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組式供熱系統控制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模組式供熱系統控制裝置,包括智能控制單元、頻率跟蹤單元、加熱單元和儲能供熱系統;采用分布式結構,智能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出端連接頻率跟蹤單元的信號輸入端,頻率跟蹤單元的信號輸出端連接加熱單元,加熱單元連接儲能供熱系統;加熱單元設置為兩個或兩個以上,頻率跟蹤單元的數量與加熱單元相同,且每個頻率跟蹤單元對應連接一個加熱單元。本實用新型具有工作穩定,熱效率高,節能、環保,升溫快維修工作量少沒有噪音等優點。
【專利說明】
多模組式供熱系統控制裝置
技術領域
: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供熱設備領域,主要涉及一種電磁供熱系統的控制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多模組式供熱系統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
[0002]傳統的電阻式加熱設備,熱傳導慢,熱損耗大。在保護和使用的方便易用性方面顯得不足,使用壽命時間短。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電磁感應加熱的新型無界質的加熱方式開始應用,它通過控制IGBT產生一定的頻率通過電場到磁場的變化,并轉化成熱能的一種渦流加熱的工作過程,不存在電阻式加熱的損耗問題,壽命長,功率易控制,具有升溫動作快,維修工作量少等優點,目前已經在很多供熱和工業領域受到重視,并得到了一定的應用。
[0003]多模組式電采暖供熱裝置是將電力電子技術和微處理器結合起來,采用電力電子技術實現電場到磁場的切換,同時采用多模組式技術實現大功率的供熱裝置的優化與設計。通過智能控制得到節能的最大效果。多模組式的方法是實現大功率供暖設計與優化控制,為大面積的燃煤替代發展帶來的新的生機,集運算測量,控制,保護為一體的電采暖控制裝置。
【發明內容】
:
[0004]發明目的:
[0005]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模組式供熱系統控制裝置,其目的是為了解決電阻式加熱的損耗大,壽命短,功率不易控制等問題。
[0006]技術方案:
[0007]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施的:
[0008]—種多模組式供熱系統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控制單元、頻率跟蹤單元、加熱單元和儲能供熱系統;采用分布式結構,智能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出端連接頻率跟蹤單元的信號輸入端,頻率跟蹤單元的信號輸出端連接加熱單元,加熱單元連接儲能供熱系統;加熱單元設置為兩個或兩個以上,頻率跟蹤單元的數量與加熱單元相同,且每個頻率跟蹤單元對應連接一個加熱單元。
[0009]智能控制單元為主控系統,采用微處理器。
[0010]儲能供熱系統采用雙隔溫層殼體結構。
[0011]每個頻率跟蹤單元上均設有一個通訊接口,與智能控制單元連接。
[0012]加熱單元為電磁加熱線圈,電磁加熱線圈采用絕緣高頻電磁線,產生渦流對介質水加熱;加熱單元設置在儲能供熱系統的底部。
[0013]優點和效果:
[0014]本實用新型這種,具有如下優點和有益效果:
[0015](I)具有智能化控制與模組之間互聯功能,自同步功能,免去傳統的供暖熱難以實現的精確控制,電能替代的最優化。
[0016](2)所述的產品具有自動頻率跟蹤單元,使產品工作在最佳狀態,靈活的組合,可以根據需要任意擴充功率,輸出功率較大。
[0017](3)采用分布式結構連接簡單,互換性好,維修性好。并且工作可靠性高,適用于大功率供熱系統。
[0018](4)除具有多能量輸入主要功能外,兼有具現在線能量互補能量的供給,能量轉換作用,自動識別與配比能量的特性,能量的配比平衡。
[0019](5)利用系統將采用多能量互補與電網互補供電的狀態下,達到最大化的實現多能源最優化控制,解決了單一能源的局限性,小功率設備的不足。
[0020](6)利用現有的電磁熱轉換成熟技術,通過的智能控制與熱能轉換方法相結合,實現多模組式電磁加熱的特性,實現熱源最優化配置,使新型電磁供暖的能量轉換應用領域更廣泛,更有實際應用性價值。
【附圖說明】
:
[0021]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22]圖2是本實用新型電路原理圖。
[0023]圖3是頻率跟蹤單兀電路原理圖。
[0024]附圖標記說明:
[°°25] 1、智能控制單元,2、頻率跟蹤單元,3、加熱單元,4、儲能供熱系統。
【具體實施方式】
:
[0026]本實用新型涉及多模組式供熱系統控制裝置,應用于供暖供熱的應用,具有自動同步功能,自動識別功率,可自動調整工作方式,是一種節能的工作設備,使用與調試方便,適用于大功率電供熱改造與電能替代功能,并且對電網沖擊較小的裝置。
[002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具體說明:
[0028]隨著電采暖行業的發展,通過電磁感應加熱替代電能,成為集中供熱的一種趨勢。多模組式的供熱裝置,在大功率集中供暖中的應用成為了可能,這種方式具體工作穩定,熱效率高,節能、環保,升溫快維修工作量少沒有噪音等優點。
[0029]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多模組式供熱系統控制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智能控制單元、頻率跟蹤單元、加熱單元和儲能供熱系統;采用分布式結構,智能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出端連接頻率跟蹤單元的信號輸入端,頻率跟蹤單元的信號輸出端連接加熱單元,加熱單元連接儲能供熱系統;加熱單元設置為兩個或兩個以上,頻率跟蹤單元的數量與加熱單元相同,且每個頻率跟蹤單元都對應連接一個加熱單元。
[0030]智能控制單元為主控系統,采用微處理器,例如:可以采用智能控制單元采用飛思卡爾6800CPU保證系統的穩定可靠的工作。
[0031]智能控制單元與多模塊進行通訊,可對電壓、電流、功率種數據量的采樣、分析,并對多模組進行協調分配管理工作,功率調整控制、電網數據采集,故障分析采樣工作。
[0032]還可以在每個頻率跟蹤單元上設置一個通訊接口,與智能控制單元通訊連接。可以方便智能控制單元快速進行采樣、數據處理與熱量分配,有效的利用電磁進行熱能轉換,為大功率加熱提供了條件,多模組的結構智能化通訊,使加熱功率不受器件限制,填補了大功率應用的空白。
[0033]如圖3所示,頻率跟蹤單元為鎖相環電路,例如:可以采用集成鎖相環CD4046并外接低通濾波電路。CD4046的引腳13與引腳9間連接低通濾波器。電路工作時,將引腳3信號與引腳14信號的相位進行比較,使相位差逐漸為零,實現兩路信號的同步,進入鎖定,這樣引腳3信號就跟蹤引腳14信號的變化。從而通過集成鎖相環CD4046實現頻率跟蹤,通過鎖相環與智能控制單元飛思卡爾6800相結合來實現功率調整。
[0034]頻率跟蹤單元可實現每個加熱單元的軟啟動功率,減少對電網的沖擊,對每個加熱單元進行功率調整,實現恒功率設計,使產品工作在最佳狀態,還可以對加熱單元進行過溫,過流,干燒保護,工作頻率校正,實現與智能控制單元的通訊功能,執行智能控制單元的命令。
[0035]加熱單元為電磁加熱線圈,電磁加熱線圈采用絕緣高頻電磁線,是將電能轉換成電磁能的線圈為介質,產生渦流對介質水進行加熱,轉換成電能,與跟蹤單元配合工作;加熱單元設置在儲能供熱系統的底部。
[0036]儲能供熱系統將加熱單元的熱能進行儲存起來,具有保溫、隔熱、隔冷功能,具有進出水口,排污口,清潔口。儲能供熱系統采用雙隔溫層殼體結構,無熱能損失。
[0037]本實用新型工作過程如下:
[0038]如圖2所示,市電AC經過二極管Dl整流和Cs濾波后,將采樣信號反饋給智能控制單元,通過采樣數值調整MOS管Td,保持一個穩定的電壓狀態下,減少對電網的沖擊。采樣數值調整MOS管Td通過二極管VDc連接濾波電容Cd,經過Cd濾波后分別送到全橋逆變電路,大功率集成電路開關Tl,T2,T3和T4構成一個全橋逆變電路,Tl I,T22,T33和T44構成另一個全橋逆變電路,一個全橋逆變電路連接一個高頻線圈Ls,高頻線圈Ls連接一個頻率跟蹤單元。
[0039]由智能控制單元對(加熱單元)高頻線圈Ls產生振蕩電路,并由頻率跟蹤單元進行頻率追蹤與調整,使Ls工作在最佳狀態。
[0040]頻率跟蹤單元與智能控制單元進行通信,智能控制單元對每個頻率跟蹤單元的工作狀態進行智能控制,使加熱單元與儲能供熱系統配合,各頻率跟蹤單元工作性質相同。還可以令每一個頻率跟蹤單元都有一個通訊編號,保證在與智能控制單元連接的可靠性與穩定性。
[0041]本實用新型是多模組式供熱系統控制裝置,通過智能控制單元與頻率跟蹤單元信息交互產生高頻振蕩頻率,并通過加熱單元高頻線圈與儲能供熱系統的金屬水箱產生熱能,使水箱的水進行加熱,對水箱的水的溫度進行采樣使處于恒溫狀態。進行熱儲能,熱儲能的水通過循環系統把熱量供給用戶熱能。
[0042]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各種具體電能與供暖的電能替代燃煤鍋爐的小區與供熱設備,適合大型,中型,小型,供熱和換熱站應用,適用于企業,學校,居民供暖。是電磁加熱為原理,以控制系統為核心多模組式設計,具有無噪聲,動作迅速,沖擊電流小,電源切換無抖動,可靠性高等特點、損耗低、熱效率高,特別適合用于目前我國燃煤替代供暖系統的應用。
【主權項】
1.一種多模組式供熱系統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控制單元、頻率跟蹤單元、加熱單元和儲能供熱系統;采用分布式結構,智能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出端連接頻率跟蹤單元的信號輸入端,頻率跟蹤單元的信號輸出端連接加熱單元,加熱單元連接儲能供熱系統;加熱單元設置為兩個或兩個以上,頻率跟蹤單元的數量與加熱單元相同,且每個頻率跟蹤單元對應連接一個加熱單元。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組式供熱系統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智能控制單元為主控系統,采用微處理器。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組式供熱系統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儲能供熱系統采用雙隔溫層殼體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組式供熱系統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頻率跟蹤單元上均設有一個通訊接口,與智能控制單元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組式供熱系統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加熱單元為電磁加熱線圈,電磁加熱線圈采用絕緣高頻電磁線,產生渦流對介質水加熱;加熱單元設置在儲能供熱系統的底部。
【文檔編號】F24D13/00GK205448002SQ201620297829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1日
【發明人】殷孝雎, 張大偉
【申請人】沈陽萬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