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槳葉加熱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槳葉加熱裝置,包括槳葉換熱器、熱源第一進口、熱源第一出口、前布風器、后布風器、左出風風箱、右出風風箱、過濾器、風機、換熱器和壓縮機,選取槳葉換熱器作為主體設備,布置軸向進風的布風器,可加強傳熱傳質效率,換熱性能明顯優于傳統槳葉換熱器。采用乏氣循環加熱,加熱過程既可通過換熱器實現,也可通過壓縮機實現。風道壁中布置加熱管,實現乏氣的二次加熱,可用于各種溫度區內的物料加熱。
【專利說明】
一種槳葉加熱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物料加熱裝置領域,特別是一種槳葉加熱裝置。【背景技術】
[0002]我國于1970年代起開始研究和開發槳葉加熱裝置,由于條件限制多年來發展較為緩慢。近些年,隨著國內市場需求的擴大、國外先進設備的引進以及國內研發工作的深入, 國內的槳葉加熱裝置技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0003]槳葉加熱裝置是一種以熱傳導為主、同時具有物料輸送能力的連續型加熱設備, 適合顆粒狀及粉末狀物料的加熱或干燥,對粘性和膏狀物料也有很好的加熱或干燥效果。 由于槳葉加熱裝置物料側通常是控制熱阻側,因此強化其流動和傳熱尤為重要,但是物料側機械結構不規則,流動與傳熱性質十分復雜,因此研究難度也比較高。
[0004]中國專利201420596474.2,公開了一種雙軸槳葉干燥機,該設備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采用傳導加熱方式進行加熱,熱量利用率可達90%以上。但在實際應用中,物料中產生的高溫乏氣通常直接排到空氣中,造成了熱量的浪費。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槳葉加熱裝置,提高了槳葉加熱裝置的傳熱傳質能力。
[0006]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為:一種槳葉加熱裝置,包括槳葉換熱器、熱源第一進口、熱源第一出口、前布風器、后布風器、左出風風箱、右出風風箱、過濾器、風機、 換熱器、壓縮機;槳葉換熱器一端頂部設有物料進口,另一端底部設有物料出口,熱源第一進口設置在槳葉換熱器上,與物料出口同側,熱源第一進口用于與熱源連接,熱源第一出口設置在槳葉換熱器上,與物料進口同側,熱源第一出口與熱源連接;前布風器和后布風器結構相同,均設置在槳葉換熱器頂部,兩者的進風口分別位于槳葉換熱器的兩端,尾部相連接,底部設有若干個出風口與槳葉換熱器連通,左出風風箱和右出風風箱設置在槳葉換熱器頂部,且位于前布風器和后布風器兩側,左出風風箱和右出風風箱結構相同,其底部氣流入口與槳葉換熱器相通,氣流出口通過風管與過濾器連接,過濾器出口分為三路,一路通過第一閥門與壓縮機連接,壓縮機出流管再分別與前布風器、后布風器的進風口連接,第二路通過第二閥門輸出,第三路通過第三閥門依次與風機、換熱器連接,換熱器的出風管再分別與前布風器、后布風器的進風口連接,換熱器的熱源進口通過熱源第二進流管與熱源連接, 熱源出口通過熱源出流管與熱源連接。
[0007]所述槳葉換熱器的上蓋橫截面為梯形,上蓋內壁設有結構相同的左風道壁和右風道壁,左風道壁和右風道壁設置在前布風器和后布風器的進風口兩側,且兩者關于前布風器和后布風器的進風口對稱;前布風器和后布風器設置在上蓋的頂部,左出風風箱和右出風風箱分別位于上蓋的兩腰,左出風風箱與上蓋的連接處設有左百葉窗,右出風風箱與上蓋的連接處設有右百葉窗。
[0008]所述左風道壁包括熱源第三進流管、熱源第三出流管和加熱管,熱源第三進流管和熱源第三出流管均一端連接熱源,另一端封閉,管身上設有若干個通孔,熱源第三進流管、熱源第三出流管之間設有若干根緊密排列的加熱管,加熱管兩端分別與所述通孔連通; 熱源第三進流管和熱源第三出流管呈L形,直角做圓弧處理,在前布風器和后布風器的進風口兩側形成風道,進風風道與豎直方向所占角度范圍為1°?5°,風道最低點到槳葉距離與槳葉半徑之比為0.4?0.6,出風位置呈上揚形狀,上揚風道與水平方向所占角度范圍為20°?45 °,出風口直徑與進風口直徑之比為1.2?2。
[0009]所述前布風器包括風箱、進風口和布氣管;風箱頂面為斜面,面積大一端設有進風口,面積小的一端與后布風器面積小的一端固連,風箱底部設有若干個布氣管,通過布氣管與槳葉換熱器上蓋頂面連通。
[0010]所述風箱頂面與底面夾角為2°?15°。
[0011]所述左出風風箱的頂面為斜面,出風口設置在面積大的一端,底面通過左百葉窗與槳葉換熱器上蓋一側腰部連通。
[0012]所述左出風風箱的頂面與底面夾角為2°?10°。[〇〇13]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顯著優點在于:(1)前布風器和后布風器的殼程垂直于轉軸方向,實現了大氣量高溫氣流與物料之間的撞擊流過程。
[0014](2)槳葉換熱器產生高溫的氣流,通過外部熱源或壓縮機提供所需能量,栗回前布風器和后布風器后,再次進入槳葉換熱器,可大幅度強化殼程物料的傳熱傳質,適用于各種物料加熱場合。【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槳葉加熱裝置的總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槳葉加熱裝置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0017]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槳葉加熱裝置的布風器結構示意圖。
[0018]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槳葉加熱裝置的風道壁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0]結合圖1?圖4,一種槳葉加熱裝置,包括槳葉換熱器1、熱源第一進口 4、熱源第一出口 5、前布風器6、后布風器7、左出風風箱8、右出風風箱9、過濾器10、風機14、換熱器15、壓縮機18。槳葉換熱器1一端頂部設有物料進口 2,另一端底部設有物料出口 3,熱源通過法蘭盤固定在槳葉換熱器1,第一進口 4與物料出口 3同側,用于連接熱源(即油箱)。熱源第一出口 5 與物料進口2同側,熱源第一出口通過法蘭盤與槳葉換熱器1固連,用于連接熱源。前布風器 6和后布風器7結構相同,均沿槳葉換熱器1的軸線方向焊接在槳葉換熱器1頂部,兩者進風口分別位于槳葉換熱器1的兩端,尾部相連接,利于提高前布風器6和后布風器7的整體剛度。前布風器6底部設有若干個出風口與槳葉換熱器1連通。左出風風箱8和右出風風箱9均沿槳葉換熱器1的軸線方向焊接在槳葉換熱器1頂部,且位于前布風器6和后布風器7兩側, 左出風風箱8和右出風風箱9結構相同,其底部氣流入口與槳葉換熱器1相通,氣流出口通過風管與過濾器10連接,過濾器10出口分為三路,一路通過第一閥門11與壓縮機18連接,壓縮機18出流管再分別與前布風器6、后布風器7的進風口連接,第二路通過第二閥門12輸出,第三路通過第三閥門13依次與風機14、換熱器15連接,換熱器15的出風管再分別與前布風器 6、后布風器7的進風口連接,換熱器15的熱源進口通過熱源第二進流管16與熱源連接,熱源出口通過熱源出流管17與熱源連接。
[0021]結合圖2,所述槳葉換熱器1的上蓋19橫截面為梯形,上蓋19內壁焊接有結構相同的左風道壁26和右風道壁27,左風道壁26和右風道壁27設置在前布風器6和后布風器的出風口 7兩側,且兩者關于前布風器6和后布風器7出風口對稱;前布風器6和后布風器7設置在上蓋19的頂部,左出風風箱8和右出風風箱9分別位于上蓋19的兩腰,左出風風箱8與上蓋19 的連接處設有左百葉窗28,右出風風箱9與上蓋19的連接處設有右百葉窗29。[〇〇22]結合圖4,所述左風道壁26包括熱源第三進流管35、熱源第三出流管36和加熱管 37,熱源第三進流管35和熱源第三出流管36均一端連接熱源,另一端封閉,管身上設有若干個通孔,熱源第三進流管35、熱源第三出流管36之間設有若干根緊密排列的加熱管37,加熱管37兩端分別與所述通孔焊接連通。熱源第三進流管35和熱源第三出流管36呈L形,直角做圓弧處理,在前布風器6和后布風器7兩側形成風道,進風風道與豎直方向所占角度范圍為1 °~5°,風道最低點到槳葉距離與槳葉半徑之比為0.4?0.6,出風位置呈上揚形狀,上揚風道與水平方向所占角度范圍為20°?45°,出風口直徑與進風口直徑之比為1.2?2,這樣有利于熱風在槳葉換熱器1內的流動循環,減小了流動阻力,繼而在減小了機械循環耗能的同時增加了傳熱效率。[〇〇23]結合圖3,所述前布風器6包括風箱30、進風口 31和布氣管32;風箱30頂面為斜面, 面積大一端設有進風口 31,面積小的一端與后布風器7面積小的一端固連,風箱30底部設有若干個布氣管32,通過布氣管32與槳葉換熱器1上蓋19頂面連通。所述風箱30頂面與底面夾角為2 °?15 °,有利于熱風在進入槳葉換熱器1內時風量分布均勻。
[0024]所述左出風風箱8的頂面為斜面,出風口設置在面積大的一端,底面通過左百葉窗 28與槳葉換熱器1上蓋19 一側腰部連通。所述左出風風箱8的頂面與底面夾角為2°?10°,有利于熱風在進入槳葉換熱器1內時風量分布均勻。
[0025]工作過程如下:
[0026]物料從物料進口 2進入槳葉換熱器1內發生換熱后,從物料出口 3排出。[〇〇27]熱源從油箱中流出分為三路進入槳葉加熱裝置,第一路從熱源第一進口 4進入槳葉換熱器1內與物料發生換熱,之后從熱源第一出口 5流回油箱;第二路從熱源第二進流管 16進入換熱器15內與乏氣發生換熱,之后從熱源第二出流管17流回油箱;第三路從熱源第三進流管35進入左風道壁26和右風道壁27中進行換熱,之后從熱源第三出流管36流回油箱。
[0028]槳葉換熱器1內物料換熱產生的乏氣進入左出風風箱8和右出風風箱9后,經過濾器10過濾后分為三路,一路通過第一閥門11,經壓縮機18壓縮加熱,流入前布風器6、后布風器7,進而重新循環到槳葉換熱器1中;第二路通過第二閥門12輸出;第三路通過第三閥門 13,經風機14,與換熱器15內熱源進行換熱加溫,之后流入前布風器6、后布風器7,進而重新循環到槳葉換熱器1中。
[0029]本實用新型選取槳葉換熱器1作為主體設備,布置軸向進風的布風器(6、7),可加強傳熱傳質效率,換熱性能明顯優于傳統槳葉換熱器。采用乏氣循環加熱,加熱過程既可通過換熱器15實現,也可通過壓縮機18實現。風道壁(26、27)中布置加熱管37,實現乏氣的二次加熱,可用于各種溫度區內的物料加熱。
【主權項】
1.一種槳葉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槳葉換熱器(1)、熱源第一進口(4)、熱源第一 出口(5)、前布風器(6)、后布風器(7)、左出風風箱(8)、右出風風箱(9)、過濾器(10)、風機 (14)、換熱器(15)、壓縮機(18);槳葉換熱器(1)一端頂部設有物料進口(2),另一端底部設 有物料出口(3),熱源第一進口(4)設置在槳葉換熱器(1)上,與物料出口(3)同側,熱源第一 進口(4)用于與熱源連接,熱源第一出口(5)設置在槳葉換熱器(1)上,與物料進口(2)同側, 熱源第一出口(5)與熱源連接;前布風器(6)和后布風器(7)結構相同,均設置在槳葉換熱器 (1)頂部,兩者的進風口分別位于槳葉換熱器(1)的兩端,尾部相連接,底部設有若干個出風 口與槳葉換熱器(1)連通,左出風風箱(8)和右出風風箱(9)設置在槳葉換熱器(1)頂部,且 位于前布風器(6)和后布風器(7)兩側,左出風風箱(8)和右出風風箱(9)結構相同,其底部 氣流入口與槳葉換熱器(1)相通,氣流出口通過風管與過濾器(10)連接,過濾器(10)出口分 為三路,一路通過第一閥門(11)與壓縮機(18)連接,壓縮機(18)出流管再分別與前布風器 (6)、后布風器(7)的進風口連接,第二路通過第二閥門(12)輸出,第三路通過第三閥門(13) 依次與風機(14)、換熱器(15)連接,換熱器(15)的出風管再分別與前布風器(6)、后布風器 (7 )的進風口連接,換熱器(15 )的熱源進口通過熱源第二進流管(16 )與熱源連接,熱源出口 通過熱源出流管(17)與熱源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槳葉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槳葉換熱器(1)的上蓋(19) 橫截面為梯形,上蓋(19)內壁設有結構相同的左風道壁(26)和右風道壁(27),左風道壁 (26)和右風道壁(27)設置在前布風器(6)和后布風器(7)的進風口兩側,且兩者關于前布風 器(6)和后布風器(7)的進風口對稱;前布風器(6)和后布風器(7)設置在上蓋(19)的頂部, 左出風風箱(8)和右出風風箱(9)分別位于上蓋(19)的兩腰,左出風風箱(8)與上蓋(19)的 連接處設有左百葉窗(28),右出風風箱(9)與上蓋(19)的連接處設有右百葉窗(29)。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槳葉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風道壁(26)包括熱源第三 進流管(35)、熱源第三出流管(36)和加熱管(37),熱源第三進流管(35)和熱源第三出流管 (36)均一端連接熱源,另一端封閉,管身上設有若干個通孔,熱源第三進流管(35)、熱源第 三出流管(36)之間設有若干根緊密排列的加熱管(37),加熱管(37)兩端分別與所述通孔連 通;熱源第三進流管(35)和熱源第三出流管(36)呈L形,直角做圓弧處理,在前布風器(6)和 后布風器(7)的進風口兩側形成風道,進風風道與豎直方向所占角度范圍為1°?5 °,風道最 低點到槳葉距離與槳葉半徑之比為0.4?0.6,出風位置呈上揚形狀,上揚風道與水平方向所 占角度范圍為20°?45°,出風口直徑與進風口直徑之比為1.2?2。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槳葉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布風器(6)包括風箱 (30)、進風口(31)和布氣管(32);風箱(30)頂面為斜面,面積大一端設有進風口(31),面積 小的一端與后布風器(7)面積小的一端固連,風箱(30)底部設有若干個布氣管(32),通過布 氣管(32)與槳葉換熱器(1)上蓋(19)頂面連通。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槳葉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風箱(30)頂面與底面夾角為 2M50。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槳葉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出風風箱(8)的頂面為 斜面,出風口設置在面積大的一端,底面通過左百葉窗(28)與槳葉換熱器(1)上蓋(19)一側 腰部連通。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槳葉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出風風箱(8)的頂面與底面夾角為2°?10°。
【文檔編號】F24H9/12GK205593185SQ201620292509
【公開日】2016年9月21日
【申請日】2016年4月8日
【發明人】張后雷, 劉心志, 朱曙光, 張凱
【申請人】南京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