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大容量空調系統中冷媒流量調節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空調制冷制熱系統。特別是涉及一種冷媒流量控制好、成本低的大容量空調系統中冷媒流量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而言,空調器的工作過程如下壓縮機將氣態的冷媒壓縮為高溫/高壓狀態的冷媒;壓縮為高溫/高壓狀態的氣態冷媒在冷凝器中被冷卻;在膨脹閥中,再把冷卻的冷媒轉化為低溫/低壓狀態的冷媒;在蒸發器中,通過熱交換,吸收蒸發器周圍的熱量,從而降低周圍空氣的溫度。
對于分體型空調器來說設置在室內機中的蒸發器利用冷媒的蒸發熱,使周圍空氣的溫度下降,使設置有室內機的部位周邊的溫度低于其它部位的溫度。設置在室外機中的壓縮機和冷凝器,把經由蒸發器的氣態冷媒轉換為高溫/高壓狀態的冷媒后,進行制冷作業。為了提高冷媒的冷卻效率,在室外機的一側安裝冷卻風扇和驅動冷卻風扇旋轉的驅動電機,使得外部的溫度相對低的空氣強制通過冷凝器,從而冷卻冷媒。
從室外機中的壓縮機經冷凝器流出的冷媒是低溫/高壓狀態的冷媒,需在膨脹閥中,把冷卻的冷媒轉化為低溫/低壓狀態的冷媒后,再流入室內機的蒸發器中,進行熱交換。
如圖1所示,現有技術中,通常是在5匹以上大容量空調流路中只采用一個大流量電子膨脹閥5連接在冷媒流路4中,用以控制冷媒流量。特別是商用空調系統中多采用大流量電子膨脹閥替代毛細管控制冷媒流量。但是,大流量電子膨脹閥造價很高不利于整個空調系統控制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冷媒流量控制好、成本低的大容量空調系統中冷媒流量調節裝置。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大容量空調系統中冷媒流量調節裝置,在空調制冷制熱系統中并聯設置有小容量電子膨脹閥和毛細管,其中,相并聯的小容量電子膨脹閥和毛細管的兩端分別連接在空調系統中的冷媒流路中。
本發明不需設置大流量的電子膨脹閥控制冷媒流量,而是采用毛細管與小容量電子膨脹閥并聯控制流量,使其中30%的冷媒流量通過電子膨脹閥流過,70%的冷媒流量通過毛細管組件流過,完全達到和超過了大流量的電子膨脹閥控制冷媒流量的效果,并且極大的減少了整體造價,同時控制流量的范圍更廣。
圖1是現有技術的大容量空調系統中冷媒流量調節裝置;圖2是本發明的大容量空調系統中冷媒流量調節裝置。
其中1小容量電子膨脹閥2毛細管3連接頭 a、b、c出入口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大容量空調系統中冷媒流量調節裝置。
如圖2所示,大容量空調系統中冷媒流量調節裝置,是在空調制冷制熱系統中并聯設置有小容量電子膨脹閥1和毛細管2。其中,相并聯的小容量電子膨脹閥1和毛細管2的兩端分別連接在空調系統中的冷媒流路中。
所述的相并聯的小容量電子膨脹閥1和毛細管2的兩端分別通過兩個連接頭3連接在空調系統中的冷媒流路中,連接頭3與冷媒流路相連通的一端形成有一個出入口a,而與冷媒流路相連通的另一端形成有與小容量電子膨脹閥1相連通的出入口b和與毛細管2相連通的出入口c。
小容量電子膨脹閥1上也形成有分別與兩個連接頭3相連的連接口。
如上結構的大容量空調系統中冷媒流量調節裝置,當冷媒流入某一連接頭3的出入口a后,其中30%的冷媒經此連接頭3的出入口b流入小容量電子膨脹閥1,70%的冷媒經此連接頭3的出入口c流入毛細管2,然后,從小容量電子膨脹閥1流出的冷媒又進入另一連接頭3的出入口b,從毛細管2流出的冷媒又進入此連接頭3的出入口c,最后,從此連接頭3的出入口a流入冷媒流路中。從而,完全達到和超過了大流量的電子膨脹閥控制冷媒流量的效果,并且極大的減少了整體造價,同時控制流量的范圍更廣。
權利要求
1.一種大容量空調系統中冷媒流量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在空調制冷制熱系統中并聯設置有小容量電子膨脹閥(1)和毛細管(2),其中,相并聯的小容量電子膨脹閥(1)和毛細管(2)的兩端分別連接在空調系統中的冷媒流路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并聯的小容量電子膨脹閥(1)和毛細管(2)的兩端分別通過兩個連接頭(3)連接在空調系統中的冷媒流路中,連接頭(3)與冷媒流路相連通的一端形成有一個出入口(a),而與冷媒流路相連通的另一端形成有與小容量電子膨脹閥(1)相連通的出入口(b)和與毛細管(2)相連通的出入口(c)。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容量電子膨脹閥(1)上也形成有分別與兩個連接頭(3)相連的連接口。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大容量空調系統中冷媒流量調節裝置,在空調制冷制熱系統中并聯設置有小容量電子膨脹閥和毛細管,其中,相并聯的小容量電子膨脹閥和毛細管的兩端分別連接在空調系統中的冷媒流路中。本發明采用毛細管與小容量電子膨脹閥并聯控制流量,其30%的冷媒流量通過電子膨脹閥流過,70%的冷媒流量通過毛細管組件流過,減少了整體造價,同時控制流量的范圍更廣。
文檔編號F25B41/04GK1862152SQ20051001348
公開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請日期2005年5月12日 優先權日2005年5月12日
發明者劉洪卿 申請人:樂金電子(天津)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