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微通道換熱器集流管的端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微通道換熱器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用于微通道換熱器集流管的端蓋,用于封閉微通道換熱器的流道。
【背景技術】
[0002]參看圖1,微通道換熱器一般由兩根集流管和設置在集流管之間的若干微通道扁管以及設置在微通道扁管之間的翅片構成,為了保護微通道扁管不受碰傷,一般在兩端還裝有側板。集流管上設有制冷劑進出的進口接管和出口接管,為了提高換熱效果,通常需要在其中一根集流管內設置幾個隔板,將集流管內腔分隔成多個腔室,用以改變制冷劑在不同微通道扁管中的流向,制冷劑從進口接管進入到一側的集流管,分配后通過其中一部分的微通道扁管進入到另一側的集流管,然后通過另一部分的微通道扁管回流到該側集流管,再通過出口接管流出換熱器。集流管的上下兩端設有端蓋,起到封閉微通道換熱器流道的作用。
[0003]微通道換熱器上的集流管普遍采用復合鋁帶卷曲焊接成型,由于該工藝的特殊性,集流管的外徑尺寸可通過模具保證,而內徑尺寸會受到外徑尺寸、材料壁厚、焊接變形等因素的影響,每批集流管的內徑尺寸變化會在±0.25左右變化。
[0004]現有技術中,端蓋通常有外蓋和內蓋兩種方式,外蓋采用端蓋的內徑和集流管的外徑配合裝配,而內蓋采用端蓋的外徑和集流管的內徑配合裝配,再經過氣體保護釬焊焊接后封閉。外蓋方式需考慮安裝空間的最小化,集流管高出側板的長度空間有限,外蓋和集流管的焊接長度不會很長,又要大于集流管的外徑,對微通道換熱器組裝帶來一定的困難,而且該結構還容易導致承受集流管內部制冷劑壓力的能力變小,容易因端蓋和集流管變形致使制冷劑泄漏,進而導致微通道換熱器失效。內蓋方式相對于外蓋方式,端蓋安裝在集流管內部,通常采用圓柱形端蓋,需要的安裝空間小,結構上受壓能力強,但由于采用集流管內徑和端蓋外徑密封,集流管的內徑公差較大時,安裝過程中易造成太緊裝不進或太松裝入后易脫落或翻轉,焊接過程中易造成翻轉或進入集流管太深或掉出,導致焊接合格率和耐壓強度降低。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主要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用于微通道換熱器集流管的端蓋。
[0006]本發明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用于微通道換熱器集流管的端蓋,裝配在集流管的端口處,所述端蓋為正多邊棱柱形,其側面外接圓的直徑略大于集流管端口的內徑,其側面內切圓的直徑略小于集流管端口的內徑。
[0007]作為優選,所述集流管端口的內徑與正多邊棱柱形端蓋的邊數,兩者之間的對應關系為:Φ 14?Φ 18的集流管端口內徑對應正17?19邊棱柱形端蓋,Φ 18?Φ 22的集流管端口內徑對應正19?21邊棱柱形端蓋,Φ 22?Φ 27的集流管端口內徑對應正21?23邊棱柱形端蓋,Φ 27?Φ 35的集流管端口內徑對應正23?25邊棱柱形端蓋。
[0008]本發明對現有技術中的端蓋稍加改進,對應不同的集流管外徑,設計不同邊數的正多邊棱柱形端蓋,這樣的結構改掉了現有技術中內蓋不容易裝入集流管,或容易脫落和翻轉的缺點,在端蓋裝入集流管的裝配過程中,安裝的位置容易統一,解決了端蓋裝不進、裝得太淺、裝得太深、端蓋翻轉等問題,因此生產效率更高,裝不進導致的返工更少,裝不進硬裝導致的集流管變形、報廢等現象也得到有效遏制;再就是端蓋側面外接圓的直徑(即側棱所在圓的直徑)略大于集流管端口的內徑,側面內切圓的直徑略小于集流管端口的內徑,端蓋側面與集流管內徑之間保留有間隙,氣體保護釬焊焊接時焊料流動更加充分,端蓋翻轉或進入集流管太深或掉出的情況大大減少,集流管和端蓋之間的焊接質量高,泄漏少,耐壓強度也明顯提高。本發明的正多邊棱柱形端蓋在線材沖壓成型時,需要先進行預拉伸成型,再加一道多邊棱柱形成型工序,其外凹模具有正多邊形孔,內凸模帶動預拉伸成型的線材進入外凹模,使材料在內外模腔中流動成正多邊棱柱形。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發明微通道換熱器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0]圖2是本發明端蓋裝配集流管的的一種分體結構示意圖。
[0011]圖中,1-集流管,2-側板,3-進口接管,4-出口接管,5-隔板,6-端蓋,61-側棱,62-側面,7-微通道扁管,8-翅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0013]實施例:參看圖1和圖2,本發明微通道換熱器由兩根集流管和設置在集流管之間的若干微通道扁管以及設置在微通道扁管之間的翅片構成,為了保護微通道扁管不受碰傷,在兩端還裝有側板。集流管上設有制冷劑進出的進口接管和出口接管,為了提高換熱效果,通常需要在其中一根集流管內設置幾個隔板,將集流管內腔分隔成多個腔室,用以改變制冷劑在不同微通道扁管中的流向,制冷劑從進口接管進入到一側的集流管,分配后通過其中一部分的微通道扁管進入到另一側的集流管,然后通過另一部分的微通道扁管回流到該側集流管,再通過出口接管流出換熱器。
[0014]一種用于微通道換熱器集流管的端蓋,裝配在集流管的端口處,起到封閉微通道換熱器流道的作用。所述端蓋為正多邊棱柱形,其側面外接圓的直徑略大于集流管端口的內徑,其側面內切圓的直徑略小于集流管端口的內徑,具體地所述集流管端口的內徑與正多邊棱柱形端蓋的邊數,兩者之間的對應關系為:Φ 14?Φ 18的集流管端口內徑對應正17?19邊棱柱形端蓋,Φ 18?Φ22的集流管端口內徑對應正19?21邊棱柱形端蓋,Φ 22?Φ 27的集流管端口內徑對應正21?23邊棱柱形端蓋,Φ 27?Φ 35的集流管端口內徑對應正23?25邊棱柱形端蓋。
[0015]本發明對現有技術中的端蓋稍加改進,對應不同的集流管外徑,設計不同邊數的正多邊棱柱形端蓋,這樣的結構改掉了現有技術中內蓋不容易裝入集流管,或容易脫落和翻轉的缺點,在端蓋裝入集流管的裝配過程中,安裝的位置容易統一,解決了端蓋裝不進、裝得太淺、裝得太深、端蓋翻轉等問題,因此生產效率更高,裝不進導致的返工更少,裝不進硬裝導致的集流管變形、報廢等現象也得到有效遏制;再就是端蓋側面外接圓的直徑(即側棱所在圓的直徑)略大于集流管端口的內徑,側面內切圓的直徑略小于集流管端口的內徑,端蓋側面與集流管內徑之間保留有間隙,氣體保護釬焊焊接時焊料流動更加充分,端蓋翻轉或進入集流管太深或掉出的情況大大減少,集流管和端蓋之間的焊接質量高,泄漏少,耐壓強度也明顯提高。本發明的正多邊棱柱形端蓋在線材沖壓成型時,需要先進行預拉伸成型,再加一道多邊棱柱形成型工序,其外凹模具有正多邊形孔,內凸模帶動預拉伸成型的線材進入外凹模,使材料在內外模腔中流動成正多邊棱柱形。
[0016]最后,應當指出,以上實施例僅是本發明較有代表性的例子。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實施例,還可以有許多變形。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應認為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用于微通道換熱器集流管的端蓋,裝配在集流管的端口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蓋為正多邊棱柱形,其側面外接圓的直徑略大于集流管端口的內徑,其側面內切圓的直徑略小于集流管端口的內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用于微通道換熱器集流管的端蓋,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端口的內徑與正多邊棱柱形端蓋的邊數,兩者之間的對應關系為:Φ 14?Φ 18的集流管端口內徑對應正17?19邊棱柱形端蓋,Φ 18?Φ22的集流管端口內徑對應正19?21邊棱柱形端蓋,Φ 22?Φ 27的集流管端口內徑對應正21?23邊棱柱形端蓋,Φ 27?Φ 35的集流管端口內徑對應正23?25邊棱柱形端蓋。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微通道換熱器集流管的端蓋,為正多邊棱柱形,其側面外接圓的直徑略大于集流管端口的內徑,其側面內切圓的直徑略小于集流管端口的內徑,具體地集流管端口的內徑與正多邊棱柱形端蓋的邊數,兩者之間的對應關系為:φ14~φ18的集流管端口內徑對應正17~19邊棱柱形端蓋,φ18~φ22的集流管端口內徑對應正19~21邊棱柱形端蓋,φ22~φ27的集流管端口內徑對應正21~23邊棱柱形端蓋,φ27~φ35的集流管端口內徑對應正23~25邊棱柱形端蓋。本發明端蓋的安裝位置容易統一,氣體保護釬焊焊接時焊料流動更加充分,集流管和端蓋之間的焊接質量高,泄漏少,耐壓強度也明顯提高。
【IPC分類】F25B39-00, F28F9-02
【公開號】CN104567110
【申請號】CN201410746875
【發明人】呂偉偉, 金江鋒, 周賽軍
【申請人】蘇州縱貫線換熱器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4月29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