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空調系統,壓縮機、四通閥、室外換熱器、過冷器、節流部件和室內換熱器依次設置形成制冷回路;室外換熱器包括第一集流裝置、第二集流裝置以及連接在第一集流裝置與第二集流裝置之間的多個過流管;過冷器包括第一過流通道和第二過流通道,第一過流通道的第一端連通至第二集流裝置,第一過流通道的第二端連通至節流部件;第二過流通道的第一端連通至壓縮機的低壓吸氣端,第二過流通道的第二端串聯第一電磁閥連通至第一過流通道的第二端;切換裝置與至少一個過流管串聯設置在第一集流裝置與第二集流裝置之間,切換裝置還連通至第一電磁閥。還涉及一種控制方法。其實現空調系統的低溫制熱除冰功能,保證換熱器底部的排水孔正常排水。
【專利說明】
空調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制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空調系統及其控制方法。【背景技術】
[0002]—般情況下,國內多聯機外機產品往往使用普通變頻高壓腔渦旋壓縮機,即使用非增焓渦旋變頻壓縮機,與噴焓變頻渦旋壓縮機相比,有著“同頻,能力低、同能力,能效低、 高頻排氣溫度高、低溫工況制熱能力低”的缺點。同時,寒冷地帶,如東北、西北地區的冬天供暖,仍然使用燃燒化石原料為主,這不僅造成大量的環境污染,同時也造成了能源浪費。
[0003]現有的低溫增焓(EVI)多聯機在低溫工況下仍有一個問題有待解決。這種問題就是在寒冷地帶,如東北、西北以及長江以北華北的地區,會出現氣溫驟降的可能,如白天接近〇°C,有雨夾雪,但是夜間氣溫驟降,雨雪成冰堵住排水孔,此時外機雖有化霜過程,但因排水孔堵住而無法正常排水,造成液態冷凝水又變成冰,因頻繁化霜而形成室外換熱器上冰霜層而不斷生長,最終影響室外換熱器的換熱,這種現象會極大影響機組的換熱性及可靠性。
【發明內容】
[0004]基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空調系統及其控制方法,實現了空調系統的低溫制熱除冰功能,在低溫制熱條件下,保證室外換熱器底部的冰層完全化掉,使換熱器底部的排水孔正常排水;保證空調系統在低溫情況下的低溫制熱量不衰減,實現機組的可靠性運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種空調系統,包括壓縮機、四通閥、室外換熱器、過冷器、節流部件、室內換熱器和切換裝置;壓縮機、四通閥、室外換熱器、過冷器、節流部件和室內換熱器依次設置形成制冷回路;所述室外換熱器包括第一集流裝置、第二集流裝置以及連接在所述第一集流裝置與所述第二集流裝置之間的多個過流管;
[0006]所述過冷器包括第一過流通道和第二過流通道,所述第一過流通道的第一端連通至所述第二集流裝置,所述第一過流通道的第二端連通至所述節流部件;所述第二過流通道的第一端連通至所述壓縮機的低壓吸氣端,所述第二過流通道的第二端串聯第一電磁閥連通至所述第一過流通道的第二端;所述切換裝置與至少一個過流管串聯設置在所述第一集流裝置與所述第二集流裝置之間,所述切換裝置還連通至所述第一電磁閥,所述切換裝置用于所述至少一個過流管的流體切換,所述切換裝置能夠將從所述節流部件流出的部分中溫流體引入到所述至少一個過流管中。
[000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切換裝置包括第一三通閥和第二三通閥,所述第一三通閥具有第一閥口 A1、第二閥口 B1和第三閥口 C1,所述第一閥口 A1連接至所述至少一個過流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閥口 B1連接至所述第一集流裝置,所述第三閥口 C1連接至所述第一電磁閥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三通閥具有第四閥口 A2、第五閥口 B2和第六閥口 C2;所述第四閥口 A2連接至所述至少一個過流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五閥口 B2連接至所述第二集流裝置,所述第六閥口 C2連接至所述第一電磁閥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電磁閥的第二端連接至所述第二過流通道的第二端。
[000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空調系統還包括第二電磁閥,所述第二電磁閥串聯設置在所述第二過流通道的第一端與所述壓縮機的低壓吸氣端之間。
[000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空調系統還包括第一膨脹閥,所述第一膨脹閥串聯設置在所述第二過流通道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一電磁閥之間。
[001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空調系統還包括第一單向閥,所述第一單向閥串聯設置在所述第二過流通道的第一端與所述壓縮機的中間壓力吸氣端之間,所述第一單向閥允許制冷劑從所述第二過流通道流向所述壓縮機的中間壓力吸氣端。
[001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室外換熱器連接到所述過冷器之間的管路上設置有第二膨脹閥,且所述第二膨脹閥上并聯設置有允許制冷劑從所述室外換熱器流向所述過冷器的第二單向閥。
[001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空調系統還包括氣液分離器,所述氣液分離器串聯設置在所述壓縮機的低壓吸氣端與所述四通閥之間。
[001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至少一個過流管為所述室外換熱器的最下側的過流管。
[0014]還涉及一種空調系統的控制方法,當所述空調系統處于制冷模式或制熱化霜模式時:所述第一閥口 A1與所述第二閥口 B1導通,所述第四閥口 A2與所述第五閥口 B2導通,所述第一電磁閥和所述第二電磁閥均開啟。
[001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空調系統處于制熱模式下,當Tr<T1時,所述第一膨脹閥開啟,所述第一閥口 A1與所述第三閥口 C1導通,所述第四閥口 A2與所述第六閥口 C2導通,所述第一電磁閥和所述第二電磁閥均關閉,所述空調系統由制熱模式進入制熱除冰模式;其中,Tr為室外環境溫度,T1為第一預設溫度。
[001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空調系統在所述制熱除冰模式下工作第一預設時間或/和Tr達到第二預設溫度T2時,所述空調系統退出所述制熱除冰模式。
[001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空調系統在退出所述制熱除冰模式后間隔第二預設時間再次進入所述制熱除冰模式。
[001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當Tr多T2時,所述第一電磁閥開啟,所述第二電磁閥關閉, 所述第一閥口 A1與所述第二閥口 B1導通,所述第四閥口 A2與所述第五閥口 B2導通,所述空調系統退出所述制熱除冰模式而進入制熱非除冰模式,其中,T2為第二預設溫度,T2>T1。 [〇〇1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空調系統處于制熱模式下,當T1彡Tr<T2時,判斷所述空調系統是否為首次進入制熱模式,若是,則所述空調系統由所述制熱模式轉入制熱除冰模式,在所述制熱除冰模式下運行第一預設時間后而進入制熱非除冰模式,否則所述空調系統由所述制熱模式轉入所述制熱非除冰模式;
[0020]在所述制熱除冰模式下,第一膨脹閥開啟,所述第一閥口A1與所述第三閥口C1導通,所述第四閥口 A2與所述第六閥口 C2導通,所述第一電磁閥和所述第二電磁閥均關閉;
[0021]在所述制熱非除冰模式下,所述第一電磁閥開啟,所述第二電磁閥關閉,所述第一閥口 A1與所述第二閥口 B1導通,所述第四閥口 A2與所述第五閥口 B2導通;[0022 ]其中,Tr為室外環境溫度,T1為第一預設溫度,T2為第二預設溫度。
[002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預設溫度T1為_15°C,所述第二預設溫度T2為-10 °C,所述第一預設時間為30分鐘。[〇〇24]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5]本發明的空調系統及其控制方法,通過設置切換裝置來實現至少一個過流管的流體換向,實現了空調系統的低溫制熱除冰功能,在低溫制熱條件下,保證室外換熱器底部的冰層完全化掉,使換熱器底部的排水孔正常排水;保證空調系統在低溫情況下的低溫制熱量不衰減,在正常制熱、制冷模式下,都不會對室外換熱器分路的占用,實現機組的可靠性運行。【附圖說明】
[0026]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空調系統在制冷模式或制熱化霜模式下的制冷劑流向示意圖;
[0027]圖2為圖1所示空調系統在制熱除冰模式下的制冷劑流向示意圖;
[0028]圖3為圖2所示空調系統在制熱非除冰模式下的制冷劑流向示意圖;
[0029]其中,[〇〇3〇] 101四通閥;103室外換熱器;104過冷器;105節流部件106室內換熱器;[〇〇31]107第一電磁閥;108第一三通閥;109第二三通閥;110第二電磁閥;[〇〇32]111第一膨脹閥;112第一單向閥;113第二膨脹閥;114第二單向閥;[〇〇33]115氣液分離器;116第一截止閥;117第二截止閥。【具體實施方式】[〇〇34]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的空調系統及其控制方法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 以下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〇〇35] 實施例一
[0036]參照圖1至圖3,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空調系統包括壓縮機101、四通閥102、室外換熱器103、過冷器104、節流部件105、室內換熱器106和切換裝置。壓縮機101、四通閥102、室外換熱器103、過冷器104、節流部件105和室內換熱器106依次設置形成制冷回路。壓縮機101 為增焓壓縮機,增焓壓縮機是指具有增氣補焓功能的一類壓縮機,其特征是可以通過氣態冷媒噴射技術,對氣態冷媒形成二次壓縮,最終形成排氣量大、能力高的一類壓縮機。
[0037]室外換熱器103包括第一集流裝置、第二集流裝置以及連接在第一集流裝置與第二集流裝置之間的多個過流管。即過流管的一端連通第一過流裝置,過流管的另一端連通第二集流裝置。圖1中室外換熱器103的主體左側為第一集流裝置,室外換熱器103的主體右側為第二集流裝置。集流裝置可為集流管或分流器。節流部件105可為膨脹閥,優選為電子膨脹閥。
[0038]過冷器104包括第一過流通道和第二過流通道。第一過流通道的第一端(圖1中上端)連通至第二集流裝置,第一過流通道的第二端(圖1中下端)連通至節流部件105。第二過流通道的第一端(圖1中上端)連通至壓縮機101的低壓吸氣端,第二過流通道的第二端(圖1中下端)串聯第一電磁閥107連通至第一過流通道的第二端。[〇〇39]切換裝置與至少一個過流管串聯設置在第一集流裝置與第二集流裝置之間,切換裝置還連通至第一電磁閥107,切換裝置用于所述至少一個過流管的流體切換,切換裝置能夠將從節流部件105流出的部分中溫流體引入到所述至少一個過流管中。優選地,所述至少一個過流管為室外換熱器103的最下側的過流管。圖1中切換裝置與室外換熱器103的最下側的一個過流管串聯設置在第一集流裝置與第二集流裝置之間,切換裝置用于室外換熱器 103的最下側的一個過流管的流體切換。
[0040]作為一種可優選方式,如圖1所示,切換裝置包括第一三通閥108和第二三通閥 109。三通閥又稱三通換向閥,是指由進步電機控制,對兩個通道進行開關控制,一路通時, 另一路關閉,即可以改變流體流向的閥類。[0041 ] 第一三通閥108具有第一閥口 A1、第二閥口 B1和第三閥口 C1。第一閥口 A1連接至所述至少一個過流管的第一端,第二閥口 B1連接至第一集流裝置,第三閥口 C1連接至第一電磁閥107的第一端。圖1中,第一閥口A1連接至室外換熱器103的最下側的一個過流管的左端。[〇〇42] 第二三通閥109具有第四閥口 A2、第五閥口 B2和第六閥口 C2。第四閥口 A2連接至所述至少一個過流管的第二端,第五閥口 B2連接至第二集流裝置,第六閥口 C2連接至第一電磁閥107的第二端,第一電磁閥107的第二端連接至第二過流通道的第二端。圖1中第四閥口 A2連接至室外換熱器103的最下側的一個過流管的右端。
[0043]本實施例中,第二電磁閥110串聯設置在第二過流通道的第一端與壓縮機101的低壓吸氣端之間。第一膨脹閥111串聯設置在第二過流通道的第二端與第一電磁閥107之間。 第一單向閥112串聯設置在第二過流通道的第一端與壓縮機101的中間壓力吸氣端之間,第一單向閥112允許制冷劑從第二過流通道流向壓縮機101的中間壓力吸氣端。
[0044]在其它實施方式中,室外換熱器103連接到過冷器104之間的管路上可設置有第二膨脹閥113,且第二膨脹閥113上并聯設置有允許制冷劑從室外換熱器103流向過冷器104的第二單向閥114。在壓縮機101的低壓吸氣端與四通閥102之間還可串聯設置氣液分離器 115。第一膨脹閥111和第二膨脹閥113可均為電子膨脹閥。
[0045]以上實施例的空調系統,通過設置切換裝置來實現至少一個過流管的流體換向, 實現了空調系統的低溫制熱除冰功能,在低溫制熱條件下,保證室外換熱器底部的冰層完全融化掉,使室外換熱器底部的排水孔正常排水;保證空調系統在低溫情況下的低溫制熱量不衰減,實現機組的可靠性運行。
[0046]實施例二
[0047]以上實施例中的空調系統的控制方式如下:[〇〇48](1)制冷模式或或制熱化霜模式
[0049]如圖1所示,當空調系統處于制冷模式或制熱化霜模式時,第一閥口 A1與第二閥口 B1導通,第四閥口A2與第五閥口B2導通,第一電磁閥107和第二電磁閥110均開啟,其余元氣件,按照正常邏輯控制。其中,空調系統在制冷模式和制熱化霜模式下的制冷劑流向相同, 制冷劑具體流向如圖1中箭頭方向所示,壓縮機101的排氣通過四通閥102流入室外換熱器 103,從室外換熱器103流出的冷媒進入第二膨脹閥113,流出第二膨脹閥113的制冷劑進入過冷器104的第一過流通道,從過冷器104的第一過流通道流出的制冷劑分為兩路,其中一路依次經過節流部件105、室內換熱器106、四通閥102、氣液分離器115而回到壓縮機101的低壓吸氣端;另一路依次經過第一電磁閥107、第一膨脹閥111、過冷器104的第二過流通道、 第二電磁閥110和氣液分離器115而回到壓縮機101的低壓吸氣端。
[0050]空調系統在制冷模式或制熱化霜模式下,室外換熱器103完全用于冷凝散熱,即室外換熱器103的分路不被占用,此時,一部分中溫高壓制冷劑通過第二電磁閥107流入第一膨脹閥111,經過第一膨脹閥111的節流降壓作用,變成低溫低壓氣態制冷劑,同時為過冷器 104的第一過流通道(主路)進行降溫,提高過冷度,在此模式下,“制熱除冰模式”不生效。 [0051 ](2)制熱除冰模式[〇〇52]參照圖2,在空調系統處于制熱模式下,當Tr<Tl時,第一膨脹閥111開啟,第一閥口 A1與第三閥口 C1導通,第四閥口 A2與第六閥口 C2導通,第一電磁閥107和第二電磁閥110 均關閉,空調系統由制熱模式進入制熱除冰模式。即在制熱除冰模式下,第一膨脹閥111開啟,第一閥口A1與第三閥口C1導通,第四閥口A2與第六閥口C2導通,第一電磁閥107和第二電磁閥110均關閉。其中,Tr為室外環境溫度,T1為第一預設溫度。T1優選為-15°C。[〇〇53]例如,當室外環境溫度TH氐于-15°C時,空調系統由制熱模式進入制熱除冰模式, 在制熱除冰模式下,制冷劑具體流向如圖2中箭頭方向所示,壓縮機101的排氣通過四通閥 102流入室內換熱器106,從室內換熱器106流出的冷媒進入節流部件105,流出節流部件105 的制冷劑分為兩路,其中一路依次經過過冷器104的第一過流通道、第二膨脹閥113、室外換熱器103、四通閥102和氣液分離器115而回到壓縮機101的低壓吸氣端,完成一次主循環;另一路先流入第一三通閥108的第三閥口 C1,再從第一三通閥108的第一閥口 A1流出而進入室外換熱器103的最下側的過流管,從室外換熱器103的最下側的過流管流出的制冷劑流至第二三通閥109的第四閥口 A2,再從第二三通閥109的第六閥口 C2流至第一膨脹閥111,從第一膨脹閥111流出的制冷劑進入過冷器104的第二過流通道,第二過流通道流出的制冷劑經第一單向閥112進入壓縮機101的中間壓力吸氣端而進入壓縮機101中。此模式下,“制熱除冰模式“機構生效。[〇〇54]優選地,空調系統在制熱除冰模式下工作第一預設時間或/和Tr達到第二預設溫度T2時,空調系統退出制熱除冰模式。第一預設時間可為30分鐘,第二預設溫度T2可為-10r。
[0055]在其它實施方式中,空調系統在退出制熱除冰模式后可間隔第二預設時間再次進入制熱除冰模式。第二預設時間可為20-50分鐘,例如可為30分鐘,當然第二預設時間也可設置成其它實數。[〇〇56](3)制熱非除冰模式[〇〇57] 作為一種可優選方式,如圖3所示,當Tr彡T2時,第一電磁閥107開啟,第二電磁閥 110關閉,第一閥口A1與第二閥口B1導通,第四閥口A2與第五閥口B2導通,空調系統退出制熱除冰模式而進入制熱非除冰模式。亦即在制熱非除冰模式下,第一電磁閥107開啟,第二電磁閥110關閉,第一閥口 A1與第二閥口 B1導通,第四閥口 A2與第五閥口 B2導通,其余元氣件,按照正常邏輯控制。其中,T2為第二預設溫度,T2>T1。例如第二預設溫度T2可為-10°C。 [〇〇58]例如,當室外環境溫度Tr大于等于_10°C或制熱除冰模式運行30分鐘時,第一電磁閥107開啟,第二電磁閥110關閉,第一閥口 A1與第二閥口 B1導通,第四閥口 A2與第五閥口 B2 導通,空調系統退出制熱除冰模式而進入制熱非除冰模式。在制熱非除冰模式下,制冷劑具體流向如圖3中箭頭方向所示,壓縮機101的排氣通過四通閥102流入室內換熱器106,從室內換熱器106流出的冷媒進入節流部件105,流出節流部件105的制冷劑分為兩路,其中一路依次經過過冷器104的第一過流通道、第二膨脹閥113、室外換熱器103、四通閥102和氣液分離器115而回到壓縮機101的低壓吸氣端,完成一次主循環;另一路依次經過第一電磁閥 107、第一膨脹閥111、過冷器104的第二過流通道和第一單向閥112而進入壓縮機101的中間壓力吸氣端,最后進入壓縮機101中。該種方式下,室外換熱器103恢復成全部用于制熱的換熱器,經過第一膨脹閥111的制冷劑直接進入過冷器104的第二過流通道,通過節流降壓作用,變成低溫低壓氣態制冷劑,再經過中間壓力吸氣端流到壓縮機中;此模式下,“制熱除冰模式”機構失效。[〇〇59]作為另一種可優選方式,在空調系統處于制熱模式下,當Tl$Tr<T2時,判斷空調系統是否為首次進入制熱模式,若是,則空調系統由制熱模式轉入制熱除冰模式,在制熱除冰模式下運行第一預設時間后而進入制熱非除冰模式,否則空調系統由制熱模式轉入制熱非除冰模式。例如,15°C彡Tr<-1(TC時,首次進入按照“制熱除冰模式”進行控制,而后按照 “制熱非除冰模式”進行控制。
[0060]以上各實施例的空調系統及其控制方法,通過設置切換裝置來實現至少一個過流管的流體換向,實現了空調系統的低溫制熱除冰功能,在低溫制熱條件下,保證室外換熱器底部的冰層完全化掉,使換熱器底部的排水孔正常排水;保證空調系統在低溫情況下的低溫制熱量不衰減,在正常制熱、制冷模式下,都不會對室外換熱器分路的占用,實現機組的可靠性運行。其無污染,節能減排。
[0061]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主權項】
1.一種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壓縮機(101)、四通閥(102)、室外換熱器(103)、過 冷器(104)、節流部件(105)、室內換熱器(106)和切換裝置;壓縮機(101)、四通閥(102)、室 外換熱器(103)、過冷器(104)、節流部件(105)和室內換熱器(106)依次設置形成制冷回路; 所述室外換熱器(103)包括第一集流裝置、第二集流裝置以及連接在所述第一集流裝置與 所述第二集流裝置之間的多個過流管;所述過冷器(104)包括第一過流通道和第二過流通道,所述第一過流通道的第一端連 通至所述第二集流裝置,所述第一過流通道的第二端連通至所述節流部件(105);所述第二 過流通道的第一端連通至所述壓縮機(101)的低壓吸氣端,所述第二過流通道的第二端串 聯第一電磁閥(107)連通至所述第一過流通道的第二端;所述切換裝置與至少一個過流管 串聯設置在所述第一集流裝置與所述第二集流裝置之間,所述切換裝置還連通至所述第一 電磁閥(107),所述切換裝置用于所述至少一個過流管的流體切換,所述切換裝置能夠將從 所述節流部件(105)流出的部分中溫流體引入到所述至少一個過流管中。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換裝置包括第一三通閥(108) 和第二三通閥(109),所述第一三通閥(108)具有第一閥口 A1、第二閥口 B1和第三閥口 C1,所 述第一閥口 A1連接至所述至少一個過流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閥口 B1連接至所述第一集流 裝置,所述第三閥口 C1連接至所述第一電磁閥(107)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三通閥(109)具有 第四閥口 A2、第五閥口 B2和第六閥口 C2;所述第四閥口 A2連接至所述至少一個過流管的第 二端,所述第五閥口 B2連接至所述第二集流裝置,所述第六閥口 C2連接至所述第一電磁閥 (107)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電磁閥(107)的第二端連接至所述第二過流通道的第二端。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電磁閥(110),所述第二電 磁閥(110)串聯設置在所述第二過流通道的第一端與所述壓縮機(101)的低壓吸氣端之間。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膨脹閥(111 ),所述第一膨 脹閥(111)串聯設置在所述第二過流通道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一電磁閥(107)之間。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單向閥(112),所述第一單 向閥(112)串聯設置在所述第二過流通道的第一端與所述壓縮機(101)的中間壓力吸氣端 之間,所述第一單向閥(112)允許制冷劑從所述第二過流通道流向所述壓縮機(101)的中間 壓力吸氣端。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換熱器(103)連接 到所述過冷器(104)之間的管路上設置有第二膨脹閥(113),且所述第二膨脹閥(113)上并 聯設置有允許制冷劑從所述室外換熱器(103)流向所述過冷器(104)的第二單向閥(114)。7.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氣液分離器(115),所 述氣液分離器(115)串聯設置在所述壓縮機(101)的低壓吸氣端與所述四通閥(102)之間。8.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過流管為所述 室外換熱器(103)的最下側的過流管。9.一種空調系統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調系統為權利要求5所述的空調系統,其特征在 于,當所述空調系統處于制冷模式或制熱化霜模式時:所述第一閥口 A1與所述第二閥口 B1導通,所述第四閥口 A2與所述第五閥口 B2導通,所 述第一電磁閥(107)和所述第二電磁閥(110)均開啟。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空調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調系統處于制熱模式下,當Tr<Tl時,所述第一膨脹閥(111)開啟,所述第一閥口A1與所述第三閥口Cl導 通,所述第四閥口 A2與所述第六閥口 C2導通,所述第一電磁閥(107)和所述第二電磁閥 (110)均關閉,所述空調系統由制熱模式進入制熱除冰模式;其中,Tr為室外環境溫度,T1為第一預設溫度。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空調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調系統在所述制 熱除冰模式下工作第一預設時間或/和Tr達到第二預設溫度T2時,所述空調系統退出所述 制熱除冰模式。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空調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調系統在退出所 述制熱除冰模式后間隔第二預設時間再次進入所述制熱除冰模式。13.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空調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當Tr多T2時,所述第一 電磁閥(107)開啟,所述第二電磁閥(110)關閉,所述第一閥口A1與所述第二閥口B1導通,所 述第四閥口 A2與所述第五閥口 B2導通,所述空調系統退出所述制熱除冰模式而進入制熱非 除冰模式,其中,T2為第二預設溫度,T2 > T1。14.根據權利要求9-13任一項所述的空調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調系 統處于制熱模式下,當Tl$Tr<T2時,判斷所述空調系統是否為首次進入制熱模式,若是, 則所述空調系統由所述制熱模式轉入制熱除冰模式,在所述制熱除冰模式下運行第一預設 時間后而進入制熱非除冰模式,否則所述空調系統由所述制熱模式轉入所述制熱非除冰模 式;在所述制熱除冰模式下,第一膨脹閥(111)開啟,所述第一閥口A1與所述第三閥口C1導 通,所述第四閥口 A2與所述第六閥口 C2導通,所述第一電磁閥(107)和所述第二電磁閥 (110)均關閉;在所述制熱非除冰模式下,所述第一電磁閥(107)開啟,所述第二電磁閥(110)關閉,所 述第一閥口 A1與所述第二閥口 B1導通,所述第四閥口 A2與所述第五閥口 B2導通;其中,Tr為室外環境溫度,T1為第一預設溫度,T2為第二預設溫度。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空調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預設溫度T1 為-15°C,所述第二預設溫度T2為-10°C,所述第一預設時間為30分鐘。
【文檔編號】F25B41/04GK106016808SQ201610348603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5月23日
【發明人】馮濤, 熊建國, 李立民, 焦華超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