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城市河道污水處理技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城市河道污水處理技術,適用于消除污水臭味,降低化學需氧量,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一種城市河道污水處理技術,處理具有可嗅出的臭味且COD值高于150的城市河道污水的具體步驟如下A、從待處理的城市河道污水中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污水樣品;B、按國家標準規定的方法測定上述樣品的COD值;C、在待處理的污水中投放處理藥劑明礬KAl(SO4)2·12H2O和碳酸鈣CaCO3,其投放量根據測得的COD值確定,COD值在150~1000之間,以每噸污水計,兩種固體藥劑投放量分別為明礬0.8~2.0公斤,碳酸鈣0.5~1.6公斤;D、檢查處理后水質的氣味并測定其COD值。
本發明處理技術中,兩種藥劑投放時污水溫度最好為10~40℃,兩種藥劑(固體)最佳投放量與COD值的對應關系,按每噸污水計如下COD值 明礬投放量(公斤)碳酸鈣投放量(公斤)150~500 0.8 0.5500~600 1.0 0.8600~700 1.5 1.2700~800 1.8 1.5800~1000 2.0 1.6。
這種投放量可以更好的發揮兩種藥劑的協同作用。投放藥劑時,污水溫度低于10℃,投放量可酌量減少,高于40℃可酌量增加。
本發明處理技術中,所用處理藥劑在投放前先與水混溶,兩種藥劑與水的混溶比例按重量比計如下明礬∶水為1∶20~25;碳酸鈣∶水為1∶30~35。這樣可以確保藥劑投放均勻。
本發明處理技術中,明礬和碳酸鈣的投放順序先投入碳酸鈣,后投入明礬,也可以是兩種藥劑同時分別投放。上述投放順序兩種藥劑的協同效應最好。
本發明處理技術中,明礬和碳酸鈣的投放方式,可以直接均勻投放在河道內的污水中,也可以是將污水泵送至過濾池中,在過濾池出口處投放藥劑,再送至河道內,至少循環兩次。前種方式適合中小池塘、河道;后種方式更適合大規模永久性處理。
本發明處理技術中,用作處理藥劑的碳酸鈣最好是化學合成碳酸鈣,其細度在1000~1200目。這種規格的碳酸鈣,藥效均一,同樣用量效果更好。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在本發明的處理技術中,同時采用碳酸鈣和明礬作為污水處理藥劑,前者對污水中膠體污染物和微細懸浮物有明顯凝聚作用,后者則同時具有明顯的絮凝和助沉作用,而且在沉至河道底部時,形成一層膜蓋住河底,又可防止河底雜物泛起。根據本發明處理技術所提供的兩種藥劑的投放量與COD值之間的恰當匹配以及投入順序,可以充分發揮兩種藥劑的協同效應。特別是采用細度在1000~1200目的化學合成碳酸鈣,藥效均一,同樣用量效果更好。實踐發現,通常30分鐘左右即可除臭,大約20小時實現絮凝沉淀,COD值為500~600的污水在20小時內可降至150之內,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本發明處理技術所采用的藥劑價格低且易得。對于小規模的河塘采用均勻投放的方法,簡單且效果明顯。對于較大的城市河道,采用建立過濾池,過濾后投放,并經過多次循環,永久性使用,可以達到終身受益的效果。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具體描述,但不局限于此。
城市河道污水一般有兩種一種污染程度較深,通常COD值超過500且臭味較重;另一種污染程度一般,COD值在500以內且沒有特殊臭味。
實施例1A、采用常州市通濟河污水0.5噸作為實施例1的污水樣品,放在容器中;B、按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提供的方法,測定上述污水樣品的COD值為581.71,PH值為7.2,臭味較重;C、根據所測污水樣品的COD值,確定明礬和碳酸鈣的投放量。由于測得污水樣品的COD值在500~600之間,故按每噸污水明礬(固體)用量為1.0公斤,碳酸鈣(固體)0.8公斤的標準對污水進行處理,處理0.5噸上述通濟河污水實用0.5公斤明礬(固體)和0.4公斤碳酸鈣(固體)。
按明礬∶水為1∶20(重量比),將0.5公斤明礬(工業品)加至10公斤自來水中,攪勻、溶解,備用;按碳酸鈣∶水為1∶30(重量比),將0.4公斤碳酸鈣(工業品,細度1200目)加至12公斤自來水中,攪勻備用;在上述0.5噸污水(20~25℃)中,均勻倒入已配好的碳酸鈣后,再均勻倒入已配好的明礬;D、加完上述兩種藥劑30分鐘后檢查即無臭味,20小時后取樣測定處理后的污水,其COD值為135.37,PH8.5。已符合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的規定(標準值COD150;PH6~9)。可以看到在容器底部沉積物表面有一層薄膜。攪動上面的水,薄膜下面的雜物沒有泛起。
實施例2A、將實施例1的常州市通濟河局部截留,測算污水重量為1000噸;B、污水COD值和PH值同實施例1;C、每噸污水的明礬及碳酸鈣的用量同實施例1。處理1000噸污水實用固體明礬1000公斤,固體碳酸鈣800公斤。
按明礬∶水為1∶20(重量比)將1000公斤明礬與20000公斤自來水混合、攪勻、溶解并裝入貯罐備用;按碳酸鈣∶水為1∶30(重量比),將800公斤碳酸鈣與24000公斤自來水混合、攪勻并裝入另一貯罐備用;將通濟河污水用泵送到1號過濾池并依次流過2號和3號過濾池(每個過濾池均以石英砂為過濾介質),在3號過濾池出口處,同時從上述兩個藥劑的貯罐投放處理藥劑,加過處理藥劑的污水再送入河道內,按此方法循環三次,每次藥劑投放量為實用總量的三分之一,投放兩種藥劑的流量與上述泵的流量相當。處理過程均在室外界進行,投放兩種藥劑時,污水溫度為25~35℃。
D、經過三次循處理,30分鐘后檢查3號過濾池出水口水質無臭味,20小時后測COD值為95.7、PH為6.7。符合國家標準送入河道。
實驗室內的其他試驗已證明,只要按本發明提供的處理步驟進行處理,污水的COD值在150~1000之間,均可在30分鐘除臭,20小時后COD值低于150。
本發明采用的處理藥劑價格低、易得,處理操作簡單。對解決目前城市河道污水除臭和降低COD值行之有效成本低,對改善城市衛生狀況具有實際意義,尤其適合舊城河道改造。
權利要求
1.一種城市河道污水處理技術,其特征在于,處理具有可嗅出的臭味且COD值高于150的城市河道污水的具體步驟如下A、從待處理的城市河道污水中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污水樣品;B、按國家標準規定的方法測定上述樣品的COD值;C、在待處理的污水中投放處理藥劑明礬KAl(SO4)2·12H2O和碳酸鈣CaCO3,其投放量根據測得的COD值確定,COD值在150~1000之間,以每噸污水計,兩種固體藥劑投放量分別為明礬0.8~2.0公斤,碳酸鈣0.5~1.6公斤;D、檢查處理后水質的氣味并測定其COD值。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技術,其特征在于,兩種藥劑投放時污水溫度最好為10~40℃,兩種藥劑(固體)最佳投放量與COD值的對應關系,按每噸污水計如下COD值明礬投放量(公斤)碳酸鈣投放量(公斤)150~500 0.8 0.5500~600 1.0 0.8600~700 1.5 1.2700~800 1.8 1.5800~1000 2.0 1.6。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處理技術,其特征在于,所用處理藥劑在投放前先與水混溶,兩種藥劑與水的混溶比例按重量比計如下明礬∶水為1∶20~25;碳酸鈣∶水為1∶30~35。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處理技術,其特征在于,明礬和碳酸鈣的投放順序先投入碳酸鈣,后投入明礬,也可以是兩種藥劑同時分別投放。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處理技術,其特征在于,明礬和碳酸鈣的投放方式,可以直接均勻投放在河道內的污水中,也可以是將污水泵送至過濾池中,在過濾池出口處投放藥劑,再送至河道內,至少循環兩次。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處理技術,其特征在于,用作處理藥劑的碳酸鈣最好是化學合成碳酸鈣,其細度在1000~1200目。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城市河道污水處理技術,適用于消除污水臭味,降低其COD值,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本發明同時采用明礬和碳酸鈣作為污水處理藥劑,根據污水的COD值確定投放量,COD值在150~1000之間,以每噸污水計,兩種藥劑投放量分別為:明礬(固體)0.8~2.0公斤,碳酸鈣(固體)0.5~1.6公斤,其中碳酸鈣為化學合成品,細度為1000~1200目,兩種藥劑在投放前均應與水混溶,其投放順序可先投碳酸鈣,后投明礬,也可二者同時分別投放。處理方法簡單、效果明顯、成本低。尤其適用舊城河道改造。
文檔編號C02F1/52GK1376640SQ02112928
公開日2002年10月30日 申請日期2002年4月24日 優先權日2002年4月24日
發明者楊兆興 申請人:楊兆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