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銀離子水龍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龍頭,具體地說是一種裝有銀離子發生器的水龍頭。
背景技術:
金屬銀在水中,銀的表面會游離出微量的銀離子,所以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從遠古時代,人們就開始使用銀器。人們發現在銀食器中的奶不會變質,食品不會變質,銀耳環不會使皮膚感染發炎。東南亞的僧侶現在還在使用銀碗化緣。這些都是人類經驗性地利用銀的抗菌作用的事例。后來的研究者也正是從中獲得啟發,從經驗到理性,研制出了各種類型的銀離子抗菌劑產品。從1884年,德國婦產科醫生Crede將濃度為的硝酸銀溶液滴入新生兒眼中,預防新生兒結膜炎開始,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德國、法國、日本和舊蘇聯等國家將電解銀離子應用于自來水的殺菌消毒為止,人們很早就開始使用銀離子抗菌劑。 但是,當時由于制造技術差,銀離子濃度低而成本高,難以形成工業化生產。到后來自來水的殺菌消毒只能讓位于新出現的化學藥劑。以氯為代表的化學合成抗菌劑雖然有其毒副作用大、具有腐蝕性、殺菌效果持續時間短等天生的缺陷,但由于它們殺菌力強、速度快,成本低,很快統治了抗菌劑大部分市場。銀離子抗菌除了硝酸銀眼藥水等專用抗菌劑外,幾乎接近消失。上世紀末,納米技術興起。科學家發現,銀的殺菌效率和其表面積關系成正比,通過增大表面積,提高銀離子的釋放量,其殺菌能力可以產生質的飛躍。也就是說用極少量的銀附著于納米級的載體便可產生強力的殺菌作用。現有技術中將銀離子發生器裝在水龍頭中產生銀離子水用于消毒殺菌之相關技術尚無報導。
發明內容
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生產銀離子與水混合的水龍頭,銀離子水用于消毒殺菌。技術方案本發明包括水龍頭,其特殊之處在于在水龍頭進水口固定一具有內腔空間的容納體,容納體入水口與水龍頭進水口連接,容納體下部設一出水口,銀離子發生器安裝在容納體內,微型發電機安裝在容納體內的一側,
所述銀離子發生器包括銀金屬正電極板、銀金屬負電極板,正負電極通過電源線與微型發電機輸出電路連接。在所述容納體中設一電源指示燈。本發明顯著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銀離子發生器裝在水龍頭中,銀離子水用于消毒殺菌,并采用自來水發電給銀離子發生器,實用方便。銀的抗菌機理,銀離子是最好的自然抗生劑。《本草綱目》里也有對銀的記載, 銀可以安五臟,平心身,驅除邪氣,可益壽延年。銀至少有1200年的當做殺菌劑使用的記載,用銀餐具防止疾病的傳染,用銀箱子防止物質的變質。把銀錢放在水里當消毒水用,用銀粉治療燒傷,美國西部開發的時候,為了水和牛奶的潔凈,放在銀容器保管。銀的化學結構決定了銀具有較高的催化能力,高氧化態銀的還原勢極高,足以使其周圍空間產生原子氧。原子氧具有強氧化性可以滅菌,Ag+可以強烈地吸引細菌體中蛋白酶上的巰基,迅速與其結合在一起,使蛋白酶喪失活性,導致細菌死亡。當細菌被Ag+殺后,Ag+又由死亡細菌中游離出來,再與其它細菌接觸,周而復始地進行上述過程。
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代表水龍頭進水口 1,銀金屬正電極板2,容納體3,微型發電機4,出水口 5,電源指示燈6,水龍頭開關7,入水口 8,銀金屬負電極板9。
具體實施例方式見圖1,本發明包括水龍頭,其特殊之處在于在水龍頭進水口 1固定一具有內腔空間的容納體3,容納體3入水口 8與水龍頭進水口 1連接,容納體3下部設一出水口 5,銀離子發生器安裝在容納體3內,微型發電機4安裝在容納體1內的一側,所述銀離子發生器包括銀金屬正電極板2、銀金屬負電極板9,正負電極通過電源線與微型發電機4輸出電路連接。在所述容納體3中設一電源指示燈6。打開水龍頭,微型發電機轉動發電,輸入銀離子發生器中的銀金屬正電極板、銀金屬負電極板,銀金屬正電極板與銀金屬負電極板對面設置,相隔三至五毫米。銀金屬正電極板與銀金屬負電極板通電后(3V),產生銀離子溶于水中。
權利要求
1.一種銀離子水龍頭,包括水龍頭,其特征在于在水龍頭進水口固定一有內腔空間的容納體,容納體入水口與水龍頭進水口連接,容納體下部設一出水口,銀離子發生器安裝在容納體內,微型發電機安裝在容納體內的一側,所述銀離子發生器包括銀金屬正電極板、 銀金屬負電極板,正負電極通過電源線與微型發電機輸出電路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銀離子水龍頭,其特征是在所述容納體中設一電源指示燈。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銀離子水龍頭。它包括水龍頭,其特殊之處在于在水龍頭進水口固定一具有內腔空間的容納體,容納體入水口與水龍頭進水口連接,容納體下部設一出水口,銀離子發生器安裝在容納體內,微型發電機安裝在容納體內的一側,所述銀離子發生器包括銀金屬正電極板、銀金屬負電極板,正負電極通過電源線與微型發電機輸出電路連接。本發明銀離子發生器裝在水龍頭中,銀離子水用于消毒殺菌,實用方便。
文檔編號C02F1/50GK102330844SQ20111011110
公開日2012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日
發明者張圣坤 申請人:張圣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