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蒸發冷卻空調循環冷卻水的臭氧凈化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空調制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臭氧處理蒸發冷 卻空調循環冷卻水的凈化裝置。
背景技術:
蒸發冷卻空調以水作為制冷劑進行熱、濕交換,充分利用干燥空氣中的 自然濕能制冷,具有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節能環保等特點,近年來受到國內 外廣泛關注,尤其在當前的節能減排中具有現實的意義。該空調的降溫是通 過循環使用的冷卻水來實現的。但其循環冷卻水系統的結垢、腐蝕和菌藻滋 生以及所用化學水處理法帶來的巨大經濟壓力和環境問題,嚴重影響它的推 廣應用。高效、經濟地控制水質、減少補水量和排污水量已成為蒸發冷卻空 調循環冷卻水水處理技米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
臭氧水處理法具有殺菌、滅藻、緩蝕和阻垢的功效,并能使循環冷卻水 系統在高濃縮倍數,甚至在零排放條件下運行而無二次污染,已在歐洲各國 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循環冷卻水處理工程中大量應用。但是,利用臭氧進行 循環〉令卻水處理時,常存在臭氧投加量大、管路復雜、耗能高、臭氧利用率 低的問題,而且未溶解的臭氧易隨濕冷氣體進入室內,產生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蒸發冷卻空調循環冷卻水的臭氧凈 化裝置,利用臭氧來進行蒸發冷卻空調循環冷卻的水處理,解決了現有臭氧處理裝置臭氧利用率低的問題,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蒸發冷卻空調循環冷卻水的臭氧凈化 裝置,包括與空調布水器下方的集水沉淀槽相連接的氣液混合泵,氣液混合 泵分別與臭氧發生器和氣液分離罐相連接,氣液分離罐還連接一活性碳吸附 柱,并且,該氣液分離罐連接到空調布水器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氣液混合泵替代循環水泵和文氏混合器或氣體擴散板,使氣液混合 泵邊吸水邊吸氣、在泵內加壓混合的方式投加臭氧,噪聲低、耗電少,臭氧溶解效率比文氏混合器高3倍,達到90%以上;在線控制臭氧投加量為0.03 0.09g/ (m、h),減小了臭氧發生器的體積與能耗、提高了臭氧的利用率;使 用氣液分離罐將未溶于水的臭氧氣體分離排出,可有效控制引風機出口臭氧 濃度在工業衛生標準最高限值0.20mg/L以下,提高了空調系統的安全程度; 在線控制臭氧投加量,循環水濃縮倍數由1.5提高到4.5,補水量和排污量減 少,節水效果明顯;同時,殺菌、緩蝕、阻垢效果最大限度提高。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裝置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l.臭氧發生器,2.氣液混合泵,3.氣液分離罐,4.活性炭吸附柱, 5.空調布水器,6.集水沉淀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臭氧凈化裝置,如附圖1所示,氣液混合泵2的進口連接 集水沉淀槽6的出水管和臭氧發生器1的出氣口,氣液混合泵2的出口連接 到氣液分離罐3的進口,活性炭吸附柱4的進口連接到氣液分離罐3的出氣口,空調布水器5進口連接到氣液分離罐3的出口,集水沉淀槽6收集空調 布水器5的出水。
氣液混合泵2將臭氧發生器1產生的臭氧與集水沉淀槽6的上清液吸入, 通過泵內加壓、混合,使臭氧充分、快速的溶解到水中,然后送到氣液分離 罐3內,殺滅水中的病原菌,分離出未溶解的臭氧。氣液分離罐3內產生的 臭氧水經空調布水器5噴淋在直接蒸發冷卻器的填料或間接蒸發冷卻器的二 次空氣流道上,與引風機吸入空氣進行熱、濕交換后返回集水沉淀槽6,生 物黏泥、水垢等沉積至集水沉淀槽泥斗內排出。未溶解的臭氧則通過活性炭 吸附柱4吸附后排入大氣。
濕熱交換反應后,循環冷卻水中的臭氧被消耗,再次通過氣液混合泵循 環不斷的投加臭氧,可以最小的臭氧消耗量,使循環冷卻水的殺菌、阻垢、 緩蝕效果最大限度提高。
另外,在線控制氣液混合泵投加臭氧,可以提高臭氧的利用率,有效控 制引風機出口臭氧濃度在工業衛生標準最高限值0.20mg/L以下,提高了空 調系統的安全程度,減少補水量和排污量。
本實用新型中氣液分離罐3和活性炭吸附柱4的外殼一般采用不銹鋼制
成,也可采用其他耐腐蝕耐壓力的材料制作。該裝置具有簡單、高效、節能、 可靠等特點。
權利要求1.蒸發冷卻空調循環冷卻水的臭氧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與空調布水器(5)下方的集水沉淀槽(6)相連接的氣液混合泵(2),所述的氣液 混合泵(2)分別與臭氧發生器(1)和氣液分離罐(3)相連接,氣液分離 罐(3)還連接一活性炭吸附柱(4),并且,所述的氣液分離罐(3)連接到 空調布水器(5)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的蒸發冷卻空調循環冷卻水的臭氧凈化裝置,包括與空調布水器下方的集水沉淀槽相連接的氣液混合泵,氣液混合泵分別與臭氧發生器和氣液分離罐相連接,氣液分離罐還連接一活性炭吸附柱,并且,該氣液分離罐連接到空調布水器上。本實用新型的臭氧凈化裝置,減小了臭氧發生器的體積與能耗、提高了臭氧的利用率,節水效果明顯,同時,殺菌、緩蝕、阻垢效果得到最大限度提高。
文檔編號C02F1/78GK201154933SQ200820028148
公開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月21日 優先權日2008年1月21日
發明者剛 程, 翔 黃 申請人:西安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