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流式冷卻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冷卻器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橫流式冷卻塔。
【背景技術】
[0002]在現今,冷卻塔的使用十分的頻繁,主要用于對于一些中央空調的循環制冷。現有的冷卻塔通常是通過電機驅動風扇轉動,從而將外界的空氣吸入冷卻塔內,吸取需要制冷的高溫水中的熱度之后再排出外界,完成制冷。由于進風口靠近布水噴頭,在使用過程中,補水噴頭上噴出的水經常會從進風口處濺出,濺水、漂水的現象較為嚴重,浪費資源;并且在寒冷的冬季,極易造成冷卻塔周邊的底面結冰,造成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有效防止濺水和漂水、布水均勻的橫流式冷卻塔。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橫流式冷卻塔,包括塔體、集水槽、布水單元及冷卻單元,所述集水槽設于塔體底部,所述塔體側部設有扶梯,所述冷卻單元包括形成于塔體左右兩側的進風口、用于熱交換的填料、設于塔體上部的出風筒、置于出風筒內的風扇、用于驅動風扇轉動的第一驅動件及連通于集水槽的水流通道,所述填料設于兩進風口內側;所述布水單元包括開設于出風筒左右兩側的進水口、連通于該進水口的導水管、設于導水管上的噴水件及引流件;所述噴水件包括兩側的噴水凹槽、中心的噴水凸部,所述噴水凹槽、噴水凸部均連接有噴頭;所述引流件包括底板、第一引流板、第二引流板、第三引流板及連接條,所述第一引流板連接底板端部,第三引流板連接底部尾部,所述第二引流板置于第一引流板、第三引流板之間,該第二引流板為弧形板設置,所述第三引流板上間隙分布有用于導流的擴散凸頭;所述導水管下表面設有連接凸部,該連接凸部開設有配合連接條的連接槽。
[0005]進一步的,還包括一進風網,所述進風網四個端角均設有凸條,所述進風口側壁對應凸條位置開設卡槽,所述凸條與卡槽配合實現進風網與進風口的可拆卸連接,通過進風網設置,可對濺出的細小水滴進行阻擋,防濺水、漂水的效果更好。
[0006]進一步的,所述擴散凸頭為錐臺形設置。
[0007]更進一步的,所述填料為蜂窩形設置,使得填料內氣水分布均勻,冷卻效率高。
[0008]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本冷卻塔結構簡單,工作零部件少,節約成本。設置噴水凹槽、噴水凸部,使得噴頭為上下交錯設置,布水更均勻;靠近進風口側噴頭與填料距離較遠,中心部的噴頭離填料距離較近,兩側噴頭噴灑的水不易噴射到進風口上,減少濺水;設置引流件,可阻擋噴頭向進風口側噴射的水,并且通過第三引流板上的擴散凸頭分離成小水豎直滴落至填料,即可滿足均勻布水,又可有效防止濺水。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0011]圖3為引流件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4為圖1中B處的放大圖。
[0013]圖5為圖3中D處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15]如圖1-5所示,一種橫流式冷卻塔,包括塔體1、集水槽2、布水單元及冷卻單元。所述冷卻單元包括進風口41、填料42、出風筒43、風扇44、第一驅動件45以及水流通道46,所述進風口 41開設于塔體的兩側部,所述填料42設于兩進風口 41內側,外界風在進入冷卻塔之后直接跟填料接觸,氣水接觸時間長,冷卻效果好。作為優選,所述填料42為蜂窩形設置。所述出風筒43位于塔體的上部,其為開口設置,可將塔體內的濕氣排到外界,所述風扇44置于所述出風筒43內,所述第一驅動件45用于驅動風扇44轉動,將風從進風口吸入塔內,與填料發生熱交換。與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驅動件45為電機。所述水流通道46位于填料正下方,該水流通道46與集水槽2相連通,用于將冷卻之后的水引入集水槽2。作為優選,還可以在進風口處設置一個進風網9,所述進風網9四個端角均設有凸條91,所述進風口側壁對應凸條91位置開設卡槽,所述凸條91與卡槽配合實現進風網9與進風口 41的可拆卸連接。通過進風網設置,可對濺出的細小水滴進行阻擋,防濺水、漂水的效果更好。
[0016]所述布水單元包括進水口51、導水管52、噴水件以及引流件7;具體的,所述進水口51開設于出風筒43左右兩側,該進水口 51正對于填料上方設置。所述導水管52與進水口 51相連通,所述噴水件及引流件7均設于導水管上。所述噴水件包括噴水凹槽61和噴水凸部62以及噴頭63,所述噴水凹槽61設置在兩側,所述噴水凸部62設置在兩個噴水凹槽61之間,所述噴水凹槽61、噴水凸部62均連接有噴頭63。
[0017]由于外側的噴水凹槽61靠近進風口,為了防止濺水,我們在該噴水凹槽61外側設置了引流件7。具體如圖3所示,所述引流件7包括底板71、第一引流板72、第二引流板73、第三引流板74及連接條75,所述第一引流板72連接底板71端部,第三引流板74連接底部71尾部,所述第二引流板73置于第一引流板72、第三引流板74之間,所述第三引流板74上間隙分布有用于導流的擴散凸頭741。噴水凹槽61上的噴頭63將水噴出后,進風口側的水會被第一引流板72攔截,在第一引流板72上形成水膜,順著第二引流板73流到第三引流板74上,之后通過擴散凸頭741將水分離成小水滴,之后因為重力作用,從擴散凸頭741上垂直滴落到填料中,與填料接觸,進行熱交換。通過引流件7的設置,將噴頭噴灑出的放射狀的水,轉換成為垂直滴落的水滴,并且由于擴散凸頭741是間隙交錯的分散在第三引流板74上的,滴落的水滴為分散狀,即可使得水體不會從進風口濺出,而且還可以保證布水均勻。與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引流板73為弧形板設置,可順暢的將水由第一引流板72導流到第三引流板74上。作為優選,所述擴散凸頭741為錐臺形設置,錐臺較小一端設置為垂直向下,減少凸頭布水時水滴的水量,從而增大滴水次數,增加冷卻水與空氣之間的熱交換次數,從而增強冷卻效果。所述導水管52下表面設有連接凸部8,該連接凸部8開設有配合連接條75的連接槽81。
[0018]所述集水槽2設于塔體I底部,所述塔體I側部設有扶梯3,冷卻塔發生故障時,可通過該扶梯進行攀爬。
[0019]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橫流式冷卻塔,包括塔體(I)、集水槽(2)、布水單元及冷卻單元,所述集水槽(2)設于塔體(I)底部,所述塔體(I)側部設有扶梯(3),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單元包括形成于塔體(I)左右兩側的進風口(41)、用于熱交換的填料(42)、設于塔體(I)上部的出風筒(43)、置于出風筒(43)內的風扇(44)、用于驅動風扇(44)轉動的第一驅動件(45)及連通于集水槽(2)的水流通道(46),所述填料(42)設于兩進風口( 41)內側;所述布水單元包括開設于出風筒(43)左右兩側的進水口(51)、連通于該進水口(51)的導水管(52)、設于導水管(52)上的噴水件及引流件(7);所述噴水件包括兩側的噴水凹槽(61)、中心的噴水凸部(62),所述噴水凹槽(61)、噴水凸部(62)均連接有噴頭(63);所述引流件包括底板(71)、第一引流板(72)、第二引流板(73)、第三引流板(74)及連接條(75),所述第一引流板(72)連接底板(71)端部,第三引流板(74)連接底板(71)尾部,所述第二引流板(73)置于第一引流板(72)、第三引流板(74)之間,該第二引流板(73)為弧形板設置,所述第三引流板(74)上間隙分布有用于導流的擴散凸頭(741);所述導水管(52)下表面設有連接凸部(8),該連接凸部(8)開設有配合連接條(75)的連接槽(8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橫流式冷卻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進風網(9),所述進風網(9)四個端角均設有凸條(91),所述進風口側壁對應凸條(91)位置開設卡槽,所述凸條(91)與卡槽配合實現進風網(9)與進風口(41)的可拆卸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橫流式冷卻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擴散凸頭(741)為錐臺形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橫流式冷卻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42)為蜂窩形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橫流式冷卻塔,包括塔體、集水槽、布水單元及冷卻單元,所述集水槽設于塔體底部,所述塔體側部設有扶梯,所述冷卻單元包括形成于塔體左右兩側的進風口、用于熱交換的填料、設于塔體上部的出風筒、置于出風筒內的風扇、用于驅動風扇轉動的第一驅動件及連通于集水槽的水流通道,所述填料設于兩進風口內側;所述布水單元包括開設于出風筒左右兩側的進水口、連通于該進水口的導水管、設于導水管上的噴水件及引流件;所述噴水件包括兩側的噴水凹槽、中心的噴水凸部,所述噴水凹槽、噴水凸部均連接有噴頭。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可有效防止冷卻塔發生濺水、漂水現象,布水均勻,冷卻效果好。
【IPC分類】F28F25/06, F28C1/00, F28F25/08
【公開號】CN205352126
【申請號】CN201620059552
【發明人】阮帥
【申請人】浙江奧帥制冷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29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