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制冷循環中的容量控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制冷循環,更具體地涉及制冷循環中的容量控制裝置,它通過調節在制冷循環中流通的制冷劑的有效數量來響應于房間內負荷或用戶期望的性能而自動改變室內換熱器的性能。
總體而言,制冷循環是通過改變壓縮機運行頻率或通過控制換熱器容量來進行控制的。一種通過響應于空調負荷而改變壓縮機運行頻率來控制容量的方法已經被按如下方式投入實用制冷循環中具有壓縮機,壓縮機上安裝有運行頻率可變的控制裝置(如逆變器)以及適合于該運行頻率可變的控制裝置的電機,而且在制冷循環中流通的制冷劑的數量可通過控制運行頻率來控制。
同時,日本專利未審查出版物第2-254263號中公開了一種通過控制換熱器容量來控制制冷循環的容量的方法。
在該出版物中,在室外機殼體中提供的冷凝器被分為兩個冷凝器元件,其中一個布置在大量空氣從換氣道流過的上部部分以起上部冷凝器的作用,而其中另一個布置在少量空氣從換氣道流過的下部部分以起下部冷凝器的作用。上部和下部冷凝器串聯相連,還提供有制冷劑旁路回路來使上部冷凝器旁路,在制冷劑旁路回路中途提供有起旁路閥作用的雙通閥。容量控制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將雙通閥打開使得制冷劑正向流入下部冷凝器因而降低在制冷循環中有效地起作用的冷凝器的容量。
在具有帶有恒定速度類型電機的壓縮機的制冷循環中,控制制冷循環中流通的制冷劑的流通數量是不可能的,因而也不可能改變制冷循環的容量。
此外,根據上述現有技術(日本專利未審查出版物第2-254263號),不能隨意改變冷凝器的容量,因而也不可能連續地進行制冷循環容量控制。還有,因為采用打開和關閉電磁閥來作為進行容量控制的手段,因此打開和關閉電磁閥時,制冷劑流突然受到妨礙,因此制冷循環突然被改變,從而在某些情況下導致制冷循環的不穩定運行。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制冷循環中的容量控制裝置,它能夠連續地改變制冷循環的容量而不增加制冷劑的數量,同時即使在具有帶有恒定速度類型電機的壓縮機的制冷循環中也能將制冷循環保持在穩定狀態,同時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上述問題。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制冷循環中的容量控制裝置,它與具有采用轉速可變的控制裝置的壓縮機的制冷循環中采用的容量控制相比能夠在明顯增大的范圍內控制容量。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制冷循環中的容量控制裝置包括在室內換熱器側提供的第一減壓裝置,在室外換熱器側提供的第二減壓裝置,以及在接收器上提供的,用來調節流入和流出接收器的冷卻流體的液體流速和氣體流速中至少一種的液-氣流速調節裝置,而且制冷劑的有效數量隨著所需容量和產生容量之差而變化以改變冷凝溫度。
根據本發明的制冷循環中的容量控制裝置包括在室內換熱器側提供的第一減壓裝置,在室外換熱器側提供的第二減壓裝置,以及與接收器相連的干度調節裝置,用來調節流入和流出接收器的冷卻流體的干度,而且干度隨著所需容量和產生容量之差而變化以改變室內換熱器的凝結溫度。
根據本發明的制冷循環中的容量控制裝置包括在室內換熱器側提供的第一減壓裝置,在室外換熱器側提供的第二減壓裝置,以及在制冷劑流入/流出管道中形成的氣體孔,通過該氣體孔,制冷循環的主管道與接收器的內部相連,從而與接收器的上部氣體部分連通。
根據本發明的制冷循環中的容量控制裝置包括在室內換熱器側提供的第一減壓裝置,在室外換熱器側提供的第二減壓裝置,以及在制冷劑流入/流出管道中形成的氣體孔,通過該氣體孔,制冷循環的主管道與接收器的內部相連,從而與接收器的上部氣體部分連通;以及一小直徑制冷劑流入/流出管道,它的位于氣體孔以下的那一段的直徑減小。
根據本發明的制冷循環中的容量控制裝置包括在室內換熱器側提供的第一減壓裝置,在室外換熱器側提供的第二減壓裝置,以及提供來使得接收器中的氣體根據流體的方向向著制冷劑流入/流出管道(制冷循環在主管道通過它與接收器內部相連)或者主管道的下游旁路的旁路管道,該旁路管道提供有至少一個氣體流速調節閥裝置以調節氣體流速。
理想地,根據本發明的制冷循環中的容量控制裝置還包括用來改變壓縮機的轉速的轉速改變裝置。
在根據本發明的制冷循環中的容量控制裝置中,理想地采用通過混合至少兩種不同沸點的制冷劑而形成的混合制冷劑作為冷卻流體。
在本發明中,混合制冷劑的成分理想地為二氟甲烷、1,1,1,2-四氟乙烷、五氟乙烷和1,1,1-三氟乙烷。
根據本發明,在壓縮機、室內換熱器和室外換熱器通過管道依次相連并在室內和室外換熱器之間提供有接收器的制冷循環中,利用具有固定阻力的毛細管作為減壓裝置,利用它按這樣的方式調節壓力降低的量在加熱和冷卻運行時使制冷循環狀態量適當。
氣-液流速調節裝置用來調節流入和流出接收器的氣-液混合狀態流體中冷卻流體的液體流速和氣體流速中的至少一個以得到液體流速對氣體流速的一定的比值。實際上,旁路管被按照從接收器的上部伸出這樣提供以旁路布置在接收器前后的管道上,且在從旁路管上方伸出并與旁路管相連的管道的中部提供有用來調節流出接收器的氣體的流速的裝置,例如電子膨脹閥,從而得到氣-液流速調節裝置。
由于氣-液流速調節裝置,制冷循環中流通的制冷劑的數量根據由氣-液流速調節裝置調節的氣體流速與液體流速的比值以及減壓裝置中壓力減少的數量而改變。具體地說,保留在用作冷凝器的換熱器中的液態制冷劑的數量被改變了。在將減壓裝置中壓力減少的數量保持為常數時增加液體流速或降低氣體流速的情況下,保存在室內換熱器中的液體的數量增加,因而排放壓力增加并且凝結溫度上升,從而增加了容量。同時,在降低液體流速或增加氣體流速的情況下,保存在室內換熱器中的液體的數量降低,因而排放壓力降低并且凝結溫度下降,從而降低了容量。相應地,通過利用氣-液流速調節裝置調節流入流出接收器的冷卻流體的液體流速或氣體流速,可以改變制冷循環的容量。
結果,即使在具有無壓縮機容量控制機構的恒速型壓縮機的制冷循環中也可以改變容量。此外,制冷循環可被有選擇地運行在節能模式或容量優先模式,因而能夠通過選擇運行模式而使制冷循環按照用戶的要求運行。
干度調節裝置用來調節流入和流出接收器的氣-液混合狀態冷卻流體中的氣體流速以得到液體流速對氣體流速的一定的比值。實際上,旁路管被按照從接收器的上部伸出這樣提供以旁路布置在接收器前后的管道,且在從旁路管上方伸出并與旁路管相連的管道的中部提供有用來調節流出接收器的氣體的流速的裝置,例如電子膨脹閥,從而得到干度調節裝置。
由于該干度調節裝置,流入接收器的冷卻流體被調節成一定百分數的干度。因此,制冷循環中流通的制冷劑的數量根據由干度調節裝置調節的制冷劑干度以及減壓裝置中壓力減少的數量而改變。具體地說,保留在用作冷凝器的換熱器中的液態制冷劑的數量被改變了。在將減壓裝置中壓力減少的數量保持為常數時降低干度情況下,保存在室內換熱器中的液體的數量增加,因而排放壓力增加并且凝結溫度上升,從而增加了制冷循環的容量。同時,在增加干度的情況下,保存在室內換熱器中的液體的數量降低,因而排放壓力降低并且凝結溫度下降,從而降低了制冷循環的容量。相應地,通過利用干度調節裝置調節流入流出接收器的冷卻流體的干度,可以改變制冷循環的容量。
此外,就氣-液流速調節裝置或干度調節裝置而言,制冷劑流入/流出管(制冷循環的主管道通過它與接收器內部相連)形成有與接收器中的上部氣體部分相通的一個或多個氣孔。按照這種布置,可以通過改變氣孔的尺寸、數目和位置來實現流入流出制冷劑流入/流出管的氣體流速的調節和干度的調節,結果可以以簡單的結構改變制冷循環的容量。
還有,通過減少氣孔以下制冷劑流入/流出管的直徑,能夠使制冷劑以固定的氣體流速對液體流速的比例流入流出接收器,而不論保存在接收器中的制冷劑數量的多少。相應地,制冷循環能夠被保持穩定,而不論填充的制冷劑的數量多少。
此外,提供有用來使得接收器中的氣體根據流體的方向向著制冷劑流入/流出管道(制冷循環在主管道通過它與接收器內部相連)或者主管道的下游旁路的旁路管道,該旁路管道提供有至少一個氣體流速調節閥以調節氣體流速,因而制冷劑流入流出接收器的氣體流速對液體流速的比例可以被自由調節,結果在運行中可以任意控制制冷循環的容量。
此外,就上述制冷循環中提供的減壓裝置而言,布置在相對于冷卻流體流動方向的接收器上游方向的電子膨脹閥至少被用作減壓裝置,因而冷凝器出口的狀態可通過電子膨脹閥的減壓量來調節,結果在運行中可以任意控制制冷循環的容量。
另外,在制冷循環中提供的壓縮機上提供有用來改變壓縮機容量的容量改變裝置、用來改變壓縮機轉速的壓縮機容量改變控制回路和微計算機,因而通過改變壓縮機容量可起到附加的容量改變的作用,結果可以更加廣泛地改變制冷循環的容量。
此外,采用通過混合至少兩種不同沸點的制冷劑而形成的混合制冷劑作為制冷循環的冷卻流體,因而由于制冷劑干度的改變,在將剩余的制冷劑存儲在接收器內和將剩余的制冷劑存儲在在收集器或類似物的低壓側提供的罐內這兩種情況下,填充的制冷劑的組分和制冷循環中流通的制冷劑的組分的改變量是不同的,從而使混合制冷劑的特性起變化,結果制冷循環的容量控制范圍可被擴大。
此外,上述混合制冷劑的成分為二氟甲烷、1,1,1,2-四氟乙烷、五氟乙烷和1,1,1-三氟乙烷,它們不含氯,因而能夠避免對臭氧層的破壞。相應地,能夠產生與空調空間內負荷對應的容量并提供不會損害全球環境的空調空間。
圖1是具有固定減壓裝置的根據本發明的制冷循環的一實施例的容量控制循環的原理圖;圖2是表示氣體流速調節裝置的閥開度和接收器中制冷劑干度的關系的曲線圖;圖3是表示具有固定減壓裝置的容量控制循環的運行點的莫利爾(Mollier)線圖;圖4是表示制冷劑干度和制冷循環容量的關系的曲線圖;圖5是在加熱運行狀態下的具有固定減壓裝置的容量控制循環的流程圖;圖6是具有用作可變減壓裝置的電子膨脹閥的根據本發明的制冷循環的另一實施例的容量控制循環的原理圖;圖7是表示具有可變減壓裝置的容量控制循環的運行點的莫利爾(Mollier)線圖;圖8是表示布置在相對于制冷劑流向的接收器的上游的電子膨脹閥的開度和容量的關系的曲線圖;圖9是在加熱運行狀態下的具有可變減壓裝置的容量控制循環的流程圖;圖10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制冷循環中提供的氣-液流速調節裝置的具體結構的垂直截面圖,其中的氣孔具有不同的尺寸;圖11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制冷循環中提供的氣-液流速調節裝置的具體結構的垂直截面圖,其中氣孔的數量改變了;圖12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制冷循環中提供的氣-液流速調節裝置的具體結構的垂直截面圖,其中氣孔的位置改變了;圖13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制冷循環中提供的氣-液流速調節裝置的具體結構的垂直截面圖,其中制冷劑流入/流出管在其下部部分的直徑被做成較小;以及圖14是根據本發明的制冷循環的又一實施例的具有壓縮機容量控制裝置的原理圖。
下面參照圖1至14對根據本發明的最佳實施例進行介紹。
首先參照圖1至5對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進行介紹。
圖1是具有固定減壓裝置的容量控制循環的原理圖,圖2是表示氣體流速調節裝置的閥開度和接收器中制冷劑干度的關系的曲線圖,圖3是表示圖1的容量控制循環的運行點的莫利爾線圖,圖4是表示制冷劑干度和制冷循環容量關系的曲線圖,圖5是在加熱運行狀態下圖1所示的容量控制循環的流程圖。
圖1所示的制冷循環包括壓縮機1,四通閥2,室內換熱器3,第一減壓裝置4,接收器5,第二減壓裝置6,室外換熱器7和收集器8,它們通過氣體聯接管道9a和液體聯接管道9b依次相連以形成閉合的環路。
第一和第二減壓裝置每個都由固定阻力的毛細管組成并在加熱和冷卻兩種情況下調節成適當地降低壓力。接收器5被提供在布置在室內換熱器3一側的第一減壓裝置4和在室外換熱器7一側的第二減壓裝置6之間以收集和存儲在制冷循環中產生的剩余制冷劑。
接收器5被提供有旁路管5a,它起氣-液流速調節裝置的作用,并將接收器5的上部部分旁路至布置在接收器5前后的管道。相應的管道被分別提供有開閉閥11a,11b,并且在管道中途提供有氣體流速調節裝置10(例如電子膨脹閥),接收器5的上部部分通過它與旁路管5a相連,起調節流出接收器5的氣體的流速的目的。
通過調節流出接收器5的氣體制冷劑的數量,可以調節流入和流出接收器5的制冷劑的干度或濕度。
與聯接管道的最大長度相對應數量的單一制冷劑或至少兩種不同沸點的制冷劑被填充或密封在制冷循環中并產生按圖1中的實線和虛線箭頭所示的沿著制冷循環的流動。
此外,控制系統與構成制冷循環的這些裝置相連。該控制系統將在下面詳細描述。
現在,介紹運行中的制冷循環的行為。為了解釋方便,假設在制冷循環中填充的是單一的制冷劑,且僅對加熱運行的情況進行介紹。即使制冷循環中填充的制冷劑是混合制冷劑,或者即使在如圖1中的實線所示的制冷運行的情況下,也可得到同樣的效果。
如圖1所示,通過將四通閥2切換為如虛線所示,被設為加熱運行模式。制冷劑產生沿虛線箭頭所示方向的流動,即通過壓縮機1、四通閥2、室內換熱器3、第一減壓裝置4、接收器5、第二減壓裝置6、室外換熱器7、四通閥2、收集器8,然后回到壓縮機1。經壓縮機1壓縮的壓力和溫度升高了的制冷劑通過氣體聯接管道9a流入室內換熱器3,在此將熱量釋放給流過室內換熱器3的空氣從而凝結為液態制冷劑。
如此凝結的液態制冷劑的壓力被第一減壓裝置4降低而轉為液態或氣-液兩相狀態,并通過液體聯接管道9b被引入接收器5。然后,液態或氣-液兩相狀態制冷劑通過接收器5的制冷劑流入/流出管從接收器5中流出。在接收器5上方提供的氣體流速調節裝置10和開閉閥11b使得接收器5中的制冷劑被抽出并與通過制冷劑流入/流出管流出的制冷劑混合并被調節成與流入接收器5的制冷劑相同的狀態。制冷劑然后又被第二減壓裝置6降低壓力到預定的壓力并且接著流入室外換熱器7。
流入室外換熱器7的制冷劑吸收流過室外換熱器7的空氣中的熱量并蒸發成汽體并通過四通閥2流入收集器8。在收集器8中,將要返回到壓縮機1的制冷劑的干度或濕度被調節。然后制冷劑回到壓縮機1中。
下面介紹與接收器5相連的氣體流速調節裝置10和流入流出接收器5的制冷劑的狀態和對制冷循環的影響。
圖2表示作為橫坐標的氣體流速調節裝置10的開度和作為縱坐標的接收器5中制冷劑干度的關系,而圖3是表示在氣體流速調節裝置10的閥開度被調節的情況下的具有固定減壓裝置的制冷循環的運行點的莫利爾線圖。圖4是作為橫坐標的制冷劑干度和作為縱坐標的加熱功率的關系的曲線圖。
如果氣體流速調節裝置10的閥開度如圖2所示從V1增加到V2,在氣體流速調節裝置10中的制冷劑流動路徑擴大,因而流過氣體流速調節裝置10的氣體流速增大。由于這一原因,流出接收器5的制冷劑的狀態被置于圖3中曲線2上的運行點上,在該點隨著氣體流速調節裝置10的閥開度增加干度上升或濕度下降。
流入接收器5的制冷劑的狀態位于圖3中曲線1上的運行點上,在該點開始干度低或濕度高,而流出接收器5的制冷劑處于曲線2所示的狀態,因而流出接收器5的液體制冷劑的數量小于流入接收器5的液體制冷劑的數量。相應地,液體制冷劑被收集和存儲在接收器5中,因而制冷循環中流通的制冷劑的有效數量就減少了。結果,流入接收器5的制冷劑被置于曲線2所示的狀態。
當制冷劑在流入和流出接收器5時被置于同一狀態時,制冷循環中流通的制冷劑的有效數量的減少就停止了且制冷循環變為穩定狀態。就是說,流入或流出接收器5的制冷劑的干度或濕度可以通過增加流出接收器5的氣體制冷劑的數量,或者通過將氣體流速調節裝置10的閥開度從V1增大到V2而從曲線1所示的狀態改變為曲線2所示的狀態。
在閥開度為V1的情況下的制冷循環的運行點如圖3中的莫利爾線圖的實線所示通過點E(吸入壓縮機),A(從壓縮機釋放),B(室內換熱器出口),C(接收器內部)和D(室外換熱器入口)移動。
另一方面,在閥開度為V2的情況下,制冷循環中流通的制冷劑的有效數量下降,因而收集在室內換熱器3的液體制冷劑的數量也下降以降低釋放壓力。由于第一和第二減壓裝置4和6是固定阻力的,接收器5中的壓力也下降了且室外換熱器入口7處的壓力也降低了。因此,運行點如圖3中的莫利爾線圖的虛線所示通過點E’(吸入壓縮機),A’(從壓縮機釋放),B’(室內換熱器出口),C’(接收器內部)和D’(室外換熱器入口)移動。
如圖4所示由于以下這些減少的事實,這時制冷循環的加熱容量從Q1減少為Q2室內換熱器3中的凝結溫度下降而變得與氣溫的差別減小,從而減少了釋放到空氣中的熱量;室外換熱器7中的蒸發溫度下降而變得與氣溫的差別減小,從而減少了從空氣中吸收的熱量;壓縮機吸入壓力的降低和壓縮機吸收側的制冷劑的過熱程度的增加導致制冷劑流通數量的降低。
就是說,可以通過調節與接收器5相連的氣體流速調節裝置10的閥開度來改變制冷循環的容量。
現在介紹根據本發明控制制冷循環的方法的一個示例。
圖5是加熱運行時的流程圖。電子膨脹閥可被用作圖1所示的氣體流速調節裝置10。
如圖1所示,制冷循環的控制系統包括微計算機16,與微計算機16相連的存儲器17,用來驅動氣體流速調節裝置10的膨脹閥驅動回路13,用來驅動在相應的旁路回路中提供的開閉閥11a,11b的開閉閥驅動回路14,用來檢測室內換熱器3的吸收和釋放溫度的室溫檢測單元15,以及與室溫檢測單元15相連的溫度檢測器12a,12b。
存儲器17存儲用來作為控制制冷循環的容量的基準的整定值。這些整定值可根據微計算機16的要求而從存儲器17中取出。室溫檢測單元15從溫度檢測器12a,12b接收室內換熱器3的吸入空氣溫度和釋放空氣溫度的檢測值,并將檢測到的溫度轉變為傳送給微計算機16的電信號。
微計算機16從上述單元中接收檢測值并分別向膨脹閥驅動回路13和開閉閥驅動回路14發出氣體流速調節裝置10(它是電子膨脹閥)的開度的計算值和表示打開/關閉開閉閥11a,11b的信號。
在加熱運行中,如圖5所示,從運行開始后經過△T秒以后,室溫檢測單元15檢測到室內換熱器3的吸入空氣溫度Tai和吹出空氣的溫度Tao,且這些檢測到的值被輸入到微計算機16。
這時,從由用戶或其他人用遙控器等(舉例)設定的設定室溫Tas和目前的吸入空氣溫度Tai之差根據輸入到微計算機16的值計算出制冷循環所需的容量Qs。
根據從室溫檢測單元15輸入的值,例如,通過將室內換熱器3吹出空氣的溫度Tao和吸入空氣溫度Tai的差值乘以由遙控器等設定的風扇空氣體積V以及空氣狀態量(空氣的比重和比熱)計算出制冷循環產生的容量Q。
然后將產生的容量Q和要求的容量Qs之差與事先存在存儲器17中的設定值相比較。
在(Q-Qs)<-α的情況下, 這意味著產生的容量Q小于所需的容量Qs,因而必須升高室內換熱器3的凝結溫度。因此首先判斷開閉閥11b是否打開。
在開閉閥11b打開的情況下,如果氣體流速調節裝置10的開度大于事先設在存儲器17中的最小開度β就被關閉△p,但是如果氣體流速調節裝置10的開度小于β就必須關閉開閉閥11b以完全切斷從氣體流速調節裝置10的氣體泄漏。
另一方面,在開閉閥11b閉合的情況下,制冷循環可產生最大容量但不能產生更高的容量,因而運行會照常進行。
在-α<(Q-Qs)<α的情況下,這意味著所需的容量Qs與產生的容量Q相等,因而運行在保持目前工況下進行。
在(Q-Qs)>α的情況下,這意味著產生的容量Q大于所需的容量Qs,因而必須降低室內換熱器3的凝結溫度。因此首先判斷開閉閥11b是否打開,且如果判斷出它是關斷的就將它打開,而如果它是打開的,就將氣體流速調節裝置10打開△p以允許液體制冷劑存儲在接收器5中以減少制冷循環中的制冷劑的有效數量,從而降低凝結溫度,運行在這種工況下進行。
如上所述,通過調節流經與接收器5相連的氣體流速調節裝置10的氣體流速,即使在具有無容量控制裝置的恒速型壓縮機的制冷循環中也可以響應空氣調節空間的負荷來改變制冷循環的容量。此外,在流入和流出接收器的制冷劑被設為干度大(濕度小)的狀態的情況下,制冷循環中制冷劑的有效數量減少,因而釋放壓力下降從而使供應壓縮機的電力減少。相應地,在遙控器等上提供有一開關從而可使制冷循環可選擇地運行在節能優先或容量優先的方式下,這樣就能夠使制冷循環運行在多種運行模式下因而使空調器能夠按照用戶或其他人希望的方式運行。
在該實施例中,盡管所介紹的氣-液流速調節裝置是按調節流出接收器的氣體制冷劑的數量的方式構成的,但在假設流出接收器的氣體制冷劑為恒定的,這樣的裝置能夠按調節流出接收器的液體制冷劑的數量的方式構成的的情況下也可得到類似的結果。
下面參照圖6至9介紹另一實施例。
圖6是具有用作可變減壓裝置的電子膨脹閥的容量控制循環的原理圖;圖7是表示圖6所示的容量控制循環的運行點的莫利爾線圖;圖8是表示電子膨脹閥的閥開度和容量的關系的曲線圖;及圖9是在加熱運行狀態下的圖6所示的容量控制循環的流程圖。
在圖6所示實施例的制冷循環中,圖1所示的第一和第二減壓裝置4和6被第一和第二電子膨脹閥20和21取代,它們能分別調節減壓量。在該實施例中,在接收器5上提供的氣-液流速調節裝置僅包括開閉閥11a和11b,而取消了圖1所示的氣體流速調節裝置10。
與聯接管道的最大長度相對應的數量的單一制冷劑或至少兩種不同沸點的制冷劑被填充在制冷循環中并產生按圖6中的實和虛線箭頭所示的沿著制冷循環的流動。
此外,控制系統與構成制冷循環的這些裝置相連。該控制系統將在下面詳細描述。
現在,介紹運行中的制冷循環的行為。為了解釋方便,僅對假設在制冷循環中填充的是單一的制冷劑時的加熱運行的情況進行介紹。但是,在制冷循環中填充的制冷劑是混合制冷劑,或者在制冷運行的情況下,本發明具有同樣的效果。
流過制冷循環的制冷劑的路線和行為與圖1所示的實施例相同,且與室內換熱器3相連的第一電子膨脹閥20和與室外換熱器7相連的第二電子膨脹閥21的開度被調節以得到恰當的制冷循環的狀態量。
下面對流入和流出接收器5的制冷劑的制冷循環的狀態和效果進行介紹。
圖7是表示具有可變減壓裝置的制冷循環的運行點的莫利爾線圖。圖8是表示作為橫坐標的布置在相對于制冷劑流動方向提供在接收器5的上游方向的電子膨脹閥20的開度,和作為縱坐標的加熱容量的關系的曲線圖。
當圖6所示的制冷循環中的開閉閥11b被關斷時,流入和流出接收器5的制冷劑被置為圖7所示的曲線3上的飽和液態,因為沒有氣體制冷劑流出接收器5,且運行點如圖7中的莫利爾線圖的實線所示為點E(吸入壓縮機),A(從壓縮機釋放),B(室內換熱器出口),C(接收器內部)和D(室外換熱器入口)移動。
另一方面,在開閉閥11b被打開的情況下,氣體制冷劑流出接收器5以增大流入和流出接收器5的制冷劑的干度(或降低濕度)以將制冷劑置為圖7中的曲線4上的氣-液雙相狀態。因此,液體制冷劑被引入接收器5從而減少制冷循環中流通的制冷劑的有效數量。
結果,保留在室內換熱器3的液體制冷劑的數量減少從而降低了釋放壓力。然后,如果第二電子膨脹閥21的開度被調整從而使制冷劑按與開閉閥11b被關斷時同樣的方式被吸入。然后室外換熱器7入口處的壓力等于壓縮機的吸入壓力,且運行點如圖7中的莫利爾線圖的虛線所示為點E’(吸入壓縮機),A’(從壓縮機釋放),B’(室內換熱器出口),C’(接收器內部)和D’(室外換熱器入口)移動。
如圖8所示這時制冷循環的加熱容量在開閉閥11b關斷和第一電子膨脹閥20的開度為P1時為QP11,而在開閉閥11b打開時為QP12,因為收集和存儲在接收器5中制冷劑的數量被增加了以減少制冷循環中的制冷劑的有效數量。
當第一電子膨脹閥20的開度從P1增加到P2時,室內換熱器3中的制冷劑被進一步收集和存儲在接收器5中以降低制冷循環中的制冷劑的有效數量,因此加熱容量當開閉閥11b關斷時為QP21而在開閉閥11b打開時為QP22,這意味著加熱容量與電子膨脹閥20的開度為P1時相比被進一步減少。即,通過調節相對于制冷劑流動方向提供在接收器5的上游方向的電子膨脹閥20的開度能夠改變制冷循環的容量。此外,與接收器5相連的開閉閥11b被調節從接收器5抽取氣體制冷劑,從而可在更大范圍調節制冷循環的容量。
現在,在該實施例中,介紹控制制冷循環的方法。
圖9是加熱運行的流程圖。為解釋方便,假設壓縮機1的狀態量(它是由第二電子膨脹閥21控制的)是釋放氣體的過熱度。然而,即使第二電子膨脹閥21控制壓縮機的釋放氣體溫度、壓縮機吸收側的再熱度或蒸發器的出口側的再熱度,也可得到同樣的效果。
如圖6所示,制冷循環的控制系統包括微計算機16,與微計算機16相連的存儲器17,用來驅動第一和第二電子膨脹閥20和21的的膨脹閥驅動回路13,用來驅動在相應的旁路回路中提供的開閉閥11a,11b的開閉閥驅動回路14,用來檢測室內換熱器3的吸收和釋放溫度的室溫檢測單元15,以及于室溫檢測單元15相連的溫度檢測器12a,12b,用來檢測釋放氣體溫度和壓縮機釋放壓力的釋放氣體過熱度檢測單元18,以及與釋放氣體過熱度檢測單元18相連的釋放氣體溫度檢測器23和釋放壓力檢測器24。
釋放氣體過熱度檢測單元18接收來自釋放氣體溫度檢測器23和釋放壓力檢測器24的檢測值,并將檢測到的溫度和壓力轉換為電信號并將其傳送給微計算機16。
現在對控制制冷循環的方法進行介紹。
在加熱運行中,一直到將通過計算得到的產生容量Q與所需容量Qs的差值與事先存儲在存儲器17中的值α進行比較,這一步都與上面結合圖5所介紹的相同,因而省略對其進行的解釋。
在(Q-Qs)<-α的情況下,首先判斷開閉閥11b是否打開。如果開閉閥11b是打開的,應將它關斷。如果開閉閥11b是閉合的,則將第一電子膨脹閥20的開度關閉△p。
在-α<(Q-Qs)<α的情況下,運行在第一電子膨脹閥20和開閉閥11b被保持為目前工況下進行。
在(Q-Qs)>α的情況下,首先判斷開閉閥11b是否打開,且如果它是關斷的就將它打開。而如果開閉閥11b是打開的,就將第一電子膨脹閥20的開度打開△p以便液體制冷劑存儲在接收器5中以減少制冷循環中的制冷劑的有效數量,從而降低凝結溫度,運行在這種工況下進行。
然后,根據由釋放氣體過熱度檢測單元18檢測出并輸入到微計算機16的釋放氣體溫度和從釋放氣體壓力得到的飽和溫度的差值,計算出釋放氣體的過熱度。從計算出的釋放氣體的過熱度和事先存儲在存儲器17中的值,由微計算機16通過利用諸如PID、神經或模糊控制技術計算出第二電子膨脹閥21的開度。計算結果被傳送到膨脹閥驅動回路13。結果,第二電子膨脹閥21被打開一定的開度因而釋放氣體的過熱度被控制為一定的固定值。
如上所述,通過調節提供在相對于制冷劑流向的接收器5上游方向得到電子膨脹閥20的開度,從而可根據需要進行空氣調節的空間內的負荷而改變制冷循環的容量,且能夠在不浪費能源的情況下提供舒適的空調空間。此外,通過利用與接收器相連的附加的氣體旁路回路,制冷循環的容量范圍可進一步擴大。
在本發明中,由于壓縮機被提供在相對于制冷劑流向的接收器5下游方向的電子膨脹閥控制在最佳工況下,即使制冷循環中制冷劑的有效數量改變了制冷循環也可恒定地運行在最佳工況下,結果包括壓縮機在內的元件裝置的可靠性可得到改進。
此外,在如圖6所示的本發明的制冷循環中與接收器5相連的旁路回路中可提供有氣體流速調節裝置,在這種情況下可對制冷循環進行更精細的容量控制。
另外,在流入和流出接收器的制冷劑被設為干度大或濕度小的狀態的情況下,制冷循環中的制冷劑的有效數量減少以使釋放壓力降低,因而供應到壓縮機的電力減少。相應地,如果在遙控器等上提供一開關因而用戶或其他人可使制冷循環可選擇地運行在節能優先或容量優先的方式下,這樣就能夠使制冷循環運行在多種運行模式下因而使空調器能夠按照用戶或其他人希望的方式運行。
在該實施例中,盡管所介紹的氣-液流速調節裝置是按調節流出接收器的氣體制冷劑的數量的方式構成的,但在保持流出接收器的氣體制冷劑的數量為恒定時,這樣的裝置也可按照能夠調節流出接收器的液體制冷劑的數量的方式構成,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可得到類似的結果。
下面參照圖10至圖13對氣-液流速調節裝置或干度調節裝置進行介紹。
圖10是表示其中的氣孔具有不同的尺寸的氣-液流速調節裝置的具體結構的垂直截面圖;圖11是與圖10類似的垂直截面圖,但表示的結構是其中氣孔的數量改變了;圖12是與圖10類似的垂直截面圖,但表示的結構是其中氣孔的位置改變了;以及圖13是與圖10類似的垂直截面圖,但表示的結構是其中制冷劑流入/流出管在其下部部分的直徑減小了。
在圖10所示氣-液流速調節裝置中,接收器5提供有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a,25b,制冷劑通過它們引入和流出接收器5,并且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a,25b分別形成有與接收器5的上部部分的氣體空間相通的氣孔26a,26b。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a,25b的最端部均延伸到接收器5的底部部分,且氣孔26a,26b在從接收器5的底面起算的同一高度處形成。但是氣孔具有不同的直徑。
當制冷劑通過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a被引入接收器5時,液體制冷劑從接收器5的底部通過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b上升到氣孔26b。這種上升產生的阻力使得在氣孔26b處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b的內部和接收器5的內部之間產生壓力差。由于這一壓力差,氣體制冷劑以相對于由氣孔26b的尺寸確定的流動阻力的一定的固定流速被導入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b,并且與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b內的液體制冷劑混合,制冷劑以這種狀態通過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b從接收器5抽出。
同時,當制冷劑通過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b被引入接收器5時,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a和25b以相反的方式起作用而使得制冷劑通過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a從接收器5抽出。
至于氣孔26a,26b的尺寸,在該結構中,在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a上形成的氣孔26a的直徑要大于在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b上形成的氣孔26a的直徑,因而使得導致氣體通過氣孔26a流動的阻力低從而使得通過氣孔26a的氣體制冷劑的數量大于通過氣孔26b的氣體制冷劑的數量。相應地,通過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a流出的制冷劑被置于其干度與通過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b流出的制冷劑的狀態相比要高的狀態。即,流入接收器5的制冷劑的干度或濕度可通過改變在使制冷劑通過它從接收器5導出的制冷劑流入/流出管中形成的氣孔的直徑來調節。
在圖11所示氣-液流速調節裝置中,在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b上形成有直徑均與在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a上形成的氣孔26a相同的多個氣孔。在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b上形成的氣孔26c,26d,26e位于從接收器5的底面起算的不同高度處。
在圖11所示氣-液流速調節裝置中,通過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a導入接收器5的制冷劑的干度或濕度隨著接收器5中的液面水平而改變。
當液面水平介于氣孔26c和26d之間時,液體制冷劑通過氣孔26d和26e流入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b,因而流入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b的制冷劑數量大于流入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a的制冷劑的數量。相應地,流入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b的制冷劑被置于其干度與通過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a流出的制冷劑的干度相比要低的狀態。
此外,當液面水平低于26e時,氣體制冷劑通過所有氣孔流入,因而制冷劑被置于其干度進一步增大(濕度進一步降低)的狀態,并且制冷劑流出接收器5。
在圖12所示氣-液流速調節裝置中,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b形成有氣孔26f,它位于與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a上形成的氣孔26a不同的水平高度上而且其直徑和數目與氣孔25a相同。
在圖12所示氣-液流速調節裝置中,通過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a流入接收器5的制冷劑被置于這樣的狀態在該狀態下使得液體制冷劑通過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b的阻力要小于使得液體制冷劑通過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a的阻力,因為在使得液體制冷劑通過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b上形成的氣孔26f位于從接收器5的底面起算低于在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a上形成的氣孔26a的位置。因此,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b的內部和接收器5的內部之間的壓力差變小,因此通過氣孔26f導入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b的氣體制冷劑的數量減少并被置于與通過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5a流出的制冷劑相比干度減小(濕度增大)的狀態,從而流出接收器5。
在圖13所示氣-液流速調節裝置中,提供有小直徑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7a,27b,它們在氣孔以下的部分直徑減小。
在圖13所示氣-液流速調節裝置中,使得液體制冷劑通過小直徑制冷劑流入/流出管27a,27b的阻力由于管徑的減小而增加,因此在液面高度改變時產生的液頭間的壓力差可被取消。相應地,即使液面高度改變了,制冷劑的干度或濕度也可穩定保持恒定。
如上所述,通過改變在制冷劑流入/流出管上形成的氣孔的直徑、位置和數目以及制冷劑流入/流出管的直徑,能夠將制冷劑置于能夠引入任何可能的干度或濕度的狀態。由于可在氣孔中提供針一類的機構用作改變氣孔直徑的機構,在這種情況下針等可以由電驅動或由利用液面變化的機構驅動。
現在,參照圖14對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進行介紹。
圖14是包括用來改變壓縮機轉速的裝置和氣-液流速調節裝置的組合的容量控制循環的原理圖。
本實施例的制冷循環包括具有用來改變轉速或壓縮機的壓縮容量的裝置(例如逆變器)的壓縮機1。氣體流速調節裝置10與接收器5相連,第一減壓裝置20和第二減壓裝置21每個均由電子膨脹閥構成。與聯接管道的最大長度相對應的數量的單一制冷劑或至少兩種不同沸點的制冷劑被填充在制冷循環中,并按類似于圖6中的實線和虛線箭頭所示在制冷循環中流動。
此外,一控制系統與構成制冷循環的這些元件相連。一壓縮機容量控制回路28與壓縮機1相連用來控制壓縮機的轉速或壓縮容量。壓縮機容量控制回路28通過信號線與微計算機16相連。
現在,介紹運行中的制冷循環的行為。為了解釋方便,僅對假設在制冷循環中密封的是單一的制冷劑時的加熱運行的情況進行介紹。
流過制冷循環的制冷劑的路線和行為與圖1所示的實施例相同,且與室內換熱器3相連的第一電子膨脹閥20和與室外換熱器7相連的第二電子膨脹閥21的開度被調節以得到恰當的制冷循環的狀態量。
在本實施例的制冷循環中,制冷循環的容量可變范圍可通過將由與接收器5相連的氣體流速調節裝置10實現的可變容量控制或通過調節與室內換熱器3相連的第一電子膨脹閥20的開度實現的可變容量控制與通過改變壓縮機的轉速或壓縮容量來改變容量以調節制冷循環中流通的制冷劑量的容量改變機構相結合而擴大。
當希望將制冷循環的容量減至最小時,就將壓縮機的轉速或壓縮容量減至最小,將氣體流速調節裝置10的閥開度增至最大以使流入流出接收器5的制冷劑干度增大(濕度下降),室內換熱器3中的部分制冷劑被收集和存儲在接收器5中,且第一電子膨脹閥20的開度被增至最大以使得室內換熱器3中的制冷劑進一步被存儲在接收器5中,因而減少了制冷循環中流通的制冷劑的有效數量。按照這種方法,可將制冷循環的容量降至最小。
另一方面,當希望將制冷循環的容量增至最大時,就將壓縮機的轉速或壓縮容量增至最大,將氣體流速調節裝置10的閥開度減至最小以使流出接收器5的氣體制冷劑為零,將開閉閥11b關閉以使流入流出接收器5的制冷劑干度變小(濕度變大),且調節第一電子膨脹閥20的開度以使得制冷劑被存儲在室內換熱器3中,因而增加了制冷循環中流通的制冷劑的有效數量。按照這種方法,可將制冷循環的容量增至最大。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例的制冷循環中,通過控制壓縮機的容量、調節流出接收器的氣體制冷劑的數量和調節提供在相對于制冷劑流體流動方向的接收器上游方向的電子膨脹閥的開度可大大擴大制冷循環的容量范圍。相應地,即使在需進行空氣調節的空間的負荷大于所需時也可保持空調空間的舒適,且即使在需進行空氣調節的空間的負荷小于所需時制冷循環也永不會中止。
在該實施例中,盡管所介紹的氣-液流速調節裝置是按調節流出接收器的氣體制冷劑的數量的方式構成的,但這樣的裝置也能夠在假設流出接收器的氣體制冷劑為恒定的情況下,按調節流出接收器的液體制冷劑的數量的方式構成。
此外,在至少兩種不同沸點的制冷劑被混合用作上述實施例中的制冷循環中的冷卻流體的情況下,通過調節第一和第二減壓裝置的開度以使得剩余的制冷劑被存儲在收集器中,可使得制冷循環中流通的制冷劑組分中低沸點制冷劑的比例大于填充在制冷循環中的制冷劑組分中的比例。
例如,在制冷劑由二氟甲烷和1,1,1,2-四氟乙烷的混合物構成的情況下,當剩余的制冷劑被存儲在收集器時二氟甲烷的比例增加。由于二氟甲烷是具有大量潛熱和小體積度的那種制冷劑,它使得制冷循環能夠在采用同樣壓縮機的條件下產生增大的功率。
即,制冷循環的容量可通過改變制冷循環中流通的制冷劑組分而被增大和減少。
在混合制冷劑由二氟甲烷、1,1,1,2-四氟乙烷和五氟乙烷的混合物組成,或由1,1,1,2-四氟乙烷、1,1,1-三氟乙烷的混合物組成、或由1,1,1,2-四氟乙烷、五氟乙烷和1,1,1-三氟乙烷的混合物組成或其它類型的混合制冷劑的情況下也可得到同樣的效果。
此外,在不含氯并包括二氟甲烷、1,1,1,2-四氟乙烷、五氟乙烷和1,1,1-三氟乙烷的HFC族制冷劑被用作上述實施例的制冷循環中的冷卻流體的情況下,能夠提供一種避免破壞臭氧層及不會損害全球環境和容量控制可根據負荷在很大范圍內執行的空調器。
此外,在電子膨脹閥被用作上述制冷循環中第一和第二減壓裝置的情況下,在加熱運行時增大第二減壓裝置的開度和在冷卻運行時增大第一減壓裝置的開度可降低在減壓裝置中的阻力以增加制冷循環中流通的制冷劑數量。因此,制冷劑不允許在蒸發器中蒸發,因而流入收集器的液體的數量變得大于從收集器返回壓縮機的液體的數量。結果,存儲在接收器中的所有液體制冷劑進入收集器,結果使得收集器中沒有液體制冷劑并且甚至允許氣體制冷劑通過位于接收器內的制冷劑流入/流出管的最端部被吸入。
結果,流入流出接收器的制冷劑被置于其干度進一步增大(濕度進一步降低)的狀態,這樣能夠進一步減少制冷循環的容量且因此更加擴大制冷循環的容量控制的范圍。
此外,制冷循環中流通的制冷劑的有效數量的減少使得釋放側的壓力降低。由于這一原因,即使在低沸點的制冷劑(例如二氟甲烷或五氟乙烷)被用在制冷循環中,或者二氟甲烷和五氟乙烷的混合物被使用的情況下,與使用R22的情況相比在抗壓力設計中無需任何基本改動即可進行制冷循環的運行,因此能夠擴大制冷循環的運行范圍。
根據本發明,即使利用在具有恒速型電動機的壓縮機的制冷循環中的容量控制裝置,也可以連續地改變制冷循環的容量而不會增加制冷劑數量,并且可以保持在穩定的工況下。此外,在具有改變壓縮機轉速的裝置的制冷循環中,能夠在制冷循環中提供能夠在明顯擴大的運行范圍內進行容量控制的容量控制裝置。
權利要求
1.一種制冷循環的容量控制裝置,其中,壓縮機、室內換熱器、室外換熱器、在室內換熱器側提供的第一減壓裝置和在室外換熱器側提供的第二減壓裝置通過管道依次相連,且在室內和室外換熱器間提供有接收器,改進包括與所述接收器相連的用來調節流入和流出所述接收器的冷卻流體的液體流速和氣體流速中至少一種的液-氣流速調節裝置,而且其中制冷劑的有效數量的變化使得室內換熱器中的凝結溫度根據與所需容量有關的產生容量而改變。
2.一種制冷循環的容量控制裝置,其中,壓縮機、室內換熱器、室外換熱器、在室內換熱器側提供的第一減壓裝置和在室外換熱器側提供的第二減壓裝置通過管道依次相連,且在室內和室外換熱器間提供有接收器,改進包括與所述接收器相連的用來調節流入和流出所述接收器的冷卻流體的干度的干度調節裝置,而且其中干度變化使得室內換熱器中的凝結溫度根據與所需容量有關的產生容量而改變。
3.一種制冷循環的容量控制裝置,其中,壓縮機、室內換熱器、室外換熱器、在室內換熱器側提供的第一減壓裝置和在室外換熱器側提供的第二減壓裝置通過管道依次相連,且在室內和室外換熱器間提供有接收器,改進包括在制冷劑流入/流出管上形成的氣孔裝置,通過該氣孔裝置制冷循環的主管道與所述接收器的內部相連,所述氣孔裝置與所述接收器中的上部氣體部分相通。
4.一種制冷循環的容量控制裝置,其中,壓縮機、室內換熱器、室外換熱器、在室內換熱器側提供的第一減壓裝置和在室外換熱器側提供的第二減壓裝置通過管道依次相連,且在室內和室外換熱器間提供有接收器,改進包括在制冷劑流入/流出管上形成的氣孔裝置,通過該氣孔裝置制冷循環的主管道與所述接收器的內部相連,所述氣孔裝置與所述接收器中的上部氣體部分相通,而且通過減小所述氣孔裝置以下的制冷劑流入/流出管的直徑而形成細直徑的制冷劑流入/流出管。
5.一種制冷循環的容量控制裝置,其中,壓縮機、室內換熱器、室外換熱器、在室內換熱器側提供的第一減壓裝置和在室外換熱器側提供的第二減壓裝置通過管道依次相連,且在室內和室外換熱器間提供有接收器,改進包括提供用來使所述接收器中的氣體相對于流體的方向向著制冷劑流入/流出管道或者主管道的下游旁路的旁路管道,制冷循環的主管道通過制冷劑流入/流出管道與接收器內部相連,以及至少一個在所述旁路管道上提供的用來調節氣體流速的氣體流速調節閥。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其中之一的制冷循環中的容量控制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減壓裝置包括能夠調節減壓量的電子膨脹閥。
7.根據權利要求1至5其中之一的制冷循環中的容量控制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減壓裝置包括能夠調節減壓量的電子膨脹閥,并且至少兩種不同沸點的制冷劑的混合物被用作冷卻流體。
8.根據權利要求1至5其中之一的制冷循環中的容量控制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減壓裝置包括能夠調節減壓量的電子膨脹閥,并且至少兩種不同沸點的制冷劑的混合物被用作冷卻流體,并且其中所述混合物的組分包括二氟甲烷、1,1,1,2-四氟乙烷、五氟乙烷和1,1,1-三氟乙烷。
9.根據權利要求1至5其中之一的制冷循環中的容量控制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減壓裝置包括具有固定阻力的毛細管。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5其中之一的制冷循環中的容量控制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減壓裝置包括具有固定阻力的毛細管,并且至少兩種不同沸點的制冷劑的混合物被用作冷卻流體。
11.根據權利要求1至5其中之一的制冷循環中的容量控制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減壓裝置包括具有固定阻力的毛細管,并且至少兩種不同沸點的制冷劑的混合物被用作冷卻流體,并且其中所述混合物的組分包括二氟甲烷、1,1,1,2-四氟乙烷、五氟乙烷和1,1,1-三氟乙烷。
12.根據權利要求1至5其中之一的制冷循環中的容量控制裝置,進一步包括用來改變所述壓縮機的轉速的轉速改變裝置。
13.根據權利要求1至5其中之一的制冷循環中的容量控制裝置,進一步包括用來改變所述壓縮機的轉速的轉速改變裝置,并且至少兩種不同沸點的制冷劑的混合物被用作冷卻流體。
14.根據權利要求1至5其中之一的制冷循環中的容量控制裝置,進一步包括用來改變所述壓縮機的轉速的轉速改變裝置,并且至少兩種不同沸點的制冷劑的混合物被用作冷卻流體,并且其中所述混合物的組分包括二氟甲烷、1,1,1,2-四氟乙烷、五氟乙烷和1,1,1-三氟乙烷。
15.根據權利要求1至5其中之一的制冷循環中的容量控制裝置,其中所述壓縮機的轉速被保持恒定。
16.根據權利要求1至5其中之一的制冷循環中的容量控制裝置,其中所述壓縮機的轉速被保持恒定,并且至少兩種不同沸點的制冷劑的混合物被用作冷卻流體。
17.根據權利要求1至5其中之一的制冷循環中的容量控制裝置,其中所述壓縮機的轉速被保持恒定,并且至少兩種不同沸點的制冷劑的混合物被用作冷卻流體,并且其中所述混合物的組分包括二氟甲烷、1,1,1,2-四氟乙烷、五氟乙烷和1,1,1-三氟乙烷。
全文摘要
在恒速型壓縮機、室內換熱器和室外換熱器通過管道依次相連的制冷循環中,在室內和室外換熱器之間提供有接收器,并且不提供用于壓縮機的容量控制機構,用來調節流入和流出接收器的冷卻流體的液體流速和氣體流速中至少一種的氣—液流速調節裝置與接收器相連。這使得存儲在接收器中剩余制冷劑的數量變化從而改變制冷循環中流通的制冷劑的有效數量。
文檔編號F25B41/06GK1151008SQ96111829
公開日1997年6月4日 申請日期1996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1995年8月16日
發明者浦田和干, 小國研作, 遠藤剛 申請人: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