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功能廢水處理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裝置涉及固液分離技術,是一種利用固液分離的各種方式結合物理化學法對電鍍廢水、染化廢水等進行凈化處理的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全國現有的廢水處理方式,主要是以規模平衡處理廢水量的多少。占地廣、投資大、建設周期長,進行是在多種機電設備的驅動下,根據流體的雷諾準數(Re)及在其判定下選用的流體中固體顆粒沉降速度的公式為依據,強制進行的。傳統的廢水處理設施及新引進的CASS工藝處理廢水,都離不開大型沉淀池、澄清池、曝氣池、過濾池、氣浮裝置及其配套的泵站、空壓機房、污泥泵房、出水泵站等各種地面建筑,還有多種類型的機電設備,運營費用高,故廣大中小化工企業無力設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采用把設備裝在一個大容器內,是利用自然落差為主要動力,采用順流攔截(濾渣)和逆流沉降技術于一體,投資少、處理能力強。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是在玻璃鋼復材料制成的大容器內,下方原水池中的水用原水泵把水送入中心位置粗濾罐,通過分布周圍的1#反應器、2#反應器、3#反應器、4#反應器,經過1#、2#、3#、4#濾柱到達精濾器,有上部的凈水出口管溢出合格排放水,罐的底部安裝有空壓機相連,定量給藥器內藥劑是有貯藥槽、給藥泵、供藥管供給,整個廢水處理操作過程由容器內下方左側控制箱自動控制。
實用新型處理廢水的方法是把廠家廢水池中的污水送入本新型原水池,原水池的功能一是供給處理水,二是接受工藝過程中的反還水,三是進行初步沉淀。原水由原水泵送入粗濾罐底部,通過粗濾罐內的設施完成第一級過濾,除去原水中固定有的固體顆粒和懸浮物,污物通過粗濾罐底部的排污管自動進入排污總管,處理水通過粗濾罐上部溢流管進入1#反應器底部,由壓縮空氣管和給藥管,進行第一次加藥并曝氣,然后通過1#反應器內的濾層和半月型折流板,除去新產生的固體顆粒及懸浮物,由濾層上和下部排污管自動排入排污總管,處理水由1#反應器上部溢流進入1#濾柱上端,1#反應器上端溢流若不能全部進入1#濾柱時,就通過1#反應器上端的返還水管返回原水池。進入1#濾柱的處理水,經過1#濾柱進一步過濾后由底部進入2#反應器底部,1#濾柱上端不能及時通過濾柱的水溢流進入回水管回到原水池,1#濾柱下部側管與反沖水管相連,可利用此水進行反沖洗;對進入2#反應器底部的處理水進行第二次投藥與曝氣,通過濾層和折流板除去再次產生的沉淀物,沉淀物由2#反應器濾層上和底部排污管進入排污總管,處理水由2#反應器上端溢流進入2#濾柱上端,不能及時進入2#濾柱的水,由2#反應器上端與回水管的連管進入回水管返回原水池;處理水通過2#濾柱下部與3#反應器的連管進入3#反應器下端,開始與1#反應器、1#濾柱和2#反應器、2#濾柱相同的處理廢水的工藝過程……直到把污水處理到要求的質量標準,然后由濾柱底部進入精濾器底部,加藥調整PH值后,通過濾層,由精濾器上部溢流出合格排放水。完成污水處理全過程。主要技術特征是1、采用分段聯合的整體結構,每一單位均具有配藥、曝氣、攔截(濾渣)諸多功能,為處理多種廢水提供了條件。
2、保持適宜的滯留時間,充分發揮各種藥劑的作用;逆流注藥,通過裝置結構與供氣兩種方式加強混合。
3、提供了大、小濾渣先后脫除的條件,使處理速度不再因隨著工藝過程的延長而減慢。
4、設備內沉淀物的抽出采用重力自排和機械抽提雙重方式配合。
5、自產反沖洗水,整個處理過程主要以位差為主要動力,節水、節能。
6、本實用新型以分段聯合結構組成桶形或其他需要的形式整體。不需特設設備基礎。因此投資少、占地小、見效快、運營費用低。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多功能廢水處理器的俯視圖。
圖2是多功能廢水處理器的A-A圖。
圖3是多功能廢水處理器的B-B圖。
圖4是多功能廢水處理器的C-C圖。
圖5是多功能廢水處理器的工藝流程圖。
圖6是多功能廢水處理器的主要部件結構示意圖。
如圖中1.2.3.4.5所示1.原水池,2.原水泵,3.空壓機,4.控制箱,5.粗濾罐,6.1#反應器,7.1#濾柱,8.壓縮空氣管,9.給藥管,10.定量給藥器,11.泥漿泵,12.2#反應器,13.2#濾柱,14.3#反應器,15.3#濾柱,16.4#反應器,17.4#濾柱,18.精濾器,19.反沖水管,20.回水管,21.排污管,22.貯藥槽,23.給藥泵,24.供藥管,25.凈水出口管,26.殼體。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2、3、4、5中要處理的廢水進入玻璃鋼復合材料制成的大容器(26)內,在中心的原水池(1),用原水泵。(2)送入粗濾罐(5),除掉固體顆粒及懸浮物由底部排污管自流排入排污管(21),上部清水溢流進入反應器(6),并通過壓縮空氣管(8)和給藥管(9)進行曝氣和加藥,處理水由反應器底部上返,通過濾層和攔截結構后有反應器上部溢流進入1#濾柱(7)上部。反應器內沉淀物由底部和濾層上部的排污管進入排污管,(6)上部不能及時進入濾柱的處理水,由反應器上部溢流管進入回水管(20),返回原水池;進入濾柱上端的處理水通過濾柱的濾層,由下部出水管進入2#反應器(12)底部,1#濾柱上端有溢流管,進入的處理水可由此溢流進回水總管返回原水池。1#濾柱底部設有反沖水管,通過反沖水管(19)對粗濾罐內的濾料進行反沖洗。進入2#反應器的處理水,在底部由空壓機(3)通過送氣管送入的空氣進行曝氣,同時由定量給藥器通過給藥管進行投藥。處理水由2#反應器底部上返,通過濾層和除污結構由2#反應器上部溢流進入2#濾柱(13)上端,2#反應器底部和濾層上沉淀物進入排污管,2#反應器上端溢流水進入回水管);進入2#濾柱的處理水除部分由溢流管進入回水管外,通過濾層由底部進入3#反應器(14),2#濾柱下部也備有反沖洗水管可進入反沖水管。進入3#反應器底部的處理水,再由壓縮空氣管送來的空氣進行曝氣,由給藥管送來的藥劑進行投藥,然后通過3#反應器內的濾層和攔截結構,除去再產生之沉淀,沉淀由底部和濾層上的排污管進入排污總管,處理水由上端溢流進入3#濾柱(15)上端,不能及時通過3#濾柱的水溢流去回水管,返回原水池。進入3#濾柱的處理水,除部分溢流進回水管外,大部分通過濾層由3#濾柱進入4#反應器,3#濾柱底部亦設有反沖洗水出口,可進入反沖水管,進入4#反應器(16)底部的水再由壓縮空氣管來的空氣進行曝氣,由給藥管來的藥劑進行投藥,然后由4#反應器底上溢,通過濾層和攔截結構除去新產生沉淀后,由4#反應器上端溢流進入4#濾柱(17)上端,4#反應器內的沉淀自流進入排污總管(21),上端若有溢流,可自流進入回水管返回原水池。進入4#濾柱上端的處理水,通過濾層由4#濾柱下端流出,并進入精濾器(18)底部,4#濾柱上端不能及時進入精濾器的可溢流進入回水管,4#濾柱底部亦備有反沖洗水可進入反沖洗水管。進入精濾器底部的處理水在它底部進行加藥調整PH值通過濾層除去余量沉淀物和有害物質后由精濾器上部凈水出口管(25)溢出合格排放水,完成整個廢水處理流程。
定量給藥器(10)內藥劑是由配藥箱(22)經給藥泵(23),供藥管(24)供給,整個操作過程由容器內下方左側控制箱自動控制。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廢水處理器,其特征是它是在玻璃鋼復材料制成的大容器殼體(26)內,有下方原水池(1)中的水用原水泵把水送入殼體中心位置粗濾罐(5),通過分布周圍的(6)1#反應器、(12)2#反應器、(14)3#反應器、(16)4#反應器,經過(7)1#、(13)2#、(15)3#、(17)4#濾柱到達精濾器(18),有上部的凈水出口管溢出合格排放水,罐的底部安裝有空壓機(3)相連,定量給藥器內藥劑是有貯藥槽(22)、給藥泵(23)、供藥管(24)供給,整個廢水處理操作過程由容器內下方左側控制箱(4)自動控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廢水處理器,其特征是殼體有反應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廢水處理器,其特征是殼體有濾柱。
專利摘要多功能廢水處理器,在殼體中大容器的殼體內有原水池、粗濾罐、反應器及與其配套的濾柱(可根據需要增或減)、精濾器、原水泵、給藥泵、污泥泵、空壓機、定量給藥器、通過管道、閥門、計量裝置連為一體。采用分段聯合的整體結構,每一單元均具備配藥、曝氣、攔截(濾渣)諸多功能,為處理多種廢水提供了條件。多功能廢水處理器,以分段聯合結構組成桶型或其它需要的型式整體。不需要特設設備基礎。因此投資少、占地小、見效快、運營費用低。
文檔編號C02F9/02GK2611361SQ0226765
公開日2004年4月14日 申請日期2002年6月11日 優先權日2002年6月11日
發明者呂兆軍, 李德厚 申請人:德州國源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