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曝氣池、沉淀池合建的廢水處理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污水生化處理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好氧、或者厭 氧廢水處理系統的改良。 背*技術
廢水的連續好氧處理工藝主要是由曝氣池、沉淀池組成,處理過程是 廢水逬入曝氣池,由池內的好氧活性污泥在有氧曝氣的情況下,對廢水中 的有機物進行生化降解,然后混合液逬入沉淀池迸行固、液分離,活性污 泥沉于池底.大部分通過回流泵泵入曝氣池,用以維持曝氣池內活性污泥 濃度.小部分作為剩余污泥用泵排出,另行處理。這種好氧處理系統有以 下幾個缺點 一是投資大,需另建沉淀池和污泥回流系統。二是增加工作 量,污泥回流泵需要經常開啟和矢閉。三是如設計或操作不當會使活性污 泥在沉淀池停留吋間過長而形成厭氧,對系統的穩定運行不利。
廢水的厭氧處理由于不需氧.因此一般不涉及曝氣。但有試驗證明 將厭氧處理產生的氣體(主要是甲烷和二氧化碳)用空壓機壓入厭氧池進 行曝氣.可以成倍的提高厭氧處理效率。但沉降性能良好的厭氧活性污泥 一般是顆粒狀,要較長吋間的培養才能形成。如果也用另設沉淀池、泵抽 回流的方法,顆粒厭氧活性污泥會在回流中被打粹而使沉降性能變差,最 終造成污泥流失。由于該試驗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因此難以應用于廢水 處理工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利用曝氣池的環流帶動沉淀池中活性污 泥回流的曝氣池、沉淀池合建的廢水處理池。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曝氣池、沉淀池合建的廢水 處理池,包括帶有迸水口和出水口的池體和鋪設于池中的曝氣裝置.其特 征是池體由三個以上一一連通且首尾相連通構成可環流的小池體組成,其中含有一個以上池內鋪設有曝氣裝置的曝氣池和至少一池內沒有鋪設曝氣 裝置的沉淀池,曝氣強度最大的曝氣池與前一小池體下部間開設有過水口. 與后一小池體上部間開設有溢流口,依曝氣整強度最大的曝氣池為動力源, 從前到后形成環流順序.其余大部分曝氣池上部開設有溢流口、下部開設 有過水口,分別與相鄰小池體連通,沉淀池與前、后小池體下部閭開設有 過水口,逬水口開設在曝氣池內.出口水開設在沉淀池的上部。廢水在曝 氣池中實現好氧生化處理,沉淀池底部的過水口提供環流通道,當上升流 速小于污泥沉降速度吋則發生污泥沉降,沉下的污泥被池底水平流動的環 流液體帶出沉淀池.實現污泥回流,清液通過上部的出水口排出。
所述小池體中還包括有池內不鋪設曝氣裝置的小池體.該小池體上部 開設有溢流口、下部開設有過水口,分別與相鄰小池體連通。此類不設曝 氣裝置的小池體參與了環流,廢水在其中可處于缺氧狀態。
所述的小池體中還包括有一個池內不鋪設曝氣裝置的沉泥池.該沉泥 池與前、后小池體上部間開設有溢流口。沉泥池上部形成環流通道,懸浮 污泥可跟隨環流繼續參與生化處理,而部分下降污泥可沉淀在該池底,等 待集中清除。
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處理液在池內可利用曝氣源作 為動力,形成循環流動,并在循環的過程中實現污泥的沉降與回流。與現 有技術相比不需另建沉淀池和污泥回流系統,因此具有投資省、工藝穩定、 操作簡單的優點;又由于污泥回流不用泵,污泥在回流吋不會被打粹,所 以又可應用于厭氧曝氣工藝的開發。本處理池除曝氣需一定能源外,環流 和污泥回流均無需額外能源,厲于一種節能型廢水處理技術。
附面說明
下面結合具體圖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圖l五角形曝氣池、沉淀池合建的廢水處理池立體圖
圖2五角形曝氣池、沉淀池合建的廢水處理池原理展開圖
圖3六小池體曝氣池、沉淀池合建的廢水處理池原理展開圖
其中
4l一曝氣池 2 —沉淀池 3 —沉泥池
4一導流墻 5 —曝氣管 6 —進水口
7 —出水口 8 —過水口 9一溢流口
IO —整流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參照
圖1和圖2. —種曝氣池、沉淀池合建的廢水處理池,
圖1以五 角形池體為例,具有占地小,使用材料省的特點。池體通過導流墻4分隔 出五個一一連通且首尾枏連通構成可環流的小池體組成,導流墻4上部較 低處形成溢流口 9,下部開口形成過水口 8。其中五個小池體分為曝氣池1 和沉淀池2,曝氣池1內鋪設有曝氣裝置,如底部鋪設的曝氣管5;沉淀池 2內沒有鋪設曝氣裝置,且沉淀池2與前、后小池體下部間開設有過水口 8; 另則,廢水處理后的出口水7開設在沉淀池2的上部,而廢水的進水D 6 開設在曝氣池1上,也可以在任意一曝氣池1上。大部分曝氣池1上部開 設有溢流口9、下部幵設有過水口8,通過過水口 8和溢流口 9分別與枏鄰
小池體連通。
環流產生假定曝氣強度最大的曝氣池1與前一小池體下部閭開設有 過水口 8,與后一小池體上部間幵設有溢流口 9.依曝氣量強度最大的曝氣 池1為動力源,從前到后形成環流順序;為了增大環流速度或者滿足廢水 處理設計需要,曝氣池1分為強曝氣池和弱曝氣池兩組,其中強曝氣池依 環流順序與前一小池體下部閭幵設有過水D 8.與后一小池體上部l茍開設有 溢流口 9,也即所有強曝氣池的環流方向是一致的。本實例中弱曝氣池的曝 氣量也可矢閉,形成缺氧狀態,使得廢水流經不同池體產生富氧與缺氧交 替逬行,滿足不同廢水生化處理的需求。
為此,小池體中還包括有池內不鋪設曝氣裝置的小池體.該小池體依 然滿足上部開設有溢流口、下部開設有過水口,分別與相鄰小池體連通的 結構關系。這樣可在合建處理池吋.節省部分鋪設曝氣裝置的費用。
參照圖2,為處理池體的展開圖,圖中虛線給出的小池體為首個小池
5體的循環重復。本實例小池體只包含曝氣池和沉淀池兩種, 一般沉淀池以
一至兩個為佳。若小池體為奇數個、沉淀池為一個;或者小池體為偶數個、 沉淀池為兩個.那么所有曝氣池都滿足上部開設有溢流口、下部開設有過 水口.分別與相鄰小池體連通。若小池體為偶數個、沉淀池為一個;或者 小池體為奇數個、沉淀池為兩個,那么大部分曝氣池滿足上部開設有溢流 □、下部開設有過水口,分別與相鄰小池體連通,其中有一個曝氣池只能 在上部開設有兩溢流口分別與前后枏鄰小池體連通,作為調整。當然此種 情況在設計吋是不可能產生的,但難免有業者為了規避專利而刻意為之。
又如圖2.沉淀池2過水口 8與出水D 7之閭的池體上設有整流裝置 10,該整流裝置可以是整流板或斜板、蜂窩管等,整流裝置10的作用是為 了減少底部水平環流對沉淀的干擾.使得污泥很快被帶出沉淀池,不會產 生污泥厭氧現象,這對好氧處理工藝的穩定運行有利;而且也保證出水口 7 排放出的處理液清晰不帶懸浮污泥。 實^fe —-1 r
參照圖3,為六小池體曝氣池、沉淀池合建的廢水處理池原理展開圖, 其基本結構與上例同.圖中虛線給出的小池體為首個小池體的循環重復。 只是在小池體中還包含有一個池內不鋪設曝氣裝置的沉泥池3,該沉泥池3 與前、后小池體上部閭開設有溢流口 9,構成環流必要的通道,懸浮污泥可 繼續參與生化處理,而處理液中的污泥團即可能在沉泥池中下沉,最后通 過機械泵將其抽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處理池結構可滿足連續生化處理的 需要,排水、排泥均在處理過程不停機作業。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曝氣池與沉淀池合建的廢水處理池,既 可作為耗氧廢水生化處理工藝上,也可適用于厭氧廢水生化處理工藝上, 此吋,需將所有小池體加以密封.并通過空壓機收集曝氣池和沉淀池產生 的氣體再壓入曝氣池中,作用厭氧氣源、提供攪拌和環流的動力,使廢水 在厭氧環境下得到生化處理。在此種厭氧廢水處理池的建設中,可只設計 一個曝氣池,集中所有氣體產生足夠的環流動力源,而其它的瞜氣池即無 需鋪設曝氣裝董,節省投資。
權利要求1、一種曝氣池、沉淀池合建的廢水處理池,包括帶有進水口和出水口的池體和鋪設于池中的曝氣裝置,其特征是池體由三個以上一一連通且首尾相連通構成可環流的小池體組成,其中含有一個以上池內鋪設有曝氣裝置的曝氣池和至少一池內沒有鋪設曝氣裝置的沉淀池,曝氣強度最大的曝氣池與前一小池體下部間開設有過水口,與后一小池體上部間開設有溢流口,依曝氣量強度最大的曝氣池為動力源,從前到后形成環流順序,其余大部分曝氣池上部開設有溢流口、下部開設有過水口,分別與相鄰小池體連通,沉淀池與前、后小池體下部間開設有過水口,進水口開設在曝氣池內,出口水開設在沉淀池的上部。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曝氣池、沉淀池合建的廢水處理池,其特征是曝 氣池分為強曝氣池和弱曝氣池兩組,其中強曝氣池依環流順序與前一小 池體下部閣開設有過水口,與后一小池體上部閻開設有溢流口。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曝氣池、沉淀池合建的廢水處理池,其特征是小 池體中還包括有池內不鋪設曝氣裝豕的小池體,該小池體上部開設有溢 流口、下部開設有過水D,分別與枏鄰小池體連通。
4、 根據權利要求l或3所述的曝氣池、沉淀池合建的廢水處理池.其特征 是小池體中還包括有一個池內不鋪設曝氣裝置的沉泥池,該沉泥池與前、 后小池體上部間開設有溢流口。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曝氣池、沉淀池合建的廢水處理池.其特征是沉 淀池過水口與出水口之間的池體上設有整流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曝氣池、沉淀池合建的廢水處理池,其池體由三個以上一一連通且首尾相連通構成可環流的小池體組成,小池體含有一個以上池內鋪設有曝氣裝置的曝氣池和至少一個沉淀池,曝氣強度最大的曝氣池與前一小池體下部間開設有過水口,與后一小池體上部間開設有溢流口,依曝氣量強度最大的曝氣池為動力源,從前到后形成環流順序,其余大部分曝氣池上部開設有溢流口、下部開設有過水口,分別與相鄰小池體連通;沉淀池與前、后小池體下部間開設有過水口;廢水進水口設在曝氣池內,出水口設在沉淀池上部。廢水在曝氣池中實現好氧生化處理,沉淀池的過水口提供環流通道,實現污泥回流,富余的清液通過上部的出水口排出。
文檔編號C02F3/12GK201309860SQ20082014586
公開日2009年9月1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14日 優先權日2008年10月14日
發明者賈學慶 申請人:賈學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