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污水調節罐內周邊浮動堰組合收油裝置的進水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設備與安全環保領域,可應用于石油開采、煉油和油庫等產生的含油污水的污水處理。
背景技術:
鑒于進入污水處理場的含油污水存在水量和水質波動較大的特點,在污水處理場內應設置調節設施。《石油化工污水處理設計規范》SH3095-2000規定,煉油污水的調節設施容積可按1 Mh的設計水量確定。為了節省占地、提高處理效率,近十年來,國內大多數含油污水處理場的調節設施采用拱頂罐,即稱為調節罐。由于污水在調節罐內停留時間很長,污水中以浮油和分散油形式存在的污油絕大多數可浮出水面。實踐證明,其分離效果大大優于平流式隔油池和斜板隔油池。所以,合理去除調節罐內的浮油,可使調節罐同時起到水量調節和隔油的作用。調節罐是變液位的,不同于已基本成熟的隔油池刮油機,需要開發出滿足變液位功能、且應用于密閉罐內的浮油收集器。為此,國內的環保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已公開了若干專利產品,并在項目中得到了應用,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但實際應用發現仍存在一些不足,如表面無動力,收油面積較小;調節罐表面存在收油死角,部分表面的浮油無法進入收油器;液位較低時,調節罐內污水產生短流和偏流,造成浮油隨出水流出;結構較復雜,不但增加了投資,還增加了安裝的工作量等。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污水調節罐內周邊浮動堰組合收油裝置的進水盤。具有該進水盤的周邊浮動堰組合收油裝置可以充分利用進水的余壓,使帶有余壓的污水在略低于液面處、均勻地從中間向周邊放射性進水,將已經浮出水面的污油推向周邊集油槽,提高收油效率。它是一種收油效果好、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的收油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污水調節罐內周邊浮動堰組合收油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設置在調節罐內的并可懸浮于調節罐中間的可隨液面上下浮動的進水盤和環繞罐壁一周的浮動集油槽,該調節罐底部具有進水總管和出水環管。所述的進水盤包括懸浮體和設置在懸浮體周圍的污水通道,污水通道底部設置的短管通過進水軟管與進水總管連接,以使污水均勻從中間向周邊放射性進水,并將已經浮出水面的污油向周圍推出。所述的浮動集油槽包括內、外均為收油堰口的集油槽以及與集油槽連接的懸浮體,所述的集油槽的排油口通過排油軟管連接到調節罐的出油口。所述的進水盤由頂板、法蘭盤、懸浮體、側板和底板組成;該頂板與懸浮體上端連接,懸浮體利用螺桿與法蘭盤連接,頂板與位于頂板下方的法蘭盤之間具有間隙,使污水可從頂板與法蘭盤的間隙流出;所述的法蘭盤下端連接側板,側板下端連接底板,懸浮體與法蘭盤、側板、底板之間的空間為污水通道;所述的底板上連接有短管,該短管連通到污水通道內。所述的法蘭盤上端周緣連接有導向環,該導向環套設在設置于調節罐中間的垂直導軌上。所述的法蘭盤上端周緣等距連接有多個導向環,所述的導向環均套設在設置于調節罐中間對應位置處的垂直導軌上。所述的污水調節罐內周邊浮動堰組合收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油槽可采用不銹鋼板焊接或不銹鋼管道切割而成,側面設計成斜面或弧形結構。藉由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充分利用進水的余壓,使污水均勻地從中間向周邊放射性進水,推動浮油流向周邊集油槽,提高了收油效率;周邊集油槽和中心進水盤之間沒有連接件,完全獨立的周邊集油槽和中心進水盤,主要依靠調節罐內液面控制整體的水平度,對設備整體的水平度要求大大降低,使得設備的制作更加簡單,調試更加容易;進水盤的結構非常簡單, 設備投資省,安裝方便。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中心進水盤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附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4,它是本實用新型污水調節罐內周邊浮動堰組合收油裝置的進水盤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它包括懸浮于調節罐中間的可隨液面上下浮動的進水盤1和環繞罐壁一周的浮動集油槽3,該調節罐底部具有進水總管7和出水環管10。所述的進水盤1包括懸浮體14和設置在懸浮體周圍的污水通道13,污水通道底部設置的短管15通過進水軟管8與進水總管7連接,以使污水均勻從中間向周邊放射性進水,并將已經浮出水面的污油向周圍推出;所述的浮動集油槽包括內、外均為收油堰口的集油槽3以及與集油槽連接的懸浮體9,所述的集油槽3的排油口 4通過排油軟管5連接到調節罐的出油口 6。請參閱圖3,所述的進水盤1由頂板11、法蘭盤12、懸浮體14、側板18和底板16 組成;該頂板11與懸浮體14上端連接,懸浮體14利用螺桿與法蘭盤12連接,頂板11與位于頂板下方的法蘭盤12之間具有間隙,使污水可從頂板11與法蘭盤12的間隙流出;所述的法蘭盤12下端連接側板18,側板18下端連接底板16,懸浮體14與法蘭盤12、側板18、 底板16之間的空間為污水通道13 ;所述的底板16上連接有短管15,該短管連通到污水通道13內。再請參閱圖4,所述的法蘭盤12上端周緣連接有導向環17,該導向環17套設在設置于調節罐中間的垂直導軌2上。所述的法蘭盤12上端周緣等距連接有多個導向環17,所述的導向環17均套設在設置于調節罐中間對應位置處的垂直導軌2上(如圖4中有三個)。[0024]再請參閱圖2,所述的集油槽3由若干水平導向臂19定位(如圖2中有四個),所述的水平導向臂19使集油槽處于調節罐周邊。實用新型的實用新型點之一是懸浮于調節罐中間的進水盤,可使帶有余壓的污水在略低于液面處、均勻地從中間向周邊放射性進水,將已經浮出水面的污油推向周邊集油槽。由于污水層片狀流出,屬于層流狀態,不會擾動已經上浮的油層。根據淺池理論,油滴浮出水面的時間與深度成反比,從靠近液面處進水可加快油滴浮出水面。進水盤可采用不銹鋼薄板、玻璃鋼或塑料材質制作,內部設氣腔或浮筒支撐進水盤的重量,氣腔的容積是根據浮力計算確定的,并留有一定余量,在調試時利用配重塊調節。進水盤由三根或四根固定于底部的導桿限位,使其懸浮于罐中心部位。實用新型點之二是環繞罐壁一周的浮動集油槽,內、外側均為收油堰口,雙向進油,使得整個表面的污油均可進入集油槽,不留死角。集油槽可采用不銹鋼板焊接或不銹鋼管道切割而成,側面設計成斜面或弧形結構,有利于污油流入。集油槽利用內置氣腔或外置浮筒使其浮于水面,氣腔或浮筒的容積是通過浮力計算確定的,并留有余量,在調試時利用配重塊調節,使集油槽的堰口高度介于油層與水層之間,并保持平衡。另外,當調節罐的直徑較大時,環狀集油槽可分隔成若干段,以降低對水平度的要求。采取水平導向臂使集油槽處于罐周邊,使集油槽可以自由地上下浮動,但不會碰撞罐壁和側翻。周邊集油槽和中心進水盤之間沒有連接件,完全獨立。實用新型點之三是在罐底靠近周邊處設環狀出水管,使底部的出水流向與上部的進水流向相同,形成“中心進水、周邊出油和出水”的最佳水流狀態,產生使浮油流向集油槽的輔助動力。尤其是在水位較低時,可以有效防止污水短流和偏流造成的跑油現象。當調節罐容積為IOOOOm3時,調節罐的直徑一般為27. 5m,罐壁高度為17. 82m,最高水位為16. 82m。應用效果比較如下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周邊浮動堰收油器,整個液面無死角,收油面積達100% ;由于采取中心進水、周邊出水的方式,液位在:3m 16. 82m的范圍變化,不會產生短流和偏流,所以,調節罐具有良好收油效率情況下的容積利用率為82. 2% ;包含進水盤、集油槽、導桿、浮筒、進出水管道和軟管等全部配件在內,IOOOOm3調節罐的周邊浮動堰收油器的總重量不超過8噸。對于同類型的收油裝置,液面上有5% 10%的浮油無法進入集油槽;當液位降至13m以下時,靠近出水口處浮油至出水口的距離就小于至集油槽的距離,出水流將削弱浮油的流動速度。當液位降至7m以下時,調節罐內將產生較嚴重的短流和偏流現象。所以調節罐具有良好收油效率情況下的容積利用率僅為58. 4% ;這一類設備的總重量在10噸以上。
權利要求1.污水調節罐內周邊浮動堰組合收油裝置的進水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水盤(1) 由頂板(11)、法蘭盤(12)、懸浮體(14)、側板(18)和底板(16)組成;該頂板(11)與懸浮體 (14)上端連接,懸浮體(14)利用螺桿與法蘭盤(12)連接,頂板(11)與位于頂板下方的法蘭盤(12)之間具有間隙;所述的法蘭盤(12)下端連接側板(18),側板下端連接底板(16), 懸浮體(14)與法蘭盤(12)、側板(18)、底板(16)之間的空間為污水通道(13);所述的底板 (16)上連接有短管(15),該短管連通到污水通道(13)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調節罐內周邊浮動堰組合收油裝置的進水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法蘭盤(12)上端周緣連接有導向環(17),該導向環(17)套設在設置于調節罐中間的垂直導軌(2)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調節罐內周邊浮動堰收油裝置的進水盤,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法蘭盤(12)上端周緣等距連接有多個導向環(17),所述的導向環(17)均套設在設置于調節罐中間對應位置處的垂直導軌(2)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污水調節罐內周邊浮動堰組合收油裝置的進水盤。該進水盤由頂板、法蘭盤、懸浮體、側板和底板組成;該頂板與懸浮體上端連接,懸浮體利用螺桿與法蘭盤連接,頂板與位于頂板下方的法蘭盤之間具有間隙,使污水從該間隙流出;法蘭盤下端連接側板,側板下端連接底板,懸浮體與法蘭盤、側板、底板之間的空間為污水通道;底板上連接有短管,該短管連通到污水通道內。具有該進水盤的周邊浮動堰組合收油裝置可使帶有余壓的污水在略低于液面處、均勻地從中間向周邊放射性進水,將已經浮出水面的污油推向周邊集油槽。
文檔編號C02F1/40GK202080926SQ20112012929
公開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8日
發明者何小娟, 張斌 申請人:中國石化集團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