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家用除霾增氧新風系統的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家用除霾增氧新風系統的裝置,包括鼓風機、空氣凈化箱、新風出風裝置和通風管,通風管包括進風管和出風管,鼓風機通過進風管與空氣凈化箱連接,鼓風機還通過出風管與空氣凈化箱連接,空氣凈化箱經新風系統進風管與新風出風裝置連接,空氣凈化箱內設置有空氣濾芯和PPF棉濾芯,空氣凈化箱的側下方設置有空調外機裝置。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地將室外空氣中對人體有害的顆粒物經過空氣濾芯的一級過濾和PPF棉的二級過濾,生成新風輸送至室內,更換室內的濁氣,保持室內空氣的潔凈與合理的組份配比。
【專利說明】
一種家用除霾増氧新風系統的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家用除霾增氧新風系統的裝置,屬于室內空氣凈化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空調在家庭中的使用愈加普遍。在使用時,需要關閉門窗,以避免室內空氣與室外空氣對流而減弱空調機的制冷或制熱效果。這就使室內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室內人員呼出的二氧化碳無法排出,氧氣無法得到及時的補充,導致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加,而氧氣濃度不斷減少,空氣質量越來越差。氧氣濃度低于正常值,二氧化碳濃度高于正常值的空氣,會使人的思維敏捷度下降,影響工作、學習效率;夏季室外溫度較高,空調使用頻繁,人們長期處于空調開放的環境中,室內空氣質量較差;冬季為感冒高發季節,人們長時間緊閉門窗,導致室內空氣不流通,極易滋生細菌病毒。近年來,霧霾天氣在我國頻繁出現,即使開窗通風,空氣中的有害顆粒物及有害病毒病菌團濃度較高,對人體的呼吸系統造成極大影響。因此,潔凈富氧新風系統是對當下對每一個家庭最大的關愛。
[0003]家用空調只是單純地將室內空氣進行循環并保持設定氣溫,并未對其進行凈化,更沒有對空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濃度進行調節。而目前市場上大部分品牌空氣凈化器,也只是用濾芯將室內空氣進行了凈化,并不影響空氣中氣體成份的比例。本實用新型專利很好地彌補了這一缺陷,不但可以按需對室內供應潔凈空氣,而且能保持室內空氣中的各項成份的合理配比,是保證室內人員身心健康的重要條件。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家用除霾增氧新風系統的裝置,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地將室外空氣中對人體有害的顆粒物經過兩次過濾,生成新風,源源不斷地輸送至室內,并將室內濁風通過門窗的縫隙驅除出去,保持室內空氣潔凈與合理的組份配比。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家用除霾增氧新風系統的裝置,包括鼓風機、空氣凈化箱、新風出風裝置和通風管,通風管包括進風管和出風管,鼓風機通過進風管與空氣凈化箱連接,鼓風機還通過出風管與空氣凈化箱連接,空氣凈化箱經新風系統進風管與新風出風裝置的出風口連接,空氣凈化箱內設置有空氣濾芯和PPF棉濾芯,空氣凈化箱的側下方設置有空調外機裝置。
[0006]前述的一種家用除霾增氧新風系統的裝置中,所述還包括空調外機管,空調外機管通過管道共用孔與空調內機連接。
[0007]前述的一種家用除霾增氧新風系統的裝置中,所述空氣凈化箱置于機架裝置上;鼓風機上設置有定時開關功能的外置電源接頭。啟用裝置時,將外置電源接頭與外置電源連接,可根據需要設定本裝置定時開關機的時間。鼓風機工作時,室外的空氣經空氣凈化箱中空氣濾芯進行一級過濾,由鼓風機的進風管進入鼓風機,再由鼓風機的出風管將經一級過濾的空氣,送至空氣凈化箱的PPF棉濾芯進行二級過濾,從而生成新風,新風通過新風系統進風管,由新風出風裝置輸送至室內。
[0008]前述的一種家用除霾增氧新風系統的裝置中,所述新風出風裝置安裝于空調內機進風口的上方。
[0009]前述的一種家用除霾增氧新風系統的裝置中,所述進風管、出風管均為聚氯乙烯管或優質波紋管,新風系統進風管為聚氯乙烯管。
[0010]前述的一種家用除霾增氧新風系統的裝置中,所述空氣濾芯為汽車、叉車或內燃機車發動機的進氣口空氣濾清器。
[0011]前述的一種家用除霾增氧新風系統的裝置中,所述PPF棉濾芯的周圍設有固定板,PPF棉濾芯孔徑的范圍在I?1微米,PPF棉濾芯采用標準的凈水器PPF棉濾芯。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裝置能夠有效地將室外空氣中對人體有害的顆粒物經過空氣濾芯的一級過濾和PPF棉的二級過濾,生成新風輸送至室內,更換室內的池氣,保持室內空氣的潔凈與合理的組份配比。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空氣凈化箱的結構示意圖。
[0015]附圖標記:1_鼓風機,2-進風管,3-空氣凈化箱,4-機架裝置,5-出風管,6-新風系統進風管,7-空調外機管,8-管道共用孔,9-外置電源接頭,10-空調外機裝置,11-空調內機,12-新風出風裝置,13-空氣濾芯,14-PPF棉濾芯。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17]本發明的實施例1:一種家用除霾增氧新風系統的裝置,包括鼓風機1、空氣凈化箱
3、新風出風裝置12和通風管,通風管包括進風管2和出風管5,新風出風裝置12安裝于空調內機11進風口的上方。鼓風機I通過進風管2與空氣凈化箱3連接,還通過出風管5與空氣凈化箱3連接。鼓風機I上設置有具有定時功能的外置電源接頭9。啟用裝置時,將電源接頭9與外置電源連接。空氣凈化箱3置于機架裝置4上,空氣凈化箱3的內部安裝有叉車發動機進氣孔空氣濾清器空氣濾芯13和PPF棉濾芯14,空氣凈化箱3通過新風系統進風管6與新風出風裝置12的出風口連接,空氣凈化箱3的側下方設置有空調外機裝置10,空氣凈化箱3可安裝在空調外機裝置10的安裝位置。該裝置還包括空調外機管7,空調外機管7通過管道共用孔8與空調內機11連接。進風管2、出風管5、新風系統進風管6均為聚氯乙烯管。空氣濾芯13的尺寸長為220mm,直徑為100mm。在PPF棉濾芯14的周圍設有固定板,PPF棉濾芯14孔徑為I微米,米用外徑為60mm,長254mm的標準凈水器濾芯。
[0018]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種家用除霾增氧新風系統的裝置,包括鼓風機1、空氣凈化箱3、新風出風裝置12和通風管,通風管包括進風管2和出風管5,新風出風裝置12安裝于空調內機11進風口的上方。鼓風機I通過進風管2與空氣凈化箱3連接,還通過出風管5與空氣凈化箱3連接。鼓風機I上設置有具有定時功能的外置電源接頭9。啟用裝置時,將電源接頭9與外置電源連接。空氣凈化箱3置于機架裝置4上,空氣凈化箱3的內部安裝有空氣濾芯13和PPF棉濾芯14,空氣凈化箱3通過新風系統進風管6與新風出風裝置12相連接,在空氣凈化箱3的側下方設置有空調外機裝置10。該裝置還包括空調外機管7,空調外機管7通過管道共用孔8與空調內機11連接。進風管2、出風管5均為優質波紋管,新風系統進風管6為聚氯乙烯管。空氣濾芯13的尺寸長為220mm,直徑為100mm。在PPF棉濾芯14的周圍設有固定板,PPF棉濾芯14孔徑為10微米,采用外徑為60mm,長254mm的標準凈水器濾芯。
[0019]本實用新型裝置的工作原理:
[0020]啟用裝置,將外置電源接頭9與外置電源連接,鼓風機I開始工作,室外的空氣經空氣凈化箱3中的空氣濾芯13進行一級過濾,由鼓風機I的進風管2進入鼓風機I,再由鼓風機I的出風管5將經一級過濾的空氣,送至空氣凈化箱3的PPF棉濾芯14進行二級過濾,從而生成新風,新風通過新風系統進風管6輸送至空調內機11,進行氣溫調節后由新風出風裝置12輸送至室內;當空調機不開時,新風直接由新風擴散器進入室內。
【主權項】
1.一種家用除霾增氧新風系統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鼓風機(I)、空氣凈化箱(3)、新風出風裝置(12)和通風管,所述通風管包括進風管(2)和出風管(5),所述鼓風機(I)通過進風管(2)與空氣凈化箱(3)連接,所述鼓風機(I)還通過出風管(5)與空氣凈化箱(3)連接,所述空氣凈化箱(3)經新風系統進風管(6)與新風出風裝置(12)的出風口連接,所述空氣凈化箱(3)內設置有空氣濾芯(13)和PPF棉濾芯(14),所述空氣凈化箱(3)的側下方設置有空調外機裝置(1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家用除霾增氧新風系統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空調外機管(7),所述空調外機管(7)通過管道共用孔(8)與空調內機(11)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家用除霾增氧新風系統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凈化箱(3)置于機架裝置(4)上,所述鼓風機(I)上設置有外置電源接頭(9)。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家用除霾增氧新風系統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風出風裝置(12)安裝于空調內機(11)進風口的上方。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家用除霾增氧新風系統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風管(2)、出風管(5)均為聚氯乙烯管或優質波紋管,所述新風系統進風管(6)為聚氯乙烯管。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家用除霾增氧新風系統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濾芯(13)為汽車、叉車的發動機進氣口空氣濾清器濾芯。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家用除霾增氧新風系統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PF棉濾芯(14)的周圍設有固定板,所述PPF棉濾芯(14 )孔徑的范圍在I?1微米,所述PPF棉濾芯(14)為標準的凈水器PPF棉濾芯。
【文檔編號】F24F7/007GK205655436SQ201620285102
【公開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請日】2016年4月7日 公開號201620285102.7, CN 201620285102, CN 205655436 U, CN 205655436U, CN-U-205655436, CN201620285102, CN201620285102.7, CN205655436 U, CN205655436U
【發明人】郭獻章
【申請人】東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