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煉油廠油泥的三相分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對煉油廠含油污泥的分離方法,是一種煉油廠油泥的三相分離方法。
煉油廠的含油污泥主要來源于浮選加藥產生的浮渣、生化系統的剩余活性污泥、隔油池池底泥等,其含油量一般為8至15%,含水率為75至80%,且含有10%左右的固體物質(泥、砂、菌等)。一般中小型煉油廠年產污泥上萬噸,而且污泥不斷積累,無法堆放和處理,其中的有害物質和石油烴類,會隨雨水的沖刷污染土壤和水源。由于含油污泥中的油、水、固體物質及菌藻混合在一起形成非常穩定的乳化體系,很難將其分離。因此,含油污泥的處理一直是煉油廠的一大難題。
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正在逐步加強和完善三泥處理法規,例如美國在1984年頒布了資源回收和資源利用法令(RCRA)的危險固體廢棄物修正案(HSWA);1990年11月8日,美環保局對煉廠五種被列為″K廢物″的特殊廢渣作了專門要求;1992年8月,又對煉油污水處理過程的初沉污泥和二沉污泥提出了同樣的要求。
目前國內外處理含油污泥的方法,通常有生物處理法、物理(機械)處理法和化學處理法,生物處理法處理時間長,且含油污泥中的油得不到回收利用,而物理和化學處理法的主要步驟有濃縮、脫水、干燥和焚燒等,不僅處理能耗高,焚燒產生的排放氣污染環境,而且大量油品被浪費掉,不能得到有效回收利用。
美國Navajo煉油公司把三泥浮渣注入催化裂化裝置分餾塔的急冷油漿中,使大部分浮渣最終進入燃料油。美國專利對含油污泥作催化裂化裝置原料作了報導。
美國專利(專利號4990237)公開了一種從含油污泥中回收油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在常壓或微負壓下,通過低溫和高溫兩個蒸發段,對污泥中的油進行全部蒸發。該方法工藝流程和設備復雜,操作條件苛刻,能耗大。
熱解吸是目前國外廣泛用于含油污泥無害化處理的手段,是一種改型的污泥高溫處理工藝。污泥在絕氧的條件下,加熱到一定溫度使烴類及有機物解吸,烴類解吸后的剩余泥渣能達到美國BDAT要求,烴可回收利用。據專利報導,一種回收抽提氣的污泥干燥技術,可將污泥干燥后的殘渣滿足環境法規要求直接堆埋處理,也可以作為肥料出售,被廢氣解吸帶出的烴類隨廢氣循環回鍋爐得到利用(一部分廢氣直排)。歐洲專利介紹了一種利用熱解吸生產焦炭狀產品的工藝,主要用來處理重油含量高的污泥。物料在無氧條件下,加熱到水沸點以上、烴裂解溫度以下保持一段時間,從污泥中蒸出水和烴類物質,水和烴類物質進行分離,烴得到回收利用,剩余固體物質就是焦炭狀產品,能滿足補充燃料的要求,可用作水泥回轉窯的燃料。
挪威石油公司和挪威一投資商合作,開發了Term Tech工藝。污泥在反應器中從299℃加熱到399℃,在有蒸汽條件下,烴類在水合作用和裂化反應中分離,剩余干燥的泥渣中烴含量小于500ppm,該技術已工業化,但處理費用較高。
鑒于上述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能有效分離油泥的煉油廠油泥的三相分離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該煉油廠油泥的三相分離方法按下述步驟進行A.進行預處理首先向含油污泥中添加絮凝劑即陰離子聚丙烯酰胺,添加量為含油污泥重量的0.0003至0.0010%,其次添加破乳劑即固體硫酸鈉,添加量為含油污泥重量的0.001至0.007%,然后充分攪拌后靜置分層,最后將預分出的水排出,得到預脫水后的含油污泥;B.進行殺菌、脫水、過濾階段首先,將預脫水后的含油污泥加入反應釜內,并向反應釜中加入殺菌劑和脫水劑,且殺菌劑選用雙氧水和季銨鹽,雙氧水加入量為含油污泥重量的0.4至0.5%,季銨鹽加入量為含油污泥重量的0.3至0.4%,且脫水劑選用120號溶劑油,添加量為含油污泥重量的5至20%;其次,進行攪拌,并控制物料溫度在100至150℃,蒸發的餾份從反應釜的出餾口排出;當反應釜內的物料中含水量等于或少于1.0%時,停止加熱;然后,當物料的溫度降至60℃以下常溫以上時,從反應釜放出物料,并進行過濾,得到固體顆粒焦,濾液為重質燃燒油。
將上述的反應釜中出餾口排出的餾份經冷卻后再經油水分離得到輕質油。
上述過濾采用100至300目的濾網進行。
上述的攪拌器的轉速控制在50至200轉/分鐘。
上述的反應釜采用電加熱。
上述的反應釜采用水蒸汽或油通過夾套進行加熱。
下面結合最佳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該三相分離方法按下述步驟進行A.進行預處理首先向含油污泥中添加絮凝劑即陰離子聚丙烯酰胺,添加量為含油污泥重量的0.0003%或0.0006%或0.0010%,其次添加破乳劑即固體硫酸鈉,添加量為含油污泥重量的0.001%或0.004%或0.007%,然后充分攪拌后靜置分層,最后將預分出的水排出,得到預脫水后的含油污泥;B.進行殺菌、脫水、過濾階段首先,將預脫水后的含油污泥加入反應釜內,并向反應釜中加入殺菌劑和脫水劑,且殺菌劑選用雙氧水和季銨鹽,雙氧水加入量為含油污泥重量的0.4%或0.5%,季銨鹽加入量為含油污泥重量的0.3%或0.4%,且脫水劑選用120號溶劑油,添加量為含油污泥重量的5%或12%或20%;其次,進行攪拌,并控制物料溫度在100或120或150℃,蒸發的餾份從反應釜的出餾口排出;當反應釜內的物料中含水量為1.0%或0.5%或0.1%時,停止加熱;然后,當物料的溫度降至60℃以下常溫以上時,從反應釜放出物料,并進行過濾,得到固體顆粒焦,濾液為重質燃燒油,而固體顆粒焦可作為固體燃料使用。
為了進一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將從反應釜中出餾口排出的餾份經冷卻后再經油水分離得到輕質油,這不但有利于環境,而且變廢為寶。
在本發明中過濾最好采用100目或200目或300目的濾網進行;攪拌器的轉速控制在50至200轉/分鐘;反應釜可采用電加熱,但最好采用水蒸汽或油通過夾套進行加熱。本發明中的百分比都為重量百分比。
本發明的控制方法簡便、能耗低,對油泥的回收分離效果顯著。
權利要求
1.一種煉油廠油泥的三相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驟進行A.進行預處理首先向含油污泥中添加絮凝劑即陰離子聚丙烯酰胺,添加量為含油污泥重量的0.0003至0.0010%,其次添加破乳劑即固體硫酸鈉,添加量為含油污泥重量的0.001至0.007%,然后充分攪拌后靜置分層,最后將預分出的水排出,得到預脫水后的含油污泥;B.進行殺菌、脫水、過濾階段首先,將預脫水后的含油污泥加入反應釜內,并向反應釜中加入殺菌劑和脫水劑,且殺菌劑選用雙氧水和季銨鹽,雙氧水加入量為含油污泥重量的0.4至0.5%,季銨鹽加入量為含油污泥重量的0.3至0.4%,且脫水劑選用120號溶劑油,添加量為含油污泥重量的5至20%;其次,進行攪拌,并控制物料溫度在100至150℃,蒸發的餾份從反應釜的出餾口排出;當反應釜內的物料中含水量等于或少于1.0%時,停止加熱;然后,當物料的溫度降至60℃以下常溫以上時,從反應釜放出物料,并進行過濾,得到固體顆粒焦,濾液為重質燃燒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煉油廠油泥的三相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從反應釜中出餾口排出的餾份經冷卻后再經油水分離得到輕質油。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煉油廠油泥的三相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過濾采用100至300目的濾網進行。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煉油廠油泥的三相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攪拌器的轉速控制在50至200轉/分鐘。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煉油廠油泥的三相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攪拌器的轉速控制在50至200轉/分鐘。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煉油廠油泥的三相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反應釜采用電加熱。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煉油廠油泥的三相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反應釜采用水蒸汽或油通過夾套進行加熱。
全文摘要
一種煉油廠油泥的三相分離方法,按下述步驟進行:A.進行預處理:首先向含油污泥中添加絮凝劑,其次添加破乳劑,然后充分攪拌后靜置分層,得到預脫水后的含油污泥;B.進行殺菌、脫水、過濾階段:首先,將預脫水后的含油污泥加入反應釜內,并加入殺菌劑和脫水劑;其次,進行攪拌,并控制物料溫度在100至150℃;當反應釜內的物料中含水量等于或少于1.0%時,停止加熱;當物料的溫度降至60℃以下常溫以上時,從反應釜放出物料并過濾后,得到固體顆粒焦并可作為固體燃料使用,濾液為重質燃燒油。本發明的控制方法簡便、能耗低,對油泥的回收分離效果顯著。
文檔編號C02F1/56GK1304890SQ00134649
公開日2001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00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00年11月21日
發明者徐新良, 孟偉, 王安江, 劉衛東, 展江宏, 龔濤, 劉北松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烏魯木齊石化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