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加濕器的供水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加濕器的供水裝置,涉及加濕器設備領域,包括水瓶和進水口膠圈,水瓶包括瓶身和內徑比瓶身小的瓶口,還包括水瓶蓋組件、頂起機構和球體,水瓶蓋組件由上組件和下組件組成,上組件包括用于與插入水瓶瓶口進行可拆卸連接的連接部和上容水內腔,所述下組件包括下容水內腔和內徑比下容水內腔小的出水口,上組件和下組件通過下容水內腔插入上容水內腔可拆卸固定連接,進水口膠圈為內部鏤空的半球體結構,進水口膠圈外表面放置于連接部的頂部,頂起機構上端連接在所述進水口膠圈的底部,下端與球體連接,球體底部放置于所述下容水內腔同時蓋住所述出水口,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不易損壞。
【專利說明】
一種加濕器的供水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加濕器設備領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加濕器的供水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加濕器的供水裝置一般有兩種,一是利用水壓制作的簡易機械結構,二是利用電磁閥的結構,第二種通常方便,但是結構復雜,還要耗電,不過節能環保。
[0003]現有技術中第一種的供水裝置如圖1、圖2和圖3,通常結構包括進水口膠圈101、彈簧103、頂桿102和水瓶蓋104組成,水瓶3安裝在水瓶蓋頂部后安裝在加濕器的內腔中,加濕器的內腔中設有塑膠柱,加濕器的內腔中的塑膠柱將水瓶蓋組件內的頂桿頂起,頂桿上的進水口膠圈與水瓶蓋分離產生間隙,水瓶蓋內液面與加濕器內腔的液面平齊時,形成密閉,容水瓶蓋內液面高于加濕器內腔的液面,水瓶中的水進入內腔,再次形成密閉空間,然而該結構比較復雜不易裝配,且連接彈簧的部件容易斷裂,效果不好。
[0004]鑒于此,需要此部分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0005]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加濕器的供水裝置,結構簡單、不易損壞、便于拆卸組裝。
[0006]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
[0007]—種加濕器的供水裝置,包括水瓶和進水口膠圈,所述水瓶包括瓶身和內徑比瓶身小的瓶口,包括水瓶蓋組件、頂起機構和球體,所述水瓶蓋組件包括上組件和下組件,所述上組件包括用于與插入所述水瓶瓶口進行可拆卸連接的連接部和上容水內腔,所述下組件包括下容水內腔和內徑比所述下容水內腔小的出水口,出水口為圓筒狀,下端的筒壁上開有槽口,所述上組件和下組件通過所述下容水內腔插入上容水內腔可拆卸固定連接,所述進水口膠圈為內部鏤空的半球體結構,所述進水口膠圈外表面放置于所述連接部的頂部,所述頂起機構上端連接在所述進水口膠圈的底部,下端與所述球體連接,所述球體底部放置于所述下容水內腔同時蓋住所述出水口。
[0008]進一步的,所述上組件和下組件之間通過分別設置在所述上容水內腔外側的內螺紋和下容水內腔內側的外螺紋配合進行可拆卸螺紋連接。
[0009]進一步的,所述水瓶與水瓶蓋組件通過設置在所述瓶口內側的內螺紋和設置在所述連接部外側的外螺紋配合進行可拆卸螺紋連接。
[0010]進一步的,還設有防水防滑墊圈,所述防水防滑墊圈安裝在所述上容水內腔和上容水內腔之間。
[0011]進一步的,所述球體為玻璃球體。
[0012]進一步的,所述頂起機構為彈簧機構,所述彈簧機構上端連接在所述進水口膠圈的底部,下端與所述球體連接。
[0013]進一步的,所述頂起機構為塔形變徑彈簧,所述塔形變徑彈簧上端連接在所述進水口膠圈的底部,下端與所述球體連接。
[0014]進一步的,所述頂起機構為塔形變徑彈簧、頂桿和套圈,所述套圈設置在所述下容水內腔中部,所述頂桿穿過套圈頂部連接在所述進水口膠圈的底部,底部與所述球體連接,所述塔形變徑彈簧套設在頂桿上,頂部連接在所述套圈下方,底部連接在所述球體的頂部。
[0015]進一步的,所述球體的底部還設有凹槽。
[0016]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加濕器的供水裝置,通過設置包括水瓶、水瓶蓋組件、進水口膠圈、頂起機構和球體,水瓶包括瓶身和內徑比瓶身小的瓶口,水瓶蓋組件由上組件和下組件組成,上組件和下組件通過下容水內腔插入上容水內腔可拆卸固定連接,進水口膠圈為內部鏤空的半球體結構,進水口膠圈外表面放置于所述連接部的頂部,頂起機構上端連接在進水口膠圈的底部,下端與所述球體連接,球體底部放置于下容水內腔同時蓋住所述出水口,出水口為圓筒狀,下端的筒壁上開有槽口,將本裝置安裝在加濕器的內腔中,加濕器的內腔中設置有塑膠柱,塑膠柱從出水口底部插入下組件頂起球體上的彈簧機構,再頂起進水口膠圈,進水口膠圈此時與連接部上方產生間隙,當下容水內腔中的液面與加濕器的內腔中的液面平齊時,形成密閉空間,此時,倒置的水瓶底部氣壓低于加濕器內腔的氣壓,水瓶中的水在大氣壓力差的作用下下被封閉于瓶中而不會流出,當下容水內腔中的液面高于加濕器的內腔中的液面時,水再流入加濕器的內腔,當加濕器內腔中液面低于下容水內腔中的頁面時,出水口筒壁上的槽口露出,部分空氣由槽口進入下容水內腔,其浮力頂開球體進而打開出水口,水在重力作用下再次流入加濕器內腔,該部分空氣則繼續到達水瓶的底部,使得水瓶的液面與加濕器內腔液面的氣壓差減小,直至液面平齊時再次形成密閉空間,水瓶中水停止流出,如此循環往復,取下本實用新型裝置時,球體落下帶動膠圈落下,分別堵住連接部和出水口,水瓶中的水不會留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方便拆卸組裝,不易損壞。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現有技術結構爆炸圖;
[0018]圖2為現有技術結構不意圖;
[0019]圖3為加濕器內腔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展開不意圖;
[0021]圖5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22]圖6為本實用新型頂起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3 ] 其中:11、進水口膠圈;1 2、頂桿;1 3、彈簧;104、水瓶蓋;1 5、橡膠墊圈;201、水瓶蓋組件;202、塔形變徑彈簧;203、球體;204、連接部;205、上容水內腔;206、下容水內腔;207、出水口;208、頂桿;209、套圈;3、水瓶;4、內腔;5、塑膠柱。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描述。
[0025]結合附圖3、圖4、圖5和圖6,本實用新型一種加濕器的供水裝置,包括水瓶3、水瓶蓋組件201、進水口膠圈、頂起機構和球體203,所述水瓶3包括瓶身和內徑比瓶身小的瓶口,所述水瓶蓋組件201由上組件和下組件組成,所述上組件包括用于與插入所述水瓶瓶口進行可拆卸連接的連接部204和上容水內腔205,所述下組件包括下容水內腔206和內徑比所述下容水內腔206小的出水口 207,出水口 207為圓筒狀,下端的筒壁上開有槽口,所述上組件和下組件通過所述下容水內腔206插入上容水內腔205可拆卸固定連接,所述進水口膠圈為內部鏤空的半球體結構,所述進水口膠圈外表面放置于所述連接部204的頂部,所述頂起機構上端連接在所述進水口膠圈的底部,下端與所述球體203連接,所述球體203底部放置于所述下容水內腔206內同時蓋住所述出水口207;將本裝置安裝在加濕器的內腔4中,加濕器的內腔4中設置有塑膠柱5,塑膠柱5從出水口 207底部插入下組件頂起球體203上的頂起機構,再頂起進水口膠圈,進水口膠圈此時與連接部204上方產生間隙,當下容水內腔206中的液面與加濕器的內腔4中的液面平齊時,形成密閉空間,當下容水內腔206中的液面高于加濕器的內腔4中的液面時,水在流入加濕器的內腔4,液面平齊時再次形成密閉空間;
[0026]進一步的,所述上組件和下組件之間通過分別設置在所述上容水內腔205外側的內螺紋和下容水內腔206內側的外螺紋配合進行可拆卸螺紋連接,所述水瓶3與水瓶蓋組件201通過設置在所述瓶口內側的內螺紋和設置在所述連接部204外側的外螺紋配合進行可拆卸螺紋連接,便于拆卸和組裝;
[0027]進一步的,還設有防水防滑墊圈,所述防水防滑墊圈安裝在所述上容水內腔206和上容水內腔205連接的位置,防止漏水;
[0028]優選的,所述球體203為玻璃球體,使用玻璃材質不易沾染水中雜質;
[0029]進一步的,所述頂起機構為彈簧機構,所述彈簧機構上端連接在所述進水口膠圈的底部,下端與所述球體203連接,這樣的結構比較簡單方便;所述彈簧機構可以使用塔形變徑彈簧202,根據球體的結構可以更加穩固;
[0030]再進一步的,所述頂起機構為塔形變徑彈簧202、頂桿208和套圈209,所述套圈209設置在所述下容水內腔206中部,所述頂桿208穿過套圈209頂部連接在所述進水口膠圈的底部,底部與所述球體203連接,所述塔形變徑彈簧202套設在頂桿208上,頂部連接在所述套圈209下方,底部連接在所述球體203的頂部,使用此種結構,使得頂起的縫隙大小更加可控,不會因為使用上上一種結構由于彈簧機構老化而造成的無法頂起進水口膠圈;
[0031]優選的,所述球體203的底部還設有凹槽,可以更好的與加濕器內腔中的塑膠柱5進行連接,防滑。
[0032]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加濕器的供水裝置,通過設置包括水瓶、水瓶蓋組件、進水口膠圈、頂起機構和球體,水瓶包括瓶身和內徑比瓶身小的瓶口,水瓶蓋組件由上組件和下組件組成,上組件和下組件通過下容水內腔插入上容水內腔可拆卸固定連接,進水口膠圈為內部鏤空的半球體結構,進水口膠圈外表面放置于所述連接部的頂部,頂起機構上端連接在進水口膠圈的底部,下端與所述球體連接,球體底部放置于下容水內腔同時蓋住所述出水口,將本裝置安裝在加濕器的內腔中,加濕器的內腔中設置有塑膠柱,塑膠柱從出水口底部插入下組件頂起球體上的彈簧,再頂起進水口膠圈,進水口膠圈此時與連接部上方產生間隙,當下容水內腔中的液面與加濕器的內腔中的液面平齊時,形成密閉空間,此時,倒置的水瓶底部氣壓低于加濕器內腔的氣壓,水瓶中的水在大氣壓力差的作用下下被封閉于瓶中而不會流出,當下容水內腔中的液面高于加濕器的內腔中的液面時,水再流入加濕器的內腔,當加濕器內腔中液面低于下容水內腔中的頁面時,出水口筒壁上的槽口露出,部分空氣由槽口進入下容水內腔,其浮力頂開球體進而打開出水口,水在重力作用下再次流入加濕器內腔,該部分空氣則繼續到達水瓶的底部,使得水瓶的液面與加濕器內腔液面的氣壓差減小,直至液面平齊時再次形成密閉空間,水瓶中水停止流出,如此循環往復,取下本實用新型裝置時,球體落下帶動膠圈落下,分別堵住連接部和出水口,水瓶中的水不會留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方便拆卸組裝,不易損壞。
[0033]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創造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創造,凡在本發明創造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創造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加濕器的供水裝置,包括水瓶和進水口膠圈,所述水瓶包括瓶身和內徑比瓶身小的瓶口,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瓶蓋組件、頂起機構和球體,所述水瓶蓋組件包括上組件和下組件,所述上組件包括用于與插入所述水瓶瓶口進行可拆卸連接的連接部和上容水內腔,所述下組件包括下容水內腔和內徑比所述下容水內腔小的出水口,出水口為圓筒狀,下端的筒壁上開有槽口,所述上組件和下組件通過所述下容水內腔插入上容水內腔可拆卸固定連接,所述進水口膠圈為內部鏤空的半球體結構,所述進水口膠圈外表面放置于所述連接部的頂部,所述頂起機構上端連接在所述進水口膠圈的底部,下端與所述球體連接,所述球體底部放置于所述下容水內腔同時蓋住所述出水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加濕器的供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組件和下組件之間通過分別設置在所述上容水內腔外側的內螺紋和下容水內腔內側的外螺紋配合進行可拆卸螺紋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加濕器的供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瓶與水瓶蓋組件通過設置在所述瓶口內側的內螺紋和設置在所述連接部外側的外螺紋配合進行可拆卸螺紋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濕器的供水裝置,其特征在于,還設有防水防滑墊圈,所述防水防滑墊圈安裝在所述上容水內腔和上容水內腔之間。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濕器的供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體為玻璃球體。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濕器的供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起機構為彈簧機構,所述彈簧機構上端連接在所述進水口膠圈的底部,下端與所述球體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加濕器的供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起機構為塔形變徑彈簧,所述塔形變徑彈簧上端連接在所述進水口膠圈的底部,下端與所述球體連接。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濕器的供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起機構為塔形變徑彈簧、頂桿和套圈,所述套圈設置在所述下容水內腔中部,所述頂桿穿過套圈頂部連接在所述進水口膠圈的底部,底部與所述球體連接,所述塔形變徑彈簧套設在頂桿上,頂部連接在所述套圈下方,底部連接在所述球體的頂部。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濕器的供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體的底部還設有凹槽。
【文檔編號】F24F13/00GK205641315SQ201620472603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5月23日
【發明人】吳力偉, 廖江偉, 周江濤
【申請人】愛唯科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