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組合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污水處理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能有效解決富營養化問題的組合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絕人部分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均采用傳統的二級活性污泥法
處理工藝。其中,很多污水處理廠出水只能達到國家I級B類標準,需要改造工藝提高處理能力。若采用傳統工藝改造,則工程投資高、能耗大、運轉管理要求高且易產生二次污染,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作為一種新型生態污水處理技術,人工濕地具有建設周期短、投資低、能耗低、去除C0D及富營養物質效率高的特點。其作用原理為當污水通過人工濕地系統時,通過沉淀、吸附、過濾、分解、固定、離子交換、絡合反應、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植物對營養元素的攝取和吸收、根際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生命代謝活動的轉化和細菌、真菌的異化作用等,降低水體中N 、P等營養元索及有機物等的含量。
污水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尾水主要富含N、 P和C0D,人工濕地技術在處理這些污染物方而具有優勢。但是,目前人工濕地還存在處理高負荷污水能力差,各科形態N 、 P不能同時有效去除等不足,如厭氧環境有利于硝態氮的去除,而有氧環境則適合氨態氮的去除。同時,普通潛流人工濕地閃為入水口顯著高于于出水口,長期使用會使水流不均衡,出水口端水面極低,介質缺水,從而導致處理效率下降的問題.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盆要是針劉現有技術所存在的處理高負荷污水能力差、各種形態N、 P不能同時有效去除、水流不均衡、處理效率低等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處理髙負荷污水能力強、各種形態N、 P能夠間時有效去除、水流 均衡、處理效率高的組臺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 種組合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包括入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入水管道與預 處理池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預處理池通過管道與潛流人工濕地床連接, 潛流人工濕地床包括了雙向進水管和雙向出水管,所述的雙向進水管和雙 向出水管交叉分布,所述的出水管與進水管之間設置有污水處理介質;潛 流人工濕地床另一端通過水管與緩沖池相連,所述的緩沖池與出水管道之 間沒置有復合垂直流人工濕地床,復合垂直流人工濕地床包括布水管和集 水管,所述的布水管和集水管之間設置有介質,復合垂直流人工濕地床中 部設置有分隔墻。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污水處理廠尾水水質不達標的 問題,經過多年研究和實踐,針對性地提供了一套新型結構的人工濕地技 術,通過不同處理單元分別去除P、硝態氮、氨態氮,從而提高水質。同時 針對不同水質類型及地區氣候差異,我們優化了人工濕地中植物的配置方 案,并月根據季節差異動態配置植物區塊,該設施既能提高污水處理廠尾 水水質,又能節約資源美化環境。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套通過多單元組合 而成的完整的尾水處理人工濕地工藝,具體步驟如下該人工濕地包括入 水管道、預處埋池、處理裝置、床體、填料、出水管道以及集水池,氮特 別是硝態氮的去除一直以來是人工濕地污水處理過程中遇到的難點。雙向 潛流人工濕地床是在厭氧環境下工作的,由于水力惰性原理,如果潛流 人工濕地床長期單方向流動,則會形成自一端入水口至另一端出水口的水 流通路,近出水口端的水面接近床底,造成上面的基質缺水,影響植物及 微生物生長,從而影響水處理效果,所以,我們發明雙向水流的潛流人工 濕地處理床,該處理床有兩套水流控制系統,每套系統分別有一個入水管 和一個出水管,兩套系統水流方向相反,交替打開其中一套,可階段性的 調整水流方向,這樣周而復始,可充分利用潛流人工濕地床。復合垂直流人工濕地床是在好氧環境下工作的,復合垂直流人工濕地床包含兩個處理 單元,分別是下行池和上行池,下行池的表面設有布水管,基本覆蓋整個 下行池,布水管上設有小孔,經緩沖池而來的污水在這里流出,通過自身 重力向下流。在兩個處理單元之間設分隔墻,阻止水流,但是分隔墻底部 不完全密封,有若干孔隙,從而連通兩個處理單元。向下流的污水通過孔 隙進入上行池,通過水的壓強向上流動,并到達集水管向外流出。注意布 水管要略高于介質表面,而集水管要與介質表面持平或略低于介質表面。 這樣水的壓強才會使水流到達集水管。
作為優選,所述的潛流人工濕地床內設置有控制水位的調節螺紋管。 可通過調節螺紋管來控制潛流人工濕地床內的水位,結構合理、操作簡便、 控制效果理想。
作為優選,所述的入水管道、出水管道、預處理池、潛流人工濕地床、 緩沖池、復合垂直流人工濕地床相互之間均設置有閥門。各個單元之間安 裝閥門是用于控制水量及水力停留時間。
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處理高負荷污水能力強、各種形態N、 P能夠同
時有效去除、水流均衡、處理效率高等特點。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潛流人工濕地床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復合垂直流人工濕地床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 體的說明。
實施例l:
如說明書附圖1、 2、 3所示, 一種組合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包括 入水管道1和出水管道2,入水管道與預處理池3相連,預處理池通過管道與潛流人工濕地床4連接,潛流人工濕地床另一端通過水管11與緩沖池 12相連,緩沖池與出水管道之問設置有復合垂直流人工濕地床6。潛流人 工濕地床包括了雙向進水管8和雙向出水管9,雙向進水管和雙向出水管交 叉分布,出水管與進水管之間設置有污水處理介質10。潛流人工濕地床內 設置有控制水位的調節螺紋管13。復合垂直流人工濕地床包括布水管14和 集水管15,布水管和集水管之間設置有介質16,復合垂直流人工濕地床中 部設置有分隔墻7。入水管道、出水管道、預處理池、潛流人工濕地床、緩 沖池、復合垂直流人工濕地床相互之間均設置有閥門17。
該系統具體包括三個處理單元以及一個預處理池和一個緩沖池。第一 處理單元為雙向潛流人工濕地床,第二及第二處理單元為復合垂育流人工 濕地床,其中第二處理單元為下行池,第三處埋單元為上行池。預處理池 在最前端,有隔柵系統,主要起到穩定水流、清除雜質的作用。緩沖池位 于雙向潛流人工濕地床和復合垂直流人工濕地床之間,主要作用為穩定水 流。
從預處理池出水口接兩根不同的水管,分別裝有閥門,兩根水管另一 頭分別接在潛流人工濕地處理床兩端。通過閥門開閉可控制水流向哪一根 水管。雙向潛流人工濕地處理床為第一處理單元,水流方向為水平流,表 面無積水。該處理床有兩套水流控制系統,每套系統分別有一個入水管和 一個出水管。運行時,每隔一段時間,交替打開或關閉兩端相對應的入水 管和出水管,這樣周而復始,可充分利用潛流人工濕地床。其兩條出水管 也各自裝有闊門,控制出水流向。該處理床兩端的出水口各自安裝可調節 螺紋管。根據水力壓強,通過調節螺紋管可調節出水口高度,從而調節潛 流池內的水位高度。潛流人工濕地主要提供厭氧環境,給污水生物除磷提 供適當的環境,同時降低污水中COD濃度,并能初步吸收N元素。
權利要求1.一種組合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包括入水管道(1)和出水管道(2),入水管道與預處理池(3)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預處理池通過管道與潛流人工濕地床(4)連接,潛流人工濕地床包括了雙向進水管(8)和雙向出水管(9),所述的雙向進水管和雙向出水管交叉分布,所述的出水管與進水管之間設置有污水處理介質(10);潛流人工濕地床另一端通過水管(11)與緩沖池(12)相連,所述的緩沖池與出水管道之間沒置有復合垂直流人工濕地床(6),復合垂直流人工濕地床包括布水管(14)和集水管(15),所述的布水管和集水管之間設置有介質(16),復合垂直流人工濕地床中部設置有分隔墻(7)。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潛流人工濕地床內設置有控制水位的調節螺紋管(13)。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組合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入水管道、出水管道、預處理池、潛流人工濕地床、緩沖池、 復合垂直流人工濕地床相互之間均設置有閥門(1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污水處理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能有效解決富營養化問題的組合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一種組合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包括入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入水管道與預處理池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預處理池通過管道與潛流人工濕地床連接,潛流人工濕地床另一端通過水管與緩沖池相連,所述的緩沖池與出水管之間設置有復合垂直流人工濕地床。本實用新型具有處理高負荷污水能力強、各種形態N、P能夠同時有效去除、水流均衡、處理效率高等特點。
文檔編號C02F3/32GK201433152SQ20092012093
公開日2010年3月31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1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1日
發明者葛韓亮 申請人:葛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