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水冷夾套的陽極爐液壓油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銅冶煉陽極爐的液壓油管,尤其涉及一種具有水冷夾套的陽極爐液壓油管。
【背景技術】
[0002]在銅冶煉廠,陽極爐爐蓋的開啟和關閉是通過液壓實現的,其液壓油路分別用一根Φ32的鋼管直接從陽極爐的一端通過陽極爐本體與副板的間隙穿過至另一端,入口端通過金屬軟管連接油路,出口端再由金屬軟管連接至爐蓋的液壓缸。
[0003]在陽極爐正常生產時,因爐體長期高溫導致副板內油管變形堵塞或破裂漏油,一段時間后爐蓋便無法正常開啟和關閉動作,故障發生較為頻繁。對此必須停產進行檢修,更換油管,且每次更換所需勞動力較多,工作量大,檢修時間一般需要7天,使用周期短的局限既導致冶煉廠無法保證達產需求,又為高溫環境下的檢修施工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水冷夾套的陽極爐液壓油管,不易變形堵塞或破裂漏油,使用壽命更長。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具有水冷夾套的陽極爐液壓油管,包括液壓油管,液壓油管的一端設有進油接口、另一端設有出油接口,液壓油管的外壁套設有冷卻水管,冷卻水管的內壁與液壓油管的外壁之間具有間隙,冷卻水管的兩端與液壓油管的外壁之間為封閉結構,冷卻水管上設有冷卻水進水接口、冷卻水出水接口。
[0006]進一步的是:冷卻水管的內壁與液壓油管的外壁之間設有沿冷卻水管長度布置的兩件隔板,隔板一側與冷卻水管的內壁連接、另一側與液壓油管的外壁連接,使得冷卻水管的內壁與液壓油管的外壁之間的間隙形成兩個獨立空間,兩個獨立空間通過設于隔板任意一端部的過水孔連通,冷卻水進水接口、冷卻水出水接口均設于遠離過水孔的另一端,且冷卻水進水接口、冷卻水出水接口設于隔板的不同側。
[0007]進一步的是:冷卻水管與液壓油管沿同一中心軸線設置,兩件隔板以液壓油管的中心軸線為中心呈對稱設置,隔板垂直于液壓油管的外壁設置。
[0008]進一步的是:隔板的長度均小于冷卻水管的長度,過水孔為隔板端部與冷卻水管端部之間的間隙形成。
[0009]進一步的是:進油接口、出油接口、冷卻水進水接口、冷卻水出水接口均為金屬軟管軟連接接口。
[0010]進一步的是:液壓油管、冷卻水管均為鋼管,隔板為鋼板。
[0011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冷卻水管在液壓油管外壁形成水冷夾套結構,實施時,往冷卻水管內通入冷卻水,使爐體溫度不能直接輻射給液壓油管,通過水循環降低液壓油管的溫度,使得液壓油管不易變形堵塞或破裂漏油,可靠地保證了陽極爐爐蓋開啟和關閉的正常動作,延長了液壓油管的使用壽命,減少了對液壓油管的更換和檢修頻次,提高了陽極爐生產的效率。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13]圖2是圖1的A-A視圖;
[0014]圖中零部件、部位及編號:1-液壓油管、2-冷卻水管、3-隔板、4-過水孔、5-進油接口、6_出油接口、7-冷卻水進水接口、8-冷卻水出水接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6]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液壓油管I,液壓油管I的一端設有進油接口5、另一端設有出油接口 6,液壓油管I的外壁套設有冷卻水管2,冷卻水管2的內壁與液壓油管I的外壁之間具有間隙,冷卻水管2的兩端與液壓油管I的外壁之間為封閉結構,兩端的封閉結構可通過焊接封堵板形成,也可直接焊接形成,冷卻水管2上設有冷卻水進水接口 7、冷卻水出水接口 8。冷卻水管2在液壓油管I外壁形成水冷夾套結構,實施時,往冷卻水管2內通入冷卻水,使爐體溫度不能直接輻射給液壓油管I,通過水循環降低液壓油管I的溫度,使得液壓油管I不易變形堵塞或破裂漏油,可靠地保證了陽極爐爐蓋開啟和關閉的正常動作,延長了液壓油管I的使用壽命,減少了對液壓油管I的更換和檢修頻次,提高了陽極爐生產的效率。
[0017]優選地,冷卻水管2的內壁與液壓油管I的外壁之間設有沿冷卻水管2長度布置的兩件隔板3,隔板3—側與冷卻水管2的內壁連接、另一側與液壓油管I的外壁連接,使得冷卻水管2的內壁與液壓油管I的外壁之間的間隙形成兩個獨立空間,兩個獨立空間通過設于隔板3任意一端部的過水孔4連通,冷卻水進水接口 7、冷卻水出水接口 8均設于遠離過水孔4的另一端,且冷卻水進水接口 7、冷卻水出水接口 8設于隔板3的不同側。采用該結構形成的冷卻回路,具有更好的冷卻效果。冷卻水進水接口 7、冷卻水出水接口 8優選與進油接口 5設于同一端,而過水孔4與出油接口 6設于同一端,因為安裝使用時,進油接口 5在上、出油接口 6在下,這樣結構更合理。
[0018]優選地,冷卻水管2與液壓油管I沿同一中心軸線設置,兩件隔板3以液壓油管I的中心軸線為中心呈對稱設置,隔板3垂直于液壓油管I的外壁設置。采用該結構,方便加工制作,同時可使得隔板3兩側的水流量相適應,保證冷卻效果。
[0019]優選地,隔板3的長度均小于冷卻水管2的長度,過水孔4為隔板3端部與冷卻水管2端部之間的間隙形成,方便冷卻水通過。
[0020]優選地,進油接口5、出油接口 6、冷卻水進水接口 7、冷卻水出水接口 8均為金屬軟管軟連接接口,方便連接油管和冷卻水管。
[0021]液壓油管1、冷卻水管2優選采用鋼管制作,隔板3優選采用鋼板制作。
[0022]優選實施例:
[0023]本實用新型制作加工步驟為:
[0024]A、采用Φ32鋼管制作液壓油管I,液壓油管I的長度與陽極爐規格相適應,在其兩端分別焊接進油接口 5、出油接口 6,進油接口 5、出油接口 6均為金屬軟管軟連接接口 ;
[0025]B、采用Φ80鋼管制作冷卻水管2,冷卻水管2的長度比液壓油管I的長度略短,將冷卻水管2從中間切割為兩個半邊,并分別在兩個半邊的一端開一個Φ40的孔,作為冷卻水進水接口 7、冷卻水出水接口 8的焊接部位;
[0026]C、米用鋼板制作兩件隔板3,隔板3的長度比冷卻水管2的長度短30mm?35mm;
[0027]D、將液壓油管I用合適的小支架固定好,放置在切割開的其中一半邊的冷卻水管2內的上中間位,并將隔板3分別設置在液壓油管I左右兩邊,將隔板3—側與冷卻水管2的切割邊焊接、另一側與液壓油管I外壁焊接,焊接時要保證隔板3處于液壓油管I的中間位置,并保持左右兩側在同一水平面上,隔板3的一端與冷卻水管開有Φ40孔的一端對齊,由于隔板3的長度比冷卻水管2的長度短,隔板3的另一端與冷卻水管2端部之間的間距預留為過水孔4,便于水在管內的流動;
[0028]E、將另一半邊的冷卻水管2放置在經步驟D已焊接定位的液壓油管I上,應使得兩個Φ 40孔位于同一端,將兩個半邊的冷卻水管2焊接牢固;
[0029]F、將冷卻水管2兩端與液壓油管I外壁之間封堵焊接牢固;
[0030]G、在冷卻水管2上的Φ 40孔處分別焊接冷卻水進水接口 7、冷卻水出水接口 8,冷卻水進水接口7、冷卻水出水接口8均為金屬軟管軟連接接口 ;
[0031]H、對加工好的本實用新型試壓檢驗,檢驗合格即可待現場安裝使用。
【主權項】
1.具有水冷夾套的陽極爐液壓油管,包括液壓油管(I),液壓油管(I)的一端設有進油接口(5)、另一端設有出油接口(6),其特征在于:液壓油管(I)的外壁套設有冷卻水管(2),冷卻水管(2)的內壁與液壓油管(I)的外壁之間具有間隙,冷卻水管(2)的兩端與液壓油管(I)的外壁之間為封閉結構,冷卻水管(2)上設有冷卻水進水接口( 7)、冷卻水出水接口( 8)。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水冷夾套的陽極爐液壓油管,其特征在于:冷卻水管(2)的內壁與液壓油管(I)的外壁之間設有沿冷卻水管(2)長度布置的兩件隔板(3),隔板(3)—側與冷卻水管(2)的內壁連接、另一側與液壓油管(I)的外壁連接,使得冷卻水管(2)的內壁與液壓油管(I)的外壁之間的間隙形成兩個獨立空間,兩個獨立空間通過設于隔板(3)任意一端部的過水孔(4)連通,冷卻水進水接口(7)、冷卻水出水接口(8)均設于遠離過水孔(4)的另一端,且冷卻水進水接口(7)、冷卻水出水接口(8)設于隔板(3)的不同側。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水冷夾套的陽極爐液壓油管,其特征在于:冷卻水管(2)與液壓油管(I)沿同一中心軸線設置,兩件隔板(3)以液壓油管(I)的中心軸線為中心呈對稱設置,隔板(3)垂直于液壓油管(I)的外壁設置。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水冷夾套的陽極爐液壓油管,其特征在于:隔板(3)的長度均小于冷卻水管(2)的長度,過水孔(4)為隔板(3)端部與冷卻水管(2)端部之間的間隙形成。5.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具有水冷夾套的陽極爐液壓油管,其特征在于:進油接口(5)、出油接口(6)、冷卻水進水接口(7)、冷卻水出水接口(8)均為金屬軟管軟連接接□ O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水冷夾套的陽極爐液壓油管,其特征在于:液壓油管(1)、冷卻水管(2)均為鋼管。7.如權利要求2?4中任一項所述的具有水冷夾套的陽極爐液壓油管,其特征在于:液壓油管(I)、冷卻水管(2)均為鋼管,隔板(3)為鋼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水冷夾套的陽極爐液壓油管。本實用新型包括液壓油管,液壓油管的一端設有進油接口、另一端設有出油接口,液壓油管的外壁套設有冷卻水管,冷卻水管的內壁與液壓油管的外壁之間具有間隙,冷卻水管的兩端與液壓油管的外壁之間為封閉結構,冷卻水管上設有冷卻水進水接口、冷卻水出水接口。本實用新型在液壓油管外壁形成水冷夾套結構,可通過水循環降低液壓油管的溫度,使得液壓油管不易變形堵塞或破裂漏油,可靠地保證了陽極爐爐蓋開啟和關閉的正常動作,延長了液壓油管的使用壽命,減少了對液壓油管的更換和檢修頻次,提高了陽極爐生產的效率。
【IPC分類】F27D1/18
【公開號】CN205279751
【申請號】CN201620027707
【發明人】羅崇勇
【申請人】中國十九冶集團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1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3日