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雙蒸發雙冷凝空氣能鍋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鍋爐,尤其涉及一種雙蒸發雙冷凝空氣能鍋爐。
背景技術:
目前熱泵技術問世已經100多年,百年來制冷技術得到飛速發展,然而制冷的同 時制熱一直是科學界的難題,現有的許多企業或酒店在生產生活中都需要大量熱水和空調 制冷,一般都是采用鍋爐熱水,中央空調制冷分別來完成的,這樣不僅耗電多、成本高,而且 會造成污染排放和溫室熱排放。現有技術是一種空氣熱能熱泵式蒸汽鍋爐,雖然其制熱溫度較高,但是出水量少, 不適合廣泛應用,產生的高溫水也需經過降溫后才能投入生產用水或作為生活用水,而且 對外界溫度有一定需求,不適應內陸溫度較低的地區使用。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提供制冷量的同時提 供熱水,滿足一年四季對熱水和冷氣需求的空氣能鍋爐。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蒸發雙冷凝空氣能鍋爐,包括依次連接的壓縮機、冷 凝器、膨脹閥、蒸發器和汽液分離器,以及起連通作用的四通閥,所述還包括殼管式冷凝器 汽和冷卻水塔,所述殼管式冷凝器設置于冷凝器與膨脹閥之間,所述蒸發器由翅片蒸發器 和殼管式蒸發器組成,且分別與膨脹閥和汽液分離器連接;所述殼管式冷凝器上設有進水口,其出水口與冷凝器連通,所述冷凝器上設有熱 水出水口,所述冷凝器反饋水路經過冷卻水塔與殼管式冷凝器連接。作為優選所述殼管式蒸發器與膨脹閥、汽液分離器之間都設有電磁閥,所述殼管 式蒸發器與膨脹閥、汽液分離器之間設有電磁閥。作為優選所述殼管式蒸發器上另設有熱水進水管和冷水出水管。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代替了常壓鍋爐,擴展了中央空調應用范圍,采用 雙蒸發雙冷凝的設計,可以在提供制冷量的同時提供熱水,并能在不同工況下得到熱水和 冷氣,得到大于65°C的熱水和5-12°C的冷凍水,而且出水量大,出水溫度穩定,節能且無污 染,適合廣泛地區使用,能滿足一年四季中對熱水和冷氣的需求。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雙蒸發雙冷凝空氣能鍋 爐,包括依次連接的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蒸發器和汽液分離器,以及起連通作用的四通 閥,所述還包括殼管式冷凝器汽和冷卻水塔,所述殼管式冷凝器設置于冷凝器與膨脹閥之間,所述蒸發器由翅片蒸發器和殼管式蒸發器組成,且分別與膨脹閥和汽液分離器連接;所述殼管式冷凝器上設有進水口,其出水口與冷凝器連通,所述冷凝器上設有熱 水出水口,所述冷凝器反饋水路經過冷卻水塔與殼管式冷凝器連接,進水口進入常溫水,經 管殼式冷凝器和冷凝器后加熱成65°C以上的高溫熱水,冷凝器多余的熱水可經過冷卻水塔 冷卻后返回殼管式冷凝器。所述殼管式蒸發器與膨脹閥、汽液分離器之間都設有電磁閥,所述殼管式蒸發器 與膨脹閥、汽液分離器之間設有電磁閥,方便控制蒸發器的開關。所述殼管式蒸發器上另設有熱水進水管和冷水出水管,進入常溫水可產生5-12°C 的冷凍水。本發明代替了常壓鍋爐,擴展了中央空調應用范圍,采用雙蒸發雙冷凝的設計,可 以在提供制冷量的同時提供熱水,并能在不同工況下得到熱水和冷氣,得到大于65°C的熱 水和5-12°C的冷凍水,而且出水量大,出水溫度穩定,節能且無污染,適合廣泛地區使用,能 滿足一年四季中對熱水和冷氣的需求。
權利要求
1.一種雙蒸發雙冷凝空氣能鍋爐,包括依次連接的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蒸發器和 汽液分離器,以及起連通作用的四通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還包括殼管式冷凝器汽和冷卻水 塔,所述殼管式冷凝器設置于冷凝器與膨脹閥之間,所述蒸發器由翅片蒸發器和殼管式蒸 發器組成,且分別與膨脹閥和汽液分離器連接;所述殼管式冷凝器上設有進水口,其出水口與冷凝器連通,所述冷凝器上設有熱水出 水口,所述冷凝器反饋水路經過冷卻水塔與殼管式冷凝器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雙蒸發雙冷凝空氣能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殼管式蒸發 器與膨脹閥、汽液分離器之間都設有電磁閥,所述殼管式蒸發器與膨脹閥、汽液分離器之間 設有電磁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雙蒸發雙冷凝空氣能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殼管式蒸發 器上另設有熱水進水管和冷水出水管。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蒸發雙冷凝空氣能鍋爐,包括依次連接的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蒸發器和汽液分離器,以及起連通作用的四通閥,所述還包括殼管式冷凝器汽和冷卻水塔,所述殼管式冷凝器設置于冷凝器與膨脹閥之間,所述蒸發器由翅片蒸發器和殼管式蒸發器組成,且分別與膨脹閥和汽液分離器連接。本發明代替了常壓鍋爐,擴展了中央空調應用范圍,采用雙蒸發雙冷凝的設計,可以在提供制冷量的同時提供熱水,并能在不同工況下得到熱水和冷氣,得到大于65℃的熱水和5-12℃的冷凍水,而且出水量大,出水溫度穩定,節能且無污染,適合廣泛地區使用,能滿足一年四季中對熱水和冷氣的需求。
文檔編號F25B6/04GK102116542SQ20111002929
公開日2011年7月6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27日
發明者孫霆, 李智宏, 林海歐 申請人:孫霆, 李智宏, 林海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