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取暖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取暖器,包括散熱外殼,所述散熱外殼內部設有加熱內腔體,發熱組件固定位于所述散熱外殼的底部并與所述散熱外殼的底部留有間隙,所述加熱內腔體固定位于所述發熱組件的上方,所述加熱內腔體的底部與所述發熱組件的頂部不接觸,所述加熱內腔體與所述散熱外殼間留有間隙。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取暖器可以在取得更高的取暖效果的同時,節約相對多的能源和功耗,電路中采用的各項元器件均為成品器件,產品結構簡單,僅通過結構設計即能達到節能環保效果。
【專利說明】
一種取暖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取暖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取暖設備。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現有取暖器的構造是用溫度控制、溫度檢測以及發熱模塊、發熱體構成。通過溫度控制模塊控制發熱模塊散發熱量,溫度檢測通過對室溫加熱效果的檢測控制發熱模塊的開閉達到節能的效果。但是,由于發熱體直接與空氣接觸散熱,僅直接散熱,熱損失較大,一般的取暖器不能通過結構設計來使熱量散發產生一個循環,提升節能效果,極大的浪費能源。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有的取暖器不能通過散熱體結構達到節能環保取暖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取暖器,不僅能更好的實現原取暖器的取暖效果,而且通過結構設計提供更加節能環保的取暖效果。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種取暖器,包括散熱外殼,所述散熱外殼內部設有加熱內腔體,發熱組件固定位于所述散熱外殼的底部并與所述散熱外殼的底部留有間隙,所述加熱內腔體固定位于所述發熱組件的上方,所述加熱內腔體的底部與所述發熱組件的頂部不接觸,所述加熱內腔體與所述散熱外殼間留有間隙。
[0006]所述散熱外殼的頂部設有第一氣孔,所述加熱內腔體的頂部、與所述第一氣孔的對應位置設有第二氣孔。
[0007]所述散熱外殼的頂部一角設有電源開關,所述散熱外殼的正面設有溫顯窗口。
[0008]所述散熱外殼的底部四個角上均設有支撐部件,用于支撐所述散熱外殼的底部并與地面留有間隙。
[0009]所述散熱外殼的內壁上設有溫控裝置、WiFi設備、熱探測器,發熱組件與所述溫控裝置、WiFi設備、熱探測器串聯在同一電路內與電源開關連接。
[0010]所述散熱外殼的底部為敞開式結構,允許空氣流通。
[0011 ]所述散熱外殼的形狀與所述加熱內腔體的形狀相同。
[0012]所述散熱外殼的形狀與所述加熱內腔體的形狀均為長方體或其他柱形結構。
[0013]所述散熱外殼的材質為金屬或工程塑料。
[0014]所述加熱內腔體是陶制的或金屬制成的。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和有益效果:
[001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取暖器可以在取得更高的取暖效果的同時,節約相對多的能源和功耗,電路中采用的各項元器件均為成品器件,產品結構簡單,僅通過結構設計即能達到節能環保效果。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取暖器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圖1所示取暖器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0019]其中:1為散熱外殼,2為加熱內腔體,3為發熱組件,4為電源開關,5為溫顯窗口,6為第一氣孔,7為第二氣孔,8為支撐部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所示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21]實施例1
[0022]—種取暖器,結構如圖1和圖2所示,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取暖器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取暖器的外部結構示意圖;包括散熱外殼1,所述散熱外殼I內部設有加熱內腔體2,發熱組件3固定位于所述散熱外殼I的底部并與所述散熱外殼I的底部留有間隙便于空氣進入,所述加熱內腔體2固定位于所述發熱組件3的上方,所述加熱內腔體2的底部與所述發熱組件3的頂部不接觸,所述加熱內腔體2與所述散熱外殼I間留有間隙。
[0023]所述散熱外殼I的頂部設有第一氣孔6,所述加熱內腔體2的頂部、與所述第一氣孔6的對應位置設有第二氣孔7。所述散熱外殼I的頂部一角設有電源開關4,所述散熱外殼I的正面設有溫顯窗口 5,為集成的相關電路控制部分,所述散熱外殼I的底部四個角上均設有支撐部件8,用于支撐所述散熱外殼I的底部并與地面留有間隙。取暖器與地面留有一定空隙,方便冷空氣進入,
[0024]所述散熱外殼I的內壁上設有溫控裝置、WiFi設備、熱探測器,發熱組件3與所述溫控裝置、WiFi設備、熱探測器串聯在同一電路內與電源開關4連接。所有電器元件均設置在散熱外殼I的內壁上以保證電器元件的接觸溫度相對溫度較低以保證壽命。
[0025]所述散熱外殼I的底部為敞開式結構,允許空氣流通。所述散熱外殼I的形狀與所述加熱內腔體2的形狀相同,優選為長方體結構。
[0026]所述散熱外殼I的材質為金屬或工程塑料(也可為其他材質和形狀)。
[0027]所述加熱內腔體2是陶制的或金屬制成的(也可為其他材質和形狀)。
[0028]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取暖器的工作原理:當電源接通后,打開電源開關4,電源開關4與發熱組件3、溫控裝置、Wife設備、熱探測器串聯在同一電路內,在加熱內腔體2中,發熱組件3開始發熱,釋放熱量,先一步加熱內腔使內腔處在一個半封閉加熱環境下獲得一個相對高的溫度,然后通過加熱內腔體2和散熱外殼I之間的間隙,空氣傳導熱量至散熱外殼I,使散熱外殼I獲得一個相對合適的散熱溫度,使熱量向外界散發。取暖器的溫度可以由溫顯窗口 5讀出。當發熱組件3開始發熱,會加熱位于取暖器底部的冷空氣,冷空氣由取暖器底部的間隙進入腔體中,冷空氣經過發熱組件3后受熱轉換為熱空氣上升,形成煙囪效應,通過散熱外殼I頂部的第一氣孔6和加熱內腔體2頂部的與第一氣孔6的對應位置設置的第二氣孔7一起向外散發熱空氣,實現除散熱外殼I向外散熱取暖外的另一種散熱模式。通過這兩種取暖模式散熱取暖,因其熱損失較小,熱量散失較小,可以達到節能環保取暖的目的。
[0029]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取暖器主要通過內外兩個相對獨立的加熱腔體來實現分級加熱,通過加熱內腔體2,加熱內腔體2再導熱至散熱外殼I的結構實現節能環保的理念,同時又通過煙囪效應,加熱底部冷空氣,然后冷空氣變化成熱空氣后在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里向上運動,通過兩個腔體的頂部離開取暖器,從而實現向外直接散發熱空氣的效應。整個取暖器通過合理的技術設計和結構設計,重新設計取暖器的各個部分解決了取暖器能耗大、不節能環保的技術問題。
[0030]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取暖器可以在取得更高的取暖效果的同時,節約相對多的能源和功耗,電路中采用的各項元器件均為成品期件,產品結構簡單,僅通過結構設計即能達到節能環保效果。
【主權項】
1.一種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熱外殼,所述散熱外殼內部設有加熱內腔體,發熱組件固定位于所述散熱外殼的底部并與所述散熱外殼的底部留有間隙,所述加熱內腔體固定位于所述發熱組件的上方,所述加熱內腔體的底部與所述發熱組件的頂部不接觸,所述加熱內腔體與所述散熱外殼間留有間隙。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外殼的頂部設有第一氣孔,所述加熱內腔體的頂部、與所述第一氣孔的對應位置設有第二氣孔。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外殼的頂部一角設有電源開關,所述散熱外殼的正面設有溫顯窗口。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外殼的底部四個角上均設有支撐部件,用于支撐所述散熱外殼的底部并與地面留有間隙。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外殼的內壁上設有溫控裝置、WiFi設備、熱探測器,發熱組件與所述溫控裝置、WiFi設備、熱探測器串聯在同一電路內與電源開關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外殼的底部為敞開式結構。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外殼的形狀與所述加熱內腔體的形狀相同。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外殼的形狀與所述加熱內腔體的形狀均為長方體。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外殼的材質為金屬或工程塑料。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內腔體是陶制或金屬制成的。
【文檔編號】F24D13/00GK205560945SQ201620268644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3月31日
【發明人】柳舒元
【申請人】柳舒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