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在螃蟹養殖池塘底層利用曝氣裝置的增氧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螃蟹養殖池塘底層利用曝氣裝置的增氧方法,具體地 說是指一種在任意面積、任何環境條件下,在螃蟹養殖池塘底層鋪設曝氣裝 置,于養殖期間的夜間定時開啟、快速、均勻地直接利用空氣的新型增氧方 法。
背景技術:
"水、種、佴"是水產養殖基本三要素。"水"列首位,而"水"中溶 解氧是魚、蝦、蟹等賴以生存的水環境的重要影響的關鍵因素之一。池水溶 氧量與魚、蝦、蟹等水生動物的攝食率、餌料系數和生長率、抗病能力等有 密切關系。池水溶氧量的不足不僅使魚、蝦、蟹等水生動物的食欲不振、生長緩慢,降低魚類的抗病力,嚴重缺氧時,會直接導致魚類窒息死亡;池塘 溶氧量充足,有力地促進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從而使有機物質的迅速分解成 各種營養鹽類,既實現水體物質良性循環,又能保證水體微生態平衡,對營 造養殖對象正常生長的生態環境極為重要,同時各種營養鹽類又為池中餌料 生物大量繁殖創造有利條件。餌料生物量增加,促使養殖水生動物生長迅速, 致使池塘產量不斷地提高。目前增氧方法的分類有生物增氧法、化學增氧法、物理一機械增氧法等。 按裝置結構上的特點,又分為向空中送水的射流式、滴水式、氣液式;向 水中送氣的注入式、噴射式等。按增氧機類型又可分為空氣擴散式增氧機(Diffused-air aerator)、垂直葉輪式7K面增氧機(Vertieal turline surface aerator)、余斗面弓l力型增氧機(Inchined plane gravity aemtor)、螺旋槳--抽吸泵式增氧機(Proprller-as-pisator-pump aerator), 以及各類應急用增氧機(Aerator for emergency aeration)包括蹼輪式增氧機 (Paddlewheel aerator)、"空氣巨人"式增氧機(Ai皿ster aerator)、克 列沙沃里型抽水噴灑式增氧機(Crisafulli pump-spraye aerator)和壓縮 機風扇式增氧機(Blower far aerator)。但這些增氧方法均存在一定的不足 或是難以達到整個水域全面均勻增氧,尤其是在基本處于不流動的養殖水塘,水體溶氧不均勻,影響養殖水生物的均衡生長;或是動力消耗大,溶氧率低, 動力效率低;或是在水體中噪音大,養殖水生動物應激反應大,易受驚 嚇;或局限應用于小面積工廠化高投入,不宜我國大面積推廣使用;或是短 期應急增氧,不能維持養殖期的需要;或是僅攪動水體,改變水體內部溶氧 的分布,不能增加水體溶氧總量;或是增氧作用僅限于水體中上層或表層, 不適宜底棲養殖品種(如蟹、蝦類)底層增氧的要求;或是利用純氧成本高, 目前尚不符合我國水產養殖應用的實際。為克服上述增氧方式的不足,人們采用穿孔管增氧,即在長的塑料軟管 上通過機械打孔構成穿孔管, 一端封住, 一端通過風機鼓風,通過穿孔管放 出氣體,向水體供氧。但由于穿孔管的出氣孔較大,出氣量大,氣阻力較小, 導致長度方向出氣不均勻,離氣源近端出氣量大,往往造成后端無氣可供, 有效供氣距離短,不能全長度均勻供氣,增氧面積有限,較難達到實際養殖 水域面積增氧的目的,同時氣孔數量有限,水體分布出氣增氧點總體密度不 高,對池塘整體水域增氧貢獻輕微。因此,目前大面積水體尤其是人工養殖塘水體增氧,仍然由于價格原因 及技術障礙,只能采用傳統技術。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處,從而提供一種在螃蟹養殖池塘底 層利用曝氣裝置的增氧方法,能在各種不同面積的螃蟹養殖池塘包括大面積 池塘地層架設曝氣裝置后,在夜間定時開啟,通過輸氣軟管和微曝氣裝置均 勻快速地增加池塘底層水體的氧氣含量,改善池塘水體水質,以利于螃蟹的 棲息和生長;增氧時,基本無噪音,對螃蟹的生存環境無不良影響。本發明的主要解決方案是這樣實現的本發明一種在螃蟹養殖池塘底層利用曝氣裝置的增氧方法,采用以下工 藝步驟-1、 先將螃蟹養殖池塘3 25畝清淤后,水深1-1.5米,在距池塘底層 淤泥5-20厘米處鋪設連續中空軟管,中空軟管上均勻分布多個高密度微孔曝 氣裝置的出氣孔;進氣管與空氣泵連接,中空軟管與空氣增氧機相連,空氣 增氧機置于螃蟹養殖池塘外,從而構成一個底層曝氣裝置。2、 鋪設完底層曝氣裝置后,清洗池塘,移栽蘆葦、蒿草、伊樂藻、苦草、輪葉黑藻、水花生等水生植物,同時投放一定數量的鮮活螺螄。蟹苗經5-6mg/L的氨基酸碘或3-4%的食鹽消毒后,以800-1200只/畝的密度放入池 塘。放養時,先將蟹苗放入池中浸泡2-3分鐘,然后放回岸邊20-30分鐘, 反復2-3次,讓蟹苗慢慢吸水,適應水溫。若養殖塘面積超過5畝,則先圍 出l-2畝水面暫養l-2天。同時放養花鰱2尾/畝、白鰱4尾/畝、花骨魚3 尾/畝、黃顙魚40尾/畝、鱖魚10尾/畝。蟹種放養時, 一般水溫在l(TC左 右。3螃蟹養殖過程中養殖條件一般為池塘水溫在12 35'C,pH值在6. 5 9.0,溶解氧含量在4. 00 10. 00mg/L,氨氮含量在0. 001 0. 300mg/L,亞硝 酸鹽在0.001 0.200mg/L。在水溫10°C以上時就開始投喂,3月至5月主要 投喂螺絲、水草、小麥、玉米等粗飼料。6月開始投喂螃蟹顆粒餌料。螃蟹 顆粒佴料一般在早晨、傍晚各投喂一次,中午仍投喂小麥、玉米等青粗飼料。3從螃蟹放養后自6月份水溫升高至2(TC開始,于每日夜間21 23點 打開空氣增氧機,至次日5 7點關閉增氧機,為螃蟹養殖塘從底層開始快速、 均勻增氧;在2. 5 3. 5小時內使溶解氧含量快速增加2mg/L 9mg/L ;本發明所述的中空軟管形狀為回字型網絡結構或非字型網絡結構。本發明所述的兩中空軟管之間間距為8-15米。所述的出氣孔之間間距 為2-4米。本發明所述的池塘水溫在12 35°C, pH值在6. 5 9.0,溶解氧含量在 4. 00 10. 00mg/L,氨氮含量在0. 001 0. 300mg/L,亞硝酸鹽在0. 001 0.200mg/L。本發明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 、可改善整個水體,特別是水體下部(底層)的供氧狀況,使整個 水體供氧均勻,有利于提高養殖密度,降低因缺氧引起的死亡,并可促進底 棲蟹類的生長,提高產量。(2) 、通過水底鋪設的布氣管道對水體充氣,可攪動水底沉淀物(殘餌、 水生動物殘骸、有機質等),并及時氧化促進物質循環,包括轉化有害物質(如 NH3、 N02—、 H2S等),也有利于塘底沉淀物從排污口順利排出,進一步凈化水 質。(3) 、充氣式增氧系統除應用于一般河蟹池塘以及其它品種的高密度養殖外,還適用于育苗塘以及暫養,更是進行大棚養殖必不可少的增氧設備, 特別對我國一般河蟹養殖池塘具有實用性、操作性、推廣性。(4) 、該系統支供氣管主要采用以改良塑料為材質的軟性管,使用壽命長,安裝和維護十分方便;其獨特的成型工藝減少了系統氣體的阻力,布氣 均勻,氣流通暢而壓力輕(只需稍為大于水深壓力)。軟性管上的每個出氣孔 為高致密超微孔合成材料,同一時間內釋放氣泡數量眾多,大量的微氣泡與 水的接觸面大,而且微小,氣泡中的氧氣易于溶解水體,利用率高,增氧顯 著。(5) 、氣泵供氣量大,可連續工作時間長;溶氧效率高,節能明顯,降 低運行成本;可全塘同時供氣,增氧,翻水;便于消毒,無堵塞,無需維修, 安裝方便。(6) 、通過表面及底層產生的水流達到消除水溫分層現象,保持水層穩 定的效果,而且使用安全。(7) 、直接利用空氣中的氧氣,屬水體外源性增氧,資源不限,成本低。(8) 該技術應用可實現封閉式循環水養殖,既節約水資源,又對外界環 境無污染,達到了 "農業面源污染"的控制,是一種具有很高的生態環境保 護價值的新方法。
圖l、圖2為本發明底層曝氣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本發明將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一本發明一種在螃蟹養殖池塘底層利用曝氣裝置的增氧方法, 采用以下工藝步驟宜興市新建鎮漁民徐云中,蟹塘養殖面積3畝,水深1.3米,淤泥深度30cm。在距池塘底層淤泥5厘米處鋪設連續中空軟管2,中空軟管2形狀為 回字型網絡結構。中空軟管2上均勻分布多個高密度微孔曝氣裝置的出氣孔 1;所述的兩中空軟管2間距為15米。所述的出氣孔l間距為2米。進氣 管3與空氣泵4連接,中空軟管2與空氣增氧機相連,空氣增氧機置于螃蟹 養殖池塘外,從而構成一個底層曝氣裝置。用100kg/畝生石灰清塘后,移栽 蘆葦、蒿草、伊樂藻、苦草、輪葉黑藻、水花生等水生植物。于2月22日將2282只蟹種經5mg/L的氨基酸碘消毒后放入池塘。放養時,先將蟹苗放入池 中浸泡2分鐘,然后放回岸邊20分鐘,反復3次,讓蟹苗慢慢吸水,適應水 溫。同時放養花鰱6尾、白鰱9尾、花骨魚90尾、黃顙魚120尾、鱖魚30 尾、900kg的鮮活螺螄。養殖初期,僅在日間投喂適量的小麥、玉米等青粗 飼料,至6月,開始投喂螃蟹顆粒餌料。自6月開始投喂螃蟹顆粒餌料開始, 每天夜間23點至第二天5點開啟增氧設施進行增氧。在養殖前期梅雨季節6 月18日測定蟹池中溶解氧含量變化,發現該增氧方法可在3小時內使溶解氧 含量快速由5mg/L增加至8mg/L,氨氮、亞硝酸鹽含量則分別由0. 110mg/L、 0. 063mg/L下降至0. 005mg/L、 0. 002mg/L。收獲時,畝產量達到123. 99kg, 平均每只螃蟹重160. 46g。 實施例二本發明一種在螃蟹養殖池塘底層利用曝氣裝置的增氧方法,采用以下工藝步驟宜興市新建鎮漁民徐云中,蟹塘養殖面積10畝,水深l.O米,淤泥深度 50cm。在距池塘底層淤泥10厘米處鋪設連續中空軟管2,中空軟管2形狀為 非字型網絡結構。中空軟管2上均勻分布多個高密度微孔曝氣裝置的出氣孔 1;所述的兩中空軟管2間距為12米。所述的出氣孔l間距為3米。進氣 管3與空氣泵4連接,中空軟管2與空氣增氧機相連,空氣增氧機置于螃蟹 養殖池塘外,從而構成一個底層曝氣裝置。用100kg/畝生石灰清塘后,移栽 蘆葦、蒿草、伊樂藻、苦草、輪葉黑藻、水花生等水生植物。于2月22日將 7756只蟹種經6mg/L的氨基酸碘消毒后放入池塘。放養時,先將蟹苗放入池 中浸泡3分鐘,然后放回岸邊20分鐘,反復3次,讓蟹苗慢慢吸水,適應水 溫。同時放養花鰱20尾、白鰱38尾、花骨魚300尾、黃顙魚397尾、鱖魚 103尾、3100kg的鮮活螺螄。養殖初期,僅在日間投喂適量的小麥、玉米等 青粗詞料,至6月,開始投喂螃蟹顆粒餌料。自6月開始投喂螃蟹顆粒餌料 開始,每天夜間23點至第二天5點開啟增氧設施進行增氧。在養殖中期高溫 季節測定蟹池中溶氧變化,發現該增氧方法可在3小時內使溶解氧水平快速 由3. 8mg/L增加至7. 5mg/L,氨氮、亞硝酸鹽含量由0. 253mg/L、 0. 187mg/L 下降至O. 035mg/L、 0.014mg/L。收獲后,畝產量達到128. 99kg,平均每只螃 蟹重165. 52g。實施例三本發明一種在螃蟹養殖池塘底層利用曝氣裝置的增氧方法, 采用以下工藝步驟宜興市新建鎮漁民蔣巨南,蟹塘養殖面積25畝,水深1.5米,淤泥深度20cm。在距池塘底層淤泥8厘米處鋪設連續中空軟管2,中空軟管2形狀為 非字型網絡結構。中空軟管2上均勻分布多個高密度微孔曝氣裝置的出氣孔 1;所述的兩中空軟管2間距為10米。所述的出氣孔l間距為4米。進氣 管3與空氣泵4連接,中空軟管2與空氣增氧機相連,空氣增氧機置于螃蟹 養殖池塘外,從而構成一個底層曝氣裝置。用100kg/畝生石灰清塘后,移栽 蘆葦、蒿草、伊樂藻、苦草、輪葉黑藻、水花生等水生植物。于2月26曰將 18400只蟹種經4%的食鹽消毒后放入池塘。放養時,先將蟹苗放入池中浸泡 2分鐘,然后放回岸邊20分鐘,反復2次,讓蟹苗慢慢吸水,適應水溫。同 時放養花鰱45尾、白鰱92尾、花骨魚700尾、黃顙魚900尾、鱖魚230尾、 7590kg的鮮活螺螄。養殖初期,僅在日間投喂適量的小麥、玉米等青粗飼料, 至6月,開始投喂螃蟹顆粒餌料。自6月開始投喂螃蟹顆粒餌料開始,每天 夜間23點至第二天5點開啟增氧設施進行增氧。在養殖后期測定蟹池中溶氧 變化,發現增氧方法可在3小時內使溶解氧含量由4.57mg/L增加至 6. 26mg/L,氨氮、亞硝酸鹽含量由0. 278mg/L、 0. 187mg/L下降至0. 102mg/L、 0.085mg/L。收獲后,畝產量達到154. 87kg,平均每只螃蟹重178. Olg。
權利要求
1. 一種在螃蟹養殖池塘底層利用曝氣裝置的增氧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以下工藝步驟(1)、先將螃蟹養殖池塘3~25畝清淤后,水深1-1.5米,在距池塘底層淤泥5-20厘米處鋪設連續中空軟管(2),中空軟管(2)上均勻分布多個出氣孔(1);進氣管(3)與空氣泵(4)連接,中空軟管(2)與空氣增氧機相連,空氣增氧機置于螃蟹養殖池塘外,構成曝氣裝置;(2)、鋪設完底層曝氣裝置后,清洗池塘,移栽水生植物;蟹苗消毒后,以800-1200只/畝的密度放入池塘;放養時,先將蟹苗放入池中浸泡2-3分鐘,然后放回岸邊20-30分鐘,反復2-3次,水溫在12~35℃;(3)、從螃蟹放養后于每日夜間21~23點打開空氣增氧機,至次日5~7點關閉增氧機,為螃蟹養殖塘從底層開始增氧;在2.5~3.5小時內使溶解氧含量增加2mg/L~9mg/L。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在螃蟹養殖池塘底層利用曝氣裝置的增氧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軟管形狀為回字型網絡結構或非字型網絡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在螃蟹養殖池塘底層利用曝氣裝置的增氧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軟管(2)之間間距為8-15米。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在螃蟹養殖池塘底層利用曝氣裝置的增氧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氣孔(1)之間間距為2-4米。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在螃蟹養殖池塘底層利用曝氣裝置的增氧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塘水溫在12 35°C, pH值在6. 5 9.0,溶解氧 含量在4.00 10.00mg/L,氨氮含量在0. 001 0. 300mg/L,亞硝酸鹽在 0. 001 0. 200mg/L。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在螃蟹養殖池塘底層利用曝氣裝置的增氧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生植物是移栽蘆葦、蒿草、伊樂藻、苦草、輪葉 黑藻或水花生。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在螃蟹養殖池塘底層利用曝氣裝置的增氧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蟹苗消毒采用5-6mg/L的氨基酸碘或3-4%的食鹽。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螃蟹養殖池塘底層利用曝氣裝置的增氧方法,具體地說是指一種在任意面積、任何環境條件下,在螃蟹養殖池塘底層鋪設曝氣裝置,于養殖期間的夜間定時開啟、快速、均勻地直接利用空氣的新型增氧方法。特征是先將螃蟹養殖池塘清淤后,在距池塘底層鋪設連續中空軟管,中空軟管上均勻分布多個出氣孔;進氣管與空氣泵連接,中空軟管與空氣增氧機相連,空氣增氧機置于螃蟹養殖池塘外,構成曝氣裝置;鋪設完底層曝氣裝置后;從螃蟹放養后于每日夜間21~23點打開空氣增氧機,至次日5~7點關閉增氧機,為螃蟹養殖塘從底層開始快速、均勻增氧。
文檔編號C02F7/00GK101243779SQ20081002009
公開日2008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08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08年3月19日
發明者何義進, 勃 劉, 劉穎斐, 青 葉, 周群蘭, 王惠平, 蔣國春 申請人:宜興市水產指導站;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