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循環水水質平衡機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循環水水質平衡機組。
背景技術:
目前,一般對循環水處理的方法有四種1、不做處理,也不進行實時排污,當設備系統出現問題時采用鹽酸、有機酸進行管道清洗,這種方法腐蝕性極強,使用不當會造成設備與管道的腐蝕,甚至出現穿孔,造成管道點腐蝕,縮短管道及設備的使用壽命;2、使用樹脂軟化法,該方法能夠去除水中的鈣鎂離子,解決了管路系統的部分結垢問題,但解決不了腐蝕問題,同樣造成設備、管道因離子濃縮形成電化學腐蝕,當管道為鐵管道時,化學腐蝕增加了循環系統鐵離子,出現樹脂中毒、管道結垢、化學腐蝕、藻類滋生嚴重等問題;3、采用空氣脫氣機,對水中空氣進行清除,去除系統氣阻產生,使系統循環舒暢換熱均勻,去除設備運行噪音,但無法解決管道結垢,化學腐蝕,藻類滋生問題;4、人工往冷卻塔中投加滿足功能的化學藥劑防止結垢添加阻垢劑,為延緩腐蝕添加緩蝕劑,其主要的缺點是易對環境產生污染;藥劑用量難以控制,水質濃縮系數無法準確,無法準確排污,水質濃縮倍數過高,會使管道腐蝕嚴重,水質濃縮倍數過低,則浪費大量水資源;同時所添加的磷系阻垢緩蝕劑往往是細菌、藻類的營養劑,并且會產生水體的富營養化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循環水水質平衡機組,機組維修、檢測及日常藥劑添加非常方便,混合器內表面采用環氧樹脂處理,保證設備本身、機組管道無腐蝕,克服現有產品中上述方面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循環水水質平衡機組,包括機殼組件、底盤組件和混合器組件,機殼組件由前面板、后面板、上面板、左側板以及右側板焊接而成,其中前面板、后面板、左側板、右側板均由兩塊鈑金面板拼接而成,上面板的頂端設有若干藥桶加藥口,前面板上設有操作面板,左側板上設有透視窗口,右側板上安裝有壓力表;底盤組件設在機殼組件內,其包括相互焊接的兩個地盤縱梁和地盤橫梁,兩地盤縱梁之間焊接有若干混合器橫梁,其中靠近前側地盤橫梁一側的兩混合器橫梁上設有混合器支架,靠近后側地盤橫梁一側的混合器橫梁上設有管道支架,管道支架上固定有相互連接的連接管道和檢測儀管道,連接管道上安裝有電導率探頭、PH值探頭以及流量監測探頭,所述底盤組件頂端四角均焊接有立柱,四根立柱頂部焊接有上縱梁,四根立柱之間靠近四根立柱中部焊接有藥箱架,藥箱架由若干藥箱縱梁和藥箱橫梁相互焊接而成,藥箱架上設有信息處理器、若干計量泵以及位置與藥桶加藥口相對應的加藥箱;混合器組件安裝在混合器支架上,其包括兩個封頭以及曲線葉輪片,曲線葉輪片焊接在所述兩封頭之間,曲線葉輪片上設有若干沿曲線葉輪片圓周方向均勻分布的管道加藥口。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解決循環水設備管道中的污垢沉積、金屬腐蝕、菌藻滋生等問題,保證了循環水的水質,有效的延長了設備使用壽命,降低了設備使用故障率,減少設備使用維修費用,實現了動態變化的全過程檢測,保證系統水質穩定,監控準確,節約水資源。
[0007]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循環水水質平衡機組的分解結構示意圖。[0009]圖中[0010]101、前面板;102、后面板;1021、操作面板;103、上面板;1031、藥桶加藥口 ;104、 左側板;1041、透視窗口 ;105、右側板;1051、壓力表;2、底盤組件;201、地盤縱梁;202、地盤橫梁;3、混合器橫梁;4、混合器支架;5、管道支架;601、連接管道;602、檢測儀管道;7、 電導率探頭;8、PH值探頭;9、流量監測探頭;10、立柱;11、上縱梁;12、藥箱架;1201、藥箱縱梁;1202、藥箱橫梁;13、信息處理器;14、計量泵;15、加藥箱;16、混合器組件;1601、曲線葉輪片;1602、管道加藥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循環水水質平衡機組,包括機殼組件、 底盤組件2和混合器組件16,所述機殼組件由前面板101、后面板102、上面板103、左側板 104以及右側板105焊接而成,其中前面板101、后面板102、左側板104、右側板105均由兩塊鈑金面板拼接而成,上面板103的頂端設有若干藥桶加藥口 1031,前面板102上設有操作面板1021,左側板104上設有透視窗口 1041,右側板105上安裝有壓力表1051 ;底盤組件2設在所述機殼組件內,其包括相互焊接的兩個地盤縱梁201和地盤橫梁202,兩地盤縱梁201之間焊接有若干混合器橫梁3,其中靠近前側地盤橫梁202 —側的兩混合器橫梁3上設有混合器支架4,靠近后側地盤橫梁202 —側的混合器橫梁3上設有管道支架5,管道支架5上固定有相互連接的連接管道601和檢測儀管道602,連接管道601上安裝有電導率探頭7、PH值探頭8以及流量監測探頭9,所述底盤組件2頂端四角均焊接有立柱10,四根立柱10頂部焊接有上縱梁11,四根立柱10之間靠近四根立柱10中部焊接有藥箱架12,藥箱架12由若干藥箱縱梁1201和藥箱橫梁1202相互焊接而成,藥箱架12上設有信息處理器 13、若干計量泵14以及位置與藥桶加藥口 1031相對應的加藥箱15 ;混合器組件16安裝在混合器支架4上,其包括兩個封頭以及曲線葉輪片1601,曲線葉輪片1601焊接在所述兩封頭之間,曲線葉輪片1601上設有若干沿曲線葉輪片1601圓周方向均勻分布的管道加藥口 1602。[0012]具體使用時,打開機組的總開關,設定系統工作程序,當循環水流經檢測儀器電導率探頭7、PH值探頭8時,檢測儀器對水質進行檢測,將各自檢測結果以4-20MA電流信號傳輸給信息處理器13,信息處理器13將對采集的信息進行計算處理,然后對各計量泵14和排污電磁閥發出工作指令,計量泵14根據指令進行藥劑投加工作,電磁閥按指令要求進行排污,藥劑通過管道加藥口 1602準確的添加至管路中,管路中的流水與加入的藥劑在混合器組件16中,在水的動力作用下充分混合,混合后流經探測儀繼續探測,將檢測結果反饋給信息處理器13,循環檢測,循環反饋,直至循環冷卻水的PH值、電導率達到所設定的范圍、阻垢緩蝕劑達到所規定的濃度為止。混合器組件16內部及機組水管道采用H52-61環氧樹脂防腐涂料處理,保證設備無腐蝕,保證機組管道無腐蝕;本實用新型左右面板采用卡口式設計,方便對機組維修、檢測,實現了循環冷卻水系統無垢、無藻運行,并極大地延緩了管道腐蝕現象的發生,可廣泛應用于中央空調循環冷卻水、工業循環冷卻水系統、空壓機循環冷卻水系統。[0013]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循環水水質平衡機組,包括機殼組件、底盤組件(2)和混合器組件(16),所述機殼組件由前面板(101)、后面板(102)、上面板(103)、左側板(104)以及右側板(105)焊接而成,其特征在于上面板(103)的頂端設有若干藥桶加藥口( 1031 ),前面板(102)上設有操作面板(1021);底盤組件(2)設在所述機殼組件內,底盤組件(2)包括相互焊接的兩個地盤縱梁(201)和地盤橫梁(202 ),所述兩個地盤縱梁(201)之間焊接有若干混合器橫梁(3 ), 靠近前側地盤橫梁(202) —側的混合器橫梁(3)上設有混合器支架(4),靠近后側地盤橫梁(202) —側的混合器橫梁(3)上設有管道支架(5),管道支架(5)上固定有相互連接的連接管道(601)和檢測儀管道(602);所述底盤組件(2)頂端四角均焊接有立柱(10),四根立柱(10)頂部焊接有上縱梁(11),四根立柱(10)之間靠近四根立柱(10)中部焊接有藥箱架 (12),藥箱架(12)上設有信息處理器(13)、若干計量泵(14)以及位置與藥桶加藥口(1031) 相對應的加藥箱(15),混合器組件(16)安裝在混合器支架(4)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循環水水質平衡機組,其特征在于前面板(101)、后面板 (102)、左側板(104)、右側板(105)均由兩塊鈑金面板拼接而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循環水水質平衡機組,其特征在于左側板(104)上設有透視窗口(1041),右側板(105)上安裝有壓力表(105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循環水水質平衡機組,其特征在于藥箱架(12)由若干藥箱縱梁(1201)和藥箱橫梁(1202)相互焊接而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循環水水質平衡機組,其特征在于連接管道(601)上安裝有電導率探頭(7 )、PH值探頭(8 )和流量監測探頭(9 ),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循環水水質平衡機組,其特征在于混合器組件 (16)包括兩個封頭以及曲線葉輪片(1601),曲線葉輪片(1601)焊接在所述兩個封頭之間,曲線葉輪片(1601)上設有若干沿曲線葉輪片(1601)圓周方向均勻分布的管道加藥口 (160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循環水水質平衡機組,包括機殼組件、底盤組件和混合器組件,底盤組件設在機殼組件內,其包括相互焊接的兩個地盤縱梁和地盤橫梁,兩地盤縱梁之間焊接有若干混合器橫梁,其中靠近前側地盤橫梁一側的兩混合器橫梁上設有混合器支架,靠近后側地盤橫梁一側的混合器橫梁上設有管道支架;以及混合器組件,混合器組件安裝在混合器支架上,其包括兩個封頭以及曲線葉輪片,曲線葉輪片焊接在所述兩封頭之間,曲線葉輪片上設有若干沿曲線葉輪片圓周方向均勻分布的管道加藥口。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解決循環水設備管道中的污垢沉積、金屬腐蝕、菌藻滋生等問題,保證了循環水的水質,有效的延長了設備使用壽命,監控準確,節約水資源。
文檔編號C02F5/00GK202297255SQ201120435669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7日
發明者任剛朝, 李強 申請人:張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