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污泥改性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環(huán)保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污泥處理的污泥改性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和城市化的加快,城市污水處理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污水處理程度逐年升高,污泥產(chǎn)量也快速增加。我國目前普遍存在“重水輕泥”的傾向,強調(diào)污水處理率,而忽視污泥的處理處置,未經(jīng)處理的污泥直接外運、簡單填埋或堆放,對環(huán)境造成潛在的危害。污泥中含有大量病原菌、寄生蟲(卵),銅、鋅、鎘、汞等重金屬鹽類以及多氯聯(lián)苯等難降解有毒有害物。同時,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zhì)、脂肪及其它碳水化合物等高濃度有機物,導致污泥的粘度較大、含水率較高、固液分離性能差,進而影響到污泥堆肥、焚燒或填埋等后續(xù)處理處置。污泥改性則主要是通過藥物等對污泥顆粒表面的有機物進行改性,或對污泥的細胞和膠體結構進行破壞,降低污泥的水分結合容量,同時降低污泥的壓縮性,使污泥能滿足高干度脫水過程的要求。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可連續(xù)工作的污泥改性裝置,可使經(jīng)其改性過的污泥能滿足后續(xù)高干度脫水過程的要求,設備工作穩(wěn)定且工作效率高。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污泥改性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nèi)劃分有至少兩個相互連通的反應室,所述各反應室的輸入端均連通在前反應室的輸出端,位于首尾部的兩反應室分別連通進、出料口,所述污泥改性裝置還包括設置于各反應室內(nèi)的用于攪拌污泥的工作組件以及用于驅動工作組件動作的動力源,所述各反應室內(nèi)的工作組件的攪拌速率由首端至尾端依次降低,所述污泥改性裝置還包括加藥裝置,其加藥口與首端反應室的上部連通。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高含水率的污泥經(jīng)進料口灌入反應室中并自動加藥,經(jīng)過各反應室依次攪拌并最終由出料口排出,從而實現(xiàn)連續(xù)自動工作,其工作效率高;其次,由于加藥裝置與攪拌反應室成一體式設計,實際使用以及運輸均方便快捷,適合于各種工作環(huán)境;最后,各反應室中工作組件的攪拌速率依次降低,給污泥與藥物的混合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從而保證其混合均勻,藥物作用充分,從而使經(jīng)其改性過的污泥能滿足后續(xù)高干度脫水過程的要求。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結構的俯視示意圖;圖3為污泥改性的工程應用系統(tǒng)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污泥改性裝置,包括殼體10,所述殼體10內(nèi)劃分有至少兩個相互連通的反應室20,所述各反應室20的輸入端均連通在前反應室20的輸出端,位于首尾部的兩反應室 20分別連通進、出料口,所述污泥改性裝置還包括設置于各反應室20內(nèi)的用于攪拌污泥的工作組件以及用于驅動工作組件動作的動力源,所述各反應室20內(nèi)的工作組件的攪拌速率由首端至尾端依次降低,所述污泥改性裝置還包括加藥裝置30,其加藥口與首端反應室 20的上部連通,如圖1-2所示。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化方案所述反應室20為三個且各相鄰反應室20之間設置有阻隔彼此的隔離單元40,所述隔離單元40包括相互平行設置的第一隔板41和第二隔板42,所述第一隔板41與殼體10上部間留有間隙并構成前一反應室20的輸出端,所述第二隔板42與殼體10下部間留有間隙并構成相鄰的后一反應室20的輸入端,所述兩隔板彼此間的間隙通路以及兩者分別與殼體10間的間隙通路構成正“Z”字形分布。本實用新型運行時,污泥由進料口進入位于殼體10首端的反應室20,改性藥劑則由加藥裝置30同時打入該反應室20中,在反應室內(nèi)污泥與藥劑由工作組件進行高速攪拌混合,使其在攪拌中達到對污泥的初次改性;經(jīng)改性后的污泥經(jīng)第一隔板41溢流進入與之相鄰的后一反應室20腔內(nèi),由于第二隔板42的阻擋,加藥污泥只能由該反應室20邊沿進入該反應室20的工作組件下部并進行二次改性,卻無法由后一反應室20回流至相鄰的前一反應室20中;此時,改性藥劑基本與污泥混合充分,經(jīng)過改性后的污泥也基本達到污泥深度脫水要求的改性條件,因此,污泥再按照上述流程進入殼體10尾端的反應室20,殼體 10的尾端反應室20則主要起到緩沖延時作用,保證加藥污泥的停留時間,以為污泥與藥物的充分混合以及相互反應提供足夠的時間,從而保證兩者作用充分,并最終使經(jīng)其改性過的污泥能完全滿足后續(xù)高干度脫水過程的要求。進一步的,所述殼體10外形呈空心立方體狀,所述第一隔板41和第二隔板42外形呈條板狀且垂直殼體10底面設置。實際運用中,可在隔離單元40上設置加強筋,以用于增強隔離單元40本身的強度,確保其使用壽命。更進一步的,為保證改性藥劑與污泥間能充分混合,如圖1所示,所述各反應室20 內(nèi)容積由首端至尾端依次增大,從而通過內(nèi)部容積的增大進一步的降低位于其內(nèi)的加藥污泥的運動速率,從而確保改性藥劑與污泥間能有充分的作用時間。更進一步的,如圖1-2所示,所述動力源布置于殼體10上部,所述工作組件由殼體 10上方貫穿并順延探入殼體10的各反應室20內(nèi)腔并構成立式攪拌結構。更進一步的,所述工作組件包括轉軸以及設置于轉軸上的槳葉,由于反應室20內(nèi)容積由首端至尾端依次增大,因此,為確保污泥與改性藥劑間能得到充分攪拌,如圖1所示,所述槳葉尺寸也相應隨反應室20容積增大而依次增大。進一步的,所述加藥裝置30包括加藥泵31以及藥劑儲罐32,所述加藥裝置30設置于殼體10上方。如圖1所示,所述進料口高于出料口設置,所述污泥改性裝置還包括溢流管50,所述溢流管50 —端連通位于殼體10首端的反應室20上部,另一端連通至殼體10外部,以避免由于污泥泵打入過多污泥而導致本實用新型機體損壞問題。當殼體10首端的反應室20 內(nèi)泵入污泥過多時,多余部分即經(jīng)由溢流管50排出,確保本實用新型正常工作。同時,所述污泥改性裝置還包括液位檢測器60,其探測部順延伸入殼體10尾端的反應室20內(nèi),以實現(xiàn)對殼體10尾端的反應室20內(nèi)污泥儲存量的適時監(jiān)控。更進一步的,如圖1所示,所述各反應室20的最底部設置有連通外部的用于污泥排空的排空口 70。本實用新型在工程中應用的實施例如圖3所示含水率高的污泥經(jīng)污泥泵b泵入本實用新型a的進料口,經(jīng)由本實用新型內(nèi)部加藥并通過各反應室20充分反應后,滿足后續(xù)高干度脫水過程要求的加藥污泥由其出料口排出并送入改性污泥儲罐c,加藥污泥經(jīng)高壓泵d將其送入污泥壓濾機e,污泥壓濾機e對加藥污泥進行脫水,并最終實現(xiàn)污泥的全套處理程序。
權利要求1.一種污泥改性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10),所述殼體(10)內(nèi)劃分有至少兩個相互連通的反應室(20),所述各反應室00)的輸入端均連通在前反應室00)的輸出端,位于首尾部的兩反應室00)分別連通進、出料口,所述污泥改性裝置還包括設置于各反應室 (20)內(nèi)的用于攪拌污泥的工作組件以及用于驅動工作組件動作的動力源,所述各反應室 (20)內(nèi)的工作組件的攪拌速率由首端至尾端依次降低,所述污泥改性裝置還包括加藥裝置(30),其加藥口與首端反應室00)的上部連通。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改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室00)為三個且各相鄰反應室OO)之間設置有阻隔彼此的隔離單元(40),所述隔離單元00)包括相互平行設置的第一隔板Gl)和第二隔板(42),所述第一隔板與殼體(10)上部間留有間隙并構成前一反應室00)的輸出端,所述第二隔板G2)與殼體(10)下部間留有間隙并構成相鄰的后一反應室OO)的輸入端,所述兩隔板彼此間的間隙通路以及兩者分別與殼體(10)間的間隙通路構成正“ Z ”字形分布。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改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0)外形呈空心立方體狀,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0 外形呈條板狀且垂直殼體(10)底面設置。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污泥改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反應室00)內(nèi)容積由首端至尾端依次增大。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改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源布置于殼體(10)上部,所述工作組件由殼體(10)上方貫穿并順延探入殼體(10)的各反應室O0)內(nèi)腔并構成立式攪拌結構。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改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組件包括轉軸以及設置于轉軸上的槳葉,所述槳葉尺寸隨反應室O0)容積增大而依次增大。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改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藥裝置(30)包括加藥泵(31)以及藥劑儲罐(32),所述加藥裝置(30)設置于殼體(10)上方。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改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口高于出料口設置,所述污泥改性裝置還包括溢流管(50),所述溢流管(50) —端連通位于殼體(10)首端的反應室O0)上部,另一端連通至殼體(10)外部。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改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改性裝置還包括液位檢測器(60),其探測部順延伸入殼體(10)尾端的反應室O0)內(nèi)。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改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反應室O0)的最底部設置有連通外部的用于污泥排空的排空口(7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環(huán)保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污泥處理的污泥改性裝置。本實用新型包括殼體,殼體內(nèi)劃分有至少兩個相互連通的反應室,各反應室的輸入端均連通在前反應室的輸出端,位于首尾部的兩反應室分別連通進、出料口,污泥改性裝置還包括設置于各反應室內(nèi)的用于攪拌污泥的工作組件以及用于驅動工作組件動作的動力源,各反應室內(nèi)的工作組件的攪拌速率由首端至尾端依次降低,污泥改性裝置還包括加藥裝置,其加藥口與首端反應室的上部連通。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且可連續(xù)工作,并可使經(jīng)其改性過的污泥能滿足后續(xù)高干度脫水過程的要求。
文檔編號C02F11/14GK202164223SQ20112025648
公開日2012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7月20日
發(fā)明者何濤, 劉幫樑, 葉翠云, 周強, 楊明, 陳友清, 陳杰 申請人:安徽省通源環(huán)境節(jié)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