,降低二次反應損失。絮凝劑的種類很多,在氧化鋁生產過程中均采用陰離子型絮凝劑,影響合成絮凝劑的絮凝效果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因素之一是赤泥漿液的性質,即赤泥的礦物組成,粒度分布,特別是溶液的成分。而關鍵在于選擇組成和性質適合于所處理的赤泥漿液的絮凝劑并正確地進行作業。申請號“CN200820080889.9”、名稱為“一種潛伏吸入式絮凝劑添加裝置”公開一種
一種潛伏吸入式絮凝劑添加裝置,包括盛裝有液體的容器,橫向設置在容器內的錐形管、從容器外部伸入錐形管中的尾砂輸送管和絮凝劑輸送管、連接在錐形管出口端位于容器內的豎直的圓筒;錐形管的喇叭口出口與尾砂輸送管出口直對但間隔一段距離;豎直的圓筒與橫向的錐形管切線連接;錐形管、尾砂輸送管的出料段、絮凝劑輸送管的出料段、圓筒均位于容器內液體液面位以下。本發明結構簡單,可保證絮凝劑添加均勻。申請號“CN200810122735.6”、名稱為“絮凝劑制備裝置”公開一種絮凝劑制備裝置,主要應用于污水處理領域。它包括攪拌器、投料裝置、攪拌槽、進水管和電器控制系統, 攪拌槽由三個相連的溶解槽、固化槽和儲存槽組成,每個槽體由槽壁隔開,相鄰槽體的槽壁上部開有溢流孔,每個槽體內設有攪拌器,攪拌器由攪拌電機帶動,儲存槽內設有液位控制儀,溶解槽和固化槽的一側槽壁下部開有排空口與排空管相連,儲存槽的一側槽壁下部開有排液口與排液管相連。本發明使制備的絮凝劑溶液濃度均勻,三個槽體的設置并用槽壁隔開,使每個槽內達到最佳的溶解時間和恒定的濃度,避免在各槽之間產生短流,槽壁可以避免固化好的溶液與新鮮溶液混合。本發明通過液位控制儀的紅外信號來連通電器控制系統,從而成為持續的、可調節的全自動絮凝劑制備裝置。目前污水處理領域里對污水均需要加絮凝劑,絮凝劑是一種高分子物質,在水中不斷攪拌才能溶解。而現有的配絮凝劑裝置采用的是大而笨重的配藥缸,將絮凝劑直接倒入攪拌槽里,不易控制絮凝劑濃度,且絮凝劑溶解不充分,直接影響了后序的對污水加藥的工序效果。本發明根據高分子絮凝劑具有難溶解、易結塊、長期暴露空氣易凝結的特點,進行設計、制造、解決了采用常規的簡易泡藥,人工投加會產生浪費人力、投加量不精確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絮凝劑制備、添加裝置,有效的解決了常規的簡易泡,人工投加會產生浪費人力、投加量不精確等問題,本系統為一套稀釋、攪拌及計量絮凝劑溶液的自動配置、添加裝置。本發明提供一種絮凝劑的添加裝置,所述絮凝劑是由包括加料裝置、液位變送器以及依次連接的制備槽、熟化槽和貯槽制備的,所述絮凝劑的添加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螺桿泵、電磁流量計和混合器。進一步地,所述貯槽與所述絮凝劑的添加裝置連接,所述加料裝置連接所述制備槽,所述制備槽和所述熟化槽內部分別設有攪拌機。
進一步地,制備所述絮凝劑的裝置的槽體型式為三槽型。
進一步地,所述制備槽、所述熟化槽和所述貯槽內均設有液位信號發訊點、液位計和所述液位變送器。
進一步地,所述制備槽和所述熟化槽通過中間泵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加料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進料斗、變頻螺旋加料機、發熱線圈和水粉混合器。
進一步地,電磁閥一端與進水管連接,另一端同時連接所述制備槽和所述水粉混合器。
再進一步地,控制箱分別與所述添加絮凝劑的裝置和制備所述絮凝劑的裝置連接,其內部設有PLC自控裝置和觸摸屏。
更進一步地,所述控制箱設有調試模式和自動模式。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I.解決常規的簡易泡;
2.絮凝劑溶解充分;
3.解決人工投加會產生浪費人力、投加量不精確等問題;
4.實現工廠自動化操作和無人操作。
圖I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工藝流程框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工藝流程簡圖;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平面布置示意圖;圖中1、進水管;2、電磁閥;3、發熱線圈;4、變頻螺旋加料機;5、水粉混合器;6、 液位高位;7、液位次低位;8、液位低位;9、攪拌機;10、制備槽;11、中間泵;12、熟化槽;13、 貯槽;14、螺桿泵;15、電磁流量計;16、澄清槽;17、稀釋混合器;18、進料斗;19、控制箱;20、排水溝。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I是本發明的工藝流程框圖,簡單介紹裝置內主要部分的作用;圖2是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具體表示出裝置內各個部件的構造;圖3是本發明平面布置效果圖。本發明為一套稀釋、攪拌及計量絮凝劑溶液的自動配制、添加裝置。配藥濃度范圍0· 1% O. 5%,制備量5 20m3Aο制備絮凝劑的裝置工作原理本發明的絮凝劑制備裝置由干粉加藥裝置、制備槽、中間泵、熟化槽、貯槽、攪拌機、流量計、液位計等組成。將粉狀絮凝劑給入并儲存到裝干粉的進料斗中。配藥劑時,進料斗下變頻螺旋加料機將物料給入水粉混合器中,水粉混合器加入水后,水與粉狀物料混合,混合物進入制備槽中攪拌混均。藥劑配好后,自動用中間泵打入熟化槽中,進一步攪拌均勻、熟化。經配置、 熟化的藥液貯存至貯槽供給絮凝劑的添加裝置使用。絮凝劑的添加裝置工作原理藥劑由變頻調速的螺桿泵按需要量多點加入去澄清槽的進料管、導流筒內,進料藥劑與物料通過稀釋混合器等多個裝置進行充分混合后,給入去澄清槽。若去澄清槽里物料沉淀太慢,即發出信號至螺桿泵,加速電機轉速來控制螺桿泵的輸出流量;若去澄清槽里物料沉淀太快或者要降低加藥量,則自動降低電機轉速。變頻螺旋加料機的電機為間隙工作,工作時間由PLC控制,所需配藥濃度可由用戶設定,配藥濃度范圍0. 1% O. 5%。制備槽配有攪拌機、液位計,設有液位高位、次低位、低位3個信號發訊點,用于發出信號。液位到達高位時停止加水;液位低于次低位時攪拌機停止攪動;液位到達低位時停止中間泵輸送。中間泵用于將制備槽里配置、攪拌好的藥劑添加到熟化槽里。中間泵工作過程中當制備槽液位到達低位、熟化槽液位到達高位時則停止。熟化槽配有攪拌機、液位計,設有液位高位、次低位、低位3個信號發訊點,用于發
出信號。貯槽配有液位計,設有液位高位、次低位、低位3個信號發訊點,用于發出信號。貯槽與熟化槽連通,液位到達高位時停止中間泵加藥;液位低于次低位時攪拌機停止攪動; 液位到達高位時停止螺桿泵輸送。絮凝劑制備裝置的槽體型式為三槽型,即依次連接的制備槽、熟化槽和貯槽的組合型式。液位變送器根據超聲波或雷達反射的原理,實現對水、油及糊狀物的體積、液高的準確測量和傳送。本套絮凝劑的添加裝置為多臺變頻調速的螺桿泵并聯工作方式,每路添加管路均設有一套電磁流量計,以滿足對應濃密槽絮凝劑添加的計量、控制。螺桿泵轉速可由對應濃密槽加料量需要來設定、調節。控制箱控制著整個絮凝劑制備、添加裝置,有調試模式和自動模式兩種可供選擇。配觸摸屏(HMI)人機界面,能實時顯示狀態和數據,方便用戶操作。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上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述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修改或者同等替換,而未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換, 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絮凝劑的添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劑是由包括加料裝置、液位變送器以及依次連接的制備槽、熟化槽和貯槽制備的,所述絮凝劑的添加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螺桿泵、電磁流量計和混合器。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絮凝劑的添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貯槽與所述絮凝劑的添加裝置連接,所述加料裝置連接所述制備槽,所述制備槽和所述熟化槽內部分別設有攪拌機。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絮凝劑的添加裝置,其特征在于,制備所述絮凝劑的裝置的槽體型式為三槽型。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絮凝劑的添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槽、所述熟化槽和所述貯槽內均設有液位信號發訊點、液位計和所述液位變送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絮凝劑的添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槽和所述熟化槽通過中間泵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絮凝劑的添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進料斗、變頻螺旋加料機、發熱線圈和水粉混合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絮凝劑的添加裝置,其特征在于,電磁閥一端與進水管連接, 另一端同時連接所述制備槽和所述水粉混合器。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絮凝劑的添加裝置,其特征在于,控制箱分別與所述絮凝劑的添加裝置和制備所述絮凝劑的裝置連接,其內部設有PLC自控裝置和觸摸屏。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絮凝劑的添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設有調試模式和自動模式。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絮凝劑的添加裝置,所述絮凝劑是由包括加料裝置、液位變送器以及依次連接的制備槽、熟化槽和貯槽制備的,所述絮凝劑的添加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螺桿泵、電磁流量計和混合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解決常規的簡易泡;絮凝劑溶解充分;解決人工投加會產生浪費人力、投加量不精確等問題;實現工廠自動化操作和無人操作。
文檔編號C02F1/52GK102580363SQ201210005658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0日
發明者陳愛民 申請人:江蘇新宏大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