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羥基苯甲酸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羥基苯甲酸生產廢水的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技術領域,具體涉 及一種羥基苯甲酸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據統計,我國對羥基苯甲酸年產量達數萬噸,許多品種對外出口,在國 際市場上具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含上述污染物的髙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至 今仍無合適的處理和回收利用方法,大多數情況下只能直接排放。不僅污染 環境,破壞生態,危害人身健康,而且浪費大量寶貴的化工原料。隨著我國 環保形勢的嚴峻和環保壓力的增大,許多生產企業不得已而關、停、并、轉, 環境問題成了此類化工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障礙。對羥基苯甲酸生產廢水的處 理一直是倍受關注的研究課題,這類廢水的性質如下
(a) 有機物濃度髙。通常對羥基苯甲酸鈉在水中有較大的溶解度,因而 這類廢水中有機物濃度及CODcr值均在60000 10000mg/L左右,通常不能 直接進行生化處理。
(b) 鹽含量高。來源于有機中間體合成中的對羥基苯甲酸廢水一般含有 較多的NaCl, Na2S04, NaN03,對羥基苯甲酸鈉等無機鹽,有時濃度可達 20% 30%。
(c) 堿性強。對羥基苯甲酸廢水具有很強的堿性,pH在14左右,用其 他工藝處理,不僅會增加廢水的前處理費用,而且進一步加大了廢水中的含 ■^fc 。
(d) 難以被生物降解。 一般來說,含對羥基苯甲酸的廢水釆用傳統的廢 水處理技術很難被完全降解,且其降解速度比一般芳香化合物(如酚、羧酸 等)要慢得多。
通常用于含對羥基苯甲酸鹽廢水處理的方法有生化法、化學氧化法,活 性碳吸附法等。但這些方法處理高濃度的對羥基苯甲酸廢水難度大,治理率 低,并且均無法回收原廢水中的化工原料。針對對羥基苯甲酸生產廢水,研 究開發經濟髙效的廢水治理技術顯得尤為重要。本發明由此而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羥基苯甲酸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解決了現有 技術中髙濃度羥基苯甲酸生產廢水處理難度大,治理率低,且無法回收原廢 水中的化工原料等問題。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這些問題,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羥基苯甲酸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
驟
(1) 將廢水經酸析沉淀過濾預處理;
(2) 將步驟(1)得到的濾液在5 40t溫度條件下,以每小時0.5 2 柱體積的流量通過裝填有改性大孔吸附樹脂的吸附柱進行吸附處理;
(3) 將步驟(2)后的吸附出水進行生化處理。
優選的,所述方法還包括將步驟(2)中已吸附對羥基苯甲酸及其中間 產物的吸附樹脂用2倍柱體積的60 80'C熱堿液脫附再生并進行清水沖洗 的步驟。
優選的,所述脫附產生的脫附液和沖洗產生的沖洗水進行下一次脫附再生。
優選的,所述方法步驟(2)中改性大孔吸附樹脂是通過將氯甲基化后 的交聯聚苯乙烯進行后交聯以改善樹脂孔結構,并通過胺化反應增加樹脂的 極性和親水性,合成得到所述的改性大孔吸附樹脂。
優選的,所述改性大孔吸附樹脂的合成包括以下步驟
A、 大孔微球的制備以適量的苯乙烯單體,二乙烯基苯交聯劑以及甲 苯、正庚烷致孔劑混合一起進行懸浮共聚制備大孔微球
B、 氯甲基化反應及后交聯反應將制得的大孔微球加入到適量的三聚 甲醛、三甲基氯硅烷、1, 2-二氯乙烷的混合體系中充分溶脹,再加入催化 劑無水四氯化錫進行氯甲基化反應制得氯甲基化的大孔微球
C、 以1, 2-二氯乙垸為溶脹劑,將氯甲基化的大孔微球充分溶脹,以 適宜的催化劑在一定溫度下進行后交聯反應,制得大孔吸附樹脂。
優選的,所述適宜的催化劑選自二氯化鋅、三氯化鐵、三氯化鋁。 優選的,所述步驟(l)預處理后的廢水CODo控制在6000 10000mg/L。
4優選的,經所述步驟(2)吸附處理后的廢水CODo控制在2000 mg/L 以下。
優選的,將改性大孔吸附樹脂用于對羥基苯甲酸生產廢水的處理工藝中 的具體步驟如下
廢水預處理將對羥基苯甲酸生產廢水酸析沉淀,沉淀物經過濾后回用 于生產。
吸附廢水經酸沉處理后,所得濾液CODCr為6000 10000mg/L,在環 境溫度為5 40'C范圍內,以0.5 2柱體積每小時的流量通過裝填有改性大 孔吸附樹脂的吸附柱,吸附出水為22個柱體積,CODo均小于1000mg/L, 去除率為83 97%,當吸附出水達42個柱體積時,CODo均小于2000mg/L, 去除率均保持在83%以上。吸附出水用生化法進一步處理。本廢水處理的吸 附裝置共有3個樹脂吸附塔,正常操作時用雙塔串聯逆流吸附,另一塔順流 脫附。吸附操作以前次的二塔為首塔,脫附塔作尾塔串聯操作。
脫附樹脂達到吸附飽和后,停止進水,將塔內殘液排放至廢水調節池。 用2個柱體積溫度為60 80X:的8%NaOH再生液進行順流脫附,控制脫附 流速為1.0柱體積每小時,然后加入1個柱體積清水進行沖洗。脫附液的第 一個批次(l倍柱體積)為髙濃度脫附液,其中所含有機物主要為對羥基苯 甲酸鈉,可回用于生產。脫附液的第二個批次(l倍柱體積)為中濃度脫附 液以及1柱體積沖洗水用于配制下一批次再生液。
本發明的反應原理在于-
由于對羥基苯甲酸生產廢水呈強堿性,將其酸析沉淀,沉淀物經過濾后 回用于生產,濾液用改性大孔吸附樹脂床層吸附。廢水中的對羥基苯甲酸及 其中間產物吸附在樹脂上,吸附出水進一步進行生化處理,可達國家一級排 放標準。優選技術方案中大孔樹脂可以采用熱堿脫附劑脫附再生,然后用清 水沖洗。
富含對羥基苯甲酸鈉及其中間產物的髙濃度脫附液直接回用于生產。稀 濃度脫附液用于配制下一批次的再生液循環使用。采用本發明方法回收的對 羥基苯甲酸鈉及其中間產物可作為原料回到原生產工藝,在治理廢水的同 時,實現了廢物資源化。相比于現有技術中的廢水處理方法,本發明的優點是
1. 經酸沉后進行改性大孔樹脂的吸附,對對羥基苯甲酸及其中間產物
吸附效率髙,而且容易脫附再生,減少了改性大孔樹脂的用量。 本發明采用的改性大孔樹脂性能穩定,使用壽命長。
2.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適用范圍寬,進水濃度COD從1000mg/L到
100000mg/L均可用該技術方案進行處理,而且處理工藝不受含 鹽量髙低的影響,工藝簡單,操作簡便,無需高溫髙壓,簡化 了實驗步驟,方便進行工業化實施。
3. 本發明技術方案采用方法固液容易分離,在水體中不會引入新的污
染物,而且脫附液和沖洗液可再生,在治理廢水的同時,可實 現廢物資源化,運行費用低,廠家容易接受,便于推廣。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通過將改性的新型大孔吸附樹脂作為吸附 填料用于對羥基苯甲酸生產廢水的治理和資源化利用,大孔樹脂用熱堿脫附 劑脫附再生,然后用清水沖洗。富含對羥基苯甲酸鈉及其中間產物的髙濃度 脫附液直接回用于生產。稀濃度脫附液用于配制下一批次的再生液循環使 用。采用本發明方法回收的對羥基苯甲酸鈉及其中間產物可作為原料回到原 生產工藝,在治理廢水的同時,實現了廢物資源化。該方法廢水處理效果好, 而且容易脫附再生,減少了改性大孔樹脂的用量,易于進行工業化實施。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對羥基苯甲酸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上述方案做進一步說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是 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限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實施例中采用的實施條件可以 根據具體廠家的條件做進一步調整,未注明的實施條件通常為常規實驗中的 條件。
實施例某化工企業對羥基苯甲酸生產廢水的處理 (1)改性大孔樹脂的合成采用兩步法合成大孔吸附樹脂。包括大孔微球的制備和氯甲基化反應 及后交聯反應;其中大孔微球的制備以一定量的苯乙烯(St)單體,二乙烯 基苯(DVB)交聯劑以及甲苯、正庚烷致孔劑混合一起按常規方法進行懸浮 共聚制備大孔微球。然后用丙酮、乙醇等在索氏抽提器下抽提出致孔劑,處 理完全,烘干待用。
將制得的大孔微球加入到一定量的三聚甲醛、三甲基氯硅烷、1, 2-二 氯乙烷的混合體系中充分溶脹,再加入催化劑無水四氯化錫進行氯甲基化反 應制得氯甲基化的大孔微球(簡稱氯球)。將氯球中二氯乙烷等殘留物處理 完全,烘干待用。以1, 2-二氯乙烷為溶脹劑,充分溶脹,以二氯化鋅、三 氯化鐵、三氯化鋁等為催化劑在一定溫度下進行后交聯反應一定時間,制得 大孔吸附樹脂。抽提洗滌大孔吸附樹脂,干燥待用。
(2)改性大孔樹脂用于對羥基苯甲酸生產廢水的處理過程
對該化工企業的對羥基苯甲酸生產廢水進行采樣分析,廢水CODcr為 60000 100000 mg/L, pH為14.0,含鹽量10 20%,廢水產生量為15m3/d。
處理的具體步驟如下
A廢水預處理將羥基苯甲酸生產廢水酸析沉淀,即將原生產中的廢酸 與對羥基苯甲酸廢水混合,調節pH值至3.0左右,此時沉淀物量最大。沉 淀物經過濾后回用于生產。酸析后得到固體量約為廢水體積的1/3,并將其 回用于生產。
B吸附廢水經預處理后,所得濾液基本性質為CODcr: 6000-10000mg/L, pH為3.0 。在環境溫度為5 40"C范圍內,以0.5 2柱 體積每小時的流量通過裝填有改性大孔吸附樹脂的吸附柱,吸附出水為22 個柱體積,CODcr均小于1000mg/L,去除率為83 97% ,當吸附出水達42 個柱體積時,CODcr均小于2000mg/L,去除率均保持在83 %以上。吸附出 水用生化法進一步處理。水溫髙和流速大會降低吸附效果,因此從經濟角度 出發,廢水在常溫20 25'C時,流速為1.0 1.5柱體積每小時時,處理效果 最佳。本廢水處理的吸附裝置共有3個樹脂吸附塔,正常操作時用雙塔串聯 逆流吸附,另一塔順流脫附。吸附操作以前次的二塔為首塔,脫附塔作尾塔 串聯操作。
其測試結果如下
7表1吸附處理的測試結果
工況l 工況2
項目
(原水CODcr=8538mg/L) (原水CODcr=9546mg/L)
出水體積 (柱體積)出水濃度(mg/L)去除率出水濃度(mg/L)去除率
2.525597.0%30696.8%
548894.3%54294.3%
7.563892.5%41895.6%
1065592.3%62493.5%
12.5855卯.0%66393.1%
15822卯.4%75892.1%
17.587289.8%8卯卯.7%
20855卯.0%103489.2%
22.5105587.6%98589.7%
25112286.9%120187.4%
27.5123885.5%118387.6%
30132284.5%78691.8%
32.5855卯.0-/0125486.9%
35100588.2%115687.90/o
37.5107287.4%100689.5%
40120585.9%112488.2%
42.5138883.7%156283.6%
45263869.1%225876.3%
吸附出水進行生化處理后,CODcr小于100mg/L,達到國家一級排放 標準。
C脫附樹脂達到吸附飽和后,停止進水,將塔內殘液排放至廢水調節 池。用2柱體積溫度為60'C左右的8。/。NaOH再生液進行順流脫附,控制脫 附流速為1.0柱體積每小時,然后加入1柱體積清水進行沖洗。脫附液的第 一個批次(l柱體積)為髙濃度脫附液,其中所含有機物主要為對羥基苯甲 酸鈉,可回用于生產。脫附液的第二個批次(l柱體積)為中濃度脫附液以 及1柱體積沖洗水用于配制下一批次再生液。
吸附柱中的飽和吸附樹脂用2倍柱體積的60 80C熱堿再生液脫附再 生,然后用1倍柱體積清水進行沖洗。再生過程產生的第一批次的1倍柱體積髙濃度的脫附液直接回用于生產工藝中,第二批次的1倍柱體積脫附液以 及1倍柱體積沖洗水用于配制下一批次再生液。
上述實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 術的人是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 范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做的等效變換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 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羥基苯甲酸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廢水經酸析沉淀過濾預處理;(2)將步驟(1)得到的濾液在5~40℃溫度條件下,以每小時0.5~2柱體積的流量通過裝填有改性大孔吸附樹脂的吸附柱進行吸附處理;(3)將步驟(2)后的吸附出水進行生化處理。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羥基苯甲酸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方法還包括將步驟(2)中已吸附對羥基苯甲酸及其中間產物的吸附 樹脂用2倍柱體積的60 80'C熱堿液脫附再生并進行清水沖洗的步驟。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羥基苯甲酸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脫附產生的脫附液和沖洗產生的沖洗水進行下一次脫附再生。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羥基苯甲酸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方法步驟(2)中改性大孔吸附樹脂是通過將氯甲基化后的交聯聚苯 乙烯進行后交聯以改善樹脂孔結構,并通過胺化反應增加樹脂的極性和親水 性,合成得到所述的改性大孔吸附樹脂。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羥基苯甲酸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改性大孔吸附樹脂的合成包括以下步驟A、 大孔微球的制備以適量的苯乙烯單體,二乙烯基苯交聯劑以及甲 苯、正庚垸致孔劑混合一起進行懸浮共聚制備大孔微球;B、 氯甲基化反應及后交聯反應將制得的大孔微球加入到適量的三聚 甲醛、三甲基氯硅烷、1, 2-二氯乙烷的混合體系中充分溶脹,再加入催化 劑無水四氯化錫進行氯甲基化反應制得氯甲基化的大孔微球;C、 以1, 2-二氯乙烷為溶脹劑,將氯甲基化的大孔微球充分溶脹,以 適宜的催化劑在一定溫度下進行后交聯反應,制得大孔吸附樹脂。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羥基苯甲酸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適宜的催化劑選自二氯化鋅、三氯化鐵、三氯化鋁。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羥基苯甲酸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步驟(1)預處理后的廢水CODo控制在6000 10000mg/L。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羥基苯甲酸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 于經所述步驟(2)吸附處理后的廢水COD&控制在2000 mg/L以下。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羥基苯甲酸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廢水經酸析沉淀過濾預處理;(2)將步驟(1)得到的濾液在5~40℃溫度條件下,以每小時0.5~2柱體積的流量通過裝填有改性大孔吸附樹脂的吸附柱進行吸附處理;(3)將步驟(2)后的吸附出水進行生化處理。采用本發明回收的對羥基苯甲酸鈉及其中間產物可作為原料回到原生產工藝,在治理廢水的同時,實現了廢物資源化。該方法廢水處理效果好,而且容易脫附再生,減少了改性大孔樹脂的用量,易于進行工業化實施。
文檔編號C02F1/42GK101560044SQ20091011546
公開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26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26日
發明者偉 劉, 張佳志, 梁好均, 胡宗敏, 都宏霞, 游 黃 申請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