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冰裝置和具備該制冰裝置的冷凍冷藏庫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制冰裝置和具備該制冰裝置的冷凍冷藏庫。制冰裝置具備制冰盤(20)。制冰盤(20)包含在水平方向鄰接排列的第一和第二制冰單元(21a、21b)。第一和第二制冰單元(21a、21b)分別具有底部(211)、單元上端(212)和呈斜面的板狀的側壁(213),該側壁(213)從底部(211)向單元上端(212)擴展延伸。制冰盤(20)具有最大水量模式和最小水量模式,所述最小水量模式下盛有作為最大水量的1/2以下水量的最小水量。在側壁(213)的部分(214)與部分(215)所呈的倒V形的內側的空間(219)中,在比最小水量模式下的水面的位置(217)靠向下側,以至少接近第一制冰單元(21a)的側壁(213)的方式,配置有作為溫度測量件的熱敏電阻(25)。
【專利說明】制冰裝置和具備該制冰裝置的冷凍冷藏庫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制冰裝置和具備該制冰裝置的冷凍冷藏庫。
【背景技術】
[0002]日本專利公報特開2006-78098號(專利文獻I)記載了具備制冰裝置的冷凍冷藏庫的一例。在所述冷凍冷藏庫的內部,作為制冰裝置一部分的制冰盤被水平保持。制冰盤包含矩陣狀排列的多個制冰單元。向制冰盤供給一定量的水,而后存留在制冰盤內的水成為冰。制冰盤內的水凍結后將制冰盤轉動、扭轉。通過扭轉制冰盤,使各制冰單元內的冰從制冰單元脫落、落下,將其收容在預先在下方準備的冰庫中。
[0003]用冷凍冷藏庫制冰時,如果水的溫度急劇降低,則會制作出內部封有氣泡的冰。因此,成為泛白的混濁的冰。為了制作透明度高的冰(以下稱為“透明冰”),存在邊監視溫度邊逐漸冷卻的方法,以使水的溫度不會急劇下降。如果逐漸冷卻,則水中的空氣容易從水面逸出到外部,可以降低氣泡被封閉于內部的概率。
[0004]為了由所述制冰盤制作透明冰,需要監視溫度。為了掌握實際的溫度,通常使用熱敏電阻。在專利文獻I的圖18所示的冷凍冷藏庫中,制冰盤的背面安裝有熱敏電阻。熱敏電阻配置在制冰單元彼此之間的間隙的最里側、即配置在被壓入最上方的位置上。
[0005]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公報特開2006-78098號
[0006]基于現有技術的制冰裝置或冷凍冷藏庫能制冰的水量一定。由于為了制作透明冰需要邊監視溫度邊逐漸冷卻,所以還需要在制冰盤的周邊組裝用于溫度監視的機構,從而不容易更換制冰盤。特別是還具備使冰從制冰結束后的制冰盤脫落的結構的情況下,通常成為用戶難以更換制冰盤的結構。由于用于逐漸冷卻的溫度監視機構以制冰盤中裝有一定量的水的狀態為前提,所以對相同的制冰盤僅僅減少水量的情況下則不能保證正常工作。
[0007]基于現有技術的制冰裝置或冷凍冷藏庫中,不能使用相同的制冰盤通過有意識地切換模式而制作不同尺寸的透明冰。
[0008]此外,在自動制冰機中,即使在制作非透明的冰的情況下,為了判斷制冰盤中的水是否已凍結,希望測量溫度,但是在現有的結構中,只要對相同的制冰盤減少水量的狀態下,就不能準確測量溫度。
【發明內容】
[0009]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夠分別自動制作不同尺寸的冰的制冰裝置和冷凍冷藏庫。
[0010]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制冰裝置具備制冰盤。所述制冰盤包含在水平方向鄰接排列的第一制冰單元和第二制冰單元。所述第一制冰單元和所述第二制冰單元分別具有底部、單元上端和呈斜面的板狀的側壁,所述側壁從所述底部向所述單元上端擴展延伸。所述第一制冰單元的所述側壁中、靠近所述第二制冰單元的部分,與所述第二制冰單元的所述側壁中、靠近所述第一制冰單元的部分,在觀察斷面形狀時呈倒V形。所述制冰盤具有:最大水量模式,至少在所述第一制冰單元中盛有最大水量;以及最小水量模式,至少在所述第一制冰單元中盛有作為所述最大水量的1/2以下水量的最小水量。在所述倒V形的內側的空間中,在比所述最小水量模式下的水面的位置靠向下側,以至少接近所述第一制冰單元的所述側壁的方式,配置有溫度測量件。
[0011]按照本發明,最小水量時也能夠準確測量第一制冰單元內的水溫,從而可以分別自動制作不同尺寸的透明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發明的冷凍冷藏庫的門打開狀態的主視圖。
[0013]圖2是本發明的冷凍冷藏庫所具備的制冰裝置從第一方向觀察的斷面圖。
[0014]圖3是本發明的冷凍冷藏庫所具備的制冰裝置從第二方向觀察的斷面圖。
[0015]圖4是本發明的制冰裝置所使用的制冰盤、熱敏電阻等的分解立體圖。
[0016]圖5是本發明的制冰裝置所使用的制冰盤、加熱器等的分解立體圖。
[0017]圖6是本發明的制冰裝置所使用的制冰盤、罩等組合后的狀態的立體圖。
[0018]圖7是本發明的制冰裝置所使用的制冰盤的立體圖。
[0019]圖8是本發明的制冰裝置所使用的制冰盤的背面的立體圖。
[0020]圖9是本發明的冷凍冷藏庫的控制框圖。
[0021]圖10是本發明實施方式I的制冰裝置所使用的制冰盤的仰視圖。
[0022]圖11是在本發明實施方式I的制冰裝置所使用的制冰盤的下表面配置熱敏電阻的狀態的立體圖。
[0023]圖12是在本發明實施方式I的制冰裝置所使用的制冰盤的下表面配置熱敏電阻的狀態的俯視圖。
[0024]圖13是本發明實施方式I的制冰裝置所使用的制冰盤等的斷面圖。
[0025]圖14是本發明實施方式I的制冰裝置所使用的熱敏電阻的側視圖。
[0026]圖15是本發明實施方式I的制冰裝置所使用的熱敏電阻的局部斷面圖。
[0027]圖16是本發明實施方式2的制冰裝置所使用的制冰盤等的斷面圖。附圖標記說明
[0028]I冷凍冷藏庫,2冷藏室,3L、3R門,4制冰室,5、7門,6、8冷凍室,9蔬
菜室,10制冰裝置,11管道,12制冰盤外殼,13冷氣吐出口,20制冰盤,21制冰單元,21a第一制冰單元,21b第二制冰單元,22支承軸,23插座部,24分離冰裝置,25熱敏電阻,26熱敏電阻罩,27銷,28腳部,29水平通孔,30熱敏電阻保護層,31加熱器,32平行肋,33供電線,34罩,35環,36螺釘,37彈簧,38、39通孔,40突起,41彈簧安裝肋,42水平通孔,43安裝鉤,44發卡部,45防風板,46凹口,47間隙,48突起,50控制部,51壓縮機,52送風機,53供水裝置,54溫度傳感器,55冰量傳感器,211底部,212單元上端,213側壁,214 (第一制冰單元的側壁中靠近第二制冰單元的)部分,215 (第二制冰單元的側壁中靠近第一制冰單元的)部分,217 (最小水量模式下的水面的)位置,218 (最大水量模式下的水面的)位置,219 (倒V形的內側的)空間,251頭部,252導線,253保護管部,254熱敏電阻元件,255頭部罩,256密封樹脂,261定位肋。【具體實施方式】
[0029]以下說明本發明的冷凍冷藏庫的一例。圖1所示的冷凍冷藏庫I構成為:最上層為具備雙開門3L、3R的冷蔵室2 ;其下一層為具備門5的制冰室4和具備門7的冷凍室6 ;再下一層為拉出式的冷凍室8 ;最下層為拉出式的蔬菜室9。包含壓縮機和熱交換器的未圖示的制冷循環系統生成冷氣,所述冷氣通過管道分配到各室,從而在各室中得到需要的冷藏溫度或冷凍溫度。由于所述結構眾所周知故省略具體說明。
[0030]如圖2和圖3所示,在制冰室4的頂棚部設置有制冰裝置10。制冰裝置10為自動制冰機。自動制冰機通常是指可以自動進行如下一系列動作的裝置,即,將液體狀態的水在制冰盤中儲存、冷凍后,從制冰盤取出從而得到冰塊。盡管優選向制冰盤供水的工序也自動進行,但是向制冰盤供水的工序也可以手動進行。盡管優選從制冰盤取出冰的工序也自動進行,但是該工序也可以手動進行。
[0031]以下,除了圖2和圖3之外,還參照圖4?圖6說明制冰裝置10的結構。
[0032]圖2是從冷凍冷藏庫I的左側方向觀察的制冰裝置10的斷面圖。制冰室4的深處的壁上,形成有用于向制冰室4吹入冷氣的管道11。制冰盤外殼12從管道11的上端向前方延伸。為了使制冰盤中制造的冰掉落,制冰盤外殼12的下表面開口。管道11形成有朝向制冰盤外殼12內部的冷氣吐出口 13。
[0033]在制冰盤外殼12的內部,且在接收從冷氣吐出口 13吹出的冷氣的位置上,配置制冰盤20。制冰盤20由即使低溫也不會喪失彈性的合成樹脂成型。此外,如果供給的水中的氣泡附著在制冰盤20的內表面,則難以得到透明冰。因此,優選進行使氣泡難以附著的處理,例如將在聚丙烯中配入硅的材料作為成型材料,或用氟樹脂涂敷成型后的制冰盤20
坐寸ο
[0034]因制冰盤20的表面產生的靜電所吸引的微粒也會妨礙透明冰的生成。為了避免吸引這種微粒,優選采取以下措施:使用不易產生靜電的材料,例如用配入硅的樹脂和摻入防靜電劑的樹脂來成型制冰盤20,或在成型后的制冰盤20上涂布防靜電劑。
[0035]圖7和圖8表示了單獨取出制冰盤20的狀態。圖7是從斜上方觀察的狀態,圖8是從斜下方觀察的狀態。制冰盤20具備八個制造梯形斷面的冰的制冰單元21。八個制冰單元21排列為2列4行,因此制冰盤20的平面形狀細長。如圖2所示,這種細長的制冰盤20配置成其長邊方向與冷凍冷藏庫I的進深方向一致。
[0036]如圖4所示,制冰盤20的長邊方向的一個端部設有支承軸22,另一個端部設有插座部23。支承軸22轉動自如地支承于制冰盤外殼12。插座部23與制冰盤外殼12內部設置的分離冰裝置24 (參照圖3)的軸連接,從而被分離冰裝置24支承。支承軸22和插座部23配置在共同的水平軸線上。分離冰裝置24具備電機和減速裝置,使制冰盤20以所述水平軸線為轉動軸在一定角度范圍內轉動。
[0037]在制冰盤20的下表面上,在排成2列的制冰單元21之間的空間219中,配置有熱敏電阻25。熱敏電阻25隔著制冰單元21的壁測量制冰單元21的內部溫度。
[0038]熱敏電阻25由熱敏電阻罩26固定。從熱敏電阻罩26的四角,在與制冰盤20的長邊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突出有銷27。四個腳部28從制冰盤20的下表面,以包圍熱敏電阻25的方式突出。腳部28的前端形成有使銷27穿過的水平通孔29。熱敏電阻25的上方重疊有熱敏電阻保護層30,其上重疊有熱敏電阻罩26,通過使銷27卡合于腳部28的水平通孔29,將熱敏電阻25固定。
[0039]如圖5所示,制冰盤20的下表面上配置有加熱器31。加熱器31為用硅樹脂覆蓋發熱絲的結構,并以能從動于制冰盤20的扭轉的方式,整體柔軟形成。在各制冰單元21的上下反轉狀態下的頂點部分,形成有用于收納加熱器31的平行肋32。
[0040]平行肋32是將兩個肋以規定間隔平行配置而成的,肋間的間隔設定為將加熱器31以間隙配合的方式收納。如此設定肋間的間隔是因為,在制冰盤20被扭轉時,加熱器31能一定程度自由活動。
[0041]加熱器31被盤繞為在制冰盤20的長邊方向中心線的左右呈對稱形狀。在此,加熱器31的整體形狀為大致U形。成為U形的開放端的部位連接有一對供電線33。
[0042]由于加熱器31的設計發熱量小,所以是將極細的發熱絲纏繞在玻璃纖維的芯上的結構,當在纏繞收緊的方向上扭轉時發熱絲容易斷裂。因此,除了如上所述使加熱器31能一定程度自由活動以外,還使加熱器31的整體盤繞形狀成為盡量不會對發熱絲作用有過度的力的形狀。
[0043]將加熱器31放入平行肋32,并使其與制冰盤20的下表面緊密接觸后,用罩34覆蓋制冰盤20的下表面。罩34的作用是,防止冷氣進入制冰盤20的下表面部分,使各制冰單元21之間的溫度分布均勻,并且將加熱器31壓留在平行肋32中。
[0044]罩34為長方形的盤狀,一端形成有供支承軸22穿過的環35。在把環35嵌合于支承軸22的狀態下,利用兩個螺釘36、一個彈簧37將罩34安裝在制冰盤20上。罩34的安裝不是用于限制制冰盤20的移動的牢固安裝,而是不妨礙分離冰時的制冰盤20的扭轉的柔軟安裝。罩34自身也和制冰盤20同樣,優選由即使低溫也不會喪失彈性的合成樹脂成型。
[0045]在罩34的長邊方向中心線的兩端附近形成有兩個通孔38。此外,在比通孔38更靠近罩中央的部位上,形成有隔著長邊方向中心線對稱的兩個通孔39。通孔38為圓形,用于使制冰盤20下表面上形成的斷面圓形的突起40穿過。通孔39為矩形,用于使制冰盤20下表面上形成的彈簧安裝肋41穿過。
[0046]在將螺釘36擰入并固定于從通孔38露出的突起40時,罩34以把螺釘36用作防脫用止動件的方式,被保持成能沿突起40的軸線移動。S卩,螺釘36不是用于擰緊罩34,而是用于阻止罩34從制冰盤20分離。
[0047]如圖6所示,用螺釘36防止罩34脫落時,彈簧安裝肋41從罩34的通孔39突出。將彈簧37的兩端的安裝鉤43卡合于彈簧安裝肋41的前端形成的水平通孔42。彈簧37由彈簧鋼的線材彎曲成型,在長邊方向中央部具有安裝鉤43,且在長邊方向的兩端部具有發卡部44。
[0048]發卡部44在圖6中向斜下方,換言之向制冰盤20的方向延伸。因此,將安裝鉤43卡合于彈簧安裝肋41的水平通孔42時,發卡部44推壓罩34。如圖3所示,罩34被壓向加熱器31,在使加熱器31不會從平行肋32脫出的狀態下以一定承重保持加熱器31。由此,加熱器31與制冰單元21緊密接觸,將熱量高效傳遞到制冰單元21。
[0049]在制冰盤20的長邊方向兩側,一體成型有向下延伸的防風板45。防風板45用于阻止從上方吹向制冰盤20的冷氣繞向下方。通過設置防風板45,防止了冷氣進入制冰盤20的下表面而損害加熱器31的加熱效果,使冷氣集中在制冰盤20的上表面。
[0050]在防風板45的、與制冰單元21彼此之間的邊界一致的部位上,形成有從邊緣向垂直方向切入的凹口 46。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在一枚防風板45上存在兩個凹口 46。如果不設置凹口 46,當制冰盤20扭轉時,防風板45的應力集中在一個部位,該部位的樹脂材料會早期白化,并進而產生龜裂。通過形成凹口 46,應力被分散,可以防止白化和龜裂的產生。
[0051]如圖3所示,防風板45與罩34之間設有間隙47,間隙47使得在為了分離冰而扭轉制冰盤20時防風板45與罩34也不會發生相互接觸。
[0052]在制冰盤20的支承軸22側的端部上,在單側的側面上形成有突起48。突起48用于在分離冰時使制冰盤20發生扭轉。
[0053]圖9所示的控制部50用于冷凍冷藏庫I的整體控制,包含制冷循環系統的運轉控制和對加熱器31的通電控制。控制部50除了連接有分離冰裝置24和加熱器31以外,還連接有作為制冷循環系統一部分的壓縮機51、向室內各部輸送冷氣的送風機52、向制冰裝置10供水的供水裝置53、溫度傳感器54和配置于制冰室4的冰量傳感器55等。溫度傳感器54的概念包含各部分所配置的熱敏電阻等溫度測量件。熱敏電阻25也包含在所述概念中。
[0054]控制部50把對加熱器31的通電控制為下述三個階段。即“通常加熱”、比“通常加熱”發熱量小的“預熱”、以及比“通常加熱”發熱量大的“快速加熱”。例如設定“通常加熱”的耗電為5?6W、“預熱”的耗電為2W、“快速加熱”的耗電為7?8W,可以使發熱量存
在差異。
[0055](實施方式I)
[0056]參照圖2、圖3、圖10?圖15,說明本發明實施方式I的制冰裝置。
[0057]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制冰裝置10具備制冰盤20。如圖10?圖13所示,制冰盤20包含在水平方向鄰接排列的第一制冰單元21a和第二制冰單元21b。圖11是放大表示熱敏電阻25附近的立體圖,所述熱敏電阻25配置在被第一制冰單元21a和第二制冰單元21b夾著的位置上。圖12表示了相同狀態的俯視圖。如圖11、圖13所示,第一制冰單元21a和第二制冰單元21b分別具有底部211、單元上端212和呈斜面的板狀的側壁213,所述側壁213從底部211向單元上端212擴展延伸。在圖13所示的第一制冰單元21a中,從底部211的左右端向斜上側延伸的斜面之中,左右任意朝向的斜面都相當于側壁213。即,第一制冰單元21a的側壁213包含部分214。在第二制冰單元21b中,側壁213也包含左右任意朝向的斜面。因此,第二制冰單元21b的側壁213包含部分215。第一制冰單元21a的側壁213中、靠近第二制冰單元21b的部分214,與第二制冰單元21b的側壁213中、靠近第一制冰單元21a的部分215,在觀察斷面形狀時呈倒V形。制冰盤20具有:最大水量模式,至少在所述第一制冰單元21a中盛有最大水量;以及最小水量模式,至少在所述第一制冰單元21a中盛有作為所述最大水量的1/2以下水量的最小水量。最大水量模式下水面到達位置218,最小水量模式下水面到達位置217。所述倒V形的內側的空間219中,在比所述最小水量模式下的水面的位置217靠向下側,以至少接近第一制冰單元21a的側壁213的靠近第二制冰單元21b的部分214的方式,配置有作為溫度測量件的熱敏電阻25。
[0058]如圖13所示,可以在底部211的下側配置加熱器31。加熱器31用于緩和水溫的降低。需要制作透明冰時使加熱器31動作即可。不需要制作透明冰時也可以沒有加熱器31。
[0059]此處,作為溫度測量件的示例使用了熱敏電阻25,但只要是與熱敏電阻同樣可以在細小的間隙檢測溫度的傳感器即可,溫度測量件也能夠采用熱敏電阻以外的構件。
[0060]在本實施方式的制冰裝置中,優選溫度測量件為熱敏電阻。這是因為,由于熱敏電阻一般形狀纖細,所以能設置在狹小的間隙中。此外,熱敏電阻容易得到。優選將熱敏電阻作為溫度測量件也同樣適用于其他實施方式。
[0061]圖14表示了將熱敏電阻25單獨取出的狀態。熱敏電阻25具備頭部251、導線252和保護管部253。圖15表示了頭部251的斷面圖。頭部251的內部配置有熱敏電阻元件254。熱敏電阻元件254與導線252電連接。頭部251包含樹脂制的頭部罩255,在頭部罩255內插入了熱敏電阻元件254的狀態下,由密封樹脂256充滿頭部罩255內的間隙。
[0062]將各制冰單元的側壁213不設為鉛垂方向的壁而使其呈斜面是因為,在利用分離冰裝置24使制冰盤20傾斜時能夠使冰順暢落下。
[0063]在本實施方式的制冰裝置中,由于最小水量模式下的水量是最大水量模式下的水量的1/2以下,所以水面的高度大幅改變。因此,如以往那樣將溫度測量件配置在制冰單元彼此之間的間隙的最里側時,最小水量模式時水面處于溫度測量件下方,不能準確測量水溫。可是,由于本實施方式中將溫度測量件的位置設置在倒V形的內側的空間219中的、t匕最小水量模式下的水面的位置217靠向下側,并且以至少接近第一制冰單元21a的側壁213的方式配置溫度測量件,所以在最小水量時也可以準確測量第一制冰單元21a內的水溫。
[0064]因此,根據本實施方式,可以提供能分別自動制作不同尺寸的透明冰的制冰裝置。
[0065]特別是想要制作透明冰時,由于本實施方式利用由溫度測量件測量的溫度信息,可以控制向制冰室4的冷氣輸送,所以能夠準確執行逐漸冷卻的動作。
[0066]另外,本實施方式中將 制冰盤20中所含的制冰單元的個數設為八個,但是也可以是其他的個數。本實施方式如圖10所示,將制冰盤20中所含的特定的兩個制冰單元設為第一制冰單元21a和第二制冰單元21b,但是這兩個制冰單元也可以在制冰盤20內的其他位置。可以將每次夾著制冰單元20內的熱敏電阻25的配置位置的兩個制冰單元,視為第一制冰單元21a和第二制冰單元21b。特別是可以將最接近溫度測量件的制冰單元視為第一制冰單元21a。
[0067]本實施方式中以被兩個制冰單元夾著的方式配置溫度測量件,但是也可以用三個以上、例如四個制冰單元包圍的方式配置溫度測量件。
[0068]另外,如本實施方式所示,在制冰裝置10中,優選從制冰盤20延伸出用于限定所述溫度測量件的位置的構件。如圖11~圖13所示,作為限定溫度測量件位置的構件的定位肋261,從制冰盤20的背面側延伸設置。定位肋261的具體結構不限于圖示。通過由這種構件將溫度測量件定位,可以使溫度測量件穩定地測量溫度,所以是優選的。特別是在制冰裝置10具備分離冰裝置24的情況下,由于制冰盤20重復扭轉變形,所以只要溫度測量件被這種構件定位,就能使溫度測量件在扭轉變形時不易偏移,所以是優選的。
[0069](實施方式2)
[0070]參照圖16說明本發明實施方式2的制冰裝置。圖16表示了本實施方式的制冰裝置的一部分。所述制冰裝置的基本結構與實施方式I中說明的結構相同。因此,本實施方式的制冰裝置具備制冰盤20。所述制冰裝置可以制作透明冰。在所述制冰裝置中,制冰單元的底部211的下側配置有加熱器31。當從底部211至最小水量模式下的水面的位置為止的高度為H時,作為溫度測量件的熱敏電阻25以底部211為基準,配置在比H/4的高度靠向上側。即,圖16所示的熱敏電阻25的高度T大于H/4。
[0071]本實施方式的制冰裝置中,由于在底部的下側具備加熱器而能使水逐漸冷卻,所以存在加熱器的熱量傳遞到溫度測量件,從而不能準確測量制冰單元內的水溫的危險。特別是,如果溫度測量件的高度T為H/4以下時,存在作為溫度測量件的熱敏電阻受到來自加熱器的熱量的影響,而不能準確檢測制冰單元內的水溫的危險。
[0072]可是,本實施方式中由于溫度測量件配置在從底部向上方離開大于H/4的高度T的位置,因此能夠避免受到來自加熱器的熱量的影響,從而可以準確測量溫度。
[0073](實施方式3)
[0074]參照圖1說明本發明實施方式3的冷凍冷藏庫。本實施方式的冷凍冷藏庫具備所述各實施方式的制冰裝置。因此,圖1表示了其整體結構。但是,圖1所示的僅僅是一例。門的配置、各室的配置等不限于圖1所示。盡管圖1所示的冷凍冷藏庫用于家庭,但是本實施方式的冷凍冷藏庫也可以用于業務。
[0075]本實施方式中,由于具備所述各實施方式說明的制冰裝置,所以可以通過切換運轉模式分別自動制作不同尺寸的冰。
[0076]另外,本次公開的上述實施方式的所有內容都是例示性內容而不是限制性內容。本發明的范圍不限于上述的說明,而是由權利要求的范圍來表示,并包含與權利要求等同的內容以及權利要求范圍內的任意變形。工業實用性
[0077]本發明可以應用于制冰裝置和具備該制冰裝置的冷凍冷藏庫。
【權利要求】
1.一種制冰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制冰盤(20),所述制冰盤包含在水平方向鄰接排列的第一制冰單元(21a)和第二制冰單元(21b),所述第一制冰單元和所述第二制冰單元分別具有底部(211)、單元上端(212)和呈斜面的板狀的側壁(213),所述側壁(213)從所述底部向所述單元上端擴展延伸,所述第一制冰單元的所述側壁中、靠近所述第二制冰單元的部分(214),與所述第二制冰單元的所述側壁中、靠近所述第一制冰單元的部分(215),在觀察斷面形狀時呈倒V形,所述制冰盤具有:最大水量模式,至少在所述第一制冰單元中盛有最大水量;以及最小水量模式,至少在所述第一制冰單元中盛有作為所述最大水量的1/2以下水量的最小水量,在所述倒V形的內側的空間(219)中,在比所述最小水量模式下的水面的位置(217)靠向下側,以至少接近所述第一制冰單元的所述側壁的靠近所述第二制冰單元的部分(214)的方式,配置有溫度測量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裝置,其特征在于,從所述制冰盤延伸出用于限制所述溫度測量件的位置的構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的下側配置有加熱器(31),當從所述底部至所述最小水量模式下的水面的位置為止的高度為H時,所述溫度測量件以所述底部為基準,配置在比H/4的高度靠向上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測量件為熱敏電阻(25)。
5.一種冷凍冷藏庫,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裝置(10)。
【文檔編號】F25C1/24GK103582790SQ201280027668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8日
【發明者】藤岡弘譽 申請人:夏普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