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熱泵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熱泵系統,尤其涉及能利用熱泵循環來加熱水介質的熱泵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有一種如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昭60-164157號公報)所示的能利用熱泵循環來加熱水的熱泵供熱水機。這種熱泵供熱水機主要具有壓縮機、制冷劑-水熱交換器及熱源側熱交換器,通過制冷劑在制冷劑-水熱交換器中的散熱來加熱水,并將由此獲得的溫水供給至儲熱水槽。
發明內容
在上述現有的熱泵供熱水機中,由于進行在熱源側熱交換器中對作為熱源的外部氣體進行冷卻的運轉,因此,若能將該制冷劑所獲得的冷卻熱用于其它用途,則能獲得節能的熱泵系統。本發明的技術問題在于實現能利用熱泵循環來加熱水介質的熱泵系統的節能化。第一方面的熱泵系統包括熱源單元、排出制冷劑連通管、液體制冷劑連通管、氣體制冷劑連通管、第一利用單元、第二利用單元。熱源單元具有熱源側壓縮機、熱源側熱交換器及熱源側切換機構,其中,上述熱源側壓縮機對熱源側制冷劑進行壓縮,上述熱源側切換機構能在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和熱源側蒸發運轉狀態之間進行切換,其中該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使熱源側熱交換器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該熱源側蒸發運轉狀態使上述熱源側熱交換器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排出制冷劑連通管無論熱源側切換機構處于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和熱源側蒸發運轉狀態中的哪一狀態都能將熱源側制冷劑從熱源側壓縮機的排出側導出至熱源單元外。液體制冷劑連通管能在熱源側切換機構處于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時將熱源側制冷劑從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的熱源側熱交換器的出口導出至熱源單元外,且能在熱源側切換機構處于熱源側蒸發運轉狀態時將熱源側制冷劑從熱源單元外導入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的熱源側熱交換器的入口。氣體制冷劑連通管能將熱源側制冷劑從熱源單元外導入熱源側壓縮機的吸入側。第一利用單元與排出制冷劑連通管及液體制冷劑連通管連接,并具有能作為從排出制冷劑連通管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的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該第一利用單元能進行以下運轉將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散熱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導出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 并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散熱來加熱水介質。第二利用單元與液體制冷劑連通管及氣體制冷劑連通管連接,并具有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該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能在熱源側切換機構處于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時作為從液體制冷劑連通管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該第二利用單元能進行以下運轉將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中蒸發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導出至氣體制冷劑連通管,并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蒸發來冷卻空氣介質。在該熱泵系統中,不僅能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散熱來加熱水介質的運轉,還能在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散熱來加熱水介質的運轉的同時,將熱源側制冷劑因加熱水介質而獲得的冷卻熱利用于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蒸發來冷卻空氣介質的運轉中,因此,例如,如將在第一利用單元中被加熱后的水介質用于供應熱水并將在第二利用單元中被冷卻后的空氣介質用于室內的制冷等那樣,能有效利用現有熱泵供熱水機中只是在熱源側熱交換器中冷卻外部氣體而未被有效利用的冷卻熱,藉此,可實現能利用熱泵循環來加熱水介質的熱泵系統的節能化。第二方面的熱泵系統是在第一方面的熱泵系統的基礎上,當第二利用單元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蒸發來冷卻空氣介質的運轉時,第一利用單元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散熱來加熱水介質的運轉。在該熱泵系統中,第二利用單元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蒸發來加熱空氣介質的運轉,并將熱源側制冷劑因冷卻空氣介質而獲得的熱根據需要用于第一利用單元進行的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散熱來加熱水介質的運轉。第三方面的熱泵系統是在第二方面的熱泵系統的基礎上,熱泵系統還包括儲熱水單元,該儲熱水單元用于積存在第一利用單元中被加熱后的水介質或因與在第一利用單元中被加熱后的水介質的熱交換而被加熱的水介質,在積存于儲熱水單元中的水介質的溫度即儲熱水溫度處于規定的儲熱水設定溫度以下的情況下,第一利用單元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散熱來加熱水介質的運轉。在該熱泵系統中,第二利用單元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蒸發來冷卻空氣介質的運轉,且在儲熱水溫度處于儲熱水設定溫度以下的情況下,第一利用單元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散熱來加熱水介質的運轉,因此,能有效利用熱源側制冷劑因冷卻空氣介質而獲得的熱,并能將儲熱水溫度維持在儲熱水設定溫度以上。第四方面的熱泵系統是在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熱泵系統的基礎上, 氣體制冷劑連通管能在熱源側切換機構處于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時將熱源側制冷劑從熱源單元外導入熱源側壓縮機的吸入側,且能在熱源側切換機構處于熱源側蒸發運轉狀態時將熱源側制冷劑從熱源側壓縮機的排出側導出至熱源單元外,第二利用單元能進行以下運轉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在熱源側切換機構處于熱源側蒸發運轉狀態時作為從氣體制冷劑連通管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將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中散熱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導出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并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散熱來加熱空氣介質。在該熱泵系統中,由于能在熱源側切換機構處于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時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蒸發來冷卻空氣介質的運轉,且能在熱源側切換機構處于熱源側蒸發運轉狀態時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散熱來加熱空氣介質的運轉,因此,例如,能將在第一利用單元中被加熱后的水介質用于供應熱水,并將第二利用單元用于室內的制冷及制熱。第五方面的熱泵系統是在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熱泵系統的基礎上, 第一利用單元還與氣體制冷劑連通管連接,熱泵系統還包括利用側切換機構,該利用側切換機構能在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和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之間進行切換,其中該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作為從排出制冷劑連通管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該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作為從液體制冷劑連通管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此外,第一利用單元能進行以下運轉在利用側切換機構處于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時將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散熱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導出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并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散熱來加熱水介質,并且,第一利用單元能進行以下運轉在利用側切換機構處于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時將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蒸發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導出至氣體制冷劑連通管,并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蒸發來冷卻水介質。在該熱泵系統中,能切換地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散熱來加熱水介質的運轉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蒸發來冷卻水介質的運轉,而且,能在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蒸發來冷卻空氣介質的運轉的同時,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蒸發來冷卻水介質的運轉,因此,例如,能進行將在第一利用單元中被冷卻后的水介質用于暖氣片、地板制熱面板(日文床暖房〃才、^ )等并將在第二利用單元中被冷卻后的空氣介質用于室內的制冷等這樣的將第一利用單元與第二利用單元組合在一起的舒適的空氣調節。第六方面的熱泵系統是在第四方面的熱泵系統的基礎上,第一利用單元還與氣體制冷劑連通管連接,熱泵系統還包括利用側切換機構,該利用側切換機構能在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和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之間進行切換,其中該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作為從排出制冷劑連通管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該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作為從液體制冷劑連通管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此外,第一利用單元能進行以下運轉在利用側切換機構處于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時將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散熱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導出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并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散熱來加熱水介質,并且,第一利用單元能進行以下運轉在利用側切換機構處于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時將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蒸發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導出至氣體制冷劑連通管,并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蒸發來冷卻水介質,在判定為需進行熱源側熱交換器的除霜的情況下,進行以下除霜運轉通過使熱源側切換機構處于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來使熱源側熱交換器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且使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并且, 通過使利用側切換機構處于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來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在該熱泵系統中,當對熱源側熱交換器進行除霜時,使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并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因此,與僅使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的情況相比,能縮短除霜運轉時間,另外,還能抑制在第二利用單元中被冷卻的空氣介質的溫度變低。第七方面的熱泵系統是在第六方面的熱泵系統的基礎上,在除霜運轉中,在因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蒸發而被冷卻的水介質的溫度處于規定的凍結下限溫度以下的情況下,中止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的狀態。
在該熱泵系統中,在除霜運轉中,在因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蒸發而被冷卻的水介質的溫度處于凍結下限溫度以下的情況下,中止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的狀態,因此,能防止水介質因除霜運轉而凍結。第八方面的熱泵系統是在第六方面的熱泵系統的基礎上,熱泵系統還包括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該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能改變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流動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流量。此外,在該熱泵系統中,在除霜運轉中,在因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蒸發而被冷卻的水介質的溫度處于規定的凍結注意溫度以下的情況下,進行使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的開度變小的控制,在從除霜運轉開始起經過的時間即除霜運轉時間為規定的除霜運轉設定時間以下、熱源側熱交換器的除霜未完成的情況下,使直至開始下次熱源側熱交換器的除霜為止的規定的除霜時間間隔設定值變小。在該熱泵系統中,在除霜運轉中,在因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蒸發而被冷卻的水介質的溫度處于凍結注意溫度以下的情況下,進行使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的開度變小的控制,因此,能防止水介質的凍結并能繼續除霜運轉。然而,雖然在這樣進行使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的開度變小的控制時能防止水介質的凍結,但可能會因熱源側熱交換器的除霜未充分進行、產生冰的溶化殘余并反復進行這樣的除霜運轉,而在熱源側熱交換器中產生冰生長的結冰現象,從而使熱源側熱交換器不能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充分地起作用。因此,在該熱泵系統中,除了上述那樣的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的控制,還在除霜運轉時間為除霜運轉設定時間以下、熱源側熱交換器的除霜未完成的情況下,使直至開始下次熱源側熱交換器的除霜為止的除霜時間間隔設定值變小,藉此,一邊能防止水介質的凍結且抑制結冰現象的產生,一邊能進行除霜運轉。第九方面的熱泵系統是在第五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熱泵系統的基礎上, 熱泵系統還包括第一制冷劑回收機構,該第一制冷劑回收機構無論利用側切換機構處于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和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中的哪一個狀態都使排出制冷劑連通管與氣體制冷劑連通管連通。在第五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熱泵系統這樣的還包括能在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作為從排出制冷劑連通管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的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和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作為從液體制冷劑連通管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的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之間進行切換的利用側切換機構的結構中,在第一利用單元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來冷卻水介質的運轉、或者停止第一利用單元的運轉并進行第二利用單元的運轉的情況下(即,在不使用排出制冷劑連通管的運轉的情況下),從熱源側壓縮機排出的熱源側制冷劑會積存于排出制冷劑連通管,從而可能使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中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流量不足(即,制冷劑循環量不足)。因此,在該熱泵系統中,設置無論利用側切換機構處于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和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中的哪一個狀態都使排出制冷劑連通管與氣體制冷劑連通管連通的第一制冷劑回收機構,從而使熱源側制冷劑不易積存于排出制冷劑連通管,藉此,能抑制制冷劑循環量不足的產生。第十方面的熱泵系統是在第五至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熱泵系統的基礎上,熱泵系統還包括第二制冷劑回收機構,該第二制冷劑回收機構無論利用側切換機構處于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和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中的哪一個狀態都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與氣體制冷劑連通管連通。在第五方面至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熱泵系統這樣的還包括能在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作為從排出制冷劑連通管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的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和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作為從液體制冷劑連通管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的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之間進行切換的利用側切換機構的結構中,在停止第一利用單元的運轉并進行第二利用單元的運轉的情況下,熱源側制冷劑會積存于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從而可能使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中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流量不足(即,制冷劑循環量不足)。因此,在該熱泵系統中,還設置無論利用側切換機構處于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和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中的哪一個狀態都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與氣體制冷劑連通管連通的第二制冷劑回收機構,從而使熱源側制冷劑不易積存于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藉此,能抑制制冷劑循環量不足的產生。第十一方面的熱泵系統是在第五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熱泵系統的基礎上,在利用側切換機構處于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而第二利用單元至少運轉的情況下,當判定為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中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流量不足時,進行以下制冷劑回收運轉通過使利用側切換機構處于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來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在第五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熱泵系統這樣的還包括能在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作為從排出制冷劑連通管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的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和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作為從液體制冷劑連通管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的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之間進行切換的利用側切換機構的結構中,在進行第一利用單元通過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來冷卻水介質的運轉、或者停止第一利用單元的運轉并進行第二利用單元的運轉的情況下,從熱源側壓縮機排出的熱源側制冷劑會積存于排出制冷劑連通管,從而可能使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中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流量不足(即,制冷劑循環量不足),另外,在停止第一利用單元的運轉并進行第二利用單元的運轉的情況下,熱源側制冷劑會積存于第一熱源側熱交換器,從而可能使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中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流量不足(即,制冷劑循環量不足)。因此,在該熱泵系統中,在利用側切換機構處于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而第二利用單元至少運轉的情況下,當判定為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流量不足時,進行通過使利用側切換機構處于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來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的制冷劑回收運轉,從而使熱源側制冷劑不易積存于排出制冷劑連通管,另外,使熱源側制冷劑不易積存于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藉此,能抑制制冷劑循環量不足的產生。第十二方面的熱泵系統是在第一方面至第十一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熱泵系統的基礎上,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是進行熱源側制冷劑與水介質之間的熱交換的熱交換器。第十三方面的熱泵系統是在第十二方面的熱泵系統的基礎上,熱泵系統還包括水介質回路,該水介質回路具有容量可變型循環泵,且供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與熱源側制冷劑之間進行熱交換的水介質循環。此外,在熱源側壓縮機排出側的熱源側制冷劑的壓力與熱源側壓縮機吸入側的熱源側制冷劑的壓力之間的壓力差即熱源側出入口壓力差處于規定的熱源側低差壓保護壓力差以下的情況下,該熱泵系統進行循環泵的容量控制以使在水介質回路中循環的水介質的流量變小。在構成為水介質在水介質回路中循環的情況下,在第一利用單元的運轉剛開始之后等這樣的水介質的溫度較低的運轉條件下,熱源側壓縮機排出側的熱源側制冷劑的壓力會降低,從而使熱源側出入口壓力差變小,并使熱源側壓縮機內的制冷機油的循環變差,由此可能產生潤滑不足。若不顧上述情況而進行循環泵的容量控制以使在水介質回路中循環的水介質的流量變大,則會導致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流動的水介質的溫度不易變高,從而阻礙熱源側出入口壓力差變大。因此,在該熱泵系統中,設置容量可變型循環泵,并且,在熱源側壓縮機排出側的熱源側制冷劑的壓力與熱源側壓縮機吸入側的熱源側制冷劑的壓力之間的壓力差即熱源側出入口壓力差處于熱源側低差壓保護壓力差以下的情況下,進行循環泵的容量控制以使在水介質回路中循環的水介質的流量變小,藉此,即便在第一利用單元的運轉剛開始之后等這樣的水介質的溫度較低、熱源側出入口壓力差容易變小的情況下,也能以不強迫熱源側壓縮機進行不穩定運轉的方式確保熱源側出入口壓力差,從而能使熱源側壓縮機的潤滑不足不易發生。第十四方面的熱泵系統是在第十三方面的熱泵系統的基礎上,在熱源側出入口壓力差比熱源側低差壓保護壓力差大的情況下,進行循環泵的容量控制,以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出口處的水介質的溫度與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入口處的水介質的溫度之間的溫度差即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變為規定的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在該熱泵系統中,在熱源側出入口壓力差比熱源側低差壓保護壓力差大、熱源側壓縮機的潤滑不足不易產生的情況下,進行循環泵的容量控制以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出口處的水介質的溫度與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入口處的水介質的溫度之間的溫度差即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變為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因此,能在適合于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的熱交換能力的條件下進行運轉。第十五方面的熱泵系統是在第十四方面的熱泵系統的基礎上,在熱源側出入口壓力差處于熱源側低差壓保護壓力差以下的情況下,使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變大。在該熱泵系統中,在使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變為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的循環泵的容量控制中,通過增大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來減小在水介質回路中循環的水介質的流量,因此,無論熱源側出入口壓力差是否為熱源側低差壓保護壓力差以下,都能采用使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變為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的循環泵的容量控制。第十六方面的熱泵系統是在第一方面至第十一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熱泵系統的基礎上,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是進行從排出制冷劑連通管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與和熱源側制冷劑不同的利用側制冷劑之間的熱交換的熱交換器,第一利用單元還具有對利用側制冷劑進行壓縮的利用側壓縮機;以及能作為利用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來加熱水介質的制冷劑-水熱交換器,利用側壓縮機及制冷劑-水熱交換器與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一起構成供利用側制冷劑循環的利用側制冷劑回路。在該熱泵系統中,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內,在利用側制冷劑回路中循環的利用側制冷劑因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而被加熱,利用側制冷劑回路能利用從該熱源側制冷劑獲得的熱來形成溫度比熱源側制冷劑所循環的制冷劑回路的制冷循環的溫度高的制冷循環, 因此,能通過利用側制冷劑在制冷劑-水熱交換器中的散熱來獲得高溫的水介質。第十七方面的熱泵系統是在第十六方面的熱泵系統的基礎上,熱泵系統還包括水介質回路,該水介質回路具有容量可變型循環泵,且供在上述制冷劑-水熱交換器中與利用側制冷劑之間進行熱交換的水介質循環。此外,在利用側壓縮機排出側的利用側制冷劑的壓力與利用側壓縮機吸入側的利用側制冷劑的壓力之間的壓力差即利用側出入口壓力差處于規定的利用側低差壓保護壓力差以下的情況下,該熱泵系統進行循環泵的容量控制以使在水介質回路中循環的水介質的流量變小。在構成為水介質在水介質回路中循環的情況下,在第一利用單元的運轉剛開始之后等這樣的水介質的溫度較低的運轉條件下,利用側壓縮機排出側的利用側制冷劑的壓力會降低,從而使利用側出入口壓力差變小,并使利用側壓縮機內的制冷機油的循環變差,由此可能產生潤滑不足。若不顧上述情況而進行循環泵的容量控制以使在水介質回路中循環的水介質的流量變大,則會導致在制冷劑-水熱交換器中流動的水介質的溫度不易變高,從而阻礙利用側出入口壓力差變大。因此,在該熱泵系統中,設置容量可變型循環泵,在利用側壓縮機排出側的利用側制冷劑的壓力與利用側壓縮機吸入側的利用側制冷劑的壓力之間的壓力差即利用側出入口壓力差處于利用側低差壓保護壓力差以下的情況下,進行循環泵的容量控制以使在水介質回路中循環的水介質的流量變小,藉此,即便在第一利用單元的運轉剛開始之后等這樣的水介質的溫度較低、利用側出入口壓力差容易變小的情況下,也能以不強迫利用側壓縮機進行不穩定運轉的方式確保利用側出入口壓力差,從而能使利用側壓縮機的潤滑不足不易發生。第十八方面的熱泵系統是在第十七方面的熱泵系統的基礎上,在利用側出入口壓力差比利用側低差壓保護壓力差大的情況下,進行循環泵的容量控制,以使制冷劑-水熱交換器出口處的水介質的溫度與制冷劑-水熱交換器入口處的水介質的溫度之間的溫度差即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變為規定的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在該熱泵系統中,在利用側出入口壓力差比利用側低差壓保護壓力差大、利用側壓縮機的潤滑不足不易產生的情況下,進行循環泵的容量控制以使制冷劑-水熱交換器出口處的水介質的溫度與制冷劑-水熱交換器入口處的水介質的溫度之間的溫度差即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變為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因此,能在適合于制冷劑-水熱交換器的熱交換能力的條件下進行運轉。第十九方面的熱泵系統是在第十八方面的熱泵系統的基礎上,在利用側出入口壓力差處于利用側低差壓保護壓力差以下的情況下,使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變大。在該熱泵系統中,在使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變為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的循環泵的容量控制中,通過增大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來減小在水介質回路中循環的水介質的流量,因此,無論利用側出入口壓力差是否為利用側低差壓保護壓力差以下,都能采用使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變為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的循環泵的容量控制。第二十方面的熱泵系統是在第一方面至十九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熱泵系統的基礎上,存在多個第二利用單元,這多個第二利用單元彼此通過液體制冷劑連通管及氣體制冷劑連通管而被并列連接在一起。在該熱泵系統中,能應對需進行空氣介質的冷卻的多個場所、用途。第二十一方面的熱泵系統是在第一方面至二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熱泵系統的基礎上,存在多個第一利用單元,這多個第一利用單元彼此通過排出制冷劑連通管及液體制冷劑連通管而被并列連接在一起。在該熱泵系統中,能應對需進行水介質的加熱的多個場所、用途。
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及變形例1的熱泵系統的示意結構圖。圖2是表示在第一實施方式及第二實施方式的水介質回路中循環的水介質的流量控制的流程圖。圖3是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2 5、8的熱泵系統的示意結構圖。圖4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3及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2中的除霜運轉的流程圖。圖5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4及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3中的除霜運轉的流程圖。圖6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5及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4中的除霜運轉的流程圖。圖7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5及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4中的除霜時間間隔的改變處理的流程圖。圖8是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6、8的熱泵系統的示意結構圖。圖9是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7、8的熱泵系統的示意結構圖。圖10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8及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7中的制冷劑回收運轉的流程圖。圖11是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9的熱泵系統的示意結構圖。圖12是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10的熱泵系統的示意結構圖。圖13是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10的熱泵系統的示意結構圖。圖14是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10的熱泵系統的示意結構圖。圖15是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11的熱泵系統的示意結構圖。圖16是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1的熱泵系統的示意結構圖。圖17是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2 4、8的熱泵系統的示意結構圖。圖18是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5、7的熱泵系統的示意結構圖。圖19是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6、7的熱泵系統的示意結構圖。圖20是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8的熱泵系統的示意結構圖。圖21是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9的熱泵系統的示意結構圖。圖22是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9的熱泵系統的示意結構圖。圖23是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9的熱泵系統的示意結構圖。圖M是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10的熱泵系統的示意結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根據附圖對本發明的熱泵系統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第一實施方式)〈結構〉-整體-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熱泵系統1的示意結構圖。熱泵系統1是能進行利用蒸汽壓縮式的熱泵循環來加熱水介質的運轉等的裝置。熱泵系統1主要包括熱源單元2、第一利用單元如、第二利用單元10a、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儲熱水單元8a、溫水制熱單元9a、 水介質連通管1 及水介質連通管16a,通過制冷劑連通管12、13、14將熱源單元2、第一利用單元如、第二利用單元IOa連接在一起來構成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通過水介質連通管 15a、16a將第一利用單元4a、儲熱水單元8a及溫水制熱單元9a連接在一起來構成水介質回路80a。在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封入有HFC類制冷劑中的一種制冷劑即HFC-410A作為熱源側制冷劑,另外,還封入有對HFC類制冷劑具有相溶性的脂類或醚類制冷機油以對熱源側壓縮機21 (后述)進行潤滑。另外,作為水介質的水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熱源單元-熱源單元2設置于室外,經由制冷劑連通管12、13、14而與利用單元4a、IOa連接, 從而構成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的一部分。熱源單元2主要具有熱源側壓縮機21、油分離機構22、熱源側切換機構23、熱源側熱交換器對、熱源側膨脹機構25、吸入返回管沈、過冷卻器27、熱源側儲罐觀、液體側截止閥四、氣體側截止閥30及排出側截止閥31。熱源側壓縮機21是對熱源側制冷劑進行壓縮的機構,在此,采用收容于殼體(未圖示)內的旋轉式、渦旋式等容積式的壓縮元件(未圖示)被同樣收容于殼體內的熱源側壓縮機電動機21a驅動的密閉式壓縮機。在該熱源側壓縮機21的殼體內形成有充滿經壓縮元件壓縮后的熱源側制冷劑的高壓空間(未圖示),在該高壓空間中積存有制冷機油。熱源側壓縮機電動機21a能利用逆變器裝置(未圖示)來改變其轉速(即運轉頻率),藉此, 能進行熱源側壓縮機21的容量控制。油分離機構22是用于將從熱源側壓縮機21排出的熱源側制冷劑中所包含的制冷機油分離并使其返回至熱源側壓縮機的吸入側的機構,主要具有設于熱源側壓縮機21的熱源側排出管21b的油分離器22a ;以及將油分離器2 與熱源側壓縮機21的熱源側吸入管21c連接在一起的回油管22b。油分離器2 是將從熱源側壓縮機21排出的熱源側制冷劑中所包含的制冷機油分離的設備。回油管22b具有毛細管,是使油分離器22a中從熱源側制冷劑分離出的制冷機油返回至熱源側壓縮機21的熱源側吸入管21c中的制冷劑管。熱源側切換機構23是能在使熱源側熱交換器M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的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和使熱源側熱交換器M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的熱源側蒸發運轉狀態之間進行切換的四通切換閥,其與熱源側排出管21b、熱源側吸入管 21c、和熱源側熱交換器M的氣體側連接的第一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3a、和氣體側截止閥 30連接的第二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 連接。此外,熱源側切換機構23能進行使熱源側排出管21b與第一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3a連通并使第二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 與熱源側吸入管21c連通(對應于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參照圖1的熱源側切換機構23的實線)、或者使熱源側排出管21b與第二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 連通并使第一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 23a與熱源側吸入管21c連通(對應于熱源側蒸發運轉狀態,參照圖1的熱源側切換機構 23的虛線)的切換。熱源側切換機構23并不限定于四通切換閥,例如,也可以是通過組合多個電磁閥等方式而構成為具有與上述相同的切換熱源側制冷劑流動方向的功能的構件。熱源側熱交換器M是通過進行熱源側制冷劑與室外空氣之間的熱交換而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或蒸發器起作用的熱交換器,在其液體側連接有熱源側液體制冷劑管 Ma,在其氣體側連接有第一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3a。在該熱源側熱交換器M中與熱源側制冷劑進行熱交換的室外空氣是由被熱源側風扇電動機3 驅動的熱源側風扇32供給的。熱源側膨脹閥25是進行在熱源側熱交換器M中流動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減壓等的電動膨脹閥,其設于熱源側液體制冷劑管Ma。吸入返回管沈是將在熱源側液體制冷劑管Ma中流動的熱源側制冷劑的一部分分支并使其返回至熱源側壓縮機21的吸入側的制冷劑管,在此,其一端與熱源側液體制冷劑管2 連接,其另一端與熱源側吸入管21c連接。此外,在吸入返回管沈上設有能進行開度控制的吸入返回膨脹閥26a。該吸入返回膨脹閥^a由電動膨脹閥構成。過冷卻器27是進行在熱源側液體制冷劑管2 中流動的熱源側制冷劑與在吸入返回管26中流動的熱源側制冷劑(更具體而言是被吸入返回膨脹閥^a減壓后的制冷劑) 之間的熱交換的熱交換器。熱源側儲罐觀設于熱源側吸入管21c,是用于將在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循環的熱源側制冷劑在從熱源側吸入管21c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之前暫時積存的容器。液體側截止閥四是設于熱源側液體制冷劑管2 與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的連接部的閥。氣體側截止閥30是設于第二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 與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的連接部的閥。排出側截止閥31是設于從熱源側排出管21b分支的熱源側排出分支管21d 與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的連接部的閥。另外,在熱源單元2中設有各種傳感器。具體而言,在熱源單元2中設有熱源側吸入壓力傳感器33、熱源側排出壓力傳感器34、熱源側熱交換溫度傳感器35及外部氣體溫度傳感器36,其中,上述熱源側吸入壓力傳感器33對熱源側壓縮機21吸入側的熱源側制冷劑的壓力即熱源側吸入壓力I3Sl進行檢測,上述熱源側排出壓力傳感器34對熱源側壓縮機 21排出側的熱源側制冷劑的壓力即熱源側排出壓力Pdl進行檢測,上述熱源側熱交換溫度傳感器35對熱源側熱交換器M液體側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溫度即熱源側熱交換器溫度Thx 進行檢測,上述外部氣體溫度傳感器36對外部氣體溫度To進行檢測。-排出制冷劑連通管_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經由排出側截止閥31而與熱源側排出分支管21d連接,其是如下制冷劑管無論熱源側切換機構23處于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和熱源側蒸發運轉狀態中的哪一個狀態都能將熱源側制冷劑從熱源側壓縮機21的排出側導出至熱源單元2外。-液體制冷劑連通管-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經由液體側截止閥四而與熱源側液體制冷劑管2 連接, 其是如下制冷劑管能在熱源側切換機構23處于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時將熱源側制冷劑從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的熱源側熱交換器M的出口導出至熱源單元2外,且能在熱源側切換機構23處于熱源側蒸發運轉狀態時將熱源側制冷劑從熱源單元2外導入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的熱源側熱交換器24的入口。-氣體制冷劑連通管_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經由氣體側截止閥30而與第二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3b連接,其是如下制冷劑管能在熱源側切換機構23處于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時將熱源側制冷劑從熱源單元2外導入熱源側壓縮機21的吸入側,且能在熱源側切換機構23處于熱源側蒸發運轉狀態時將熱源側制冷劑從熱源側壓縮機21的排出側導出至熱源單元2外。-第一利用單元_第一利用單元如設置于室內,經由制冷劑連通管12、13而與熱源單元2及第二利用單元IOa連接,從而構成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的一部分。另外,第一利用單元如經由水介質連通管15a、16a而與儲熱水單元8a及溫水制熱單元9a連接,從而構成水介質回路80a 的一部分。第一利用單元如主要具有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 及循環泵43a。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是通過進行熱源側制冷劑與水介質之間的熱交換而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的熱交換器,在其供熱源側制冷劑流動的流路的液體側連接有第一利用側液體制冷劑管45a,在其供熱源側制冷劑流動的流路的氣體側連接有第一利用側排出制冷劑管46a,在其供水介質流動的流路的入口側連接有第一利用側水入口管 47a,在其供水介質流動的流路的出口側連接有第一利用側水出口管48a。在第一利用側液體制冷劑管4 上連接有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在第一利用側排出制冷劑管46a上連接有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在第一利用側水入口管47a上連接有水介質連通管15a,在第一利用側水出口管48a上連接有水介質連通管16a。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 是能通過進行開度控制來改變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流動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流量的電動膨脹閥,其設于第一利用側液體制冷劑管45a。在第一利用側排出制冷劑管46a上設有第一利用側排出單向閥49a,該第一利用側排出單向閥49a允許熱源側制冷劑從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流向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 41a,并禁止熱源側制冷劑從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流向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循環泵43a是進行水介質的升壓的機構,在此,采用離心式或容積式的泵元件(未圖示)被循環泵電動機4 驅動的泵。循環泵43a設于第一利用側水出口管48a。循環泵電動機44能利用逆變器裝置(未圖示)來改變其轉速(即運轉頻率),藉此,能進行循環泵 43a的容量控制。藉此,第一利用單元如能進行以下供熱水運轉通過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 作為從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來將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散熱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導出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并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散熱來加熱水介質。另外,在第一利用單元如中設有各種傳感器。具體而言,在第一利用單元如中設有第一利用側熱交換溫度傳感器50a、水介質出口溫度傳感器51a及水介質出口溫度傳感器52a,其中,上述第一利用側熱交換溫度傳感器50a對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液體側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溫度即第一利用側制冷劑溫度Tscl進行檢測,上述水介質出口溫度傳感器51a對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入口處的水介質的溫度即水介質入口溫度Twr進行檢測,上述水介質出口溫度傳感器5 對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出口處的水介質的溫度即水介質出口溫度Twl進行檢測。-儲熱水單元_儲熱水單元8a設置于室內,經由水介質連通管15a、16a而與第一利用單元如連接,從而構成水介質回路80a的一部分。儲熱水單元8a主要具有儲熱水箱81a和熱交換線圈82a。儲熱水箱81a是積存作為用于供應熱水的水介質的水的容器,在其上部連接有用于朝水龍頭、淋浴器等輸送變為溫水的水介質的供熱水管83a,在其下部連接有用于進行被供熱水管83a消耗的水介質的補充的供水管84a。熱交換線圈8 設于儲熱水箱81a內,是通過進行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與儲熱水箱81a內的水介質之間的熱交換而作為儲熱水箱81a內的水介質的加熱器起作用的熱交換器,在其入口連接有水介質連通管16a,在其出口連接有水介質連通管15a。藉此,儲熱水單元8a能利用第一利用單元如中被加熱后的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來加熱儲熱水箱81a內的水介質并將其作為溫水加以積存。在此,作為儲熱水單元8a,采用將與在第一利用單元如中被加熱后的水介質進行熱交換而被加熱的水介質積存于儲熱水箱的儲熱水單元,但也可采用將在第一利用單元如中被加熱后的水介質積存于儲熱水箱的儲熱水單元。另外,在儲熱水單元8a中設有各種傳感器。具體而言,在儲熱水單元8a中設有儲熱水溫度傳感器85a,該儲熱水溫度傳感器8 用于對積存于儲熱水箱81a中的水介質的溫度即儲熱水溫度Twh進行檢測。-溫水制熱單元_溫水制熱單元9a設置于室內,經由水介質連通管15a、16a而與第一利用單元如連接,從而構成水介質回路80a的一部分。溫水制熱單元9a主要具有熱交換面板91a,構成暖氣片、地板制熱面板等。熱交換面板91a在暖氣片的情況下設于室內的墻壁附近等,在地板制熱面板的情況下設于室內的地板下等,該熱交換面板91a是作為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的散熱器起作用的熱交換器,在其入口連接有水介質連通管16a,在其出口連接有水介質連通管 15a。-水介質連通管_水介質連通管1 與儲熱水單元8a的熱交換線圈82a的出口及溫水制熱單元9a 的熱交換面板91a的出口連接。水介質連通管16a與儲熱水單元8a的熱交換線圈82a的入口及溫水制熱單元9a的熱交換面板91a的入口連接。在水介質連通管16a上設有水介質側切換機構161a,該水介質側切換機構161a能進行將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供給至儲熱水單元8a和溫水制熱單元9a雙方、或供給至儲熱水單元8a和溫水制熱單元 9a中的任一個單元的切換。該水介質側切換機構161a由三通閥構成。-第二利用單元_第二利用單元IOa設置于室內,經由制冷劑連通管13、14而與熱源單元2連接,從而構成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的一部分。第二利用單元IOa主要具有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和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 102a。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是通過進行熱源側制冷劑與作為空氣介質的室內空氣之間的熱交換而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或蒸發器起作用的熱交換器,在其液體側連接有第二利用側液體制冷劑管103a,在其氣體側連接有第二利用側氣體制冷劑管l(Ma。在第二利用側液體制冷劑管103a上連接有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在第二利用側氣體制冷劑管 104上連接有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在該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與熱源側制冷劑進行熱交換的空氣介質是由被利用側風扇電動機106a驅動的利用側風扇10 供給的。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10 是能通過進行開度控制來改變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流動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流量的電動膨脹閥,其設于第二利用側液體制冷劑管 103a。藉此,第二利用單元IOa能進行以下制冷運轉在熱源側切換機構23處于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時,通過使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作為從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將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蒸發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導出至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并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的蒸發來冷卻空氣介質,并且,第二利用單元IOa能進行以下制熱運轉在熱源側切換機構23處于熱源側蒸發運轉狀態時,通過使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作為從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將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散熱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導出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并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的散熱來加熱空氣介質。另外,在第二利用單元IOa中設有各種傳感器。具體而言,在第二利用單元IOa中設有對室內溫度Tr進行檢測的室內溫度傳感器107a。另外,在熱泵系統1中還設有進行以下運轉和各種控制的控制部(未圖示)。〈動作〉接著,對熱泵系統1的動作進行說明。作為熱泵系統1的運轉模式,有僅進行第一利用單元如的供熱水運轉(即,儲熱水單元8a和/或溫水制熱單元9a的運轉)的供熱水運轉模式、僅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 的制冷運轉的制冷運轉模式、僅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制熱運轉的制熱運轉模式、進行第一利用單元如的供熱水運轉并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制熱運轉的供熱水制熱運轉模式、以及進行第一利用單元如的供熱水運轉并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制冷運轉的供熱水制冷運轉模式。以下,對熱泵裝置1在五個運轉模式下的動作進行說明。-供熱水運轉模式_在僅進行第一利用單元如的供熱水運轉的情況下,在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熱源側切換機構23被切換至熱源側蒸發運轉狀態(圖1的熱源側切換機構23的虛線所示的狀態),吸入返回膨脹閥26a及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10 被關閉。另外,在水介質回路 80a中,水介質切換機構161a被切換至朝儲熱水單元8a和/或溫水制熱單元9a供給水介質的狀態。
在這種狀態的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制冷循環中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吸入管21c而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并在被壓縮至制冷循環中的高壓后,被排出至熱源側排出管21b。被排出至熱源側排出管21b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油分離器22a 中使制冷機油分離。油分離器22a中從熱源側制冷劑分離出的制冷機油經由回油管22b而返回至熱源側吸入管21c。制冷機油被分離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排出分支管21d及排出側截止閥31而從熱源單元2被輸送至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被輸送至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單元 4a。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單元如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一利用側排出制冷劑管46a 及第一利用側排出單向閥49a而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與利用循環泵43a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進行熱交換而散熱。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散熱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 及第一利用側液體制冷劑管4 而從第一利用單元4a被輸送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被輸送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后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輸送至熱源單元2。被輸送至熱源單元2后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液體側截止閥四而被輸送至過冷卻器27。由于熱源側制冷劑在吸入返回管沈中不流動,因此被輸送至過冷卻器27后的熱源側制冷劑不進行熱交換就被輸送至熱源側膨脹閥25。被輸送至熱源側膨脹閥25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熱源側膨脹閥25中被減壓而變為低壓的氣液兩相狀態,并經由熱源側液體制冷劑管2 而被輸送至熱源側熱交換器對。被輸送至熱源側熱交換器M后的低壓的制冷劑在熱源側熱交換器 24中與由熱源側風扇32供給來的室外空氣進行熱交換而蒸發。在熱源側熱交換器M中蒸發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一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3a及熱源側切換機構23而被輸送至熱源側儲罐觀。被輸送至熱源側儲罐觀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吸入管21c而被再次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另一方面,在水介質回路80a中,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散熱來對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進行加熱。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被加熱后的水介質經由第一利用側水出口管48a而被吸入循環泵43a中,并在壓力上升后,從第一利用單元如被輸送至水介質連通管16a。被輸送至水介質連通管16a后的水介質經由水介質側切換機構161a而被輸送至儲熱水單元8a和/或溫水制熱單元9a。被輸送至儲熱水單元8a后的水介質在熱交換線圈8 中與儲熱水箱8Ia內的水介質進行熱交換而散熱, 藉此,來對儲熱水箱81a內的水介質進行加熱。被輸送至溫水制熱單元9a后的水介質在熱交換面板91a中散熱,藉此,來對室內的墻壁附近等進行加熱或對室內的地板進行加熱。就這樣,來執行僅進行第一利用單元如的供熱水運轉的供熱水運轉模式下的動作。-制冷運轉模式_在僅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制冷運轉的情況下,在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熱源側切換機構23被切換至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圖1的熱源側切換機構23的實線所示的狀態),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 被關閉。在這種狀態的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制冷循環中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吸入管21c而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并在被壓縮至制冷循環中的高壓后,被排出至熱源側排出管21b。被排出至熱源側排出管21b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油分離器22a 中使制冷機油分離。在油分離器22a中從熱源側制冷劑分離出的制冷機油經由回油管22b 而返回至熱源側吸入管21c。制冷機油被分離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切換機構23及第一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3a而被輸送至熱源側熱交換器M。被輸送至熱源側熱交換器M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熱源側熱交換器M中與由熱源側風扇32供給來的室外空氣進行熱交換而散熱。在熱源側熱交換器中散熱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膨脹閥25而被輸送至過冷卻器27。被輸送至過冷卻器27后的熱源側制冷劑與從熱源側液體制冷劑管2 被分支到吸入返回管沈的熱源側制冷劑進行熱交換而被冷卻到過冷卻狀態。在吸入返回管沈中流動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返回至熱源側吸入管21c。在過冷卻器 27中被冷卻后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液體制冷劑管2 及液體側截止閥四而從熱源單元2被輸送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被輸送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單元 IOa0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單元IOa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10加。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10 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10 中被減壓而變為低壓的氣液兩相狀態,并經由第二利用側液體制冷劑管 103a而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101a。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與由利用側風扇10 供給來的空氣介質進行熱交換而蒸發,藉此,來進行室內的制冷。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蒸發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二利用側氣體制冷劑管10 而從第二利用單元IOa被輸送至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被輸送至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輸送至熱源單元2。被輸送至熱源單元2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氣體側截止閥30、第二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 及熱源側切換機構23而被輸送至熱源側儲罐觀。被輸送至熱源側儲罐觀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吸入管21c而被再次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就這樣,來執行僅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制冷運轉的制冷運轉模式下的動作。-制熱運轉模式_在僅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制熱運轉的情況下,在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熱源側切換機構23被切換至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圖1的熱源側切換機構23的虛線所示的狀態),吸入返回膨脹閥26a及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 被關閉。在這種狀態的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制冷循環中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吸入管21c而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并在被壓縮至制冷循環中的高壓后,被排出至熱源側排出管21b。被排出至熱源側排出管21b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油分離器22a 中使制冷機油分離。在油分離器22a中從熱源側制冷劑分離出的制冷機油經由回油管22b 而返回至熱源側吸入管21c。制冷機油被分離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切換機構23、第二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 及氣體側截止閥30而從熱源單元2被輸送至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被輸送至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單元 IOa0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單元IOa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二利用側氣體制冷劑管 10 而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101a。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與由利用側風扇10 供給來的空氣介質進行熱交換而散熱,藉此,來進行室內的制熱。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散熱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10 及第二利用側液體制冷劑管103a而從第二利用單元IOa被輸送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被輸送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后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輸送至熱源單元2。被輸送至熱源單元2后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液體側截止閥四而被輸送至過冷卻器27。由于熱源側制冷劑在吸入返回管沈中不流動,因此被輸送至過冷卻器27后的熱源側制冷劑不進行熱交換就被輸送至熱源側膨脹閥25。被輸送至熱源側膨脹閥25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熱源側膨脹閥25中被減壓而變為低壓的氣液兩相狀態,并經由熱源側液體制冷劑管2 而被輸送至熱源側熱交換器對。被輸送至熱源側熱交換器M后的低壓的制冷劑在熱源側熱交換器 24中與由熱源側風扇32供給來的室外空氣進行熱交換而蒸發。在熱源側熱交換器M中蒸發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一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3a及熱源側切換機構23而被輸送至熱源側儲罐觀。被輸送至熱源側儲罐觀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吸入管21c而被再次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就這樣,來執行僅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制熱運轉的制熱運轉模式下的動作。-供熱水制熱運轉模式_在進行第一利用單元如的供熱水運轉并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制熱運轉的情況下,在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熱源側切換機構23被切換至熱源側蒸發運轉狀態(圖1 的熱源側切換機構23的虛線所示的狀態),吸入返回膨脹閥^a被關閉。另外,在水介質回路80a中,水介質切換機構161a被切換至朝儲熱水單元8a和/或溫水制熱單元9a供給水介質的狀態。在這種狀態的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制冷循環中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吸入管21c而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并在被壓縮至制冷循環中的高壓后,被排出至熱源側排出管21b。被排出至熱源側排出管21b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油分離器22a 中使制冷機油分離。在油分離器22a中從熱源側制冷劑分離出的制冷機油經由回油管22b 而返回至熱源側吸入管21c。制冷機油被分離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的一部分經由熱源側排出分支管21d及排出側截止閥31而從熱源單元2被輸送至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其余部分經由熱源側切換機構23、第二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 及氣體側截止閥30而從熱源單元2被輸送至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被輸送至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單元 IOa0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單元IOa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二利用側氣體制冷劑管 10 而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101a。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與由利用側風扇10 供給來的空氣介質進行熱交換而散熱,藉此,來進行室內的制熱。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散熱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10 及第二利用側液體制冷劑管103a而從第二利用單元IOa被輸送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被輸送至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單元 4a。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單元如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一利用側排出制冷劑管46a 及第一利用側排出單向閥49a而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與利用循環泵43a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進行熱交換而散熱。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散熱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 及第一利用側液體制冷劑管4 而從第一利用單元如被輸送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從第二利用單元IOa及第一利用單元如被輸送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在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中合流并被輸送至熱源單元2。被輸送至熱源單元2后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液體側截止閥四而被輸送至過冷卻器27。由于熱源側制冷劑在吸入返回管26中不流動,因此被輸送至過冷卻器27后的熱源側制冷劑不進行熱交換就被輸送至熱源側膨脹閥25。被輸送至熱源側膨脹閥25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熱源側膨脹閥25中被減壓而變為低壓的氣液兩相狀態,并經由熱源側液體制冷劑管2 而被輸送至熱源側熱交換器24。被輸送至熱源側熱交換器M后的低壓的制冷劑在熱源側熱交換器M中與由熱源側風扇32供給來的室外空氣進行熱交換而蒸發。在熱源側熱交換器M中蒸發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一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3a及熱源側切換機構23而被輸送至熱源側儲罐觀。被輸送至熱源側儲罐觀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吸入管21c而被再次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另一方面,在水介質回路80a中,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散熱來對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進行加熱。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被加熱后的水介質經由第一利用側水出口管48a而被吸入循環泵43a中,并在壓力上升后,從第一利用單元如被輸送至水介質連通管16a。被輸送至水介質連通管16a后的水介質經由水介質側切換機構161a而被輸送至儲熱水單元8a和/或溫水制熱單元9a。被輸送至儲熱水單元8a后的水介質在熱交換線圈8 中與儲熱水箱8Ia內的水介質進行熱交換而散熱, 藉此,來對儲熱水箱81a內的水介質進行加熱。被輸送至溫水制熱單元9a后的水介質在熱交換面板91a中散熱,藉此,來對室內的墻壁附近等進行加熱或對室內的地板進行加熱。就這樣,來執行進行第一利用單元如的供熱水運轉并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制熱運轉的供熱水制熱運轉模式下的動作。-供熱水制冷運轉模式_在進行第一利用單元如的供熱水運轉并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制冷運轉的情況下,在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熱源側切換機構23被切換至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圖1 的熱源側切換機構23的實線所示的狀態)。另外,在水介質回路80a中,水介質切換機構 161a被切換至朝儲熱水單元8a供給水介質的狀態。在這種狀態的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制冷循環中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吸入管21c而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并在被壓縮至制冷循環中的高壓后,被排出至熱源側排出管21b。被排出至熱源側排出管21b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油分離器22a 中使制冷機油分離。在油分離器22a中從熱源側制冷劑分離出的制冷機油經由回油管22b 而返回至熱源側吸入管21c。制冷機油被分離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的一部分經由熱源側排出分支管21d及排出側截止閥31而從熱源單元2被輸送至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其余部分經由熱源側切換機構23及第一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3a而被輸送至熱源側熱交換器 M。被輸送至熱源側熱交換器M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熱源側熱交換器M中與由熱源側風扇32供給來的室外空氣進行熱交換而散熱。在熱源側熱交換器中散熱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膨脹閥25而被輸送至過冷卻器27。被輸送至過冷卻器27后的熱源側制冷劑與從熱源側液體制冷劑管2 被分支到吸入返回管沈的熱源側制冷劑進行熱交換而被冷卻到過冷卻狀態。在吸入返回管沈中流動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返回至熱源側吸入管21c。在過冷卻器27中被冷卻后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液體制冷劑管Ma及液體側截止閥四而從熱源單元2被輸送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被輸送至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單元 4a。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單元如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一利用側排出制冷劑管46a 及第一利用側排出單向閥49a而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與利用循環泵43a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進行熱交換而散熱。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散熱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 及第一利用側液體制冷劑管4 而從第一利用單元如被輸送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從熱源單元2及第一利用單元如被輸送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在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中合流并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單元10a。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單元 IOa后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102a。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10 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10 中被減壓而變為低壓的氣液兩相狀態,并經由第二利用側液體制冷劑管103a而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101a。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與由利用側風扇10 供給來的空氣介質進行熱交換而蒸發,藉此,來進行室內的制冷。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蒸發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二利用側氣體制冷劑管 10 而從第二利用單元IOa被輸送至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被輸送至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輸送至熱源單元2。被輸送至熱源單元2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氣體側截止閥30、第二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 及熱源側切換機構23而被輸送至熱源側儲罐觀。被輸送至熱源側儲罐觀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吸入管21c而被再次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 另一方面,在水介質回路80a中,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散熱來對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進行加熱。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被加熱后的水介質經由第一利用側水出口管48a而被吸入循環泵43a中,并在壓力上升后,從第一利用單元如被輸送至水介質連通管16a。被輸送至水介質連通管16a后的水介質經由水介質側切換機構161a而被輸送至儲熱水單元8a。被輸送至儲熱水單元8a后的水介質在熱交換線圈82a中與儲熱水箱81a內的水介質進行熱交換而散熱,藉此,來對儲熱水箱81a 內的水介質進行加熱。就這樣,來執行進行第一利用單元如的供熱水運轉并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制冷運轉的供熱水制冷運轉模式下的動作。-在水介質回路中循環的水介質的流量控制_接著,對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在上述供熱水運轉、供熱水制熱運轉及供熱水制冷運轉中的流量控制進行說明。在該熱泵系統1中,進行循環泵43a的容量控制,以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出口處的水介質的溫度(即,水介質出口溫度Twl)與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入口處的水介質的溫度(即,水介質入口溫度Twr)之間的溫度差(S卩,Twl-Twr)即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ATw變為規定的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ATws。更具體而言,在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 Δ Tw比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Δ Tws大的情況下,判定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的流量較少,從而通過增大循環泵電動機4 的轉速(即,運轉頻率)來進行控制以使循環泵43a的運轉容量變大,在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ATw比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ATws 小的情況下,判定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的流量較多,從而通過減小循環泵電動機4 的轉速(即,運轉頻率)來進行控制以使循環泵43a的運轉容量變小。藉此,可適當地控制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的流量。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ATws是考慮了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的熱交換能力的設計條件等而被設定的。然而,在第一利用單元如的運轉剛開始之后等這樣的水介質的溫度較低的運轉條件中,熱源側壓縮機21排出側的熱源側制冷劑的壓力(即,熱源側排出壓力Pdl)會降低,從而使熱源側排出壓力Pdl與熱源側壓縮機21吸入側的熱源側制冷劑的壓力(即,熱源側吸入壓力hi)之間的壓力差(Pdl-Psl)即熱源側出入口壓力差ΔΡ1變小,并在熱源側壓縮機21內的制冷機油的循環變差,由此可能會發生潤滑不足。若不顧上述情況而進行循環泵43a的容量控制以使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的流量變大,則會導致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流動的水介質的溫度不易變高, 從而阻礙熱源側出入口壓力差ΔΡ1變大。因此,在該熱泵系統1中,在熱源側出入口壓力差ΔΡ1為規定的熱源側低差壓保護壓力差APIs以下的情況下,進行循環泵43a的容量控制以使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的流量變小。更具體而言,如圖2所示,在熱源側出入口壓力差ΔΡ1比熱源側低差壓保護壓力差APIs大的情況下(步驟S2—步驟Si),與上述相同,進行循環泵43a的容量控制以使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ATw變為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Δ Tws (ATws =初始值)(步驟Si),在熱源側出入口壓力差Δ Pl為熱源側低差壓保護壓力差APIs以下的情況下(步驟S2—步驟S3),進行控制,以通過增大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ATws(步驟S3, Δ Tws =初始值+修正值)來形成需要減小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的流量的判定,從而通過減小循環泵電動機4 的轉速(即,運轉頻率)來使循環泵43a的運轉容量變小。熱源側低差壓保護壓力差APIs是考慮了熱源側壓縮機21的潤滑結構的設計條件等而被設定的。藉此,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流動的水介質的溫度容易變高,從而能促進熱源側出入口壓力差ΔΡ1變大。此外,在熱源側出入口壓力差ΔΡ1變得比熱源側低差壓保護壓力差APIs大后 (步驟S2—步驟Si),減小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Δ Tws (步驟Si,ATws =初始值),從而轉移至通常的循環泵43a的容量控制。〈特征〉該熱泵系統1具有如下特征。-A-在該熱泵系統1中,不僅能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散熱來加熱水介質的運轉,還能在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散熱來加熱水介質的運轉的同時,將熱源側制冷劑因加熱水介質而獲得的冷卻熱利用于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的蒸發來冷卻空氣介質的運轉中,因此, 如上所述,如將在第一利用單元如中被加熱后的水介質用于供應熱水并將在第二利用單元IOa中被冷卻后的空氣介質用于室內的制冷等那樣,能有效利用現有熱泵供熱水機中只是在熱源側熱交換器中冷卻外部氣體而未被有效利用的冷卻熱,藉此,可實現能利用熱泵循環來加熱水介質的熱泵系統的節能化。-B-在該熱泵系統1中,能在熱源側切換機構23處于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時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的蒸發來冷卻空氣介質的運轉(制冷運轉), 且能在熱源側切換機構23處于熱源側蒸發運轉狀態時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的散熱來加熱空氣介質的運轉(制熱運轉),因此,如上所述,能將在第一利用單元4a中被加熱后的水介質用于供應熱水,并將第二利用單元IOa用于室內的制冷及制熱。-C-在該熱泵系統1中,即便在第一利用單元如的運轉剛開始之后等這樣的水介質的溫度較低、熱源側出入口壓力差ΔΡ1容易變小的情況下,也能以不強迫熱源側壓縮機21進行不穩定運轉的方式確保熱源側出入口壓力差ΔΡ1,從而使熱源側壓縮機21的潤滑不足不易發生。另外,在該熱泵系統1中,在熱源側出入口壓力差ΔPl比熱源側低差壓保護壓力差APIs大的情況下,進行循環泵43a的容量控制以使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ATw變為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Δ Tws,因此,能在適合于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的熱交換能力的條件下進行運轉。此外,在該熱泵系統1中,在使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ATw變為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ATws的循環泵43a的容量控制中,通過增大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ATws 來減小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的流量,因此,無論熱源側出入口壓力差ΔΡ1是否為熱源側低差壓保護壓力差APIs以下,都能采用使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ATw成為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八Tws的循環泵43a的容量控制。(1)變形例 1為了更有效地利用上述熱泵系統1 (參照圖1)的供熱水制冷運轉,當第二利用單元IOa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的蒸發來冷卻空氣介質的運轉(制冷運轉)時,也可根據需要使第一利用單元如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散熱來加熱水介質的運轉(供熱水運轉)。例如,當進行制冷運轉時,在儲熱水單元8a的儲熱水溫度Twh變為規定的儲熱水設定溫度Twhs以下的情況下,也可使第一利用單元如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散熱來加熱水介質的運轉(供熱水運轉)(即,進行供熱水制冷運轉模式)O藉此,能有效利用熱源側制冷劑因冷卻空氣介質而獲得的熱,并能將儲熱水溫度 Twh維持在儲熱水設定溫度Twhs以上。(2)變形例 2在上述熱泵系統1(參照圖1)中,能進行通過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來加熱水介質的供熱水運轉,但除此之外,如圖3所示,還可采用以下方案將第一利用單元如與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連接在一起,并設置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該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能在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和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之間進行切換,其中該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從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該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從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以便能進行以下運轉(供熱水運轉)在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處于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時將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散熱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導出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并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散熱來加熱水介質,并且,以便能進行以下運轉在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處于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時將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 41a中蒸發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導出至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并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蒸發來冷卻水介質。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的供熱源側制冷劑流動的流路的氣體側連接有第一利用側排出制冷劑管46a和第一利用側氣體制冷劑管Ma。在第一利用側氣體制冷劑管5 上連接有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具有設于第一利用側排出制冷劑管46a的第一利用側排出開閉閥55a(此處,省略第一利用側排出單向閥49a)和設于第一利用側氣體制冷劑管Ma的第一利用側氣體開閉閥56a,通過打開第一利用側排出開閉閥5 且關閉第一利用側氣體開閉閥56a而處于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通過關閉第一利用側排出開閉閥5 且打開第一利用側氣體開閉閥56a而處于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第一利用側排出開閉閥5 及第一利用側氣體開閉閥56a均由能進行開閉控制的電磁閥構成。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也可由三通閥等構成。在該熱泵系統1中,通過使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處于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 (即,打開第一利用側排出開閉閥5 且關閉第一利用側氣體開閉閥56a的狀態),能執行與上述熱泵系統1(參照圖1)相同的供熱水運轉模式下的動作、供熱水制熱模式下的動作。 而且,在該熱泵系統1中,也能執行進行第一利用單元如的供冷水運轉并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制冷運轉的供冷水制冷運轉模式下的動作。以下,對該供冷水制冷運轉模式下的動作進行說明。在進行第一利用單元如的供冷水運轉并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制冷運轉的情況下,在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熱源側切換機構23被切換至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圖 3的熱源側切換機構23的實線所示的狀態),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被切換至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即,關閉第一利用側排出開閉閥5 且打開第一利用側氣體開閉閥56a的狀態)。另外,在水介質回路80a中,水介質切換機構161a被切換至朝溫水制熱單元9a供給水介質的狀態。在這種狀態的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制冷循環中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吸入管21c而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并在被壓縮至制冷循環中的高壓后,被排出至熱源側排出管21b。被排出至熱源側排出管21b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油分離器22a 中使制冷機油分離。在油分離器22a中從熱源側制冷劑分離出的制冷機油經由回油管22b 而返回至熱源側吸入管21c。制冷機油被分離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切換機構23及第一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3a而被輸送至熱源側熱交換器M。被輸送至熱源側熱交換器M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熱源側熱交換器M中與由熱源側風扇32供給來的室外空氣進行熱交換而散熱。在熱源側熱交換器中散熱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膨脹閥25而被輸送至過冷卻器27。被輸送至過冷卻器27后的熱源側制冷劑與從熱源側液體制冷劑管2 被分支到吸入返回管沈的熱源側制冷劑進行熱交換而被冷卻到過冷卻狀態。在吸入返回管沈中流動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返回至熱源側吸入管21c。在過冷卻器 27中被冷卻后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液體制冷劑管2 及液體側截止閥四而從熱源單元2被輸送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被輸送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在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中分支并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單元如及第二利用單元10a。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單元IOa后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 10加。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10 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 102a中被減壓而變為低壓的氣液兩相狀態,并經由第二利用側液體制冷劑管103a而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101a。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與由利用側風扇10 供給來的空氣介質進行熱交換而蒸發,藉此,來進行室內的制冷。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蒸發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二利用側氣體制冷劑管10 而從第二利用單元IOa被輸送至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單元如后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 42a。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 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 中被減壓而變為低壓的氣液兩相狀態,并經由第一利用側液體制冷劑管4 而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與利用循環泵43a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進行熱交換而蒸發。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蒸發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構成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的第一利用側氣體開閉閥56a及第一利用側氣體制冷劑管5 而從第一利用單元4a被輸送至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從第二利用單元IOa及第一利用單元如被輸送至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在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中合流并被輸送至熱源單元2。被輸送至熱源單元2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氣體側截止閥30、第二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 及熱源側切換機構23而被輸送至熱源側儲罐28。被輸送至熱源側儲罐觀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吸入管21c而被再次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另一方面,在水介質回路80a中,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蒸發來對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進行冷卻。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被冷卻后的水介質經由第一利用側水出口管48a而被吸入循環泵43a中,并在壓力上升后,從第一利用單元如被輸送至水介質連通管16a。被輸送至水介質連通管16a后的水介質經由水介質側切換機構161a而被輸送至溫水制熱單元9a。被輸送至溫水制熱單元9a后的水介質在熱交換面板91a中吸熱,藉此,來對室內的墻壁附近等進行冷卻或對室內的地板進行冷卻。就這樣,來執行進行第一利用單元如的供冷水運轉并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制冷運轉的供熱水制冷運轉模式下的動作。藉此,在該熱泵系統1中,能切換地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散熱來加熱水介質的運轉(供熱水運轉)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蒸發來冷卻水介質的運轉(供冷水運轉),而且,能在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的蒸發來冷卻空氣介質的運轉(制冷運轉)的同時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蒸發來冷卻水介質的運轉(供冷水運轉),因此,如上所述,能進行將在第一利用單元如中被冷卻后的水介質用于暖氣片、地板制熱面板并將在第二利用單元IOa中被冷卻后的空氣介質用于室內的制冷等這樣的將第一利用單元如與第二利用單元IOa組合在一起的舒適的空氣調節。(3)變形例 3在具有變形例2的結構的熱泵系統1 (參照圖3)中,在因供熱水運轉模式、制熱運轉模式及供熱水制熱運轉模式下的動作而判定為需進行熱源側熱交換器M的除霜的情況下,能進行以下除霜運轉通過使熱源側切換機構23處于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來使熱源側熱交換器M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且使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并且,通過使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處于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即,關閉第一利用側排出開閉閥5 且打開第一利用側氣體開閉閥56a的狀態)來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以下,使用圖4對該除霜運轉中的動作進行說明。首先,進行是否滿足規定的除霜運轉開始條件(即,熱源側熱交換器M的除霜是否是必要的)的判定(步驟S11)。在此,根據除霜時間間隔Atdf (S卩,從上次的除霜運轉結束起經過的累計運轉時間)是否到達規定的除霜時間間隔設定值Atdfs來判定是否滿足除霜運轉開始條件。此外,在判定為滿足了除霜運轉開始條件的情況下,開始以下的除霜運轉(步驟 S12)。在開始除霜運轉時,在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熱源側切換機構23被切換至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圖3的熱源側切換機構23的實線所示的狀態),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 被切換至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即,關閉第一利用側排出開閉閥5 且打開第一利用側氣體開閉閥56a的狀態),吸入返回膨脹閥26a被關閉。在這種狀態的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制冷循環中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吸入管21c而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并在被壓縮至制冷循環中的高壓后,被排出至熱源側排出管21b。被排出至熱源側排出管21b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油分離器22a 中使制冷機油分離。在油分離器22a中從熱源側制冷劑分離出的制冷機油經由回油管22b 而返回至熱源側吸入管21c。制冷機油被分離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切換機構23及第一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3a而被輸送至熱源側熱交換器M。被輸送至熱源側熱交換器M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熱源側熱交換器M中與附著于熱源側熱交換器24 的冰進行熱交換而散熱。在熱源側熱交換器中散熱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膨脹閥25而被輸送至過冷卻器27。由于熱源側制冷劑在吸入返回管沈中未流動,因此,被輸送至過冷卻器27后的熱源側制冷劑不進行熱交換,就可經由熱源側液體制冷劑管2 及液體側截止閥四而從熱源單元2被輸送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被輸送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在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中分支并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單元如及第二利用單元10a。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單元IOa后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10加。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10 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 102a中被減壓而變為低壓的氣液兩相狀態,并經由第二利用側液體制冷劑管103a而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101a。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與由利用側風扇10 供給來的空氣介質進行熱交換而蒸發。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蒸發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二利用側氣體制冷劑管10 而從第二利用單元IOa被輸送至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單元如后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 42a。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 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 中被減壓而變為低壓的氣液兩相狀態,并經由第一利用側液體制冷劑管4 而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與利用循環泵43a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進行熱交換而蒸發。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蒸發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構成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的第一利用側氣體開閉閥56a及第一利用側氣體制冷劑管5 而從第一利用單元4a被輸送至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從第二利用單元IOa及第一利用單元如被輸送至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在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中合流并被輸送至熱源單元2。被輸送至熱源單元2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氣體側截止閥30、第二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 及熱源側切換機構23而被輸送至熱源側儲罐28。被輸送至熱源側儲罐觀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吸入管21c而被再次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就這樣,開始以下除霜運轉通過使熱源側切換機構23處于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來使熱源側熱交換器M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且使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 IOla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并且,通過使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處于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來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接著,進行是否滿足規定的除霜運轉結束條件(即,熱源側熱交換器M的除霜是否結束了)的判定(步驟S13)。在此,根據熱源側熱交換器溫度Thx是否到達了規定的除霜完成溫度Thxs、或從除霜運轉開始起經過的時間即除霜運轉時間tdf是否到達了規定的除霜運轉設定時間tdfs,來判定是否滿足除霜運轉結束條件。此外,在判定為滿足了除霜運轉結束條件的情況下,結束除霜運轉,并進行返回至供熱水運轉模式、制熱運轉模式或供熱水制熱運轉模式的處理(步驟S14)。 藉此,在該熱泵系統1中,當對熱源側熱交換器M進行除霜時,使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并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因此,與僅使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的情況相比,能縮短除霜運轉時間tdf,另外,還能抑制在第二利用單元IOa中被冷卻的空氣介質的溫度變低。(4)變形例 4在變形例3的熱泵系統1所采用的除霜運轉中,不僅使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 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也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因此,因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而被冷卻的水介質可能會凍結。因此,在該熱泵系統1的除霜運轉中,如圖5所示,在判定為滿足除霜運轉結束條件之前(步驟Si; )因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蒸發而被冷卻的水介質的溫度(此處是水介質出口溫度Twl)處于規定的凍結下限溫度Tfm以下的情況下(步驟SK),中止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的狀態(步驟 S16)。在此,為了中止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的狀態,關閉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 和/或第一利用側氣體開閉閥56a。此外,在中止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的狀態后,進行僅使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的除霜運轉直至滿足除霜運轉結束條件 (步驟S13 —步驟S14)。藉此,在該熱泵系統1中,在除霜運轉中,在因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蒸發而被冷卻的水介質的溫度(此處是水介質出口溫度Twl)處于凍結下限溫度Tfm以下的情況下,中止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的狀態,因此,能防止水介質因除霜運轉而凍結。(5)變形例 5在變形例3的熱泵系統1所采用的除霜運轉中,不僅使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 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也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因此,因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而被冷卻的水介質可能會凍結。因此,在該熱泵系統1的除霜運轉中,如圖6所示,在判定為滿足除霜運轉結束條件之前(步驟Si; )因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蒸發而被冷卻的水介質的溫度(此處是水介質出口溫度Twl)處于規定的凍結注意溫度Tfa以下的情況下(步驟S17),進行減小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2a的開度的控制(步驟S18)。此外,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的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的功能逐漸減弱,并進行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及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的除霜運轉直至滿足除霜運轉結束條件(步驟S13 —步驟S14)。在此,也可改變凍結注意溫度Tfa以使其隨著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2a的開度變小而變小。藉此,在該熱泵系統1中,在除霜運轉中,在因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蒸發而被冷卻的水介質的溫度(此處是水介質出口溫度Twl)處于凍結注意溫度Tfa以下的情況下,進行使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2a的開度變小的控制,因此,能防止水介質的凍結并能繼續除霜運轉。然而,雖然在這樣進行使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2a的開度變小的控制時能防止水介質的凍結,但可能會因熱源側熱交換器M的除霜未充分進行、產生冰的溶化殘余并反復進行這樣的除霜運轉,而在熱源側熱交換器M中產生冰生長的結冰現象,從而使熱源側熱交換器M不能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充分地起作用。因此,在該熱泵系統1的除霜運轉中,如圖7所示,除了上述那樣的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2a的控制之外,還在除霜運轉時間tdf為除霜運轉設定時間tdfs以下、熱源側熱交換器M的除霜未完成的情況下,即在熱源側熱交換器溫度Thx達到規定的除霜完成溫度Thxs之前除霜運轉時間tdf達到除霜運轉設定時間tdfs的情況下(步驟S19),使直至開始下次熱源側熱交換器M的除霜運轉為止的除霜時間間隔設定值Atdfs變小(步驟S20, Δ tdfs = Δ tdfs-修正值)。相反地,在除霜運轉時間tdf不足除霜運轉設定時間tdfs而完成了熱源側熱交換器M的除霜的情況下,即在除霜運轉時間tdf達到除霜運轉設定時間tdfs之前熱源側熱交換器溫度Thx達到規定的除霜完成溫度Thxs的情況下(步驟S19), 還判定除霜運轉時間tdf是否處于規定的除霜運轉完成時間tdfg以下(步驟21),在除霜運轉時間tdf未處于除霜運轉完成時間tdfg以下的情況下,使下次除霜運轉的除霜運轉時間間隔設定值Atdfs維持當前的設定值(步驟S21 —步驟S19,Atdfs = Atdfs),在除霜運轉時間tdf處于除霜運轉完成時間tdfg以下的情況下,使除霜時間間隔設定值Δ tdfs 變大(步驟S22,Δ tdfs = Δ tdfs+修正值)。藉此,在該熱泵系統1中,在除霜運轉中,在因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蒸發而被冷卻的水介質的溫度(此處是水介質出口溫度Twl)處于凍結注意溫度Tfa以下的情況下,除了進行使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 的開度變小的控制之外,還在除霜運轉時間tdf為除霜運轉設定時間tdfs以下、熱源側熱交換器M的除霜未完成的情況下,使直至開始下次熱源側熱交換器M的除霜為止的除霜時間間隔設定值△ tdfs變小, 藉此,能一邊防止水介質的凍結且抑制結冰現象的產生,一邊進行除霜運轉。(6)變形例 6在變形例2 5中的熱泵系統1 (參照圖幻這樣的包括能在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從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的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和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從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的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之間進行切換的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的結構中,在進行第一利用單元如通過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來冷卻水介質的運轉(供冷水運轉)或停止第一利用單元如的運轉并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運轉(制冷運轉、制熱運轉) 的情況下(即,在不使用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的運轉的情況下),從熱源側壓縮機21排出的熱源側制冷劑會積存于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從而可能使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流量不足(即,制冷劑循環量不足)。因此,在該熱泵系統1中,如圖8所示,設置第一制冷劑回收機構57a,該第一制冷劑回收機構57a無論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處于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和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中的哪一個狀態都使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與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連通。在此,第一制冷劑回收機構57a是具有毛細管的制冷劑管,其一端與第一利用側排出制冷劑管46a中將第一利用側排出開閉閥^a和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連接在一起的部分連接,其另一端與第一利用側氣體制冷劑管Ma中將第一利用側氣體開閉閥56a和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連接在一起的部分連接,能與第一利用側排出開閉閥^a、第一利用側氣體開閉閥56a的打開關閉狀態無關地使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與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連通。藉此,在該熱泵系統1中,由于熱源側制冷劑不易積存于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因此能抑制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的制冷劑循環量不足的發生。(7)變形例 7在變形例2 6的熱泵系統1 (參照圖3及圖8)這樣的包括能在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從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的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和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從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的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之間進行切換的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 的結構中,在停止第一利用單元如的運轉并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運轉(制冷運轉、制熱運轉)的情況下,熱源側制冷劑會積存于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從而可能使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流量不足(即,制冷劑循環量不足)。因此,在該熱泵系統1中,如圖9所示,設置第二制冷劑回收機構58a,該第二制冷劑回收機構58a無論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處于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和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中的哪一個狀態都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與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連通。在此,第二制冷劑回收機構58a是具有毛細管的制冷劑管,其一端與第一利用側氣體制冷劑管5 中將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的氣體側和第一利用側氣體開閉閥56a連接在一起的部分連接,其另一端與第一利用側氣體制冷劑管Ma中將第一利用側氣體開閉閥56a和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連接在一起的部分連接,即便在停止了第一利用單元如的運轉的情況下,也可繞過第一利用側氣體開閉閥56a而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的氣體側與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連通。藉此,在該熱泵系統1中,由于熱源側制冷劑不易積存于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 41a,因此能抑制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的制冷劑循環量不足的發生。(8)變形例 8在變形例2 7中的熱泵系統1 (參照圖3、圖8及圖9)這樣的包括能在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從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的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和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從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的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之間進行切換的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的結構中,在進行第一利用單元如通過熱源側制冷劑的冷卻來冷卻水介質的運轉 (供冷水運轉)或停止第一利用單元如的運轉并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運轉(制冷運轉、制熱運轉)的情況下(即,在不使用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的運轉的情況下),從熱源側壓縮機21排出的熱源側制冷劑會積存于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從而可能使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流量不足(即,制冷劑循環量不足),另外,在停止第一利用單元如的運轉并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運轉(制冷運轉、制熱運轉)的情況下,熱源側制冷劑會積存于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從而可能使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流量不足(即,制冷劑循環量不足)。這種制冷劑循環量不足被認為通過設置變形例7、8的第一制冷劑回收機構57a、 第二制冷劑回收機構58a是可以大致消除的,但會因容易產生上述制冷劑循環量不足的運轉長時間持續或者構成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的第一利用側排出開閉閥55a、第一利用側氣體開閉閥56a的關閉不夠緊等,而或多或少地留有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流量不足(即,制冷劑循環量不足)的可能性。因此,在該熱泵系統1中,如圖10所示,在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處于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而第二利用單元IOa至少運轉的情況下,當判定為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流量不足時(步驟S31),進行以下制冷劑回收運轉通過使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處于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來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步驟S32)。在此,至于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流量是否不足,例如,在熱源側吸入壓力Psl處于規定的制冷劑循環量不足壓力ftxl以下的情況下, 判定為產生制冷劑循環量不足。另外,在制冷劑回收運轉時,使第二利用單元IOa的運轉維持制冷劑回收運轉前的運轉狀態。此外,在使制冷劑回收運轉進行規定的制冷劑回收運轉時間trcl后(步驟S3!3),使第一利用單元如恢復到制冷劑回收運轉前的運轉狀態(步驟S34)。藉此,在該熱泵系統1中,由于熱源側制冷劑不易積存于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另外,熱源側制冷劑不易積存于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因此,能抑制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 中的制冷劑循環量不足的發生。(9)變形例 9在變形例2 8的熱泵系統1 (參照圖3、圖8及圖9)中,由于利用第一利用側排出開閉閥5 及第一利用側氣體開閉閥56a構成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因此,在伴隨進行供熱水運轉的運轉模式中的任一個模式下,都僅從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朝第一利用單元如供給熱源側制冷劑。然而,在伴隨進行供熱水運轉的運轉模式中的供熱水運轉模式、供熱水制熱運轉模式下,熱源側制冷劑不僅在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中達到制冷劑循環的高壓,在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中也達到制冷劑循環的高壓。因此,在供熱水運轉模式、供熱水制熱運轉模式下,也可以是不僅從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朝第一利用單元如輸送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也從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朝第一利用單元如輸送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因此,在該熱泵系統1中,如圖11所示,還將第一利用側氣體單向閥59a及第一利用側旁通制冷劑管60a設于第一利用側氣體制冷劑管Ma,從而與第一利用側排出開閉閥 5 及第一利用側氣體開閉閥56a —起構成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在此,第一利用側氣體單向閥59a設于第一利用側氣體制冷劑管5 中將第一利用側氣體開閉閥56a與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連接在一起的部分。第一利用側氣體單向閥59a是允許熱源側制冷劑從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流向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并禁止熱源側制冷劑從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流向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的單向閥,藉此,禁止了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一利用側氣體開閉閥56a而從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流向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第一利用側旁通制冷劑管60a以繞過第一利用側氣體開閉閥56a及第一利用側氣體單向閥59a的方式與第一利用側氣體制冷劑管5 連接,從而構成第一利用側氣體制冷劑管Ma的一部分。在第一利用側旁通制冷劑管60a上設有第一利用側旁通單向閥59a,該第一利用側旁通單向閥允許熱源側制冷劑從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流向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并禁止熱源側制冷劑從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流向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藉此,允許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一利用側旁通制冷劑管60a而從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流向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藉此,在該熱泵系統1中,由于能在供熱水運轉模式及供熱水制熱運轉模式下不僅從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朝第一利用單元如輸送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也從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朝第一利用單元如輸送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因此,能減少從熱源單元2朝第一利用單元如供給的熱源側制冷劑的壓力損失,從而有助于供熱水能力、運轉效率的提高。(10)變形例 10在上述熱泵系統1(參照圖3、圖8、圖9及圖11)中,一個第一利用單元如和一個第二利用單元IOa經由制冷劑連通管12、13、14而與熱源單元2連接,但如圖12 圖14 所示(此處省略溫水制熱單元、儲熱水單元及水介質回路80a、80b等的圖示),也可將多個 (此處是兩個)第一利用單元^、4b通過制冷劑連通管12、13、14彼此并列地連接在一起、 和/或將多個(此處是兩個)第二利用單元10a、IOb通過制冷劑連通管13、14而彼此并列地連接在一起。由于第一利用單元4b的結構與第一利用單元如的結構相同,因此對第一利用單元4b的結構分別標注下標“b”以代替表示第一利用單元如的各部分的符號的下標 “a”并省略各部分的說明。另外,由于第二利用單元IOb的結構與第二利用單元IOa的結構相同,因此對第二利用單元IOb的結構分別標注下標“b”以代替表示第二利用單元IOa的各部分的符號的下標“a”并省略各部分的說明。藉此,在這些熱泵系統1中,能應對需進行水介質的加熱的多個場所、用途,另外, 還能應對需進行空氣介質的冷卻的多個場所、用途。(11)變形例 11在上述熱泵系統1(參照圖3、圖8、圖9及圖11 圖14)中,在第二利用單元10a、 IOb內設有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10h、102b,但如圖15所示(此處省略溫水制熱單元、儲熱水單元及水介質回路80a等的圖示),也可從第二利用單元10a、10b中省略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10加、102b,并設置具有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l(^a、102b的膨脹閥單元17。(第二實施方式)在上述第一實施方式及其變形例的熱泵系統1中,例如,為了獲得65°C以上的溫水這樣的高溫的水介質,需要在提高熱源側壓縮機21排出側的熱源側制冷劑的壓力等運轉效率較差的條件下進行運轉,這點可認為是不太理想的。因此,在該熱泵系統200中,在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的熱泵系統1 (參照圖1)的結構中,如圖16所示,將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進行從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與和熱源側制冷劑不同的利用側制冷劑之間的熱交換的熱交換器,并在第一利用單元如中設置對利用側制冷劑進行壓縮的利用側壓縮機62a (后述)、能作為利用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來對水介質進行加熱的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5a (后述)等,從而與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 —起構成供利用側制冷劑循環的利用側制冷劑回路40a。以下,對該熱泵系統200的結構進行說明。< 結構 >-整體-圖16是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熱泵系統200的示意結構圖。熱泵系統200是能進行利用蒸汽壓縮式的熱泵循環來加熱水介質的運轉等的裝置。熱泵系統200主要包括熱源單元2、第一利用單元4a、第二利用單元10a、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儲熱水單元8a、溫水制熱單元 9a、水介質連通管1 及水介質連通管16a,通過制冷劑連通管12、13、14將熱源單元2、第一利用單元如、第二利用單元IOa連接在一起來構成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第一利用單元如構成利用側制冷劑回路40a,通過水介質連通管15a、16a將第一利用單元如、儲熱水單元 8a及溫水制熱單元9a連接在一起來構成水介質回路80a。在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封入有HFC類制冷劑中的一種制冷劑即HFC-410A作為熱源側制冷劑,另外,還封入有對HFC類制冷劑具有相溶性的脂類或醚類制冷機油以對熱源側壓縮機21進行潤滑。此外,在利用側制冷劑回路40a中封入有HFC類制冷劑中的一種制冷劑即HFC-13^作為利用側制冷劑,另外,還封入有對HFC類制冷劑具有相溶性的脂類或醚類制冷機油以對利用側壓縮機6 進行潤滑。作為利用側制冷劑,從使用對高溫的制冷循環有利的制冷劑這樣的觀點來看,較為理想的是使用相當于飽和氣體溫度65°C的壓力的計示壓力最高在2. SMPa以下、優選在 2. OMPa以下的制冷劑。此外,HFC-134是具有這種飽和壓力特性的制冷劑中的一種制冷劑。另外,作為水介質的水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在以下涉及結構的說明中,對具有與第一實施方式的熱泵系統1(參照圖1)相同的結構的熱源單元2、第二利用單元10a、儲熱水單元8a、溫水制熱單元9a、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及水介質連通管15a、16a的結構標注相同的符號并省略其說明,僅對第一利用單元如的結構進行說明。-第一利用單元_第一利用單元如設置于室內,經由制冷劑連通管12、13而與熱源單元2及第二利用單元IOa連接,從而構成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的一部分。另外,第一利用單元如構成利用側制冷劑回路40a。此外,第一利用單元如經由水介質連通管15a、16a而與儲熱水單元 8a及溫水制熱單元9a連接,從而構成水介質回路80a的一部分。第一利用單元如主要具有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2a、 利用側壓縮機62a、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5a、制冷劑-水熱交換側流量調節閥66a、利用側儲罐67a及循環泵43a。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是通過進行熱源側制冷劑與利用側制冷劑之間的熱交換而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的熱交換器,在其供熱源側制冷劑流動的流路的液體側連接有第一利用側液體制冷劑管45a,在其供熱源側制冷劑流動的流路的氣體側連接有第一利用側排出制冷劑管46a,在其供利用側制冷劑流動的流路的液體側連接有級聯側液體制冷劑管68a,在其供利用側制冷劑流動的流路的氣體側連接有第二級聯側氣體制冷劑管69a。在第一利用側液體制冷劑管4 上連接有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在第一利用側排出制冷劑管46a上連接有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在級聯側液體制冷劑管68a上連接有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5a,在第二級聯側氣體制冷劑管69a上連接有利用側壓縮機62a。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 是能通過進行開度控制來改變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流動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流量的電動膨脹閥,其設于第一利用側液體制冷劑管45a。在第一利用側排出制冷劑管46a上設有第一利用側排出單向閥49a,該第一利用側排出單向閥49a允許熱源側制冷劑從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流向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 41a,并禁止熱源側制冷劑從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流向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利用側壓縮機6 是對利用側制冷劑進行壓縮的機構,在此,采用收容于殼體(未圖示)內的旋轉式、渦旋式等容積式的壓縮元件(未圖示)被同樣收容于殼體內的利用側壓縮機電動機63a驅動的密閉式壓縮機。在該利用側壓縮機6 的殼體內形成有充滿經壓縮元件壓縮后的熱源側制冷劑的高壓空間(未圖示),在該高壓空間中積存有制冷機油。利用側壓縮機電動機63a能利用逆變器裝置(未圖示)來改變其轉速(即運轉頻率),藉此, 能進行利用側壓縮機6 的容量控制。另外,在利用側壓縮機6 的排出側連接有級聯側排出管70a,在利用側壓縮機62a的吸入側連接有級聯側吸入管71a。該級聯側吸入管71a 與第二級聯側氣體制冷劑管69a連接。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是通過進行利用側制冷劑與水介質之間的熱交換而作為利用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的熱交換器,在其供利用側制冷劑流動的流路的液體側連接有級聯側液體制冷劑管68a,在其供利用側制冷劑流動的流路的氣體側連接有第一級聯側氣體制冷劑管72a,在其供水介質流動的流路的入口側連接有第一利用側水入口管47a,在其供水介質流動的流路的出口側連接有第一利用側水出口管48a。第一級聯側氣體制冷劑管72a與級聯側排出管70a連接,在第一利用側水入口管47a上連接有水介質連通管15a, 在第一利用側水出口管48a上連接有水介質連通管16a。制冷劑-水熱交換側流量調節閥66a是能通過進行開度控制來改變在制冷劑_水熱交換器65a中流動的利用側制冷劑的流量的電動膨脹閥,其設于級聯側液體制冷劑管 68a0利用側儲罐67a設于級聯側吸入管71a,是用于將在利用側制冷劑回路40a中循環的利用側制冷劑在其從級聯側吸入管71a被吸入利用側壓縮機6 之前暫時積存的容器。這樣,通過制冷劑管71a、70a、7^i、68a、69a將利用側壓縮機62a、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5a、制冷劑-水熱交換側流量調節閥66a及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連接在一起以構成利用側制冷劑回路40a。循環泵43a是進行水介質的升壓的機構,在此,采用離心式或容積式的泵元件(未圖示)被循環泵電動機4 驅動的泵。循環泵43a設于第一利用側水出口管48a。循環泵電動機44能利用逆變器裝置(未圖示)來改變其轉速(即運轉頻率),藉此,能進行循環泵 43a的容量控制。藉此,第一利用單元如能進行以下供熱水運轉通過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 作為從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來將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散熱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導出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并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散熱來對在利用側制冷劑回路40a中循環的利用側制冷劑進行加熱,該加熱后的利用側制冷劑在利用側壓縮機6 中被壓縮后,通過在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5a中散熱來加熱水介質。另外,在第一利用單元如中設有各種傳感器。具體而言,在第一利用單元如中設有第一利用側熱交換溫度傳感器50a、第一制冷劑-水熱交換溫度傳感器73a、水介質出口溫度傳感器51a、水介質出口溫度傳感器52、利用側吸入壓力傳感器74a、利用側排出壓力傳感器7 及利用側排出溫度傳感器76a,其中,上述第一利用側熱交換溫度傳感器50a對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液體側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溫度即第一利用側制冷劑溫度Tscl進行檢測,上述第一制冷劑-水熱交換溫度傳感器73a對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液體側的利用側制冷劑的溫度即級聯側制冷劑溫度Tsc2進行檢測,上述水介質出口溫度傳感器51a 對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入口處的水介質的溫度即水介質入口溫度Twr進行檢測,上述水介質出口溫度傳感器5 對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出口處的水介質的溫度即水介質出口溫度Twl進行檢測,上述利用側吸入壓力傳感器7 對利用側壓縮機6 吸入側的利用側制冷劑的壓力即利用側吸入壓力Ps2進行檢測,上述利用側排出壓力傳感器7 對利用側壓縮機6 排出側的利用側制冷劑的壓力即利用側排出壓力Pd2進行檢測,上述利用側排出溫度傳感器76a對利用側壓縮機6 排出側的利用側制冷劑的溫度即利用側排出溫度 Td2進行檢測。另外,在熱泵系統200中還設有進行以下運轉和各種控制的控制部(未圖示)。〈動作〉接著,對熱泵系統200的動作進行說明。作為熱泵系統200的運轉模式,有僅進行第一利用單元如的供熱水運轉(即,儲熱水單元8a和/或溫水制熱單元9a的運轉)的供熱水運轉模式、僅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制冷運轉的制冷運轉模式、僅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制熱運轉的制熱運轉模式、進行第一利用單元如的供熱水運轉并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制熱運轉的供熱水制熱運轉模式、以及進行第一利用單元如的供熱水運轉并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制冷運轉的供熱水制冷運轉模式。以下,對熱泵裝置200在五個運轉模式下的動作進行說明。-供熱水運轉模式_在僅進行第一利用單元如的供熱水運轉的情況下,在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熱源側切換機構23被切換至熱源側蒸發運轉狀態(圖16的熱源側切換機構23的虛線所示的狀態),吸入返回膨脹閥26a及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10 被關閉。另外,在水介質回路 80a中,水介質切換機構161a被切換至朝儲熱水單元8a和/或溫水制熱單元9a供給水介質的狀態。在這種狀態的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制冷循環中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吸入管21c而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并在被壓縮至制冷循環中的高壓后,被排出至熱源側排出管21b。被排出至熱源側排出管21b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油分離器22a 中使制冷機油分離。在油分離器22a中從熱源側制冷劑分離出的制冷機油經由回油管22b 而返回至熱源側吸入管21c。制冷機油被分離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排出分支管21d及排出側截止閥31而從熱源單元2被輸送至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被輸送至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單元 4a。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單元如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一利用側排出制冷劑管46a 及第一利用側排出單向閥49a而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與在利用側制冷劑回路40a中循環的制冷循環的低壓的利用側制冷劑進行熱交換而散熱。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散熱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 及第一利用側液體制冷劑管4 而從第一利用單元如被輸送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被輸送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后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輸送至熱源單元2。被輸送至熱源單元2后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液體側截止閥四而被輸送至過冷卻器27。由于熱源側制冷劑在吸入返回管沈中不流動,因此被輸送至過冷卻器27后的熱源側制冷劑不進行熱交換就被輸送至熱源側膨脹閥25。被輸送至熱源側膨脹閥25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熱源側膨脹閥25中被減壓而變為低壓的氣液兩相狀態,并經由熱源側液體制冷劑管2 而被輸送至熱源側熱交換器對。被輸送至熱源側熱交換器M后的低壓的制冷劑在熱源側熱交換器 24中與由熱源側風扇32供給來的室外空氣進行熱交換而蒸發。在熱源側熱交換器M中蒸發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一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3a及熱源側切換機構23而被輸送至熱源側儲罐觀。被輸送至熱源側儲罐觀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吸入管21c而被再次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另一方面,在利用側制冷劑回路40a中,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散熱來加熱在利用側制冷劑回路40a中循環的制冷循環的低壓的利用側制冷劑以使該利用側制冷劑蒸發。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蒸發后的低壓的利用側制冷劑經由第二級聯側氣體制冷劑管69a而被輸送至利用側儲罐67a。被輸送至利用側儲罐67a后的低壓的利用側制冷劑經由級聯側吸入管71a而被吸入利用側壓縮機62a中,并在被壓縮至制冷循環的高壓后,被排出至級聯側排出管70a。被排出至級聯側排出管70a后的高壓的利用側制冷劑經由第一級聯側氣體制冷劑管7 而被輸送至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5a。 被輸送至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后的高壓的利用側制冷劑在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中與利用循環泵43a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進行熱交換而散熱。在制冷劑_水熱交換器6 中散熱后的高壓的利用側制冷劑在制冷劑-水熱交換側流量調節閥66a中被減壓而變為低壓的氣液兩相狀態,并經由級聯側液體制冷劑管(日文力7 *—卜 則液冷媒管)68a而被再次輸送至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另外,在水介質回路80a中,通過利用側制冷劑在制冷劑_水熱交換器6 中的散熱來對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進行加熱。在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中被加熱后的水介質經由第一利用側水出口管48a而被吸入循環泵43a中,并在壓力上升后,從第一利用單元如被輸送至水介質連通管16a。被輸送至水介質連通管16a后的水介質經由水介質側切換機構161a而被輸送至儲熱水單元8a和/或溫水制熱單元9a。被輸送至儲熱水單元8a后的水介質在熱交換線圈8 中與儲熱水箱8Ia內的水介質進行熱交換而散熱,藉此,來對儲熱水箱81a內的水介質進行加熱。被輸送至溫水制熱單元9a后的水介質在熱交換面板91a中散熱,藉此,來對室內的墻壁附近等進行加熱或對室內的地板進行加熱。就這樣,來執行僅進行第一利用單元如的供熱水運轉的供熱水運轉模式下的動作。-制冷運轉模式_在僅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制冷運轉的情況下,在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熱源側切換機構23被切換至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圖16的熱源側切換機構23的實線所示的狀態),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 被關閉。在這種狀態的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制冷循環中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吸入管21c而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并在被壓縮至制冷循環中的高壓后,被排出至熱源側排出管21b。被排出至熱源側排出管21b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油分離器22a 中使制冷機油分離。在油分離器22a中從熱源側制冷劑分離出的制冷機油經由回油管22b 而返回至熱源側吸入管21c。制冷機油被分離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切換機構23及第一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3a而被輸送至熱源側熱交換器M。被輸送至熱源側熱交換器M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熱源側熱交換器M中與由熱源側風扇32供給來的室外空氣進行熱交換而散熱。在熱源側熱交換器中散熱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膨脹閥25而被輸送至過冷卻器27。被輸送至過冷卻器27后的熱源側制冷劑與從熱源側液體制冷劑管2 被分支到吸入返回管沈的熱源側制冷劑進行熱交換而被冷卻到過冷卻狀態。在吸入返回管沈中流動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返回至熱源側吸入管21c。在過冷卻器 27中被冷卻后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液體制冷劑管2 及液體側截止閥四而從熱源單元2被輸送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被輸送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單元 IOa0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單元IOa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10加。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10 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10 中被減壓而變為低壓的氣液兩相狀態,并經由第二利用側液體制冷劑管 103a而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101a。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與由利用側風扇10 供給來的空氣介質進行熱交換而蒸發,藉此,來進行室內的制冷。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蒸發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二利用側氣體制冷劑管10 而從第二利用單元IOa被輸送至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被輸送至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輸送至熱源單元2。被輸送至熱源單元2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氣體側截止閥30、第二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 及熱源側切換機構23而被輸送至熱源側儲罐觀。被輸送至熱源側儲罐觀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吸入管21c而被再次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就這樣,來執行僅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制冷運轉的制冷運轉模式下的動作。-制熱運轉模式-在僅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制熱運轉的情況下,在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熱源側切換機構23被切換至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圖16的熱源側切換機構23的虛線所示的狀態),吸入返回膨脹閥26a及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 被關閉。在這種狀態的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制冷循環中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吸入管21c而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并在被壓縮至制冷循環中的高壓后,被排出至熱源側排出管21b。被排出至熱源側排出管21b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油分離器22a 中使制冷機油分離。在油分離器22a中從熱源側制冷劑分離出的制冷機油經由回油管22b 而返回至熱源側吸入管21c。制冷機油被分離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切換機構23、第二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 及氣體側截止閥30而從熱源單元2被輸送至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被輸送至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單元 IOa0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單元IOa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二利用側氣體制冷劑管 10 而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101a。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與由利用側風扇10 供給來的空氣介質進行熱交換而散熱,藉此,來進行室內的制熱。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散熱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10 及第二利用側液體制冷劑管103a而從第二利用單元IOa被輸送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被輸送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后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輸送至熱源單元2。被輸送至熱源單元2后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液體側截止閥四而被輸送至過冷卻器27。由于熱源側制冷劑在吸入返回管沈中不流動,因此被輸送至過冷卻器27后的熱源側制冷劑不進行熱交換就被輸送至熱源側膨脹閥25。被輸送至熱源側膨脹閥25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熱源側膨脹閥25中被減壓而變為低壓的氣液兩相狀態,并經由熱源側液體制冷劑管2 而被輸送至熱源側熱交換器對。被輸送至熱源側熱交換器M后的低壓的制冷劑在熱源側熱交換器 24中與由熱源側風扇32供給來的室外空氣進行熱交換而蒸發。在熱源側熱交換器M中蒸發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一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3a及熱源側切換機構23而被輸送至熱源側儲罐觀。被輸送至熱源側儲罐觀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吸入管21c而被再次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就這樣,來執行僅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制熱運轉的制熱運轉模式下的動作。-供熱水制熱運轉模式_
在進行第一利用單元如的供熱水運轉并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制熱運轉的情況下,在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熱源側切換機構23被切換至熱源側蒸發運轉狀態(圖16 的熱源側切換機構23的虛線所示的狀態),吸入返回膨脹閥^a被關閉。另外,在水介質回路80a中,水介質切換機構161a被切換至朝儲熱水單元8a和/或溫水制熱單元9a供給水介質的狀態。在這種狀態的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制冷循環中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吸入管21c而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并在被壓縮至制冷循環中的高壓后,被排出至熱源側排出管21b。被排出至熱源側排出管21b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油分離器22a 中使制冷機油分離。在油分離器22a中從熱源側制冷劑分離出的制冷機油經由回油管22b 而返回至熱源側吸入管21c。制冷機油被分離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的一部分經由熱源側排出分支管21d及排出側截止閥31而從熱源單元2被輸送至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其余部分經由熱源側切換機構23、第二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 及氣體側截止閥30而從熱源單元2被輸送至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被輸送至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單元 IOa0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單元IOa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二利用側氣體制冷劑管 10 而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101a。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與由利用側風扇10 供給來的空氣介質進行熱交換而散熱,藉此,來進行室內的制熱。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散熱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10 及第二利用側液體制冷劑管103a而從第二利用單元IOa被輸送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被輸送至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單元 4a。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單元如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一利用側排出制冷劑管46a 及第一利用側排出單向閥49a而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與在利用側制冷劑回路40a中循環的制冷循環的低壓的利用側制冷劑進行熱交換而散熱。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散熱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 及第一利用側液體制冷劑管4 而從第一利用單元如被輸送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從第二利用單元IOa及第一利用單元如被輸送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在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中合流并被輸送至熱源單元2。被輸送至熱源單元2后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液體側截止閥四而被輸送至過冷卻器27。由于熱源側制冷劑在吸入返回管26中不流動,因此被輸送至過冷卻器27后的熱源側制冷劑不進行熱交換就被輸送至熱源側膨脹閥25。被輸送至熱源側膨脹閥25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熱源側膨脹閥25中被減壓而變為低壓的氣液兩相狀態,并經由熱源側液體制冷劑管2 而被輸送至熱源側熱交換器24。被輸送至熱源側熱交換器M后的低壓的制冷劑在熱源側熱交換器M中與由熱源側風扇32供給來的室外空氣進行熱交換而蒸發。在熱源側熱交換器M中蒸發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一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3a及熱源側切換機構23而被輸送至熱源側儲罐觀。被輸送至熱源側儲罐觀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吸入管21c而被再次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另一方面,在利用側制冷劑回路40a中,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散熱來加熱在利用側制冷劑回路40a中循環的制冷循環的低壓的利用側制冷劑以使該利用側制冷劑蒸發。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蒸發后的低壓的利用側制冷劑經由第二級聯側氣體制冷劑管69a而被輸送至利用側儲罐67a。被輸送至利用側儲罐67a后的低壓的利用側制冷劑經由級聯側吸入管71a而被吸入利用側壓縮機62a中,并在被壓縮至制冷循環的高壓后,被排出至級聯側排出管70a。被排出至級聯側排出管70a后的高壓的利用側制冷劑經由第一級聯側氣體制冷劑管7 而被輸送至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5a。被輸送至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后的高壓的利用側制冷劑在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中與利用循環泵43a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進行熱交換而散熱。在制冷劑_水熱交換器6 中散熱后的高壓的利用側制冷劑在制冷劑-水熱交換側流量調節閥66a中被減壓而變為低壓的氣液兩相狀態,并經由級聯側液體制冷劑管68a而被再次輸送至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另外,在水介質回路80a中,通過利用側制冷劑在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中的散熱來對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進行加熱。在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中被加熱后的水介質經由第一利用側水出口管48a而被吸入循環泵43a中,并在壓力上升后,從第一利用單元如被輸送至水介質連通管16a。被輸送至水介質連通管16a后的水介質經由水介質側切換機構161a而被輸送至儲熱水單元8a和/或溫水制熱單元9a。被輸送至儲熱水單元8a后的水介質在熱交換線圈8 中與儲熱水箱8Ia內的水介質進行熱交換而散熱,藉此,來對儲熱水箱81a內的水介質進行加熱。被輸送至溫水制熱單元9a后的水介質在熱交換面板91a中散熱,藉此,來對室內的墻壁附近等進行加熱或對室內的地板進行加熱。就這樣,來執行進行第一利用單元如的供熱水運轉并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制熱運轉的供熱水制熱運轉模式下的動作。-供熱水制冷運轉模式_在進行第一利用單元如的供熱水運轉并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制冷運轉的情況下,在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熱源側切換機構23被切換至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圖16 的熱源側切換機構23的實線所示的狀態)。另外,在水介質回路80a中,水介質切換機構 161a被切換至朝儲熱水單元8a供給水介質的狀態。在這種狀態的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制冷循環中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吸入管21c而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并在被壓縮至制冷循環中的高壓后,被排出至熱源側排出管21b。被排出至熱源側排出管21b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油分離器22a 中使制冷機油分離。在油分離器22a中從熱源側制冷劑分離出的制冷機油經由回油管22b 而返回至熱源側吸入管21c。制冷機油被分離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的一部分經由熱源側排出分支管21d及排出側截止閥31而從熱源單元2被輸送至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其余部分經由熱源側切換機構23及第一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3a而被輸送至熱源側熱交換器 M。被輸送至熱源側熱交換器M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熱源側熱交換器M中與由熱源側風扇32供給來的室外空氣進行熱交換而散熱。在熱源側熱交換器中散熱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膨脹閥25而被輸送至過冷卻器27。被輸送至過冷卻器27后的熱源側制冷劑與從熱源側液體制冷劑管2 被分支到吸入返回管沈的熱源側制冷劑進行熱交換而被冷卻到過冷卻狀態。在吸入返回管沈中流動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返回至熱源側吸入管21c。在過冷卻器27中被冷卻后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液體制冷劑管2 及液體側截止閥四而從熱源單元2被輸送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被輸送至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單元 4a。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單元如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一利用側排出制冷劑管46a 及第一利用側排出單向閥49a而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與在利用側制冷劑回路40a中循環的制冷循環的低壓的利用側制冷劑進行熱交換而散熱。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散熱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 及第一利用側液體制冷劑管4 而從第一利用單元如被輸送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從熱源單元2及第一利用單元如被輸送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在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中合流并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單元10a。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單元 IOa后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102a。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10 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10 中被減壓而變為低壓的氣液兩相狀態,并經由第二利用側液體制冷劑管103a而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101a。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與由利用側風扇10 供給來的空氣介質進行熱交換而蒸發,藉此,來進行室內的制冷。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蒸發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二利用側氣體制冷劑管 10 而從第二利用單元IOa被輸送至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被輸送至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輸送至熱源單元2。被輸送至熱源單元2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氣體側截止閥30、第二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 及熱源側切換機構23而被輸送至熱源側儲罐觀。被輸送至熱源側儲罐觀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吸入管21c而被再次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另一方面,在利用側制冷劑回路40a中,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散熱來加熱在利用側制冷劑回路40a中循環的制冷循環的低壓的利用側制冷劑以使該利用側制冷劑蒸發。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蒸發后的低壓的利用側制冷劑經由第二級聯側氣體制冷劑管69a而被輸送至利用側儲罐67a。被輸送至利用側儲罐67a后的低壓的利用側制冷劑經由級聯側吸入管71a而被吸入利用側壓縮機62a中,并在被壓縮至制冷循環的高壓后,被排出至級聯側排出管70a。被排出至級聯側排出管70a后的高壓的利用側制冷劑經由第一級聯側氣體制冷劑管7 而被輸送至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5a。被輸送至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后的高壓的利用側制冷劑在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中與利用循環泵43a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進行熱交換而散熱。在制冷劑_水熱交換器6 中散熱后的高壓的利用側制冷劑在制冷劑-水熱交換側流量調節閥66a中被減壓而變為低壓的氣液兩相狀態,并經由級聯側液體制冷劑管68a而被再次輸送至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另外,在水介質回路80a中,通過利用側制冷劑在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中的散熱來對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進行加熱。在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中被加熱后的水介質經由第一利用側水出口管48a而被吸入循環泵43a中,并在壓力上升后,從第一利用單元如被輸送至水介質連通管16a。被輸送至水介質連通管16a后的水介質經由水介質側切換機構161a而被輸送至儲熱水單元8a。被輸送至儲熱水單元8a后的水介質在熱交換線圈8 中與儲熱水箱81a內的水介質進行熱交換而散熱,藉此,來對儲熱水箱81a內的水介質進行加熱。就這樣,來執行進行第一利用單元如的供熱水運轉并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制冷運轉的供熱水制冷運轉模式下的動作。-在水介質回路中循環的水介質的流量控制_接著,對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在上述供熱水運轉、供熱水制熱運轉及供熱水制冷運轉中的流量控制進行說明。在該熱泵系統200中,進行循環泵43a的容量控制,以使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出口處的水介質的溫度(即,水介質出口溫度Twl)與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入口處的水介質的溫度(即,水介質入口溫度Twr)之間的溫度差(即,Twl-Twr)即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ATw變為規定的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ATws。更具體而言,在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 ATw比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ATws大的情況下,判定為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的流量較少,從而通過增大循環泵電動機44a的轉速(即,運轉頻率)來進行控制以使循環泵43a的運轉容量變大,在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ATw比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 ATws小的情況下,判定為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的流量較多,從而通過減小循環泵電動機4 的轉速(S卩,運轉頻率)來進行控制以使循環泵43a的運轉容量變小。藉此, 可適當地控制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的流量。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ATws 是考慮了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5a的熱交換能力的設計條件等而被設定的。然而,在第一利用單元如的運轉剛開始之后等這樣的水介質的溫度較低的運轉條件中,利用側壓縮機6 排出側的利用側制冷劑的壓力(即,利用側排出壓力Pd2)會降低,從而使利用側排出壓力Pd2與利用側壓縮機6 吸入側的利用側制冷劑的壓力(即,利用側吸入壓力1^2)之間的壓力差(Pd2-Ps2)即利用側出入口壓力差ΔΡ2變小,并使利用側壓縮機62a內的制冷機油的循環變差,由此可能會發生潤滑不足。若不顧上述情況而進行循環泵43a的容量控制以使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的流量變大,則會導致在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中流動的水介質的溫度不易變高,從而阻礙利用側出入口壓力差ΔΡ2變大。因此,在該熱泵系統200中,在利用側出入口壓力差ΔΡ2為規定的利用側低差壓保護壓力差ΔΡ28以下的情況下,進行循環泵43a的容量控制以使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的流量變小。更具體而言,如圖2所示(不過,將步驟S2的ΔΡ1及APIs替換為ΔΡ2及ΔP2s),在利用側出入口壓力差ΔΡ2比利用側低差壓保護壓力差ΔPk大的情況下(步驟S2 —步驟Si),與上述相同,進行循環泵43a的容量控制以使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ATw變為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Δ Tws (ATws=初始值)(步驟Si),在利用側出入口壓力差Δ Ρ2為利用側低差壓保護壓力差八P2s以下的情況下(步驟S2—步驟S3),進行控制,以通過增大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ATws(步驟S3,ATws =初始值+修正值)來形成需要減小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的流量的判定,從而通過減小循環泵電動機44a的轉速(即,運轉頻率)來使循環泵43a的運轉容量變小。利用側低差壓保護壓力差ΔΡ^是考慮了利用側壓縮機62a的潤滑結構的設計條件等而被設定的。藉此,在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中流動的水介質的溫度容易變高,從而能促進利用側出入口壓力差ΔΡ2變大。另外,通過使在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中流動的水介質的溫度容易變高,也使在利用側制冷劑回路40a中循環的利用側制冷劑的溫度容易變高,因此,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與利用側制冷劑進行熱交換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溫度也容易變高,藉此,也可促進熱源側壓縮機21的熱源側出入口壓力差Δ Pl變大。此外,在利用側出入口壓力差ΔΡ2變得比利用側低差壓保護壓力差八?&大后 (步驟S2—步驟Si),減小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Δ Tws (步驟Si,ATws =初始值),并轉移至通常的循環泵43a的容量控制。< 特征 >該熱泵系統200具有如下特征。-A-在該熱泵系統200中,在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與水介質回路80a之間存在利用側制冷劑回路40a,這點與第一實施方式的熱泵系統1不同,但與第一實施方式的熱泵系統1 一樣,不僅能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散熱來加熱水介質的運轉,還能在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散熱來加熱水介質的運轉的同時,將熱源側制冷劑因加熱水介質而獲得的冷卻熱利用于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的蒸發來冷卻空氣介質的運轉中,因此,如上所述,如將在第一利用單元如中被加熱后的水介質用于供應熱水并將在第二利用單元IOa中被冷卻后的空氣介質用于室內的制冷等那樣,能有效利用現有熱泵供熱水機中只是在熱源側熱交換器中冷卻外部氣體而未被有效利用的冷卻熱,藉此,可實現能利用熱泵循環來加熱水介質的熱泵系統的節能化。而且,在該熱泵系統200中,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成為通過熱源側制冷劑與利用側制冷劑之間的熱交換直接進行熱的傳遞的熱交換器,從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 被傳遞至利用側制冷劑回路40a時的熱損失較少,從而對獲得高溫的水介質做出貢獻。-B-在該熱泵系統200中,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內,在利用側制冷劑回路40a中循環的利用側制冷劑因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而被加熱,利用側制冷劑回路40a能利用從該熱源側制冷劑獲得的熱來形成溫度比熱源側制冷劑所循環的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的制冷循環的溫度高的制冷循環,因此,能通過利用側制冷劑在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中的散熱來獲得高溫的水介質。-C-在該熱泵系統200中,由于能在熱源側切換機構23處于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時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的蒸發來冷卻空氣介質的運轉(制冷運轉),且能在熱源側切換機構23處于熱源側蒸發運轉狀態時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的散熱來加熱空氣介質的運轉(制熱運轉),因此,如上所述,能將在第一利用單元如中被加熱后的水介質用于供應熱水,并將第二利用單元IOa用于室內的制冷及制熱。-D-在該熱泵系統200中,即便在第一利用單元如的運轉剛開始之后等這樣的水介質的溫度較低、熱源側出入口壓力差ΔΡ1容易變小的情況下,也能以不強迫利用側壓縮機 6 進行不穩定運轉的方式確保利用側出入口壓力差ΔP2,從而使利用側壓縮機62a的潤滑不足不易發生。而且,通過使在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5a中流動的水介質的溫度容易變高,結果是也確保了熱源側壓縮機21的熱源側出入口壓力差ΔΡ1,因此,能使熱源側壓縮機21的潤滑不足不易發生。另外,在該熱泵系統200中,在利用側出入口壓力差ΔΡ2比利用側低差壓保護壓力差ΔΡ&大的情況下,進行循環泵43a的容量控制以使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ATw變為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ATws,因此,能在適合于制冷劑-水側熱交換器 65a的熱交換能力的條件下進行運轉。此外,在該熱泵系統200中,在使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ATw變為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ATws的循環泵43a的容量控制中,通過增大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Δ Tws來減小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的流量,因此,無論利用側出入口壓力差Δ P2是否為利用側低差壓保護壓力差AP2s以下,都能采用使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ATw變為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ATws的循環泵43a的容量控制。(1)變形例 1為了更有效地利用上述熱泵系統200(參照圖16)的供熱水制冷運轉,與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1的熱泵系統1 一樣,當第二利用單元IOa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的蒸發來冷卻空氣介質的運轉(制冷運轉)時,也可根據需要使第一利用單元如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散熱(S卩,利用側制冷劑在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5a中的散熱)來加熱水介質的運轉(供熱水運轉)。例如,當進行制冷運轉時,在儲熱水單元8a的儲熱水溫度Twh變為規定的儲熱水設定溫度Twhs以下的情況下,也可使第一利用單元如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散熱(即,利用側制冷劑在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5a中的散熱)來加熱水介質的運轉(供熱水運轉)(即,進行供熱水制冷運轉模式)。藉此,能有效利用熱源側制冷劑因冷卻空氣介質而獲得的熱,并能將儲熱水溫度 Twh維持在儲熱水設定溫度Twhs以上。(2)變形例 2在上述熱泵系統200(參照圖16)中,如圖17所示,還可采用以下方案在利用側制冷劑回路40a中進一步設置第二利用側切換機構64a,該第二利用側切換機構6 能在利用側散熱運轉狀態和利用側蒸發運轉狀態之間進行切換,其中該利用側散熱運轉狀態使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作為利用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并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利用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該利用側蒸發運轉狀態使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作為利用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并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利用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此外,將第一利用側單元如與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連接在一起,并設置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該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能在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和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之間進行切換,其中該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從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該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從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在此,第二利用側切換機構6 是四通切換閥,與級聯側排出管70a、級聯側吸入管71a、第一級聯側氣體制冷劑管72a、第二級聯側氣體制冷劑管69a連接。此外,第二利用側切換機構6 能進行使級聯側排出管70a與第一級聯側氣體制冷劑管7 連通并使第二級聯側氣體制冷劑管69a與級聯側吸入管71a連通(對應于利用側散熱運轉狀態,參照圖 17的第二利用側切換機構64a的實線)、或者使級聯側排出管70a與第二級聯側氣體制冷劑管69a連通并使第一級聯側氣體制冷劑管7 與級聯側吸入管71a連通(對應于利用側蒸發運轉狀態,參照圖17的第二利用側切換機構6 的虛線)的切換。第二利用側切換機構6 并不限定于四通切換閥,例如,也可以是通過組合多個電磁閥等方式而構成為具有與上述相同的切換利用側制冷劑流動方向的功能的構件。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的供熱源側制冷劑流動的流路的氣體側連接有第一利用側排出制冷劑管46a和第一利用側氣體制冷劑管Ma。在第一利用側氣體制冷劑管5 上連接有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具有設于第一利用側排出制冷劑管46a的第一利用側排出開閉閥55a(此處,省略第一利用側排出單向閥49a)和設于第一利用側氣體制冷劑管Ma的第一利用側氣體開閉閥56a,通過打開第一利用側排出開閉閥5 且關閉第一利用側氣體開閉閥56a而處于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通過關閉第一利用側排出開閉閥5 且打開第一利用側氣體開閉閥56a而處于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第一利用側排出開閉閥5 及第一利用側氣體開閉閥56a均由能進行開閉控制的電磁閥構成。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也可由三通閥等構成。在具有這種結構的熱泵系統200中,在因供熱水運轉模式、制熱運轉模式及供熱水制熱運轉模式下的動作而判定為需進行熱源側熱交換器M的除霜的情況下,能進行以下除霜運轉通過使熱源側切換機構23處于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來使熱源側熱交換器M 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且使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并且,通過使第二利用側切換機構6 處于利用側蒸發運轉狀態來使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作為利用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且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利用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以下,使用圖4對該除霜運轉中的動作進行說明。首先,進行是否滿足規定的除霜運轉開始條件(即,熱源側熱交換器M的除霜是否是必要的)的判定(步驟S11)。在此,根據除霜時間間隔Atdf (即,從上次的除霜運轉結束起經過的累計運轉時間)是否到達規定的除霜時間間隔設定值Atdfs來判定是否滿足除霜運轉開始條件。此外,在判定為滿足了除霜運轉開始條件的情況下,開始以下的除霜運轉(步驟 S12)。當開始除霜運轉時,在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熱源側切換機構23被切換至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圖17的熱源側切換機構23的實線所示的狀態),在利用側制冷劑回路40a中,第二利用側切換機構6 被切換至利用側蒸發運轉狀態(圖17的第二利用側切換機構64a的虛線所示的狀態),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被切換至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 (即,關閉第一利用側排出開閉閥5 且打開第一利用側氣體開閉閥56a的狀態),吸入返回膨脹閥26a被關閉。在這種狀態的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制冷循環中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吸入管21c而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并在被壓縮至制冷循環中的高壓后,被排出至熱源側排出管21b。被排出至熱源側排出管21b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油分離器22a 中使制冷機油分離。在油分離器22a中從熱源側制冷劑分離出的制冷機油經由回油管22b 而返回至熱源側吸入管21c。制冷機油被分離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切換機構23及第一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3a而被輸送至熱源側熱交換器M。被輸送至熱源側熱交換器M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熱源側熱交換器M中與附著于熱源側熱交換器M 的冰進行熱交換而散熱。在熱源側熱交換器中散熱后的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膨脹閥25而被輸送至過冷卻器27。由于熱源側制冷劑在吸入返回管沈中未流動,因此,被輸送至過冷卻器27后的熱源側制冷劑不進行熱交換,就可經由熱源側液體制冷劑管2 及液體側截止閥四而從熱源單元2被輸送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被輸送至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在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中分支并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單元如及第二利用單元10a。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單元IOa后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 10加。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10 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 102a中被減壓而變為低壓的氣液兩相狀態,并經由第二利用側液體制冷劑管103a而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101a。被輸送至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與由利用側風扇10 供給來的空氣介質進行熱交換而蒸發。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中蒸發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第二利用側氣體制冷劑管10 而從第二利用單元IOa被輸送至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單元如后的熱源側制冷劑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 42a。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 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 中被減壓而變為低壓的氣液兩相狀態,并經由第一利用側液體制冷劑管4 而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被輸送至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與在利用側制冷劑回路40a中循環的制冷循環的高壓的利用側制冷劑進行熱交換而蒸發。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蒸發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構成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的第一利用側氣體開閉閥56a及第一利用側氣體制冷劑管 54a而從第一利用單元如被輸送至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從第二利用單元IOa及第一利用單元如被輸送至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在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中合流并被輸送至熱源單元2。被輸送至熱源單元2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氣體側截止閥30、第二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 及熱源側切換機構23而被輸送至熱源側儲罐28。被輸送至熱源側儲罐觀后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經由熱源側吸入管21c而被再次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另一方面,在利用側制冷劑回路40a中,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蒸發來使在利用側制冷劑回路40a中循環的制冷循環的高壓的利用側制冷劑散熱。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散熱后的高壓的利用側制冷劑被輸送至制冷劑-水熱交換側流量調節閥66a。被輸送至制冷劑-水熱交換側流量調節閥66a后的高壓的利用側制冷劑在制冷劑-水熱交換側流量調節閥66a中被減壓而變為低壓的氣液兩相狀態,并經由級聯側液體制冷劑管68a而被輸送至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5a。被輸送至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后的低壓的利用側制冷劑在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中與利用循環泵43a在水介質回路80a中循環的水介質進行熱交換而蒸發。在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中蒸發后的低壓的利用側制冷劑經由第一級聯側氣體制冷劑管7 及第二利用側切換機構6 而被輸送至利用側儲罐67a。被輸送至利用側儲罐67a后的低壓的利用側制冷劑經由級聯側吸入管 71a而被吸入利用側壓縮機62a中,并在被壓縮至制冷循環的高壓后,被排出至級聯側排出管70a。被排出至級聯側排出管70a后的高壓的利用側制冷劑經由第二利用側切換機構64a 及第二級聯側氣體制冷劑管69a而被再次輸送至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就這樣,開始以下除霜運轉通過使熱源側切換機構23處于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來使熱源側熱交換器M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且使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 IOla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并且,通過使第二利用側切換機構6 處于利用側蒸發運轉狀態來使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作為利用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且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利用側制冷劑的散熱器(即,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接著,進行是否滿足規定的除霜運轉結束條件(即,熱源側熱交換器M的除霜是否結束了)的判定(步驟S13)。在此,根據熱源側熱交換器溫度Thx是否達到了規定的除霜完成溫度Thxs、或從除霜運轉開始起經過的時間即除霜運轉時間tdf是否達到了規定的除霜運轉設定時間tdfs,來判定是否滿足除霜運轉結束條件。此外,在判定為滿足了除霜運轉結束條件的情況下,結束除霜運轉,并進行返回至供熱水運轉模式、制熱運轉模式或供熱水制熱運轉模式的處理(步驟S14)。 藉此,在該熱泵系統200中,當對熱源側熱交換器M進行除霜時,不僅通過使熱源側切換機構23處于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來使熱源側熱交換器M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還通過使第二利用側切換機構6 處于利用側蒸發運轉狀態來使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作為利用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且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利用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因此,能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通過利用側制冷劑的散熱來對在熱源側熱交換器M中散熱冷卻后的熱源側制冷劑進行加熱,并能通過在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5a中使利用側制冷劑蒸發來對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散熱冷卻后的利用側制冷劑進行加熱,藉此,能可靠地進行熱源側熱交換器M的除霜。而且,由于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也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因此,能縮短除霜運轉時間tdf,另外,還能抑制在第二利用單元IOa中被冷卻的空氣介質的溫度變低。(3)變形例 3在變形例2的熱泵系統200所采用的除霜運轉中,不僅使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 IOla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也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即,也使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作為利用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 因此,因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即,利用側制冷劑的蒸發)而被冷卻的水介質可能會凍結。因此,在該熱泵系統200的除霜運轉中,如圖5所示,在判定為滿足除霜運轉結束條件之前(步驟Si; )因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蒸發(即,利用側制冷劑在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中的蒸發)而被冷卻的水介質的溫度(此處是水介質出口溫度Twl)處于規定的凍結下限溫度Tfm以下的情況下(步驟SK),中止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即,使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作為利用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的狀態(步驟S16)。在此,為了中止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即,使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作為利用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的狀態,關閉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 和/或第一利用側氣體開閉閥56a, 并停止利用側壓縮機62a。此外,在中止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即,使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作為利用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的狀態后,進行僅使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的除霜運轉直至滿足除霜運轉結束條件(步驟S13 —步驟S14)。藉此,在該熱泵系統200中,在除霜運轉中,在因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蒸發(即,利用側制冷劑在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5a中的蒸發)而被冷卻的水介質的溫度(此處是水介質出口溫度Twl)處于凍結下限溫度Tfm以下的情況下,中止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即,使制冷劑-水熱交換器 6 作為利用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的狀態,因此,能防止水介質因除霜運轉而凍結。(4)變形例 4在變形例2的熱泵系統200所采用的除霜運轉中,不僅使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 IOla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也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即,也使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 作為利用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 因此,因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即,利用側制冷劑的蒸發)而被冷卻的水介質可能會凍結。因此,在該熱泵系統200的除霜運轉中,如圖6所示,在判定為滿足除霜運轉結束條件之前(步驟Si; )因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蒸發(即,利用側制冷劑的蒸發)而被冷卻的水介質的溫度(此處是水介質出口溫度Twl)處于規定的凍結注意溫度Tfa以下的情況下(步驟S17),進行減小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2a的開度的控制 (步驟S18)。此外,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的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的功能(即, 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5a的作為利用側制冷劑的蒸發器的功能)逐漸減弱,并進行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及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的除霜運轉直至滿足除霜運轉結束條件(步驟S13—步驟S14)。在此,也可改變凍結注意溫度 Tfa以使其隨著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2a的開度變小而變小。藉此,在該熱泵系統200中,在除霜運轉中,在因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蒸發(即,利用側制冷劑在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5a中的蒸發)而被冷卻的水介質的溫度(此處是水介質出口溫度Twl)處于凍結注意溫度Tfa以下的情況下,進行使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2a的開度變小的控制,因此,能防止水介質的凍結并能繼續除霜運轉。然而,雖然在這樣進行使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2a的開度變小的控制時能防止水介質的凍結,但可能會因熱源側熱交換器M的除霜未充分進行、產生冰的溶化殘余并反復進行這樣的除霜運轉,而在熱源側熱交換器M中產生冰生長的結冰現象,從而使熱源側熱交換器M不能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充分地起作用。因此,在該熱泵系統200的除霜運轉中,如圖7所示,除了上述那樣的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2a的控制之外,還在除霜運轉時間tdf為除霜運轉設定時間tdfs以下、熱源側熱交換器M的除霜未完成的情況下,即在熱源側熱交換器溫度Thx達到規定的除霜完成溫度Thxs之前除霜運轉時間tdf達到除霜運轉設定時間tdfs的情況下(步驟S19),使直至開始下次熱源側熱交換器M的除霜運轉為止的除霜時間間隔設定值Atdfs變小(步驟S20,Δ tdfs = Δ tdfs-修正值)。相反地,在除霜運轉時間tdf不足除霜運轉設定時間 tdfs而完成了熱源側熱交換器M的除霜的情況下,即在除霜運轉時間tdf達到除霜運轉設定時間tdfs之前熱源側熱交換器溫度Thx達到規定的除霜完成溫度Thxs的情況下(步驟 S19),還判定除霜運轉時間tdf是否處于規定的除霜運轉完成時間tdfg以下(步驟21),在除霜運轉時間tdf未處于除霜運轉完成時間tdfg以下的情況下,使下次除霜運轉的除霜運轉時間間隔設定值Δ tdfs維持當前的設定值(步驟S21 —步驟S19,Atdfs = Δ tdfs), 在除霜運轉時間tdf處于除霜運轉完成時間tdfg以下的情況下,使除霜時間間隔設定值Δ tdfs 變大(步驟 S22,Δ tdfs = Δ tdfs+ 修正值)。藉此,在該熱泵系統200中,在除霜運轉中,在因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蒸發(即,利用側制冷劑在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5a中的蒸發)而被冷卻的水介質的溫度(此處是水介質出口溫度Twl)處于凍結注意溫度Tfa以下的情況下,除了進行使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2a的開度變小的控制之外,還在除霜運轉時間tdf為除霜運轉設定時間tdfs以下、熱源側熱交換器M的除霜未完成的情況下,使直至開始下次熱源側熱交換器M的除霜為止的除霜時間間隔設定值Δ tdfs變小,藉此,一邊能防止水介質的凍結且抑制結冰現象的產生,一邊能進行除霜運轉。(5)變形例 5在變形例2 4中的熱泵系統200(參照圖17)這樣的包括能在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從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的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和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從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的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之間進行切換的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 的結構中,在停止第一利用單元如的運轉并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運轉(制冷運轉、制熱運轉)的情況下(即,在不使用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的運轉的情況下),從熱源側壓縮機21排出的熱源側制冷劑會積存于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從而可能使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流量不足(即,制冷劑循環量不足)。因此,在該熱泵系統200中,如圖18所示,與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6 (參照圖8) 一樣,設置第一制冷劑回收機構57a,該第一制冷劑回收機構57a無論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 53a處于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和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中的哪一個狀態都使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與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連通。藉此,在該熱泵系統200中,由于熱源側制冷劑不易積存于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 因此能抑制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的制冷劑循環量不足的發生。(6)變形例 6在變形例2 5的熱泵系統200 (參照圖17及圖18)這樣的包括能在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從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的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和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從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的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之間進行切換的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 53a的結構中,在停止第一利用單元如的運轉并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運轉(制冷運轉、 制熱運轉)的情況下,熱源側制冷劑會積存于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從而可能使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流量不足(即,制冷劑循環量不足)。因此,在該熱泵系統1中,如圖19所示,與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7 (參照圖9) 一樣,設置第二制冷劑回收機構58a,該第二制冷劑回收機構58a無論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 53a處于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和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中的哪一個狀態都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與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連通。藉此,在該熱泵系統200中,由于熱源側制冷劑不易積存于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 41a,因此能抑制熱源側制冷劑回路20中的制冷劑循環量不足的發生。(7)變形例 7在變形例2 6中的熱泵系統200 (參照圖17 圖19)這樣的包括能在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從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的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和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從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的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之間進行切換的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的結構中,在停止第一利用單元如的運轉并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運轉(制冷運轉、制熱運轉)的情況下(即,在不使用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的運轉的情況下),從熱源側壓縮機21排出的熱源側制冷劑會積存于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從而可能使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流量不足(即,制冷劑循環量不足),另外,在停止第一利用單元如的運轉并進行第二利用單元IOa的運轉(制冷運轉、制熱運轉)的情況下,熱源側制冷劑會積存于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從而可能使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流量不足(即,制冷劑循環量不足)。這種制冷劑循環量不足被認為通過設置變形例6、7的第一制冷劑回收機構57a、 第二制冷劑回收機構58a是可以大致消除的,但會因容易產生上述制冷劑循環量不足的運轉長時間持續或者構成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的第一利用側排出開閉閥55a、第一利用側氣體開閉閥56a的關閉不夠緊等,而或多或少地留有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流量不足(即,制冷劑循環量不足)的可能性。因此,在該熱泵系統200中,如圖10所示,與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8 一樣,在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處于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而第二利用單元IOa至少運轉的情況下, 當判定為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流量不足時(步驟S31),進行以下制冷劑回收運轉通過使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處于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來使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步驟S32)。在此,至于被吸入熱源側壓縮機21中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流量是否不足,例如,在熱源側吸入壓力Psl處于規定的制冷劑循環量不足壓力ftxl以下的情況下,判定為產生制冷劑循環量不足。另外,在制冷劑回收運轉時,使第二利用單元IOa的運轉維持制冷劑回收運轉前的運轉狀態。此外,在使制冷劑回收運轉進行規定的制冷劑回收運轉時間trcl后(步驟S3!3),使第一利用單元如恢復到制冷劑回收運轉前的運轉狀態(步驟S34)。藉此,在該熱泵系統200中,由于熱源側制冷劑不易積存于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 另外,熱源側制冷劑不易積存于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因此,能抑制熱源側制冷劑回路 20中的制冷劑循環量不足的發生。(8)變形例 8在變形例2 7的熱泵系統200(參照圖17 圖19)中,由于利用第一利用側排出開閉閥5 及第一利用側氣體開閉閥56a構成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因此,在伴隨進行供熱水運轉的運轉模式中的任一個模式下,都僅從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朝第一利用單元如供給熱源側制冷劑。然而,在伴隨進行供熱水運轉的運轉模式中的供熱水運轉模式、供熱水制熱運轉模式下,熱源側制冷劑不僅在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中達到制冷劑循環的高壓,在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中也達到制冷劑循環的高壓。因此,在供熱水運轉模式、供熱水制熱運轉模式下,也可以是不僅從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朝第一利用單元如輸送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也從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朝第一利用單元如輸送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因此,在該熱泵系統200中,如圖20所示,與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9 (參照圖11)一樣,還將第一利用側氣體單向閥59a及第一利用側旁通制冷劑管60a設于第一利用側氣體制冷劑管^a,從而與第一利用側排出開閉閥5 及第一利用側氣體開閉閥56a —起構成第一利用側切換機構53a。藉此,在該熱泵系統200中,由于能在供熱水運轉模式及供熱水制熱運轉模式下不僅從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朝第一利用單元如輸送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也從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朝第一利用單元如輸送高壓的熱源側制冷劑,因此,能減少從熱源單元2朝第一利用單元如供給的熱源側制冷劑的壓力損失,從而有助于供熱水能力、運轉效率的提
高ο(9)變形例 9在上述熱泵系統200(參照圖17 圖20)中,一個第一利用單元如和一個第二利用單元IOa經由制冷劑連通管12、13、14而與熱源單元2連接,但與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 10 (參照圖12 圖14) 一樣,如圖21 圖23所示(此處省略溫水制熱單元、儲熱水單元及水介質回路80a、80b等的圖示),也可將多個(此處是兩個)第一利用單元^、4b通過制冷劑連通管12、13、14彼此并列地連接在一起、和/或將多個(此處是兩個)第二利用單元10a、10b通過制冷劑連通管12、14彼此并列地連接在一起。由于第一利用單元4b的結構與第一利用單元如的結構相同,因此對第一利用單元4b的結構分別標注下標“b”以代替表示第一利用單元如的各部分的符號的下標“a”并省略各部分的說明。另外,由于第二利用單元IOb的結構與第二利用單元IOa的結構相同,因此對第二利用單元IOb的結構分別標注下標“b”以代替表示第二利用單元IOa的各部分的符號的下標“a”并省略各部分的說明。藉此,在這些熱泵系統200中,能應對需進行水介質的加熱的多個場所、用途,另外,還能應對需進行空氣介質的冷卻的多個場所、用途。(10)變形例 10在上述熱泵系統200(參照圖17 圖21)中,在第二利用單元10a、10b內設有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10h、102b,但如圖M所示(此處省略溫水制熱單元、儲熱水單元及水介質回路80a等的圖示),也可從第二利用單元10a、10b中省略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 10加、102b,并設置具有第二利用側流量調節閥l(^a、102b的膨脹閥單元17。(其它實施方式)以上,根據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及其變形例進行了說明,但具體結構并不限定于這些實施方式及其變形例,可在不脫離發明的要點的范圍內進行改變。<A>在第一實施方式及其變形例的熱泵系統1中,例如,也可通過使第二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3b與熱源側吸入管21c連通來將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用作供制冷循環中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流動的制冷劑管,藉此,使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UOlb僅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將第二利用單元10a、10b作為制冷專用的利用單元。即便在該情況下,也能進行供熱水制冷運轉模式下的運轉,從而能實現節能化。<B>在第二實施方式及其變形例的熱泵系統200中,例如,也可通過使第二熱源側氣體制冷劑管2 與熱源側吸入管21c連通來將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用作供制冷循環中的低壓的熱源側制冷劑流動的制冷劑管,藉此,使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UOlb僅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將第二利用單元10a、10b作為制冷專用的利用單元。即便在該情況下,也能進行供熱水制冷運轉模式下的運轉,從而能實現節能化。<C>在第一實施方式、第二實施方式及它們的變形例的熱泵系統1、200中,第二利用單元10a、10b也可以不是使用于室內的制冷制熱的利用單元,而是使用于冷藏、冷凍等與制冷制熱不同的用途的利用單元。<D>在第二實施方式及其變形例的熱泵系統200中,使用HFC_13^作為利用側制冷劑,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只要是HF0-1234yf 0,3,3,3-四氟-1-丙烯)等相當于飽和氣體溫度65°C的壓力的計示壓力最高在2. SMPa以下、優選在2. OMPa以下的制冷劑即可。工業上的可利用性
若利用本發明,則可實現能利用熱泵循環來加熱水介質的熱泵系統的節能化。
(符號說明)
1、200熱泵系統
2熱源單元
4a、4b第一利用單元
10a、IOb第二利用單元
12排出制冷劑連通管
13液體制冷劑連通管
14氣體制冷劑連通管
21熱源側壓縮機
23熱源側切換機構
24熱源側熱交換器
40a、40b利用側制冷劑回路
41a、41b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
42a,42b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
43a、43b循環泵
53a、53b利用側切換機構
57a、57b第一制冷劑回收機構
58a、58b第二制冷劑回收機構
62a,62b利用側壓縮機
65a,65b制冷劑-水熱交換器
80a、80b水介質回路
101a、IOlb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特開昭60-164157號公報
權利要求
1.一種熱泵系統(1、200),其特征在于,包括熱源單元O),該熱源單元( 具有熱源側壓縮機(21)、熱源側熱交換器04)及熱源側切換機構(23),其中,所述熱源側壓縮機對熱源側制冷劑進行壓縮,所述熱源側切換機構能在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和熱源側蒸發運轉狀態之間進行切換,其中該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使所述熱源側熱交換器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該熱源側的該熱源側蒸發運轉狀態使所述熱源側熱交換器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該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無論所述熱源側切換機構處于所述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和所述熱源側蒸發運轉狀態中的哪一狀態都能將熱源側制冷劑從所述熱源側壓縮機的排出側導出至所述熱源單元外;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該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 能在所述熱源側切換機構處于所述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時將熱源側制冷劑從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的所述熱源側熱交換器的出口導出至所述熱源單元外,且能在所述熱源側切換機構處于所述熱源側蒸發運轉狀態時將熱源側制冷劑從所述熱源單元外導入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的所述熱源側熱交換器的入口;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該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能將熱源側制冷劑從所述熱源單元外導入所述熱源側壓縮機的吸入側;第一利用單元Ga、4b),該第一利用單元Ga、4b)與所述排出制冷劑連通管及所述液體制冷劑連通管連接,并具有能作為從所述排出制冷劑連通管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的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Gla、41b),該第一利用單元Ga、4b)能進行以下運轉 將在所述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散熱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導出至所述液體制冷劑連通管,并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所述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散熱來加熱水介質;以及第二利用單元(10a、10b),該第二利用單元(IOaUOb)與所述液體制冷劑連通管及所述氣體制冷劑連通管連接,并具有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101a、101b),該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UOlb)能在所述熱源側切換機構處于所述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時作為從所述液體制冷劑連通管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該第二利用單元(IOaUOb)能進行以下運轉將在所述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中蒸發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導出至所述氣體制冷劑連通管,并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所述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蒸發來冷卻空氣介質。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泵系統(1、200),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第二利用單元(IOaUOb)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所述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 (IOlaUOlb)中的蒸發來冷卻空氣介質的運轉時,所述第一利用單元Ga、4b)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所述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Gla、41b)中的散熱來加熱水介質的運轉。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熱泵系統(1、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熱泵系統(1、200)還包括儲熱水單元,該儲熱水單元用于積存在所述第一利用單元Ga、4b)中被加熱后的水介質或因與在所述第一利用單元中被加熱后的水介質的熱交換而被加熱的水介質,在積存于所述儲熱水單元中的水介質的溫度即儲熱水溫度處于規定的儲熱水設定溫度以下的情況下,所述第一利用單元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所述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 (41a,41b)中的散熱來加熱水介質的運轉。
4.如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熱泵系統(1、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能在所述熱源側切換機構處于所述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時將熱源側制冷劑從所述熱源單元( 外導入所述熱源側壓縮機的吸入側,且能在所述熱源側切換機構處于所述熱源側蒸發運轉狀態時將熱源側制冷劑從所述熱源側壓縮機的排出側導出至所述熱源單元外,所述第二利用單元(IOaUOb)能進行以下運轉所述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101a、 101b)在所述熱源側切換機構處于所述熱源側蒸發運轉狀態時作為從所述氣體制冷劑連通管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將在所述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中散熱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導出至所述液體制冷劑連通管,并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所述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散熱來加熱空氣介質。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熱泵系統(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利用單元(如、4b)還與所述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連接,所述熱泵系統(1)還包括利用側切換機構(53&、5北),該利用側切換機構(53a、53b)能在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和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之間進行切換,其中該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使所述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41b)作為從所述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 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該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使所述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作為從所述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 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所述第一利用單元能進行以下運轉在所述利用側切換機構處于所述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時將在所述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散熱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導出至所述液體制冷劑連通管,并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所述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散熱來加熱水介質,并且,所述第一利用單元能進行以下運轉在所述利用側切換機構處于所述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時將在所述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蒸發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導出至所述氣體制冷劑連通管,并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所述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蒸發來冷卻水介質。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熱泵系統(1、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利用單元(如、4b)還與所述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連接, 所述熱泵系統(1、200)還包括利用側切換機構(53&、5北),該利用側切換機構(53a、 53b)能在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和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之間進行切換,其中該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使所述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41b)作為從所述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 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該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使所述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作為從所述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 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所述第一利用單元能進行以下運轉在所述利用側切換機構處于所述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時將在所述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散熱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導出至所述液體制冷劑連通管,并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所述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散熱來加熱水介質,并且,所述第一利用單元能進行以下運轉在所述利用側切換機構處于所述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時將在所述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蒸發后的熱源側制冷劑導出至所述氣體制冷劑連通管,并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所述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蒸發來冷卻水介質,在判定為需進行所述熱源側熱交換器04)的除霜的情況下,進行以下除霜運轉通過使所述熱源側切換機構03)處于所述熱源側散熱運轉狀態來使所述熱源側熱交換器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且使所述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IOlaUOlb)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并且,通過使所述利用側切換機構處于所述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來使所述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熱泵系統(1、2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除霜運轉中,在因熱源側制冷劑在所述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Gla、41b)中的蒸發而被冷卻的水介質的溫度處于規定的凍結下限溫度以下的情況下,中止使所述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的狀態。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熱泵系統(1、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熱泵系統(1、200)還包括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Gh、42b),該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42a、42b)能改變在所述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41b)中流動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流量,在所述除霜運轉中,在因熱源側制冷劑在所述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中的蒸發而被冷卻的水介質的溫度處于規定的凍結注意溫度以下的情況下,進行使所述第一利用側流量調節閥的開度變小的控制,在從除霜運轉開始起經過的時間即除霜運轉時間為規定的除霜運轉設定時間以下、所述熱源側熱交換器04)的除霜未完成的情況下,使直至開始下次所述熱源側熱交換器的除霜為止的規定的除霜時間間隔設定值變小。
9.如權利要求5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熱泵系統(1、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熱泵系統(1、200)還包括第一制冷劑回收機構(57a、57b),該第一制冷劑回收機構(57a、57b)無論所述利用側切換機構(53a、53b)處于所述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和所述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中的哪一個狀態都使所述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 與所述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連通。
10.如權利要求5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熱泵系統(1、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熱泵系統(1、200)還包括第二制冷劑回收機構(58a、58b),該第二制冷劑回收機構(58a、58b)無論所述利用側切換機構(53a、53b)處于所述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和所述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中的哪一個狀態都使所述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Gla、41b)與所述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連通。
11.如權利要求5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熱泵系統(1、2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利用側切換機構(53a、53b)處于所述水介質冷卻運轉狀態而所述第二利用單元(IOaUOb)至少運轉的情況下,當判定為被吸入所述熱源側壓縮機中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流量不足時,進行以下制冷劑回收運轉通過使所述利用側切換機構處于所述水介質加熱運轉狀態來使所述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41b)作為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
12.如權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熱泵系統(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41b)是進行熱源側制冷劑與水介質之間的熱交換的熱交換器。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熱泵系統(1),其特征在于,所述熱泵系統(1)還包括水介質回路(80a、80b),該水介質回路(80a、80b)具有容量可變型循環泵G3a、4;3b),且供在所述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Gla、41b)中與熱源側制冷劑之間進行熱交換的水介質循環,在所述熱源側壓縮機的排出側的熱源側制冷劑的壓力與所述熱源側壓縮機的吸入側的熱源側制冷劑的壓力之間的壓力差即熱源側出入口壓力差處于規定的熱源側低差壓保護壓力差以下的情況下,進行所述循環泵的容量控制以使在所述水介質回路中循環的水介質的流量變小。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熱泵系統(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熱源側出入口壓力差比所述熱源側低差壓保護壓力差大的情況下,進行所述循環泵G3a、4;3b)的容量控制,以使所述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Gla、41b)的出口處的水介質的溫度與所述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的入口處的水介質的溫度之間的溫度差即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變為規定的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熱泵系統(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熱源側出入口壓力差處于所述熱源側低差壓保護壓力差以下的情況下,使所述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變大。
16.如權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熱泵系統(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41b)是進行從所述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 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與和熱源側制冷劑不同的利用側制冷劑之間的熱交換的熱交換器,所述第一利用單元Ga、4b)還具有對利用側制冷劑進行壓縮的利用側壓縮機(62a、 62b);以及能作為利用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來加熱水介質的制冷劑-水熱交換器 (6如、6恥),所述利用側壓縮機(62a、62b)及所述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5a、65b)與所述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一起構成供利用側制冷劑循環的利用側制冷劑回路(40a、40b)。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熱泵系統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熱泵系統(200)還包括水介質回路(80a、80b),該水介質回路(80a、80b)具有容量可變型循環泵G3a、4;3b),且供在所述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5a、65b)中與利用側制冷劑之間進行熱交換的水介質循環,在所述利用側壓縮機(6h、62b)的排出側的利用側制冷劑的壓力與所述利用側壓縮機的吸入側的利用側制冷劑的壓力之間的壓力差即利用側出入口壓力差處于規定的利用側低差壓保護壓力差以下的情況下,進行所述循環泵的容量控制以使在所述水介質回路中循環的水介質的流量變小。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熱泵系統0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利用側出入口壓力差比所述利用側低差壓保護壓力差大的情況下,進行所述循環泵G3a、4;3b)的容量控制,以使所述制冷劑-水熱交換器(6如、6恥)的出口處的水介質的溫度與所述制冷劑-水熱交換器的入口處的水介質的溫度之間的溫度差即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變為規定的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熱泵系統0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利用側出入口壓力差處于所述利用側低差壓保護壓力差以下的情況下,使所述目標水介質出入口溫度差變大。
20.如權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項所述的熱泵系統(1、200),其特征在于,存在多個所述第二利用單元(10a、10b),多個所述第二利用單元(IOaUOb)彼此通過所述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 及所述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而被并列連接在一起。
21.如權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項所述的熱泵系統(1、200),其特征在于,存在多個所述第一利用單元Ga、4b),多個所述第一利用單元Ga、4b)彼此通過所述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 及所述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 而被并列連接在一起。
全文摘要
一種熱泵系統(1),包括熱源單元(2)、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氣體制冷劑連通管(14)、第一利用單元(4a)及第二利用單元(10a),第一利用單元(4a)具有能作為從排出制冷劑連通管(12)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散熱器起作用的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并能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一利用側熱交換器(41a)中的散熱來加熱水介質的運轉,第二利用單元(10a)具有能作為從液體制冷劑連通管(13)被導入的熱源側制冷劑的蒸發器起作用的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101a),并能進行通過熱源側制冷劑在第二利用側熱交換器(101a)中的蒸發來冷卻空氣介質的運轉。
文檔編號F25B5/02GK102326039SQ201080009558
公開日2012年1月18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22日 優先權日2009年2月24日
發明者本田雅裕 申請人:大金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